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蹴鞠
按照戰國時的說法,蹴鞠是黃帝發明的。在打敗蚩尤后,黃帝將蚩尤的「胃」做成「鞠」,命士卒射之,多中者賞,並「令作蹴鞠之戲,以練武士」。上古的事情難以考證,但至少在戰國時,蹴鞠就非常流行了。蘇秦曾說齊國都城臨淄的百姓以「賭博、蹴鞠」為樂。
入漢以來,人們對蹴鞠的喜愛依然不變。
上至天子、下至黔首,好之者極多。「里有俗,黨有場,康莊逐馳,窮巷蹋鞠」,還出現了被稱為「鞠客」的專業球員,投身貴族門下,為他們獻技表演。乃至有因為蹴鞠而喪命的,前漢時,有一個叫項處的人,身體不好,醫生囑咐他不要「為勞力事」,但他充耳不聞,依然蹴鞠如故,結果因此嘔血而亡,可見蹴鞠的受歡迎程度。
當世蹴鞠分為三類。
一類是表演性質的「蹴鞠舞」,表演者隨著音樂,以踢「鞠」為舞,技巧高明的還能同時擊鼓、奏樂。其次稱為「白打」,一個球門,或兩人對踢、或兩隊比試。這兩類都是以技巧為主。第三類便是正式的比賽了。
正式的比賽中,有球場、有球門、有規則、有裁判,兩隊上陣,以將球踢進球門多者為勝。相比前兩類,此類比賽的對抗性非常激烈,不單單激烈,甚至可以說是兇狠,在身體接觸的時候允許使用摔跤的技巧。一場比賽下來,球員們被摔個七葷八素、頭破血流都是常事。
也因此,本朝前賢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把前漢人所寫的《蹴鞠二十五篇》列入了「軍事伎巧類」。而在事實上,也正如江禽所言,「蹴鞠」的確是軍中用來訓練士卒的一種手段。
通過蹴鞠,一來可以鍛煉士卒的體魄;二來通過激烈的身體對抗,可以激發出士卒的勇悍、不服輸精神;三來兩方對戰,又能培養士卒的團隊精神;四來因有裁判、有規則,又可以使士卒養成服從命令的習慣。令下則勇往直前,令禁則伏首貼耳。
可謂有百利而無一害。蹴鞠並有鼓舞士氣的作用,前漢冠軍侯霍去病出征塞外,孤軍深入,遠離主力,有糧草斷絕的危險,他便建起球門,「穿域蹋鞠」,帶著士卒們玩兒起了蹴鞠。
……
蹴鞠的球場稱為「鞠城」。
潁陰中便有一座「鞠城」,荀貞雖不善此技,但他的族人中多有愛好者。閑暇無事時,若有比賽,他有時也會去觀看。一球若進,全場歡呼;一方若負,捶胸頓足。為爭一球,不惜頭破血流;為得一勝,輕傷而不退。這種狂熱的氣氛、激烈的對抗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所以,在琢磨該用何種辦法操練里民時,他頭一個想到的就是「蹴鞠」。並且,根據他來亭中后的觀察,繁陽亭的住民對蹴鞠也是很愛好的。他就曾在安定里的彈室中見過「球門」,也曾在南平里見過有人在巷中踢球,便連那無賴「武貴」,在他家的院中也見到了一個「鞠」。
里民有基礎,蹴鞠又能當成訓練的手段,兩全其美,何樂不為呢?如果上來就練隊列、操技擊,里民們就算不反對,但肯定也會興趣缺缺。與其如此,不如投其所好。
陳褒拿出「鞠」后,里民們驚喜騷動的樣子一一落入他的眼中,他心中陡然一松,想道:「此事成了!」示意杜買、陳褒命里民安靜,笑道,「不錯,就是『鞠』。」
有膽大的里民問道:「亭長,你拿個『鞠』出來作甚?」
