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席捲千軍
第五十九章:席捲千軍(一)上
從巴拿馬灣方向吹來的海風夾雜著濃郁咸澀的海腥味,這種強烈的氣味刺激著每一個乘坐著黃道帶(Zodiac)橡皮艇努力向前劃去的美國海軍特種作戰部隊—「海豹」分隊特種兵的神經。因為在他們的面前就是美國一手扶植起來的中美洲「鐵腕將軍」—諾列加的私人機場—位於巴拿馬首都東北郊的帕蒂拉機場。這將阻止這個美國人曾經給予支持,又給他冠以各種污名的獨裁者乘坐他的私人飛機遁走,而如果諾列加正好抵達機場,更可以當場把他抓獲。
「好吧!先生們,先檢查一下裝備是否齊全,武器還有設備。休息十分鐘,考慮一下有沒有將什麼東西落在家裡。」指揮官狄龍少校樂觀的向自己的部下打著氣。雖然他們此次行動的人數比他要求的少了一半。當巴拿馬人在為聖誕節做準備的時候,48名海豹突擊隊員在節日前一周卻不得不離開了弗吉尼亞的基地。他們只能告訴親人,這次行動沒有任何危險。海豹突擊隊在為這次巴拿馬之行做準備,數萬美國精銳部隊同樣在籌措著這一場空前的入侵行動。
「再快一些,再快一些。戰爭已經開始!」在離海岸大約4公里的地方跳進水裡之後,第一次參加實戰的美國海軍第4海豹小隊的新兵尼爾.羅伯茨中士便失去了往日訓練中的老練和沉穩,畢竟對於一個25歲的年輕人來說,任何的考驗都無法短兵相接的生死搏殺。而從巴拿馬城方向不時傳來的爆炸聲和槍炮聲更清楚的提醒著他,數量遠多於他們這些先遣精兵數倍的巴拿馬國防軍已經從睡夢中被驚醒了過來。
雖然這是美**隊歷史上第一次三軍特種部隊聯合展開的隱秘突擊行動,但實際上美國空軍的新寵—F-117A型隱身戰機已經提前為他們的潛入揭開了大幕,在1個多小時前2架F-117A隱身戰機率先向諾列加位於里奧哈托的司令部投放了2枚GBU-24激光制導炸彈,雖然炸彈並沒有偏離目標,但是卻不僅沒有能夠造成五角大樓預想之中的混亂,卻反而給仍在懵懂之中的巴拿馬國防軍報了警。
由於與美國政府在巴拿馬運河管理權上的分歧,從1987年6月起,美國曾先後三次策動旨在推翻軍事強人—諾列加的軍事政變,但是對於出身行伍的諾列加來說,巴拿馬國防軍中的任何後起之秀都無法挑戰他的權威,所以所有中央情報局的努力均未成功。1989年10月3日,美國再次策動巴拿馬國防軍數名上校軍官發動兵變。當這次行動再次被諾列加挫敗之後,美**隊迅速向運河區增調4500名士兵和大量重型裝備,使運河區各美軍基地的總兵力達13000人,並在運河區頻繁進行軍事演習。這一系列的行動足以令諾列加和巴拿馬人感到曾經宗主國的磨刀霍霍。
但此刻這支海豹小隊的指揮官狄龍少校卻仍然希望能出現奇迹,情報機構仍然無法精確預測到巴拿馬國防軍在機場內具體部署兵力的數量。但是海豹特種部隊卻自信能打敗任何敵人,只要指揮官沒有下達讓他們意想不到的命令,顯然他並沒有意識到一支精銳諾列加衛隊此刻已經等候他們多時。而此刻所有「海豹」特種部隊的耳機里甚至還收到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布拉格堡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的沃克上將宣布他們截獲了一份重要的情報—「諾列加正乘坐直升飛機前往機場。」
為了阻止這個重要目標人物的逃跑,「海豹」們必須馬上行動。即便擔任空中支援的空軍戰機還沒有完全就位。「小夥子們!該我們上了,尼爾.羅伯茨中士,由於你已經達到所有的軍事要求,並完成了所有的訓練,我很榮幸地向你頒發一枚『三叉戟』隊徽。」從潛入的潮汐水道登陸之後,狄龍少校友善的拍了拍羅伯茨中士的肩膀,這無疑是指揮官對新兵的一種鼓勵。「不過先生們,遺憾的是,我們只能把慶祝時間推遲到巴拿馬任務結束之後。從這一刻起所有的一切都不是演習。從現在起,你們要為自己犯的任何錯誤付出慘重的代價。」
「我們已經截獲到更多巴拿馬國防軍的無線電情報。情報表明,有數輛裝甲運兵車正在向機場開來。我們必須要求『海豹』們停下來。」
北卡羅萊納州布拉格堡的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內,最新的情況已經足以讓剛剛下達攻擊命令的沃克上將感到棘手。但是此刻指揮中心一片混亂。大量的無線電通信導致系統嚴重超載,與一線海豹特種部隊的通信受到了嚴重的干擾。
「前進,前進!」、「掩護我!射擊!射擊!」3個排的「海豹」特種部隊的官兵並肩攜手向目標展開了猛烈的突擊。但是他們的行動似乎並沒有打對手以措手不及,迎接他們的是從機場各個建築物的窗口裡射來的密集彈幕。一次特種襲擊在發起的一剎那竟轉化成了步兵攻堅。象尼爾.羅伯茨中士這樣的缺乏經驗的隊員被安排在了G排與B排,他們顯然沒有想到會遭遇到如此頑強抵抗。但是戰場上飛舞的曳光彈足以讓所有人豁出命去撕殺。在對方嚴密的防禦體系下,他們仍然沖入了停機坪。
進入停機坪之後,巴拿馬人的抵抗竟瞬間停止了。那些怯懦的中美洲士兵似乎已經放棄了抵抗。B排按原計劃散開,將摧毀的飛機拖向跑道。隨後便繼續向飛機庫前進消滅殘敵,而G排則停留在原地提供增援。狄龍少校親自率領的D排則改變了原來的作戰任務,他們現在要去攔截諾列加所乘坐的直升機。為此他們必須對機場進行仔細的偵察,以便確定直升機的降落地點。
雖然他們已經預計到,一定會有精銳武裝衛隊保護諾列加到達機場。因此負責攔截D排是由最有戰鬥經驗的隊員組成的,因為對手也是精銳部隊。但是所有的「海豹」都沒有想到早在行動剛剛開始,巴拿馬國防軍的增援部隊就已經趕到了機場。他們就隱藏在飛機庫內,他們現在只需等待出奇制勝。耐心地等著美國人向飛機庫靠近。G排與B排慢慢接近飛機庫與停機坪,那裡一片安靜,似乎那裡突然間成了一處廢棄的場所。他們沒有發現那裡有重兵把守。而D排繼續偵察,為迎戰根本不會到達的諾列加的專機做著準備。
但是指揮部仍然認為直升機馬上就要到達。「海豹」必須做好一切準備。狄龍少校又檢查了一遍D排的部署情況,讓他們各就各位,他們都認為他們將捕獲這場戰爭中最有價值的「獵物」。而G排與B排繼續向前移動。他們已經看見飛機庫里的那架諾列加的私人噴氣式飛機。通過夜視鏡,尼爾.羅伯茨中士也看到了黑暗中移動的敵人。不過這算是預料中的事。他們已經預見到會在機場建築周圍發現部分殘敵。
巴拿馬國防軍佔據的位置非常有利。飛機庫的外圍是一片鋪有瀝青地面的開闊場地。距離有數十米遠,除了一些輕型飛機,這裡沒有任何可以隱蔽的地方。尼爾.羅伯茨中士和G排向前靠近時,他們卻發現了更多的武裝士兵。但諾列加遲遲沒有出現。
