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郭靖攻襄陽!
第240章郭靖攻襄陽!
全真七子達成共識,自然不必多說,丘處機看向坐在前面的三位弟子,聲音古樸而深沉,「志平,志敬,志常,傳掌教諭令,召集北地各大道觀人手,你們三人各帶兩百名弟子下山,隨周王大軍南下滅宋。」
「謹遵掌教諭令。」三人從蒲團上站起來齊聲應答,彼此眼中滿是不服輸的意味。
如今全真教三代弟子以他們三人為首,各自有一幫師兄弟擁護,誰也不服誰,長春真人丘處機年事已高,全真七子剩餘五人都不願處理俗物,一心修道,是以,下一任全真教掌教就在第三代弟子中挑選。
「去吧。」
「弟子告退!」
清靜散人孫不二望著眾弟子離去的方向,眼裡閃過一絲不忍,「這麼多弟子下山,不知道能回來多少。」
丘處機從蒲團上起身,轉過後,在他身後是王重陽的雕像,這座雕像乃至於重陽宮都重新修繕了一遍,雕像高約三丈,身上描繪彩漆,惟妙惟肖,恍若真人。
他一抬頭,便與雕像的雙目對上,「為了全真教,一切都值得!」
……
大漠深處,一座巍峨雄城拔地而起,高大的城牆,圓錐形的屋頂,飛檐紅瓦,令人望而生畏,城池周遭,有稀稀疏疏的牧民放牧。
不遠處,蜿蜒的河流奔涌而去,河畔,女的浣洗衣物,男的牽著戰馬喝水,他們的目光在看向遠處城牆的時候滿是敬畏和希冀。
這便是蒙古的國都,哈剌和林,樣式模仿大周洛陽而建造,分為外城、皇城和宮城三重城垣,外城周長五十多里,城內遷移了十萬戶百姓,旁邊的河谷更有奴隸開闢田地,耕種穀物糧食。
為了建立這座城池,蒙古前後分批次動用了一百多萬勞動力,城內的宅院佔地極廣,各大部落的頭人貴族見到這座城池之後,紛紛搬離老家,入住城池。
成吉思汗則與他的妻妾子女們居住在金帳皇宮。
大殿之前的台階上,成吉思汗站在台階頂上,俯視下面一步步石階,眼裡滿是感慨,「拖雷,本汗今日方知何為皇帝,怪不得中原的城池都建造的那般壯闊。」
以前,成吉思汗兵鋒所過之處,戰無不勝,沒有人是他的對手,蒙古場面最大,人數聚集最多的就是忽里勒台大會,方圓十幾里的草場儘是騎兵戰馬。
然而,在這台階之上,面前是寬闊的廣場,他可以在這裡接見他的臣民,在他身後有高大奢華的宮殿供他居住,這便是宮殿奇觀的外在魅力,即便是成吉思汗也不能免俗。
之前,他打進中都,見過金國皇宮,彼時的皇宮正遭受戰火,人都遷走了,一片落敗之景,那時候,他是作為征服者的身份踏進那裡,再壯闊,再高大的宮殿也不會震動他的心神。
如今,這宮殿是他的地盤,是蒙古國的國都,他和他的臣民將在這裡居住,而這座都城也發揮了它的作用,吸引了部落貴族在這裡住下。
來自天南海北的行商齊聚於此,各種奇珍異寶層出不窮,城內不僅有兵庫,更有糧倉,軍械庫等重地,往後,他徵召兵馬,召見下面的官員也更方便了。
督造城池,令拖雷也成熟了許多,不再似軍人那般一板一眼,他垂首低聲道,「父汗,我蒙古國是天下最強大的國家,當然要建立一座舉世矚目的都城,這座城不僅有中原的工匠,更有花拉子模,波斯,谷爾只等地的匠人,比中原的洛陽更大,更好。」
「如此城池,只有我蒙古的大汗才配得上!」
成吉思汗眼裡迸發出精芒,如同猛虎一般,「說得好!這天下最肥沃的土地,最美的女人,最猛的勇士只有我們大蒙古國才配得上擁有,你那安達在中原過了兩年平穩日子,終於發起戰爭,一統南北。只可惜,他沒走過我大蒙古國,不知道這天下到底有多大。」
