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京城故人

第154章 京城故人

日子到了二月初的時候,祝春時他們終於接到了寇明旭的信,去歲他和宋舉人雙雙中了進士,但無奈朝中無人,勢單力薄,雖然有俞逖送信過去讓俞家的人照看了幾分,但等到入仕的時候,便是俞家那邊也沒精力顧不上他們,因此他和宋舉人在京城便又多等了一段時間,幸好他們身後都有遠安富商撐著,否則早就捉襟見肘灰溜溜離開京城了。

如今寄了信來,說等了將近一年終於有了職缺,也是外放去做一方縣令,宋舉人和他差不多,各自都要趕著去上任,因此才趁著還沒走時送了信和節禮過來,順便也將京城這段日子以來的情形在信中描述了一遍,俞逖看過信后神色難辨,只輕嘆了口氣。

「說不得是我連累了他們。」

寇明旭上任的地方偏僻,比遠安縣還要遙遠,且他在京城被耽擱了一年之久,又送銀子又說好話,才堪堪謀來這個位置。

「和你有什麼干係?」祝春時笑道:「自古以來,寒門學子謀官都是如此,你見過哪個順順利利的?能直接留在京城任職,就算燒了高香,外放出去,也不代表就是差的。如今的京城,倒還不如出去,等過個幾年安穩了,再想其他的。」

俞逖順著她的話一思量,也知道自己鑽了牛角尖,石礦的事情一被發現,朝廷明面上看著平靜,私底下卻是暗流涌動,從俞家派人給他送的信上就能看出來。過了年陛下又要嚴查,還不知道後面會查出來什麼,留在京城這個旋渦,只會成為權貴的棋子,哪一日丟了性命都不知道緣由,還不如趁著沒大鬧起來趕緊離開,等塵埃落定之後再說。

「也是。」俞逖搖搖頭,故作正經的後退一步,朝著祝春時作揖,「還要多謝夫人提點。」

祝春時瞥他,抬手就拿著羅漢床上的帕子朝他臉上扔過去,「呸,故意作弄我呢?」

「真不是。」俞逖笑著把人抱進懷裡,「我這是多謝我們春時。」

祝春時見他眉頭舒展,不見前幾日那副心事重重的模樣,「府衙的事解決了?我看你這段日子早出晚歸,有時候連口熱茶都喝不上,什麼大事這麼要緊?」

「朝廷派了欽差前往各地,旨在查探是否還有石礦或其他藏污納垢的事,況且剛過完年,也正好看看各處有沒有災情,百姓是否過得安生。」俞逖細心解釋道:「孟知府看重這事,我們底下的也不能疏忽,而且——」他頓了頓,「也不知來我們這兒的是誰。」

「孟知府那兒沒得到消息?」

「沒有,上下都保密得很,也不知是明查還是暗訪,要是來兩個眼生的官員,只怕站在眼前了都不認得。」俞逖也擔心石礦背後的人在這裡等著他,更別說還有個盛家虎視眈眈,近來能讓他們下手的也唯有這件事。

祝春時沉吟片刻,「倒不必擔心,你才來德安不過一年,受傷躺在床上都有好幾月的工夫,餘下的事也是在孟知府鄭同知眼皮子底下處理的,還有助手協助,便是要找什麼錯處也不能胡來。至於遠安縣,前後這幾年的變化,但凡不是個瞎子也都能看見。」

「便是咱們家裡和我這裡,做事也向來小心,沒受過什麼大禮也沒要求過什麼,也沒仗著你的勢胡作非為。」祝春時說著笑了起來,「唯有三節兩壽冰炭敬那些咱們收了,但這要是也能算個錯處,滿朝文武哪裡還有清白的。」

俞逖也失笑,但朝堂之上的事哪能這麼容易說清,只是他也不欲在此時多說,沒什麼用還容易引起祝春時焦慮,遂隨聲附和了兩句,便另說了其他事扯開話題。

祝春時也不大在意這些,只是自那以後對府邸下人的管束便越加嚴格起來,他們家人丁簡單,貼身服侍和看家護院的都是從京城裡帶出來的,只有到了德安府之後新採買招進來的丫鬟婆子,平日里都在院子里掃灑或看著院門,少有能近身伺候的,目前來看也都還算機靈,沒做出什麼糊塗事來。

至於孫大嫂看著的鋪子,她親自去看了一回,鋪子里自然是孫大嫂和齊大夫妻倆做掌柜做主,餘下就只有兩個小二跑腿,嘴甜會說話,看起來也不像是偷奸耍滑的,她便只叮囑了幾句。

京城那邊長久沒有消息繼續傳來,孟知府心懷忐忑一段時間后也漸漸變得淡定,只當那些欽差暗訪后沒發現問題就轉身離開了,俞逖的日子又重新變得清閑起來。而這段清閑時日中,他們府中也多了兩樁喜事,原是外邊俞山等人,和招進來的丫鬟互相看中了,糾結遲疑了幾日後才來祝春時面前陳情。

