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扈倫國
一日後,烏拉部*都城弘尼勒。
海西女真(又稱「扈倫女真」)。
分為烏拉、輝發、哈達、葉赫四部,其中烏拉部是扈倫四部中疆域最廣,實力最強勁的。
烏拉部始建於1407、永樂五年,居住在松花江上游流域,滿語烏拉的意思為江。
烏拉部的始祖納奇不祿在明永樂年後數度南遷自立扈倫國,統治著整個海西女真,直到第四代的子孫都爾機時,明朝景泰二年,脫脫不花領兵大舉進攻遼東,都爾機迎戰不敵,棄城而逃。
因為國王出逃,沒有管理好與各部的關係,導致各部紛紛獨立,實力劃分為烏拉、哈達、葉赫、輝發四部。
雖然,扈倫國輸給了脫脫不花,但在海西女真四部中,目前實力依然是最強大的。
城中一隅。
一座庭院深深,院內兵士林立,鎧甲寒光閃爍,透露出此處的非同尋常。
顯然,這裡居住著一位舉足輕重的大人物。
步入堂內,只見錫寶齊篇古正凝神細閱手中的聖旨,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輕聲道:
「我兄長已創國立業,自此,我大清將與明國並駕齊驅,而我,亦晉陞為親王之列!」
將領索羅圖上前一步,恭賀之餘,好奇地問道:「不知您獲封何王,且我國國號為何?」
錫寶齊篇古眼神中閃爍著睿智的光芒,緩緩道:「國號為清,寓意深遠。
清如水,明如火,水克火,此乃自然之理。
憶往昔元朝,亦是百年基業,終難逃覆滅之運,如今明國亦歷百年,此乃天命所歸。
我兄長更定年號為『天命』,正是順應天時地利人和之兆,從今往後,諸位需改口稱我為睿親王。」
索羅圖聞言,再次躬身行禮,隨即提及:
「睿親王,烏拉部首領都爾機正在堂外等候,是否需召見?」
錫寶齊篇古點頭應允:「自然,此等喜訊。
還需他代為傳揚至女真各部。」
片刻后,烏拉部首領都爾機步入堂中。
錫寶齊篇古挑眉大笑:「哈哈哈,看看這個!」
行禮畢,疑惑地望向錫寶齊篇古。
錫寶齊篇古將聖旨遞予他,首領都爾機細細閱讀後,面露難色:「此等大事。
恐難令各部首領盡皆心悅誠服,畢竟稱帝之舉,無異於與大明天朝徹底決裂。」
錫寶齊篇古聞言,神色堅定:「誰敢不從?
明國已顯頹勢,無暇顧及關外。
你且將此事傳至各部,若有異議者,記下姓名,我自會率軍平息,此外,女真各部需整編為八旗,聽我兄長號令,不得有誤。」
都爾機應聲退下,到了堂外。
目光複雜地瞥了堂內一眼,心中暗罵:
「哼,囂張什麼,等著吧,死期就要到了!」隨即,他輕吐一口唾沫,轉身離去。
紫禁城*奉天門。
烈日如炬,將奉天門下鍍上了一層耀眼的金黃,文武百官與武將勛貴皆俯身跪拜,一片肅穆之中,唯有錦衣衛的身影在旁,眼神凌厲。
兵部右侍郎劉大夏壓低聲音,憂慮地向內閣次輔劉健問道:「閣老,自太子殿下昏迷以來,陛下久未臨朝,今日卻突然宣詔。
且錦衣衛密布,是否預示著什麼變故?
難道那太子真的醒了?」
劉健沉穩地回應:「即便風雲變幻,我等亦無力扭轉乾坤,唯有靜心以待,勿生妄念。」
刑部尚書張鎣眉頭緊鎖,不安地言道:「今日我心緒不寧,眼皮頻跳,恐有不祥之兆。
諸位真無良策可施嗎?」
劉大夏瞟了一眼劉健,無奈嘆息:「唯願太子繼續昏迷,否則,我們之前所謀。
或將化為泡影。」
劉健急忙提醒:「陛下駕到,切莫再言。」
隨著一陣威嚴的步伐,成化帝朱見深攜太子朱佑極,在錦衣衛的簇擁下來到奉天門,緩緩落座,當太子朱佑極的身影映入眾人眼帘。
劉健等人心中最後的希望徹底熄滅,深知他們的多年的謀划已告失敗。
成化帝環視四周,聲音洪亮:「諸位愛卿,朕之太子已蘇醒,此乃天佑我大明!」
百官齊聲恭賀:
「太子殿下洪福齊天,恭喜陛下!」
然而,他們的表情卻複雜多樣,興奮、憂慮、驚恐、失望交織在一起,內閣大臣萬安更是暗暗鬆了口氣,慶幸自己賭對了。
保國公朱永、成國公朱儀與英國公張懋,則以異樣的目光審視著東林黨眾官員,差點笑出聲,等著看他們倒霉。
成化帝目光如炬,詢問道:
「今日上朝可有人缺席?」
錦衣衛指揮使萬通答道:
「確有三十一名官員稱病未至。」
成化帝聞言,面色一沉:「好,這些缺席之臣,一律抄家問罪,萬通,將人押解上來!」
御史李春挺身而出,義正言辭:
「陛下,官員因病缺席乃是常事,平時只是罰俸,今日卻遭抄家,實乃有違律法,亦有損陛下聖名!」
成化帝冷笑一聲:「言之有理,既然如此,萬通,連李春之家也一併抄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李春大驚失色,跪地求饒:
「陛下,臣實無罪啊!」
朱見深不為所動,揮手示意讓錦衣衛把李春帶離,趕緊讓在自己面前消失。
隨後,錦衣衛將李春無情地拖離現場,成化帝此舉,猶如雷霆萬鈞,令在場的大臣們無不膽寒,噤若寒蟬。
錦衣衛指揮使萬通輕輕拍了拍手掌,一隊隊身著緹衣的騎士魚貫而出,押解著太醫們。
以及三皇子朱佑樘跪在地上。
朱見深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太子所中之毒,為蒙汗藥,乃是很常見的毒,本非無解之症。
然太醫院眾醫,竟無一人敢為朕子療治,此中緣由,諸位愛卿作何解釋?」
內閣首輔李秉挺身而出,義正言辭:「陛下,此事不言自明,必有奸佞官員與太醫勾結,致使他們畏首畏尾。」
內閣大臣萬安亦附和道:「臣附議李首輔之言,此等膽敢謀害儲君之徒。
必須嚴懲不貸,以儆效尤!」
此言一出,東林黨眾臣心中對萬安之恨,猶如烈火烹油,難以平息。
然而,皇帝朱見深卻面露欣慰之色,轉身對太子朱佑極溫言道:「極兒,此番父皇定為你討回公道,待這一切塵埃落定,父皇便退位讓賢。
由你繼承大統。」
太子朱佑極聞言,震驚之餘,更多的是不解:「父皇,您此言何意?」
朱見深語重心長:「朕思前想後,你若仍為太子,必成眾矢之的,總有人慾除之而後快。
朕不願再見朱佑樘之事重演,故決定傳位於你,一旦登基為帝,他們也只好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