「郭靖啊,他也不容易,光是建造城池都讓我忙的一團糟,中原有那麼多百姓臣民,真不知道他是怎麼治理的。」說到郭靖,拖雷的語氣倒是柔和不少。
「這兩年你總算是能靜下心來,把汗國交給你,我終於能放心了。」說著,他又抬頭凝視遠方的宮城閣樓,「明年,我要西征!」
「父汗,您要西征?」
成吉思汗點點頭,「不錯,草原的雄鷹不該困在這小小的城池當中,外面還有廣闊的天地等著我們去征服,西邊的那些公國佔據肥美的草場,實力卻如此孱弱,合該為我蒙古所有。」
「諸子諸王的汗國已然穩固,也是該開啟戰爭了。」
「父汗放心,糧草軍械就交給孩兒吧。」
「好!」
……
1229年秋收過後,周王郭靖率領七萬大軍兵出洛陽,宣威將軍張柔從蜀地出偏師五萬,水師大將史天澤率一萬水師沿水路南下,進攻夔州路,忠武將軍陸冠英兩萬大軍坐鎮建康,策應周王,共動用了十五萬大軍。
這次,為了一戰滅宋,郭靖帶走了大周一大半精銳,勝捷軍,背嵬軍等隨他南征北戰的精銳也一起出動。
天下烽煙驟然四起,各種各樣的戰事從東到西充斥人耳,雖是秋天,但炎熱沉悶的空氣彷彿都能聞到廝殺的戰場之上,令人作嘔的血腥。
平靜了數百年的南方終究迎來了戰火,上次波及大江南北的戰爭還是五代十國的時候,那時候,就算是南方也是四分五裂,分出了大大小小的王侯。
如今,南方也免不了戰火,必將進行新一輪的洗牌!
周軍從徐州出發,在水師接應下過江。
那天,旌旗蔽空,千帆競發,場面十分壯觀!……
襄陽,孟府。
自孟宗政死後,孟府的聲勢一落千丈,襄陽直面北方的軍事壓力,朝廷對兵權看的很重,孟宗政長子孟璽沒能繼承父親的舊部忠順軍,在軍中成了邊緣人物。
隨著大周對宋國宣戰的消息傳來,朝廷慌了神,抓緊一切辦法,啟用了舊將,不顧一切辦法增強軍隊的實力,因此,孟璽又被朝廷授予官職,能帶兵了。
然而,朝廷的詔令下達,孟府內部卻發生了分歧。老三孟璟覺得大哥不該接受朝廷的徵召,應當帶著家族離開襄陽,他站在大廳當中,怒視自家大哥,「如今,半壁天下都在大周手中,南方所有地方都要打仗,大哥,你難道要用一城之地去碰必敗之仗。」
「你守的越好,咱們死的人就越多,到時候這荊襄之地屍骨累累,數以萬計的士兵百姓都會死,老人、孩子活活餓死、青壯戰死,房舍被燒的乾淨,這就違背了爹保衛家園的初衷,也違背先輩保家衛國的理念。」
「大勢之下,若還不能為民著想,與反賊何意!更何況,大周不是金國,郭靖也是漢人!」
孟璽面上露出掙扎之色,「可是我孟家世受皇恩,怎能輕易背棄朝廷,這讓世人如何看我們?」
孟璟絲毫沒有退讓,反問他,「襄陽守城的呂文煥,呂文德兩兄弟是什麼德性,難道你不清楚,朝廷用這樣的人守襄陽,怎麼可能守得住?」
「可是!」孟璽還在猶豫,卻被自家三弟打斷,「不要再可是了,老四在大周已經是七品校尉,說不定這次攻打荊湖路就有他,難道你要讓我們兄弟相殘不成?」
想到老四傳回來的信函,他臉上滿是複雜之色,最終,他閉上眼睛,木然點頭,「好,老三,聽伱的,這徵召令,我不接了!」
於是,孟璽直接稱病,不接受徵召令,戰時,朝廷也來不及分辨,只能作罷,數天後,有人再次登門拜會,卻發現孟府已經人去樓空了。
「好,好,好,都滾吧,滾得遠遠的!」
府城之內,呂文德得知孟家逃走了,當即大怒,拂袖大步走出,望著明媚天光,白雲在走,他聲音蘊有怒氣。
順著望去的天雲輾轉向東南過去,越過上庸的天空,落到荊州襄陽,新野一帶火焰、兵戈已經點燃,就算軍隊南下多有約束,但仍有不少村落、城池在戰亂中被波及,百姓害怕戰火燒到自己身上,驚恐的帶著全身家的,拖兒帶女的倉惶躲避戰爭,延綿的流民隊伍彷彿沒有盡頭,走過這片秋季。