「如今農閑,天也不冷不熱,正是蹴鞠的好時節。我拿個『鞠』出來,當然是為了蹴鞠了!」
「蹴鞠?不是操練么?」
荀貞一笑,說道:「蹴鞠就是操練!」
里民們聞言大喜,都是精神一振,議論紛紛,不管是喜歡蹴鞠的抑或對蹴鞠沒啥興趣的,都說道:「早知操練便是蹴鞠,今兒該早來!」
喜歡蹴鞠的埋怨遲到的那些人:「都怪你們!看看現在都什麼時辰了!馬上就快晌午了!再分隊、再立場地,能踢多大會兒?」
不喜歡蹴鞠的也埋怨那些遲到的人:「就不能早點來?你們要能早點來,就能早點兒看上比賽了。……,上次看蹴鞠還是寒食的時候,一晃眼,小半年過去了。」
里民們都迫不及待地央求荀貞:「亭長,既然蹴鞠就是操練,那便快點開始!」
又有人說道:「蹴鞠要有鞠城,這丘陵之間,地方雖不大,但上場的人少點也足夠用了。只是,鞠門呢?」
荀貞命令黃忠掀開了車上的席子,露出下邊的物事,是六塊木板。每塊木板的下邊都有一個半月形的缺口,這缺口便是球門。六塊木板,六個球門。
荀貞請江禽、高甲、高丙等人幫忙,在丘陵間選了塊平地,把球門放在兩端,一邊三個。放好后,又發動里民將地上的小石頭、土塊之類揀乾淨。平地上有窪陷的地方,從別處取土,將之填平。人多好辦事,沒用多長時間,地面就變得平整、乾淨起來。
荀貞在平地的四周劃了直線,形成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框架內就是賽場,也即「鞠城」。他又在中間劃了一道直線,把整個「鞠城」平分為兩半,參加比賽的隊伍各佔一方。
按照規則,「鞠城」的樣式是「圓鞠方牆,仿像陰陽」,就是說:模仿天圓地方,比擬陰陽,所以「鞠」是圓形的,而「鞠城」是方形的。
又按照規矩,球門和上場的球員是「法月相衡,二六相當」。「法月相衡」說的是球門,即:效法一年十二個月,立十二個球門,一邊六個。「二六相當」說的是球員,即:二六對陣,十二人也。每隊十二個人,兩隊二十四人,剛好和二十四節氣一致。
此外,設立的有裁判和副手,按照比賽的規則嚴格執法,不因為親疏遠近而徇私舞弊,即所謂「建長立平,其例有常。不以親疏,不有阿私」。
場地划好,球門擺好。
杜買、陳褒招呼諸「什」的什長重新把里民們集合起來。
荀貞登上一個小土山,面對他們大聲說道:「咱們場地小,所以立不了十二個球門,只能立六個。球門少了,上場的人也要減少,每隊六個人。你們說行么?」
不管是喜歡蹴鞠的、還是只喜歡看熱鬧的,都起鬨答道:「行!行!」
雖說「蹴鞠」很簡單,上場就能踢,但畢竟還是需要組織的。比如人手、比如場地、比如裁判,就按荀貞這種打了折扣、縮了水的場地、人手來說,也需要六個球門、十二個隊員,兩個裁判。尋常的百姓若是沒人挑頭,蹴一場鞠也是難之又難。就像方才那人說的:上次看蹴鞠,還是在幾個月前寒食時看的。——寒食蹴鞠,是個不成文的風俗。
所以,大家的興緻都很高,球門少幾個就少幾個,隊員少幾個也沒問題,只要能踢,有熱鬧看就行。
「場地有了、球門有了,隊員還沒有。……,咱們既然名為操練,那麼在挑選隊員組隊上就不要按『本里』組隊,而是按咱們編好的前隊、后隊組隊。你們說行么?」
「行,怎麼都行!」
「想上場的現在就去找你們本隊的隊率。人選定下、隊伍組成后,比賽便就開始!」
里民們起鬨的時候很積極,輪到報名上場的時候卻都害臊起來。
