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國文壇需要我這樣的「檢察官」(2)
沒有批評就沒有成熟,沒有批評就沒有進步。沒有尺度的讚美就是毒藥,而我們時代的很多作家都長此不悟,人莫予毒。他們不曾想,真正的作家都是在自覺的接受批評,而且能夠回歸理性的思考,去故納新,使自己的作品更加成熟和完美。拒絕批評或對別人的批評懷有敵意的作家大致有兩種類型,一是「自大狂」型,二是「名不副實」型:前者怙才驕物,狂妄自大,不可一世,自然對批評他的人都恨之入骨,懷疑別人批評的動機,總以為誰批評他誰就是不懷好意,誰就是想藉機炒作;後者學淺才疏,投隙抵巇,徒有虛名,自然對別人批評向來反感,因為心虛就怕被人揭出來,凡是見到批評他的文字,總是辯口利舌或避之不及。他們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一件能引起注目的事物出現后,就必然要接受人們的質疑、考問或批評。
文學作品也如此,它本身就是一種質疑和批判的精神活動,而它的出現自然也就會引起讀者的關注,自然也就有相關的批評。尤其是這個時代的很多作品,匱乏思想啟蒙性以及道德升華的力量,作家為了自身利益而丟棄了原本對讀者應有的責任和愛心,從而像暴徒和流氓一樣教唆我們的讀者變得無恥、庸俗,甚至是墮落、殘忍。這樣的市場環境,這樣的文學病相,這樣的出版氛圍,如果再沒有必要的批評,那很多作家就更像是失去監督的罪犯,去褻瀆我們讀者的心靈。
最後,就《淪喪中的中國文化》的出版,我想感謝李元舟老師,我素所尊敬的兄長,師友風義,惠我多多。感謝吳麗霞老師,沒有她的幫助和支持,我無法走出困境。
感謝那些通過各種方式與我長期保持美好友誼的朋友們,尤其是孔德奎、厲有煥、李建富、周如鋒、王鵬等朋友,他們的智慧和學識讓我獲益匪淺,他們的友消除了我創作路上的孤獨感。
是為序。
殷謙
2008年12月2日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