祝春時倒不意外這些事,這些人都到了成家的年紀,她也早放了話出去,他們跟著她和俞逖外放四處奔波辛苦,只要有喜歡的互相願意的,親事都由他們夫妻來負責。

俞逖知道后回憶了下從前伯府的規矩,「給新人置辦一套金頭面兩套新衣,再賞些銀兩也就是了,太太以前多是賞二十兩或四十兩的例。」

「他們跟著顛沛流離,很是辛苦,按理早就該配婚成親的,偏生延了這麼多年,我想著不如再厚兩分,一套金頭面,兩個金項圈,兩匹緞子兩匹綢布,再添個六十兩,如何?」

緞子綢布項圈都是庫房裡現成的,來往送禮多是這些,不是各家送來送去就是堆在那裡生灰,除卻幾匹好的,祝春時和俞逖身上穿戴的都不是那些舊綢緞,而是額外採買新的。

俞逖順著話思考了片刻就同意了,這些東西算下來一百多兩銀子,便是放在伯府里也算出挑的,但也不出格,他們雖是家奴,但跟著到處跑做主家的總要大方些,否則如何收攬人心?

俞山他們成親了也還是在宅子里住著,只是不同旁人合住,而是另分了個新屋子出來,因此還是拾掇布置一番。瀉露圓荷等人知道有喜事,也笑著去前邊幫了幾把手,從前多是旁人家的喜慶,這還是他們自個兒府中的頭一回,因此個個都覺得新鮮。

等晚上回了房,圓荷還上前碰了碰瀉露,「我還當你才是這頭一個喜,沒成想被俞山他們搶先了。」

瀉露拿著針線,被她一碰手上就錯了針,「胡說什麼,我看你最近說話是越來越沒章法了。」

圓荷圍著她轉悠了兩圈,笑嘻嘻的,「誒,你同我說句實話,那胡家三爺你就真不喜歡?說來也是我們幸運,遇上了姑娘如今還有選擇的餘地,要換了別家,早就在管事下人里隨便扒拉一個了,自個兒是奴婢,生了孩子還是伺候人的奴婢。」

瀉露抿抿唇,低頭繼續在帕子上落針,輕聲道:「胡家家財萬貫,胡三爺什麼人沒見過?」

圓荷從她嘴裡聽出幾分懷疑來,她雙手扶住瀉露肩頭,也道:「那怕什麼?他見過的多,你見過的就少了?從前咱們在京城跟著姑娘見過的公子郎君多了去了,哪個沒有頂頂好的家世身份,你何必為這個發愁。要真瞧得上,就先嫁過去,自個兒心裡舒服了,管他心裡打的什麼主意,左右你也不是個沒腦子的,慢慢拿捏就是了,他們家要真敢做出什麼不軌之事,也還有姑娘在呢。」

瀉露叫她說的笑了起來,手裡的針線也拿不穩,「哪有這麼簡單?姑娘日後也是要回京城去的,那時隔著千里之遠,伯府里又有太太姨娘和妯娌們,只怕都不輕鬆,我哪裡能拿自己的小事去煩她。」

「這麼說,你也覺得胡家不錯?」圓荷從她這話里聽出來點什麼,故意湊到她面前去問,見瀉露撇開頭也還在笑,「這有什麼?咱們的事在姑娘那裡才不是小事,我看你就是想得太多才在這裡杞人憂天。」

瀉露瞪了她一眼,卻也沒再這上面繼續說話了,「快過來給我瞧瞧,這上面的仙鶴好不好?」

「好,怎麼不好,你最近和萍娘偷師了?還是她那小徒弟教你的,我說怎麼瞧著最近總看見你們在一處。」

圓荷頓時絮絮叨叨起來,瀉露見她不往胡家和親事上面說道,也就隨她去了。

日子迎風過,府里兩樁喜事也漸漸結束了,唯有廊下還懸挂著的紅燈籠還在宣告著喜慶的餘韻。

府城上下風平浪靜,未有半點波瀾,周太太上回給祝春時下了帖子赴宴,但祝春時權當沒看見,自然沒去,但盛家似乎後面也沒了動靜。

就在眾人都以為日子就要這麼下去的時候,俞逖這日卻在府衙見到了一位遠道而來的故人。

俞逖看著眼前爽朗清舉面帶笑意的男人,久別再遇的喜悅還沒升起,心弦就已經綳起,那股許久不曾落地的大石也在這一刻轟然砸下,隨即他又將目光挪向對方身側的男人,微微頷首示意。