「靠後,離開這兒,否則我們要開槍了!」突擊隊的每個班都有一名會講西班牙語的隊員,面對著對面建築物中的敵軍,海豹突擊隊一邊保持著戒備緩緩向前推進,而擔任翻譯隊員則走在最前邊。但回答他們的卻是包括數挺機槍在內的火力齊射。「有埋伏,敵人從兩個方向開火。」、我受了重傷。需要增援。」在開闊的停機坪遭到敵人猛烈的火力反擊,所有G排的士兵都在奮起的還擊。但是此刻整個機場都已經化為了戰場,所有的3個特戰排幾乎是被對方分割包圍一一擊破。
巴拿馬國防軍使用的穿甲子彈,這種子彈可以輕易的直接穿透了海豹隊員的防彈背心。即便地面上飛濺的瀝青片也能打傷了沒被子彈擊中的隊員。尼爾.羅伯茨中士所的G排已經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不停有隊友被擊中,如果不是憑藉精良的武器和長期嚴格的訓練,這將是一場不折不扣的屠殺。而疏於戰陣的巴拿馬國防軍士兵不懂得轉換陣地的弱點,也在射擊時暴露了自己的位置,令海豹突擊隊能以劣勢的人數壓制住了對手。
等到D排的海豹特種部隊老兵頂著密集的火力,把受傷的隊友救援到安全的地方。僅僅持續了3分鐘的戰鬥,G排與B排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傷亡情況,有8名隊員受傷或犧牲。而遠在美國本土的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只是不停的要求提供傷亡報告。聽到了令人沮喪的回答之後,沃克上將下令放棄任務。「不行。我們絕不能撤退……長官,我們一定要佔領這個機場。完畢!」
尼爾.羅伯茨中士永遠不會忘記那一天負傷的自己躺在冰冷的水泥地上,狄龍少校向著無線電的咆哮,以及那一刻,那一枚子彈穿透自己肩膀時的劇烈疼痛。這種疼痛直到此刻竟還是如此的清晰……。
……清晰到好象還在流血一樣,在這種劇烈疼痛的刺激之下,已經升任為美國海軍第1海豹小隊指揮官的尼爾.羅伯茨中校從那個已經縈繞在自己心頭19年之久,無數邊重複上演的夢境之中陡然驚醒。睜開雙眼之後的他,第一時間感覺到自己的額頭之上頂著一支中國生產的81式自動步槍的槍口。「歡迎來到我們的『伊拉姆國』號列車,我是本次列車的列車長—庫馬拉上校,當然如果您願意也可以稱呼我為長官。相對於用白色的頭套蒙住大半張臉的那個頂住自己額頭的槍手,他的指揮官倒是顯得大方很多。這個自稱庫馬拉上校的男子是一個很明顯的泰米爾人,他的個子並不高,膚色黝黑,頭髮捲曲、黑而濃密,擁有著扁平的鼻子和厚厚的嘴唇。但是尼爾.羅伯茨中校必須承認他的英語說的不錯。
第五十九章:席捲千軍(一)下
「你們的人乾的不錯!打的我們全無還手之力。」從剛才的睡夢或者說是昏迷中清醒過來,尼爾.羅伯茨中校依稀可以回憶起剛才那場混戰的大致過程—尼爾.羅伯茨中校和他的部下奉命阻止印度軍方利用秘密從俄羅斯「租借」來的彈道導彈機動發射列車進入發射程序。整個行動極其的順利,僅用5分50秒,他麾下的3個特戰排便迅速控制了整部列車,畢竟對於突擊這種沒有部署大批警戒部隊的目標,號稱「美國特種部隊之王」的海豹特種部隊再無法拿下恐怕只能被同行笑掉大牙。
導彈列車上的印度籍守衛根本不堪一擊,下車執行警戒任務的寥寥數十名印度空軍士兵幾乎在毫無察覺的情況下就被海豹特種部隊迅速的解決。各戰鬥小組前鋒隊員手中攜帶消聲器的MP5-SD5型衝鋒槍在潛伏到極近的程度才突然發難。一一的點射幾乎彈無虛發,而即便這些印度空軍士兵能夠感覺的危險的臨近,他們也毫無機會。因為在距離他們800米的叢林里還潛伏著8個手持的M700型狙擊槍的神射手正等待著補漏。
海豹特種部隊迅速控制了導彈機動發射列車的外圍,隨著尼爾.羅伯茨中校的命令,美國特種部隊的精英們迅速的登車。與在開闊地上的屠殺相比,狹窄的車廂顯然更有利於防守者。在手持著雷明頓870型霰彈槍的隊員的帶領下,各戰鬥小組以巷戰隊型小心翼翼的緩慢向前推進。和車外的那些士兵一樣,在車廂內的印度籍工程師也毫無作為,這些常年與電路和程序打交道的軍人幾乎都在第一時間選擇了舉手投降。但是今天的海豹特種部隊並沒有收容印度籍俘虜的計劃。所以幾乎每一個操作室里都濺滿了印度人的鮮血。
與印度人的懦弱相比,來自北國的俄羅斯操作員卻給海豹們帶來了極大的麻煩,這些已經與彈道導彈機動發射列車朝夕共處的數十年之久的老兵無法容忍他們被一直以來的世敵—美國人奪走。利用對車廂的熟悉,他們用扳手、消防斧甚至滅火器努力阻止著美國人從他們手中搶走他們曾經令他們無比自豪的導彈列車。但是與全副武裝的特種兵相比,他們除了戰鬥熱情之外,幾乎所有的條件均處於劣勢。
在付出了4名隊員受傷、被迫擊斃了15名來自俄羅斯的資深軍工專家的代價之後,海豹特種部隊艱難的控制了這列彈道導彈機動發射列車以及來自俄羅斯的剩餘20名工程師,其中也包括來自古比雪夫—米羅諾夫。在全面控制列車的同時,海豹特種部隊中的電子分隊也迅速進入列車的各個控制車廂,按照他們在訓練中心早已模擬操作了數百次的順序,令已經進入導彈發射程序的列車重新歸於平靜。一旦完成起樹的「太陽神」(蘇里雅)-III型導彈慢慢的再度收納入車廂之內,發射車廂頂棚重新徐徐合上。尼爾.羅伯茨中校所指揮的這次行動便可以說是圓滿的完成。
但是就在所有參加行動的海豹特種兵逐漸放鬆了自己緊繃的神經之際,他們無法察覺的死神卻已經開始在他們每個人的頭頂徘徊。首先遭遇攻擊的是仍在叢林里保護著前進基地的支援小組,隨著第一聲中國生產的81式自動步槍射擊時清脆的槍聲在叢林中響起。這場更大規模的圍獵再次展開,唯一不同的是剛才的獵手此刻已經被命運放置在了獵物的角色之上。
從叢林之中射擊的槍聲僅僅是稀稀寥寥的數發而已,但是令尼爾.羅伯茨中校感到不解的是,這些所有的攻擊都沒有引起他部下的還擊。雖然僅僅是稀稀寥寥的槍聲,但是隨著這些81式自動步槍射擊的逐漸接近。所有海豹特種部隊的士兵都開始感覺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壓力。對方顯然不是等閑之輩,即便是美國海軍精銳的海豹特種部隊士兵都無法在茂密的叢林中捕捉到他們快速移動的身影。
「我們必須呼叫增援!」經歷過巴拿馬之役后,尼爾.羅伯茨早已不是那個剛剛加入海軍的愣頭青了,血的教訓告訴他—這個世界沒有誰是無所不能,即便是美國海軍一再標榜的精銳之師,海豹特種部隊也絕不是百戰百勝。儘管「海豹」特種部隊中的每一個隊員都經歷過地獄般大量嚴格的訓練。但是尼爾.羅伯茨更為清楚的是「海豹」特種部隊以及美**方的其他特種部隊真正依仗的優勢是五角大樓強大的情報收集和分析系統,才能在每次的潛入突擊中憑藉著信息不對稱打敵方一個措手不及。
