108.「壁光發」的掌門人――走西口走出的一代愛國華僑(2)

108.「壁光發」的掌門人――走西口走出的一代愛國華僑(2)

在那座洋樓之南,當時還是一片雜草叢生的荒地。靠南有一座古井亭,亭下有一眼旺盛的甜水井。據說是明代永樂初年「慶成王」建老府時,請江南金陵的著名風水先生探測定位,鑿成后井泉奇旺,故名「南水井」。後來,慶成郡王府移建今太和橋街北,南水井從此成了全城百姓沾益受惠的主要甜水之源。

牛家大院的創建者牛允寬,早在清代宣統元年(1909年)就看中了南水井之西的地方,掏銀子買下併到縣衙門備了案。而洋人窺視這一帶也已久了。光緒十六年(1890年),就先在其北建起了教會的禮拜場所,同時也將這一帶全部列入擴建規劃。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洋樓落成,其勢力範圍一步步向南進逼。十幾年後,基督教在銘義中學以南擴大「神道學院」,牛家的宅基終於成為一個「釘子」,矛盾也一觸即。

民國初年,牛允寬回到汾陽隆重葬父,教會的擴建工程也緊鑼密鼓地鋪開。牛家的院基夾在教會與神道學院中間,既影響洋人的體面,又不利於其管理,洋人便寸土必爭。先是利用國際慣例照會縣國民政府,想動用官方出面擺平。當時,清王朝已衰亡,但年輕的中華民國積貧積弱,已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那面三色旗根本覆蓋不住遼闊的國土,地方政府更軟弱無奈。

牛允寬先生認為,他祖祖輩輩生息在這塊土地上,在已花了銀子的土地上建宅院,難道也物不由主?於是,教會方面寸土必爭、欲以重金再從牛家手中收購地基。牛允寬卻寸土不讓,即便寸土寸金也毫不動搖。由此看來,牛允寬先生真算得上是一位有民族氣節的中國人。在那樣複雜的社會條件下,他以一介儒商的身份,單槍匹馬與洋人抗衡周旋,最終把自己的豪華宅院建在祖先的土地上,至今想起來都讓人肅然起敬!

大約是民國初年,牛家大院也開工了,牛允寬從俄羅斯帶回了設計圖紙,從北京、天津購進了裝飾材料,請家鄉姓宋的建築世家監工,整整用了十幾年時間,把一座宏偉的大宅院風風光光地建立起來,這一帶從此形成了一條幽靜的小街,街名就叫「南水井」。

南水井街牛家大院坐西朝東,南北跨座約五十餘米,臨街為磨磚青牆,有三座街門,南二門常閉,拱額沿線鑲仿木磚雕圖案。正門居北,方形拱門,兩側砌外八字形冀壁,門前有七層青石台階。大門兩側的門下牆體內伸出兩塊青石,一頭鑿出石槽,可嵌進四十公分高,五寸厚的門檻,另一頭伸出街門為石墩,上面卧兩頭石獅子。院牆頂部通體沿線砌一排溜碟口。整座大院分前後院、南北偏院、花園等五部分。前院為四合大院,以西為上聳立十五孔堅固的窯洞。中間五孔為正窯,兩側各五孔后縮約三米,窯洞前各有拱券形走廊,由十六根羅馬風格的磨磚圓柱支撐,總體上體現了俄羅斯歐式古典建築的雄偉、宏暢、堅固與大氣。正庭門頂鑲磚額,內刻「桂蹤燕德」四個字。南窯前刻「勤補拙」,北窯洞前刻「儉養廉」。這三副嵌額既體現了中國傳統的治家格,也蘊涵了晉商創業的精神內涵,是牛允寬先生富而不侈並以此訓子的心態的寫照。院內青磚墁地,寬敞自如,兩側栽種著從俄國引進的藤蘿架和花卉。

南水井街牛家大院始建於牛允寬的商務生涯如日中天時期,裡面居住著老母親和他的四個弟媳以及下一代人。宅院落成后,他與三弟映庚繼續旅俄經商。二弟映斗是前清的舉人、當地的紳士,與母親一起掌管家事,這也是牛允寬當年走口北的心愿。同輩人在他經濟後盾的支持下成才達,又在城內的指巷、黑樓底、府學街、面巷內建起了典雅的四合院分宅,南水井街的老院子,就成了牛氏家族門庭興旺的大本營。

1936年春,牛允寬先生突腦溢血病故,終年六十六歲。靈柩運回故鄉后,國內外唁電接踵而至,省城的政要、地方的名流紛紛致祭,大宅院變成了幡帳的海洋。

1938年初春,巨大的災難再次壓下。侵汾日寇進城后的第二天上午,一中隊日軍來到大院外,用槍托猛砸緊閉的大門,同時出野獸般的號叫。此前,大院中的幾十口子婦孺都已經躲進了一牆之隔的基督教會內避難,有一位牛氏夫人戰戰兢兢地開了大門,日軍長驅直入前院內。還是這位夫人膽大沉著,她早年跟丈夫居住天津時,在和日本僑民的接觸中學會些日文。她用日語和日軍對話了很久,日軍放棄了大肆洗劫的念頭,看見這座宅子門高牆厚,窯頂是全城的制高點,於是將旅團司令部搬了進來。古色古香的牛家大院安上了電台,架上了機關槍,從此成了侵汾日軍的魔窟。更不幸的是1941年秋,抗日戰爭已進入了最艱苦的相持階段,華北第二戰區司令官閻錫山卻信念動搖,由抗戰轉向妥協。8月12日,他派趙承綬來到汾陽,在牛家大院內和日寇岩松義雄等人開始了秘密談判。9月11日,與日本駐山西派遣軍代表楠秀吉,共同簽署了賣國投降的日閻《汾陽協定》。牛家大院從此蒙上了一層恥辱,這是牛允寬先生當年不可能預料的民族悲劇。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哭泣的歷史:正說走西口(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哭泣的歷史:正說走西口(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08.「壁光發」的掌門人――走西口走出的一代愛國華僑(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