孟知府左右看看,忽然想起什麼,「你們都是十八年的進士,應該互相認識,不必我來多此一舉介紹了。」

裴淵笑意清淺,自打他走進府衙后便不曾變過,一身簡樸的青衫在他身上也顯得落拓風流,「大人說的是,自從當初一別,在下也多年不見知遠了。」

俞逖也拱了拱手附和了聲,已然猜到了對方出現在此的原因。

孟知府左右瞧瞧,見裴淵身側還有個年輕男人,他剛才已經從對方拿來的官印和秘旨中知道了身份,不由得感嘆:「裴大人和知遠相熟,梁大人也是年少英才,倒是比我這個老頭子更有話說,不如就由知遠來接待兩位大人,如何?」

俞逖自然只能應下。

裴淵和俞逖為同榜,他為一甲狀元,俞逖為二甲進士,後來一人入了翰林院一人在鴻臚寺,細算來也有幾分情誼,當初祝春時還和他妻子有過幾分往來,只是很快俞逖就請旨外放,他們也自然甚少聯繫,說起來只怕還沒裴淵這段時日和梁謙日夜相處來得熟悉。

然而裴淵想起身邊梁謙的那副脾性,心底也有些煩,只覺得還是和俞逖相處起來舒服些,何況他這次出京,重點也在俞逖身上,因此很快就答應了。

梁謙站在旁側,一場會見下來話少得可憐,臉色也冷冰冰的,看起來和在場諸人都有讎隙似的,但見裴淵應了,他也沒反對。

俞逖想了想,索性帶著二人往附近的胡家酒樓過去,要了個二樓雅間,這地方裝潢不錯,足夠雅緻,從二樓窗戶推出去的風景也耐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只是剛坐下點完菜,那邊小二一退出去,這邊梁謙喝了口茶后就不陰不陽的開了口:「俞通判好大的手筆,看來這些年日子過得很是不錯。」

俞逖一怔,沒明白這位突如其來的發難是什麼意思,梁謙是去年和寇明旭他們同科的學子,俞逖沒見過更不知道他的性情,下意識瞥了眼裴淵,才道:「梁御史客氣了,二位遠道而來,合該盡些地主之誼。」

裴淵也跟著打圓場,「俞通判出身伯府,這幾年又有俸祿拿著,況且我看這酒樓雖然雅緻,但到底比不得京城,也算不得什麼。」

梁謙扯了扯嘴角,似笑非笑的,「那是我少見多怪了,俞通判莫怪。」

「無妨。」幾句話下來俞逖也知道此人來者不善了,他起了警惕心思,說話就更加滴水不漏,便是裴淵有著曾經同事過的情誼,也沒能從他這邊探出來半句話。

「接下來我們估計要在府城叨擾一段時間,看看風土人情。。」各自吃了兩杯酒,席上氣氛正濃,裴淵順勢就換了稱呼,「只怕要勞煩知遠了。」

「元洲客氣了。」俞逖也順著他的話說,還調侃了一句:「你和梁御史遠道而來是客,我身為東道主,自然不能怠慢,否則等來日你們回了京城,我的臉面可就不能要了。」

梁謙瞥了瞥他們,兀自吞下一杯酒,眼底冷冷的,半點不為席上氣氛所影響。

索性裴淵到底還記得正事,在喝醉之前停了杯盞,以當日春闈得中為起始,後續等待做官為過程,俞逖外放為結尾絮叨了半日,其間還拉著不善言談的梁謙混了進來,他們都是平民學子出身,仕途之路走起來更為艱難,情到濃時甚至比和俞逖還要有共鳴些。

俞逖心知肚明他們二人的來意,也不藏頭露尾,將自己這幾年在遠安的事情挑著大半說了,從剛到時所見的百姓飢荒難以存活,到中間與商戶鬥法扶持學子,以及後面百廢俱興蒸蒸向上。

剛說到和萬家的矛盾時,包廂外就有連江叩門,道是時辰不早。俞逖往窗外一瞧,天色已經黑了下來,他順勢以不擾二人休息為由起身告辭,又約明日再聚。

裴淵笑呵呵答應了,和人在酒樓前分別,轉身和梁謙往驛站方向過去。

雙方都在分別時肅了臉色,不見半點酒桌上的笑意。

連江欲言又止,只是被俞逖抬手止住,主僕幾人匆匆趕回了府邸。

裴淵這邊也在和梁謙閑談:「敬之以為如何?」

梁謙仍是那副冷冰冰的模樣,「一日如何知道,後面且繼續看吧,要他真是個好的,自然沒事;要是有半分隱瞞,裴侍講不會顧及同科之誼手下留情吧?」

裴淵迎著暮春微涼的夜風,微眯了眯眼,漫不經心道:「敬之多慮了。我們做臣子的,自然是按著陛下的心意來,心裡得有一桿秤,做錯了事走錯了道,可不容易回頭,可沒有情面可講。」

梁謙心裡一動,轉頭看向裴淵,只見他臉色平靜,那話似乎也沒半點其他意思,更沒朝他看一眼,他也就不曾在意,沒往心裡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擷春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擷春記
上一章下一章

第154章 京城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