但是此刻「海豹」特種部隊的這種優勢顯然早已不復存在,不斷射出致命子彈的叢林之中不僅敵軍隱藏著多少兵力?擁有什麼樣的武器?尼爾.羅伯茨和五角大樓一樣甚至連對方究竟是誰都無法確知,在這樣的條件下擁有兵力和信息優勢的一方顯然距離勝利更近一步。
當然尼爾.羅伯茨並非全無機會,五角大樓早已為這次深入敵境的特種突擊準備足夠的空中支援。只要尼爾.羅伯茨呼叫增援的信號可以傳遞出去,無須動用「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上可以垂直發射的「戰斧」巡航導彈。只要進入近海的3艘「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起飛所攜帶「鸕鶿」型潛射無人機便足以迅速將列車兩側的叢林化為一片火海。但是顯然對方也早已是有備而來,在尼爾.羅伯茨所攜帶的通訊器材上所有頻道此刻都只是「沙……沙」的電子噪音,最終海豹們只有依靠自己的奮戰了。
2個特戰排的「海豹」特種部隊雖然已經開始在列車周圍布置防線。但是顯然在鐵軌兩側的開闊地上,他們始終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不斷有隊員被叢林中的射來的子彈擊中。雖然在出擊之前,為了考慮車廂內部的短兵相接部分隊員配備了美國陸軍的外穿型戰術防彈背心,但是在對方中國產81式自動步槍所射出的特種鋼芯子彈面前,即便是這種號稱可以抵禦狙擊步槍子彈的防彈衣也不過是破布一般,只是在短短的幾分鐘之內,「海豹」特種部隊在列車外圍的防線上便有數人被擊中,一時間到處可以聽到焦急的呼叫衛生員的咆哮。
「我們必須摧毀列車,然後突圍!」這可以說是尼爾.羅伯茨此刻唯一的選擇了。但是顯然對方並沒有給他將這個方案轉化成現實的時間。在短暫的火力壓制之後,叢林之中四處都出現了敵軍突然躍起衝鋒的身影。「對方至少有數百人。媽的,他們是什麼時候溜到我們背後去的?」透過列車的車窗玻璃,尼爾.羅伯茨可以清楚的看到自己曾潛伏過的叢林中不同湧出的敵軍。對方几乎集結了一個營的人,而且從他們的表現來看這些都是可以稱的上是百戰之餘的老兵。
「印度人什麼時候變的如此驍勇和善戰起來了?」雖然已經發起了衝鋒,但是對方並非是單純依靠著兵力優勢的人海戰術,在全速衝擊了過程中這些老兵也會不時卧倒或以跪姿進行射擊,壓制「海豹」特種部隊的火力,以交叉掩護的形式迅速壓縮著尼爾.羅伯茨和他部下的防禦空間。
「快!撤上列車!」已經登車的「海豹」特種兵開始依託堅固的車體向叢林中的敵軍奮力開火,掩護著仍在列車外圍的戰友向列車內撤退。這或許是「海豹」特種部隊有史以來最為狼狽的一次行動了。數十名「海豹」特種兵背對叢林中湧來的敵軍全力奔跑著。他們中不時有人被從背後射來的子彈擊中倒在距列車近一步之遙的地方。而狹窄的車門更成了「海豹」特種兵撤退時難以克服的瓶頸,當戰友們一個接一個的跳入車廂的時候,落後的戰士只能選擇轉身獨自迎向追兵……
尼爾.羅伯茨簡直無法相信自己敗的如此之快。在撤上列車之後,他尷尬的發現自己的分隊之中僅有15名隊員仍具有作戰能力,而在如此懸殊的兵力對比之下,即便是依託堅固的車體「海豹」特種部隊的士兵們也難以抵擋敵軍的全面進攻的。果然僅僅經過了數分鐘的對射。敵軍便摸透了他們的虛實。敵軍開始從兩翼和側后迂迴進入列車。一場血腥的短兵相接再次在列車內部展開。
一支雷明頓870型霰彈槍不停的向著車門的方向噴射著火焰,車廂內到處都瀰漫著刺鼻的硝煙味。這已經是尼爾.羅伯茨可以守備的最後一道防線了,在這脆弱的火力封鎖線之後,數十名敵軍的士兵正虎視眈眈的等待著他們耗盡子彈。「射擊!」在雷明頓870型霰彈槍槍膛內的子彈射完的剎那,尼爾.羅伯茨中校以最快的速度舉起手中的MK-23手槍擊中了從隱蔽物後站起準備射擊的那名敵軍。但是他的子彈在擊中對手的同時,從另一個角落躍起的另一名槍手的子彈卻也同時射穿了他的肩頭……
「可以給支煙嗎?」此刻作為敗軍之將,尼爾.羅伯茨全然沒有任何的尷尬和不安。如所有美國人一樣,在他看來竟然上帝給了他活下去的機會,那麼他又何必為這個機會去尋找解釋或者理由呢?「當然可以!不過我這裡只有印度香煙,可沒有萬寶路!」庫馬拉上校冷笑著從自己上衣的口袋裡取出了自己的香煙遞給了尼爾.羅伯茨中校。
「這是想不到,我們拚死搶下來的列車又成了你們的戰利品!」在一陣煙霧繚繞之中,尼爾.羅伯茨環視著自己眼前的車廂,他可以驚喜的看見自己受傷被俘的部下和那剩餘20名的俄羅斯工程師押在一起,其中仍包括來自古比雪夫—米羅諾夫。「你們的目標是阻止導彈發射,而目前為止我們也沒有計劃發射導彈。所以說你們的行動還是成功的。」從尼爾.羅伯茨中校的手中取回自己的香煙,庫馬拉上校同樣也為自己點燃了一支。
「你們究竟是什麼人?你們要這輛導彈列車幹什麼?向美國政府進行訛詐嗎?」面對著自己面前的這位年輕人尼爾.羅伯茨中校顯然並沒有更多的耐心。「呵呵!你的口氣似乎顛倒了我們之間的位置!不過沒有關係,我並不是一個小氣的人,況且這在幾個小時或者幾天之後也將成為全世界皆知的秘密。我並沒有理由不讓你先知道。」自稱庫馬拉上校的這個年輕人說話間從自己的身後如同變魔術般的取出了一頂軍帽戴上。在這頂有些破舊的軍帽中心別著一個另類的徽章—那是兩柄交叉的利劍以及一隻咆哮的猛虎。
「你是……這不可能!」雖然尼爾.羅伯茨中校幾乎已經猜到了答案,但他並不願意去承認這個瘋狂的想法,因為這根本不合乎邏輯。「你猜的沒錯,我們正是泰米爾-伊拉姆猛虎解放組織,當然這個名字如果太難記的話,你也可以稱呼我們為猛虎組織。現在你應該知道你們的失敗並不冤枉,因為在叢林之中『海豹』是永遠無法戰勝『猛虎』。」
第五十九章:席捲千軍(二)上
「我早就說過乃堆拉山口將會成為強大的中國陸軍長驅直入的捷徑。」在位於印度共和國錫金邦首府—甘托克的師指揮部內,印度陸軍第17山地步兵師師長蘇斯曼少將正憂心重重的註釋著放置在自己面前的高比例錫金邦軍用地圖。此刻他和所有師參謀人員的目光都毫無疑問的會聚到同一個焦點之上—那就是中印之間在21世紀初期重新開闢的中印跨國商道—乃堆拉山口。
乃堆拉山口位於西藏日喀則地區亞東縣與印度錫金邦的交界處,海拔4545米,這個戰略樞紐南距拉薩460公里,西距甘托克約24公里,東距印度東部沿海重鎮加爾各答約550公里,可以說是中國西藏南部和印度東部的鎖鑰之地。可以說無論是來自東亞的力量想要進入次大陸,還是次大陸的通知者想要染指高原,乃堆拉山口都將是一個天然的戰略走廊。