作為荊州治所,它是巍峨高聳的堅城,但十萬軍隊面前亦是泛起了不安的氣息,城池中已有富足的人家帶著妻兒踏上了去往其他郡縣的路途。城牆之上,呂文德感受著這片風雨欲來的氣氛,心中就像是壓了一塊大石頭一樣。
射鵰當中,這個時候的郭靖已經在襄陽定居,幫助防守襄陽,直到十多年後蒙古入侵。
而現在,他親自帶著大軍南下,首先要攻克的軍事重鎮,便是這襄陽城。
……
周軍大營。
郭靖指著眼前的地圖道,「冠英,當年你說滅宋之時,你要當先鋒,這一戰,孤如你所願,讓你當先鋒,你可敢接下?」
營帳里,陸冠英眼睛一下子紅了,激動的半跪在地,「末將接令!」以陸冠英現在的身份,當先鋒是小材大用,但滅宋是他一直以來的夙願,幾乎成了他的心病,他做夢都想帶兵滅宋,如今,他總算能圓夢了。
自古以來,襄陽,樊城俱為一體,樊城若失守,襄陽也守不住,但這裡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地處南陽盆地和江漢平原狹長通道的核心位置,是中原地區南北陸路交通的重要中轉站,還是溝通中原和長江的水路航運的關鍵節點。《孫子兵法》有言:襄陽「北通汝洛,西帶秦蜀,南遮湖廣,東瞰吳越。」
得知周軍主力即將到來,呂文德命手下親信帶領三萬大軍入駐樊城,不久之後,周軍十萬兵馬也推過新野抵達樊城北面,兩軍相隔二十里對峙起來。
他知道宋軍不是周軍的對手,便依託城池防守,閉門不出。
陸冠英率領三萬大軍猛攻十天,依舊拿不下樊城。
「嘭!」
一個個火藥包在城頭爆炸,裡面的瓷片,石塊迸射開來,穿入身軀,方圓數米內的宋軍倒在地上哀嚎不已。
周圍的宋軍頂著盾牌躲避,唯恐被炸到。
而另一邊,郭靖麾下數千騎兵攻城拔地,所到之處,只要守城的官員看到周軍的大旗,直接就降了。相比之下,襄陽樊城裡面的數萬大軍被釘在城內,完全發揮不了作用。
遠在千里之外的南昌府收到的全是城池陷落的消息,長江防線被撕破帶來的影響太大,再加上周軍的水師,宋軍的防線處處都是漏洞。
鷹衛的情報,周軍的勇猛,使得南方大片大片城池陷落,大宋朝野震動,於是乎,他們被逼急了,一連發出十幾道金令,逼迫呂文德與周軍交戰。
府城裡,呂文德望著案上的一道道金令,心情十分複雜,想要保住襄陽,只能死守,但偏偏周國既有水師,也有騎兵,反觀他們被限制在城裡壓根不敢出去。
來自朝廷的壓力逼得他不得不選擇,而城裡的軍心亦是渙散,因為他們大多都來自荊湖,周軍打的是他們的家鄉。
倘若一味地死守,襄陽,樊城變成了孤城,遲早也會陷落,這幾天,敵人的投石車,投擲了火藥爆炸物,讓他們死傷慘重,對士氣的打擊非常大。
「既然守不住,那就不守了!」
……
不知何時,在外帶領騎兵征戰的郭靖已經回到襄陽城外的大營,「哈哈哈,十幾道金令,我看,這呂文德不打也得打了。」
戰場上,最忌諱的就是微操,尤其是遠在千里之外的指揮。
陸冠英點點頭,「是啊,投石車加上炸藥包對守城士卒的傷害太大,昨天樊城差點都被我們攻下。就算是沒有朝廷的金令,他也必須得打。」
「好,那我們就好好打一場,拿下這襄陽重鎮!」
深夜,郭靖走出大營,望著遠處的襄陽城牆,心裡有種莫名的感覺,這座城池好像來過很多次一樣,城牆上的鐘樓,城牆都莫名的熟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