有的說:「阿甲,你總自吹多會蹴鞠,趕緊報名去!」有的說:「阿乙,你昨天在巷子里亂踢鞠,亭長今兒開了鞠城,你怎還不快去找隊率報名?」
一百多人,有熟的、有不熟的,又當著亭長荀貞的面,你推我、我推你,誰也不肯第一個出來報名。等了好一會兒,只有蘇正、蘇則和史巨先出來報名。
荀貞心知,大蘇、小蘇兄弟必是看在許仲的面子上,所以給他捧個場,而史巨先想必是給他面子。他笑著對他們點了點頭,以示謝意。
又等了一會兒,里民們只互相推攘,卻再沒出來報名的了。江禽、高甲、高丙等人站在荀貞的後邊,嗤笑出聲。江禽自告奮勇地問道:「荀君,我等可以報名么?」他們既不屬前隊,也不屬后隊。
荀貞問道:「你們夠人手自家組成一隊么?」
江禽、高甲、高丙諸人相對而笑,高甲說道:「荀君,別說六個人,十二個人俺也能給你找來!」點著人頭數,「一、二、三、……,俺們現在就有八個人,人人都會!」
「好!你們也組成一隊!」
荀貞轉而大聲對里民們說道:「江君諸位願自組一隊與爾等比試。現已有大蘇君三人報名,你們再出來三個人,湊成一隊便可以開始了!……,只蹴鞠,沒彩頭,未免少點味道。安定、北平二里為此次操練捐獻了幾十石米糧。這點米糧會全部用在獎勵操練認真上,獲勝的一隊,每人五斗米糧!」旋即低聲對江禽、高甲、高丙等人說道,「五斗米糧非為諸君所設,而是為鼓舞里民士氣。」
有了「五斗米糧」的刺激,里民們積極起來。一個搶一個地上前報名。
荀貞說只再有三個人就夠了,看著剛才一個不肯、這會兒蜂擁而上的里民,杜買很為難,與陳褒商議:「怎麼辦?要不問下荀君?」陳褒答道:「些許小事,何必勞煩荀君?只管登記就是,又不是只賽這一場。」
片刻間,前隊、后隊各有十幾個人報名,因為都聽見荀貞說了名額還差三個,互不謙讓,都說自己踢得好。
杜買又為難起來,不知該選定誰人。
蘇匯、蘇則上前說道:「杜君,上場踢球,不是踢得好就行了。一隊間需有彼此配合,不熟悉的上場再多也贏不了。……,以我等之見,不如盡用我們里的人,彼此熟悉,互相了解,總要強過臨時湊成的隊伍。」
杜買以為有理,問陳褒:「阿褒,你覺得呢?」
蘇匯、蘇則是北平里的,昨天被編入了后隊,歸陳褒管轄。陳褒說道:「正該如此。」他見聚在自己身邊的十幾個前隊報名者聞言不樂,因笑道:「舍中聚糧數十石,都是為操練準備的。今日之賽,勝者一人五斗,所費不過三石。你們急什麼?留著精力等下次比賽不是更好?」
「下次比賽?」
「還有比賽么?」
陳褒答道:「荀君拿『鞠』、制『門』,當然不會只舉行一場賽事。」
「下次比賽還有賞賜么?」
「只要米糧不盡,必定賞賜不絕。」
眾人聽了,這才改顏歡笑,說道:「既如此,悉從君便!都聽阿褒你的安排!」
陳褒幾句話,輕巧巧化解了麻煩,消去了餘人的不滿。杜買遂得以按照蘇正、蘇則的意見,盡從北平里中選人,由蘇正親自挑選,選了四人,組隊上場。
而另一邊,江禽、高甲、高丙等人早組成了隊伍,將兵器、坐騎交給不上場的人看管,紮緊了衣服,盡數短打裝扮,活動開了身體,在場中等候多時了。
——
1,蹴鞠:「法月相衡,二六相當」。一說「法月」是形容球門的形狀,「二六」是雙方各有六名隊員。又有說每個球門前都有一人守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