但是在人類悠久的歷史上,這條戰略走廊更多的時候扮演的都是溝通和貿易的坦途,這裡曾經是「絲綢之路」南線的主要通道,也曾是中印之間主要的陸路貿易通道。歷史上,通過乃堆拉山口的貿易路線是「茶馬古道」的一部分,西藏亞東便是這條線路上最大的商埠。20世紀初,這裡的年交易額最高時達到上億銀元,占當時中印邊境貿易總額的80%以上。
不過自1962年中印兩國之間爆發了一系列邊境衝突之後,懷著敵對態度的兩國便相繼撤銷了原邊貿市場的海關等機構,昔日繁華的乃堆拉山口成為了兩**人駐守的壁壘,而曾經熙熙攘攘的邊貿通道也被重重的鐵絲網所隔離。顯然作為世界兩大發展中國家,這種彼此的對立和封鎖並不符合雙方的利益。特別是作為遠離印度經濟和政治核心地區的錫金邦,更是迫切的希望能夠與中國重開邊貿,以拯救錫金邦幾乎癱瘓的經濟。
中印兩國之間的雙邊關係是否適合開放乃堆拉山口一直屬於印度中央政府內部爭論不休的問題,不過錫金邦政府的高層顯然遠比新德里的那些官僚們要務實的說。雖然嘴裡叫嚷著他們一直堅信「乃堆拉貿易將能夠把錫金帶入一個新的繁榮時代」。但實際上真正的動力來源於他們早已對錫金邦糟糕的經濟狀況使他們無從**感到深惡痛絕。
為此,在短短的兩三年之內,以錫金邦首席部長昌姆林為首的地方政府一方面積極遊說新德里中央儘快開放乃堆拉,一方面以先斬後奏的姿態開始在為開放乃堆拉山口而埋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邊界道路組織迅速把通往乃堆拉的道路拓寬,而從錫金首府甘托克到乃堆拉山口的52公里路段全部鋪上柏油。在印度一側距離乃堆拉山口5公里的昌谷貿易市場,早已建起了包括供電、通訊等一系列配套基礎設施。
相對於政客們積極的態度,印度軍方卻對乃堆拉山口的開放問題持否定的態度,畢竟在軍人眼中印度與鄰國的邊境地區始終是產生威脅和糾紛的溫床,而不是經濟互利的場所,印度軍方尤其是陸軍一直以來都擔心這一通道的開放,將為中**隊挺進印度腹地提供便利條件,畢竟青藏鐵路的通車已經使中**隊大大加強在西藏的軍事集結能力,一旦中印之間出現戰爭,開放的乃堆拉山口將對印度安全造成威脅。所以每當討論開放乃堆拉山口問題時,對中國安全憂慮的「呼籲」總是佔上風,但提出憂慮的人往往又拿不出一個令所有人都信服的理由和對策。
所以最終乃堆拉山口仍在價廉物美的中國製造面前不可逆轉的被打開了。這或許再次證明的在經濟利益面前,並沒有那麼頑固的仇恨。雖然因為印度東北部司令部司令仍表示,印度陸軍並不會在乃堆拉山口開放之後減弱對該地區的軍事防範。不過就在乃堆拉山口邊貿市場開放的當天,站在兩國交界的邊境線上蘇斯曼少將便可以清楚的感覺到,無論邊貿市場是否開放,他們都無法抵擋住中國陸軍的進攻。
站在山峰之上,蘇斯曼少將極目遠眺可以看到的儘是一輛輛滿載著中國商品的卡車以及一排排幾乎就是在一夜之間生長起來的簡易商店。而與自己那樣衣裳襤褸、神情委頓的部下相比,就在國境的另一側是精神煥發的中國邊防部隊。雖然駐紮在山口的中印邊防軍人,隨身都沒有配槍,隔著邊界的鐵絲,仍不忘互相遞煙點火,彼此之間有說有笑。但是在當時蘇斯曼少將卻從一個細節中感覺到了中國陸軍早已脫胎換骨。在一個中國士兵遞給自己部下的巧克力上,他看到2天前的生產日期。
戰爭很多時候不僅僅是軍人與軍人之間戰鬥意志和技戰術素養的較量,更是後勤保障和國力之間的角力。作為一名印度陸軍山地步兵師的指揮官,蘇斯曼少將早已將中印兩國自1962年以來的歷次邊界衝突的資料都爛熟於胸,他清楚的知道中國陸軍曾在與印度軍隊同等甚至更為惡劣的後勤條件下煥發出遠勝自己前輩的戰鬥力。而與日新月異的中國相比,一直以來僅在武器裝備上進行改良,故步自封的印度陸軍幾乎已經沒有了勝算。
「我們師的目標是遲滯中國陸軍的進攻主力48小時,要知道在我們的身後有30萬印度陸軍已經深入了敵境。」長期以來印度陸軍都在中印兩國的陸路邊境之上依靠龐大的兵力來獲取安全感。印度陸軍東部軍區一度下轄第3、第4、第33這三個主力集團軍,編製內擁有印度陸軍10個整編山地步兵師中的8個。其中第33集團軍更是蝟集了3個師之多的兵力重點針對中國西藏南部的亞東地區從不丹西部和錫金北部依託山地地形組成一個半月型的一體化防禦體系。
但是此刻這個曾經以絕對優勢兵力對中國形成攻勢防禦的重兵集團之中,只剩下第17山地步兵師在獨自的支撐著。為了完成對孟加拉國的全面攻略,新德里的真正主宰—喬京德爾.賈斯萬特.辛格上將將印度東部軍區的主力部隊悉數調往了東部戰線,在中印邊境的東段地區僅留下了2個師的兵力,駐守著總長650公里的邊境線。
這一部署並非是緣於喬京德爾對中**隊可能從北線發起進攻的失算,而是在喬京德爾看來即便在邊境地區集結重兵抵達中國陸軍可能的猛攻,相反將這些重兵集團凍結在邊境線,與中**隊展開無意義的長期對峙,不如以核武器為最後的賭注,將這些精銳部隊投入到孟加拉的戰場上去。這一戰略調動從很大程度上可以看成是喬京德爾的冒險之舉。站在喬京德爾的角度來看,他很難相信中國會為了孟加拉而和自己打一場無法估量結果的核對抗。不過喬京德爾顯然忽略了一點。那就是一個崛起中的大國是永遠不會忍受被人要挾和恫嚇的。
「在短短的24小時之內,藍軍所面臨的局面便發生了顛覆性的巨變。目前的形式之下,如何調整部署已經成為了各級指揮官所面臨的最大考驗了。」
在位於中國首都北京郊外的中國人民國防軍總參謀部電子指揮中心內,印度東部戰場的每一個細小的變化都會在第一時間反應在這場幾可亂真的虛擬兵棋推演之中,作為這次虛擬兵棋推演的裁判來自中國台灣特別軍區的總參謀長—蘇天羽空軍中將不由得也對一度局勢全面佔優的藍軍表示擔心。
「核牙齒被拔,空中力量遭遇重創。目前印度軍隊在中國陸軍面前幾乎便成為了赤手空拳。在接下來的72個小時之內,中國空軍的攻擊目標便會從轟炸印度國內的戰略目標轉向打擊常規軍事力量。」負責指揮藍軍空中力量的濟南軍區空軍副司令員朱景全少將不由得皺著眉頭說道。雖然印度空軍在孟加拉戰區之內仍保有少量的野戰機場。但是這些微薄的空軍顯然無力支撐起廣闊的戰場天空。
「印度南部地區在鬧獨立,大部分的軍港都在遭遇叛軍的圍攻!目前的形式下印度海軍不僅無力支援仍在一線奮戰的『尼赫魯』號常規動力航母戰鬥群,甚至連『尼赫魯』號常規動力航母戰鬥群即將需要停靠的補給基地都無法尋覓。」北海艦隊副司令員張新少將這樣的話語並非是危言聳聽。要知道印度主要的良港全都集中在南方,在目前的條件下那裡幾乎應該是敵國的領土了。
「真正糟糕的還是陸軍的處境,四個集團軍的兵力目前幾乎都膠滯在孟加拉的正面戰場之上。如果咱們的『成都鋼刀』第13集團軍的總攻擊展開之前,全面調整好戰略部署,那麼擺在我們面前的就只有等待被俘這一條路了啊!」
瀋陽軍區第39集團軍軍長艾寅少將無奈的搖了搖頭,他所負責指揮的印度陸軍第3集團軍不僅在突襲達卡的恆河之役中幾乎損失了一整個機械化步兵師,剩餘各部隊也都在西部戰線上深入孟加拉領土150餘公里了。
「孟加拉的地形河網縱橫,本來就不適合重裝部隊推進。但是要想速戰速決又不能不依靠機械化部隊。現在的問題是進去不容易,出來更困難啊!」負責指揮印度陸軍第1集團軍的北京軍區第38集團軍黃玉成少將透過地圖上一個代表著自己所指揮部隊藍色方塊的位置幾乎已經看見在泥濘中蹣跚的一支支裝甲雄師。
「不!我們還有機會!一點還有一線生機。只要能夠堅持、堅持48個小時。」如果說還有人對這場推演的結局保有希望的話,那麼胡維風中將絕對是其中之一。在他的眼中勝利之門還沒有完全的向他關閉。而與他抱有同樣想法的,還有遠在新德里的喬京德爾.賈斯萬特.辛格上將。
第五十九章:席捲千軍(二)下
在世人解讀歷史的目光之中,很多時候都會透過成王敗寇的有色眼鏡。如果按照這個那麼試圖通過軍事獨裁的手段來控制印度的喬京德爾.賈斯萬特.辛格上將便是不折不扣的亂臣賊子,在整個21世紀的歷史書中,喬京德爾這個名字在印度幾乎可以與二戰中的首席戰犯希特勒相提並論了。人們將各種各樣的罪名毫不吝嗇的加到這個失敗者的頭上,卻很少有人想到他所作的一切,事實都是為了拯救印度。而如果他的努力,那麼在2008年初的那場幾乎毀滅整個印度的戰爭中,這個國家可能將會承受更大的損失。不過這一切又有誰會明了呢?世人有些時候就是這麼的現實。
就在全世界都認為新德里的掌權者們已經眾叛親離的時候,喬京德爾卻依舊驕傲的昂起了自己的頭顱迎向來自各個方向的噩耗和打擊。憑心而論如果不是喬京德爾在此刻的堅持,那麼印度最終將成為一個純地理的概念—這個國家在經歷21世紀之初的這次分裂和內戰之後,次大陸的人民將可能永遠再也無法回到同一面旗幟之下。但是如果不是喬京德爾在此刻的堅持,那麼印度共和國最後的時光里這個垂死的政權也可能走的更為安詳一些。
雖然印度南部各聯邦拋棄了新德里,在英、美兩國的鼎力支持之下自立門戶,的確讓喬京德爾頗感棘手,但是這一打擊還不至於讓他這個鐵血軍人放棄希望。因為南方各邦民眾的分離情緒遠沒有象那些急著賣身投靠的官員強,儘管自印—東(盟)戰爭以來,新德里的歷任政府都令印度的民眾感到失望,但是喬京德爾依然相信,印度是一個統一的國家這個理念早已滲入了絕大多數印度公民的心中。所以喬京德爾相信南方各邦的分裂企圖最終將被自己的軍隊迅速的平定。
中、美、英、巴這四個看似並不親密的國家竟然會走到一起,聯合起來拔除印度的核牙齒,這多少令喬京德爾感到意外。特別是中、美兩國在摧毀印度核武庫的過程中所展現出來的科技優勢,更令喬京德爾和印度軍人頗感自卑。不過印度軍隊還是嘗試著利用位於印度中北部溫迪亞山脈的「末日基地」和從俄羅斯租借來的彈道導彈列車對中、美兩國還以顏色。雖然這一切的努力都在最後一刻功虧一簣。
其實這一結果對印度來說唯一是一件壞事,因為無論印度的核彈頭擊中的是重慶還是西雅圖,印度都難逃被中、美兩國炸回石器時代的命運。如果要說遺憾的話,那麼奉命對巴基斯坦的首都伊斯蘭堡、港口城市卡拉奇實施核打擊任務的印度海軍核動力攻擊型潛艇「拉傑拉傑」號在進入攻擊陣位之後,與新德里意外的失去了聯繫,卻是真正令喬京德爾倍感失望的。
作為印度海軍3艘「先進技術艇」(ATV)的核動力攻擊型潛艇碩果僅存的一艘,「拉傑拉傑」號一直作為印度海基核力量中最後的中流砥柱而被雪藏著。與潛行千里突襲中國的南海明珠—香港的另兩艘姐妹艦—「阿育王」和「孔雀王」一樣。拉傑拉傑編製有75名艇員,水下排水量為9400噸,長度為124米。主要的武器裝備是安裝指揮台圍殼後面的第四艙設置的8具導彈垂直發射裝置,專門用於發射利用俄羅斯技術研製的「薩加里卡」潛射近程巡航導彈以及可以利用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發射的攜帶核彈頭、最大射程達3000公里的俄羅斯制SS-N-21對地攻擊巡航導彈。
按照預定目標,「拉傑拉傑」號將在阿拉伯海海底的發射陣位向巴基斯坦內陸的目標進行兩個波次的巡航導彈的核打擊。射程為300公里的「薩加里卡」導彈將集中打擊巴基斯坦的港口城市卡拉奇,而最大射程達3000公里的俄羅斯制SS-N-21對地攻擊巡航導彈則將重點「招呼」在巴基斯坦的首都—伊斯蘭堡。
與中、美、俄這樣的超級大國相比,印度的導彈防禦體系仍在起步階段。但是與印度相比,巴基斯坦的情況則更為糟糕。儘管巴基斯坦高層曾一度對向美國購買導彈防禦系統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但是出於對中國的技術封鎖,以及巴基斯坦支付能力的懷疑。美國政府拒絕了巴基斯坦在這個領域提出的軍購要求。
因此儘管巴基斯坦擁有嚴密的雷達情報網,甚至可以從民用空中交通管制雷達獲取信息。但巴基斯坦防空系統的核心仍是3個F—AB中隊。儘管這些戰機維護得當,且均由最一流的飛行員駕駛著,但是此刻他們顯然都忙於對印度西部的越境攻擊之中。
與戰鬥機部隊的捉襟見肘相比,巴基斯坦的地地面防空火力的「空檔」更多,巴基斯坦防空部隊只有8個裝備有法制「響尾蛇」型近程防空導彈的中隊和一個裝備有中國生產的「紅旗—2」型導彈的中隊。當然巴基斯坦空軍還有43個高炮團,預備役部隊也有一些過時的防空武器,口徑從12.7毫米到37毫米不等。但這些高炮只能對飛機構成一定的威懾,對導彈卻無能為力。因此與印度裝備的防空導彈和戰鬥機相比,巴基斯坦的防空系統儘管擁有良好的協調性,但性能顯然不夠先進。
根據印度海軍方面的預測,一旦「拉傑拉傑」號順利的進入戰位,成功發射。那麼巴基斯坦方面將對這次毀滅束手無策、毫無辦法。儘管擁有3架瑞典生產的SAAB—2000「愛立眼」型預警機。但是由於此刻戰場之上紛繁的環境。巴基斯坦方面很可能在核彈爆炸之前都對攻擊一無所知。而如果巴基斯坦將這總計14枚20萬當量的核彈頭照單全收的話,那麼伊斯蘭堡和卡拉奇這兩座巴基斯坦最重要的城市將在頃刻之間化為焦土。在隨後的幾個月里,巴基斯坦國內的主要工作都將是搶險和救災。而這次核打擊更很可能動搖巴基斯坦這個伊斯蘭國家的世俗統治政府。畢竟巴基斯坦朝野內外有著眾多錯綜複雜的矛盾糾葛。即便這次核打擊無法徹底摧毀巴基斯坦的國家機器,但是也足以讓它功能癱瘓。
為了成功的完成一次來自水下的核突襲,印度海軍的參謀們策劃了一次印度海軍自成立以來最為成功的欺敵行動。儘管在印度海軍的全盛時代,印巴海軍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武器裝備上差距都是懸殊的,印度對巴基斯坦始終保持著主戰艦艇數量4倍以上的優勢。但是這一情況無疑在印度海軍連遭重創之後發生了顛覆性的轉變。
自中國遠征軍進入馬六甲海峽地區,與印度軍隊正面交鋒以來。巴基斯坦三軍便進入了一級戰備狀態。不過在中印兩國的戰區仍未完全明朗之前,巴基斯坦顯然也不會引火燒身。但是隨著中國遠征軍在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痛擊了印度軍隊,隨後更經過了血戰一舉攻陷了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伊斯蘭堡的統治者們便不能看出戰爭天平的傾斜了。在印度海軍損傷大半,失血嚴重的情況下。巴基斯坦海軍卻是一派兵強馬壯。
就在中印圍繞馬六甲海峽展開激烈撕殺之際,巴基斯坦政府費盡心力從英國購進的3艘23型「公爵」級導彈護衛艦已經正式形成了戰力。作為英國皇家海軍的主力艦型,儘管23型「公爵」級導彈護衛艦從1985年開始建造已有了20多年的歷史,並不算是什麼新銳戰艦。但是在出售給巴基斯坦的這3艘艦艇之上,英國皇家海軍卻不遺餘力的安裝了可與英、美海軍協同作戰的CEC網路中心繫統,並對所裝備「海狼」艦對空導彈做最新的現代化改進。可以說這3艘管23型「公爵」級導彈護衛艦足以讓巴基斯坦海軍的水面戰能力得到質的飛躍。
對於長期以來執行近海防衛任務的巴基斯坦海軍而言,水面艦艇更多的時候只是保衛領海安全,保障海上運輸線的通暢的盾牌。巴基斯坦海軍真正的進攻型武器是潛艇。幾次印巴戰爭的經歷,已使巴基斯坦政府深切地認識到潛艇在印巴海戰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在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戰爭中,巴基斯坦海軍潛艇不僅成功的擊沉了印度海軍的「庫卡里」(khukri)號護衛艦。更秘密潛入印度港口,險些擊沉「維克蘭特」號航母。自此以後潛艇便成為巴基斯坦海軍的拳頭部隊。
隨著巴基斯坦向法國採購的3艘「阿戈斯塔」90-B型潛艇的陸續入役,更使巴基斯坦海軍如虎添翼,由9艘法制常規動力潛艇組成的巴基斯坦海軍「水下艦隊」在新德里發生一系列政治動蕩之後便開始如鯊魚群般游弋在印度西部各大港口的外圍。時刻監視著港內印度海軍的一舉一動,要突破他們的封鎖線進入阿拉伯海顯然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為了掩護「拉傑拉傑」號成功突防,印度海軍西部艦隊不惜拖著殘缺之軀,組成了一支以「維克蘭特」號常規動力航母為中心的遠征艦隊,聲勢浩大的從孟買起航進入阿拉伯海展開為期兩周的海上「實彈演習」。為了作出印度最後一艘核動力攻擊潛艇與艦隊同行的假象。印度海軍特意將一艘德國生產的209級常規動力潛艇加裝了複雜的噪音模擬器,令其在水下大搖大擺的行進已吸引巴基斯坦海軍的注意力。
果不其然,印度水面艦隊一旦離港立刻吸引了巴基斯坦海軍潛艇部隊的圍追堵截。畢竟這支艦隊之中可能隱藏著一艘可以毀滅半個巴基斯坦的核動力攻擊型潛艇,這怎能不讓巴基斯坦海軍的官兵為之緊張呢!而在調空了巴基斯坦海軍的潛艇部隊主力之後,「拉傑拉傑」號緩慢的從孟買起航,以不規則的航線艱難的迂迴向發射陣位前進。
「拉傑拉傑」號核動力攻擊潛艇的行進路線幾乎可以寫進教科書。離開孟買之後,這艘孤獨的核潛艇並沒有向北航向,而是取道向南,用了近一周的時間沿印度沿海進入阿拉伯海盤,再折向西北向巴基斯坦的方向前進。這是一次寂寞的遠征。在整個航行過程中,這艘核潛艇上的水兵始終在與惡劣的工作環境和絕望的心情相抗爭。沒有人相信他們可以穿越巴基斯坦海軍的封鎖進入位於卡拉奇的近海的終點。畢竟1:9是個懸殊的差距。
但是很幸運,他們作到了。在以一個「U」字型航行了近2000海里之後,他們終於抵達了發射陣位。他們幾乎幸運的躲開了所有巴基斯坦海軍的警戒兵力。成功距離他們只有一步之遙。但是卻正是在這最終的一步,滿懷欣喜的準備發射導彈的印度海軍士兵和自己的潛艇一切沉入了冰冷的海底。一切的努力在一枚美國生產的MK48-5型重型魚雷之下化為了泡沫。
隨後伊斯蘭堡宣布:由巴基斯坦拉奇海軍船廠建造的「阿戈斯塔」90B型常規動力潛艇「哈姆茲阿」(Hamza)號成功的在卡拉奇附近海域摧毀了一艘印度海軍核動力攻擊潛艇。為此「哈姆茲阿」號的艦長米爾紮上校不僅被授予巴基斯坦海軍最高榮譽勳章(在他之前這種勳章僅頒發給一人,那就是在第三次印巴戰爭中指揮「漢果」號潛艇擊沉印度艦艇的塔斯尼姆上校),更被巴基斯坦人民推崇為英雄。
此後「哈姆茲阿」號擊沉了「拉傑拉傑」號核動力攻擊潛艇幾乎成為了世界史學界公認的真相。但是在數位好事的俄羅斯前海軍軍官在戰後的調查中,他們卻驚異的發現。在「拉傑拉傑」號核動力攻擊潛艇沉沒的當日,「哈姆茲阿」號正在距離這艘被海神選為祭品的潛艇超過100海里。而除了「哈姆茲阿」號之外,巴基斯坦海軍的其餘潛艇也均為出現在當時的戰場之上。毫無疑問真正的兇手顯然另有其人。
「拉傑拉傑」號核動力攻擊潛艇的沉沒無疑成為了那場毀滅印度的戰爭中無數謎團中的又一個。不過有一點卻是可以肯定的,即便「拉傑拉傑」號核動力攻擊潛艇沒有在發射導彈之前被擊沉,它的攻擊也很難起到效果。因為當時同樣有一架美國空軍的YAL—1A型的重型激光戰機正在巴基斯坦的天空擔任的警戒的任務。而儘管巴基斯坦的外交部長阿卜杜勒.薩塔爾曾嚴正申明反對美國導彈防禦系統。但是這並不影響美國在阿富汗南部部署可以保護伊斯蘭堡的導彈防禦體系。
「如果巴基斯坦遭到了核打擊,毫無疑問將徹底打亂我們在整個南亞的戰略計劃。」遠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邁克.李總統此刻正悠閑的品味著由白宮甜點師為他準備的下午茶。「首先我們很難阻止巴基斯坦的軍人政府不對印度實施核反擊,這將違背我們長期以來控制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的宗旨。其次對於巴基斯坦的人民來說,那將是一場人道主義災難。當然更為關鍵的是那將使我們比中國人和英國人更先進入新德里的計劃泡湯。不!最後一句不會寫下來。」
邁克.李總統笑著對著自己面前的白宮新聞官斯科特.麥克萊倫說道。無疑總統此刻的心情並不太壞,雖然他剛剛莫名其妙的失去了一隊海豹特種部隊。
第五十九章:席捲千軍(三)上
「槍雖然沉重,但扔掉了它,生活卻只會變得更加沉重。」伴隨著一個個混白的煙圈慢慢消散在空氣之中,這句最能體現巴基斯坦男人生存哲理的諺語又一次通過烏爾都語振蕩在這片古老的博德瓦爾高原的夜空。此刻是2008年3月24日的夜晚,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通往西南的高速公路上,一輛嶄新的黑色的德國產賓士豪華轎車正飛馳在夜空之下。
在並不富裕的巴基斯坦,能夠乘坐如此世界名車的自然不會是尋常的富豪。更何況這輛賓士轎車並非只是擁有單純的奢華外表,它的車身所使用的鋼板材質據說可以媲美德國陸軍的「豹2A6」型主戰坦克。足以抵擋包括汽車炸彈和反坦克火箭筒在內的一系列暗殺和恐怖襲擊。能夠享受如此待遇的,在過去僅有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一人,不過今夜顯然這一種安全感已經不能再由穆沙拉夫總統專美於前了,因為此刻坐在車上的正是剛剛由穆沙拉夫任命為新一任巴基斯坦陸軍參謀長—佩爾韋茲.基亞尼。
儘管此刻車外仍是一片漆黑,所有飛馳而過的景物都僅能在車窗玻璃上形成一個模糊的投影。但是對於佩爾韋茲.基亞尼來說在這條他已經走了無數遍的公路兩旁所有的一草一木他都早已瞭然於胸。1952年出生於有著巴基斯坦「軍界精英搖籃」之稱旁遮普省的基亞尼,和大多數同齡人一樣有著並不天真的童年。無論是身在尚武好戰的旁遮普部族,還是來到正處於與印度之間連年征伐的第一線的拉瓦爾品第,戰爭和硝煙都始終如影隨形般的糾纏著幼年時代的佩爾韋茲.基亞尼。而命運的安排讓佩爾韋茲.基亞尼最終融入了他所無法逃避的軍旅生涯。
平時低調謹慎的行事風格,為人平和而又不喜張揚的處世之道,令基亞尼最終成為了一名出色的職業軍人。更成為了巴基斯坦政壇各方勢力競相拉攏的對象。首先發現並起用他的是被稱為「鐵蝴蝶」的巴基斯坦首任女總理、巴基斯坦人民黨主席—貝娜齊爾.布托。作為美麗的貝娜齊爾.布托的國防部副部長,佩爾韋茲.基亞尼出色的完成了他的本職工作,卻至少過問政治。這也就是在貝娜齊爾.布托因為「嚴重**」而被巴基斯坦軍隊「解職」之後,佩爾韋茲.基亞尼非但沒有受到牽連,反而在巴基斯坦軍隊之中獲得更高聲望的原因所在。
1999年,貝娜齊爾.布托被迫流亡海外之後,基亞尼成為了時任巴基斯坦陸軍參謀長的穆沙拉夫麾下的愛將。在同年10月,穆沙拉夫與日任總理的穆罕默德.謝里夫的角力之中,基亞尼更是在關鍵的時刻力挽狂瀾。為以穆沙拉夫為首的巴基斯坦軍方力量成功的「解散」當時的謝里夫政府,成立了國家安全委員會「軍事接管」整個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在此之後,穆沙拉夫便視基亞尼為左右手。在2002年印巴之間劍拔弩張的邊境軍事衝突之中,基亞尼被穆沙拉夫任命為前線軍事作戰行動的總指揮,由於當時的緊張局面,基亞尼甚至擁有在必要的時候使用「戰略武器」的權力。但是基亞尼卻巧妙的利用了印巴之間互相忌憚的心理,成功的和解了一場幾乎一觸即發的核戰爭。
而正是由於在這次行動之中的出色表現,戰事結束之後基亞尼隨即被穆沙拉夫提拔為駐拉瓦爾品第市的巴基斯坦陸軍第10集團軍軍長。當然在很多人看來從前敵最高指揮官轉任一個軍團的最高指揮官並不是什麼特別了不起的升遷。但是如果聯繫到拉瓦爾品第市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巴基斯坦陸軍第10集團軍的歷史,大家或許才能理解這一切背後的真實含義。拉瓦爾品第市和伊斯蘭堡一樣位於美麗的博德瓦爾高原之上,兩者之間的距離僅14公里。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甚至可以說是正是由於拉瓦爾品第市才誕生了伊斯蘭堡。
拉瓦爾品第是喜馬拉雅山與恆河平原間的交通要衝,竟是巴基斯坦通往克什米爾通道的起點,由是連接拉合爾和白沙瓦的鐵路樞紐,從這裡延伸出去的公路網路可以連通阿富汗、斯利那加、拉合爾等地。所以早在19世紀這裡便是巴基斯坦北部木材、家畜的集散地,而在現代化的發展之中它更擁有了紡織、食品、化學、金屬等一系列工業基地,成為巴基斯坦重要的工商業區之一。
1849年英國殖民者抵達了拉瓦爾品第之後,由於其地處印度西北的防禦要衝而倍受重視。而當時的伊斯蘭堡還是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直到1959年巴基斯坦政府才決定在這一片荒蕪的土地之上建設這個世界上最為年輕的首都,而在此後11年漫長的建設過程中,拉瓦爾品第市一直作為臨時首都而執掌著巴基斯坦這個新生的國家。或許是被不甘心被新興的伊斯蘭堡所取代,在巴基斯坦並不悠遠的歷史上,駐紮在拉瓦爾品的巴基斯坦陸軍第10集團軍第一直扮演著著伊斯蘭堡政府終結者的角色—可以說巴基斯坦傳統上一直由第10集團軍來發動軍事政變。所以說能夠被委任為巴基斯坦陸軍第10集團軍這支「巴基斯坦禁衛軍」的最高指揮官便足見穆沙拉夫對基亞尼的信任。
不過就在大多數的巴基斯坦軍中元老對基亞尼的快速升遷頗感意外之際,基亞尼卻在短短的一年之後又成為了巴基斯坦軍隊的核心—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的掌門人。如果說成功的升為第10集團軍的軍長是由於抵禦外敵的功勞的話,那麼進入三軍情報局則是基亞尼出於對內整肅的功勞。在2003年之中,剛剛擊退了印度軍方挑釁的穆沙拉夫兩次險些在暗殺中喪命。12月14日剛剛結束了對巴基斯坦南部城市卡拉奇的訪問。在從首都伊斯蘭堡機場返回在拉瓦爾品第的住宅途中,一座交通要道上的橋樑突然被恐怖分子炸毀。而就在爆炸事件發生前不久,穆沙拉夫的車隊才從橋上通過。如果說這一事件還是有驚無險的話,那麼僅在10天之後,又一次恐怖襲擊卻可以說是千鈞一髮。
當時兩名不明身份的自殺襲擊者分別駕駛的兩輛裝有烈性炸藥的汽車從不同方向撞向總統的車隊,劇烈的爆炸造成車隊中3輛汽車遭到損壞,其中就包括穆沙拉夫的座車。不過不是特製的鋼板保護,穆沙拉夫很可能在劫難逃。在這起襲擊事件發生后不久,基亞尼和他的部隊總是第一時間趕到事故現場,將驚魂未定的穆沙拉夫總統接入了自己的軍營之中。而穆沙拉夫自然也就將調查這兩起事件真相的權力交給了這位自己最為信任的戰友。
在基亞尼主導的偵察工作中。儘管「土生土長」的恐怖分子有可能是首要嫌疑,但是從炸彈的製作水平和規模來看,卻不得不承認這很可能是「基地」這樣的外界恐怖組織介入的行動。而襲擊者可以準確的竊取到總統行動路線的消息更令基亞尼將目光轉向了巴基斯坦陸軍內部。在穆沙拉夫的首肯之下,基亞尼從總統衛隊之中拒捕了數名穆沙拉夫的衛士,並通過對他們的審訊將眾多巴基斯坦陸軍的中下級軍官送上軍事法庭。
這一雷厲風行的作風得到了穆沙拉夫認可。為了肅清巴基斯坦國內對自己懷有不滿的伊斯蘭極端主義者,同時配合美**隊打擊塔利班和「基地」組織的行動,基亞尼被調任為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的局長。在此後的時間內,基亞尼再次用成績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同時也與美國政府建立的良好的關係。當白宮和五角大樓盛讚穆沙拉夫在國際反恐怖行動中提供的大力支持時,更多的橄欖枝實際上伸向的是基亞尼。
「巴基斯坦是我們遏止中國最重要的一環,對於中國來說巴基斯坦是他們通往溫暖的阿拉伯海以及富饒中東的絕佳跳板,以及上海合作組織的側翼屏障。而對於我們來說巴基斯坦則是我們刺向中國背後的一柄新月彎刀。」在美國首都華盛頓,伊斯蘭堡的夜晚正是白宮的黎明。儘管一夜未眠,但是美國總統—邁克.李卻顯得沒有絲毫的倦意。他微笑著注意著白宮草坪之上萬物復甦的景象。便如同注視著正風起雲湧的南亞次大陸一樣。
「先利用『紅色清真寺』的阿齊茲兄弟將伊斯蘭堡搞得雞犬不寧,讓穆沙拉夫和巴基斯坦國內的宗派勢力和部落武裝走向決裂。逼這個強人不得不選擇與自己曾經的敵人—政客們合作,以保證自己可以繼續掌握這個風雨飄搖的國家,度過巴基斯坦的大選之年。」面對著自己這個幾乎不知疲倦的上司,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霍華德.泰勒不得不苦笑著回答。
「無論是貝娜齊爾.布托還是謝里夫都不可能僅僅滿足於與穆沙拉夫分享權力。最終穆沙拉夫的讓步只會讓他將自己逼進死角。」對於穆沙拉夫此刻的困境,邁克.李總統顯然洞若觀火。無論是作為一名軍人還是作為一名總統,穆沙拉夫都十分出色。但是他卻也有著自己最為致命的弱點—那就是他無法平衡自己在軍人和政治家之間的角色。儘管貝娜齊爾.布托和謝里夫兩人在他們的任期之內,無論內政還是外交都乏善可呈,在巴基斯坦國內甚至出現了一派蕭條的景象。但是這顯然並不影響他們高舉起民主、自由的旗幟以穆沙拉夫的軍人身份為突破口一再展開惡毒的攻擊。
而且與流亡前相比,這兩位前總理可以說早已是名聲再外。貝娜齊爾.布托曾輾轉流亡於美國、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西班牙和瑞士等多個國家。而謝里夫則在流亡沙特期間成為國王阿卜杜拉的桌上客。此刻這兩個人的一言一行都足以在全世界範圍內掀起一股抗議的聲浪。而這股聲浪最終所指向的還是穆沙拉夫的軍人身份。這無疑是民主人士百試不爽的伎倆。無論你治國的水準如何,只要你仍是一名軍人。那麼你的政府便永遠會被打上軍人獨裁的烙印。
第五十九章:席捲千軍(三)下
「我就要走了!」午夜的新德里,這座已經統治了南亞次大陸超過4個世紀的古老城市,此刻正沉浸在一片前所未有的黑暗之中。而在位於這座城市西南的一座普通的印度軍官公寓內一對夫妻正在依依惜別。這樣的場景在今夜的新德里似乎已經太過於頻繁的上演了。以至於並沒有過多的浪漫來點綴這生離死別的感人畫卷。或許唯一與眾不同的僅是這一幕是由印度陸軍的最高指揮官、北印度的實際統治者—喬京德爾.賈斯萬特.辛格上將來出演而已。
「請多加珍重!」當那嬌嫩的雙唇在滿是胡茬的臉上抹過最後一絲溫存,已是一身戎裝的喬京德爾不得不撇開早已淚流滿面的妻子,重新昂起自己高傲的頭顱,大步走出自己這並不寬敞和豪華的居所,作為印度軍隊最後的支撐,此刻他不能表現出絲毫的軟弱和沮喪。畢竟印度已經走到了一個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
儘管中國空軍的遠程打擊集群還沒有將包括新德里在內的印度中部城市列入第一階段的打擊名單之中,但是新德里的城防司令部仍然在今夜下達了燈火管制和宵禁的命令。此刻通往新德里總統府的每一條街道之上,到處可見荷槍實彈的印度陸軍士兵組成的警戒線,已經剛從倉庫里擦拭一新,拉上第一線部署的小口徑高炮。
「我們只能選擇投降?不,印度絕不會向任何敵人卑躬屈膝。即便是他們掌握著整個世界。」在拔除印度核牙齒,削弱印度戰爭潛力的同時,中、美兩國並沒有忘記古老的戰爭規則—「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在新德里佔地400英畝的總統府內,各種各樣的信息正通過各種外交渠道傳遞到印度總統—阿卜杜勒.卡拉姆的面前。這些信息雖然紛繁複雜,但是卻表達了同一個宗旨—印度必須放下武器,向中、美兩國及其盟國投降。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從中國空軍和二炮部隊的聯合開始的那一剎那中、美兩國及其盟友便開始頻繁的向新德里政府展開政治攻勢。
如果說中印兩國在安達曼—尼科巴群島戰役之後在北京所簽署的《中印馬六甲及印度洋地區和平協議》對於印度來說將迎來的是一場無法接受的「屈辱和平」的話,那麼此刻相信大多數印度人會在中、美兩國嚴苛的條件下聽到在他們所生活的這片土地頭上空的磨刀霍霍。顯然無論是在北京還是華盛頓眼中,印度都已經失去了作為一個獨立、統一國家繼續存在下去的意義了。
「我們必須戰鬥下去,即便沒有了核武器、沒有了空軍、沒有了所有現代化的裝備,印度人也要戰鬥下去。」如此瘋狂的話語似乎並不應該從一位理性的學者、一個國家的統治者口中說出。因為任何人都可以清楚的知道這樣力量懸殊的對抗最終必然展現的結局。已經傷痕纍纍的印度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戰勝中、美、英、巴這四個國家組成的強大聯盟。
「沒錯,印度必須戰鬥下去。雖然這樣的戰鬥並不可能獲取傳統意義上的勝利,我們沒有能力佔領敵國的全境,沒有能力摧毀敵人的戰爭。甚至沒有能力抵擋住敵人的鐵蹄。但是印度的男人們必須要用自己的鮮血來證明,我們並不是一個懦弱的民族—比起放棄武器苟活下去,我們更願意戰鬥到最後一息。」此刻面對著以喬京德爾為首的最後忠於自己的軍官團,阿卜杜勒.卡拉姆用並不高昂的聲線吼出了印度最後的咆哮。是的,如果新德里在此刻選擇的放棄,那麼在整個21世紀印度都將生活在屈辱的陰影之中,便如他們在18世紀被英國人征服那樣。惟有奮力一擊才能讓印度人不屈的意志得以延續下去。
「總統先生,請您放心。雖然局勢的惡化誠如您剛才所說。但是我們仍有遼闊的戰略縱深和充裕的兵力資源。只要我們不放棄,印度的每一寸土地都會成為吞沒入侵者的泥潭。」與阿卜杜勒.卡拉姆總統一樣,喬京德爾也還沒有放棄。雖然南方各邦宣布了獨立,雖然印度苦心經營多年的戰略打擊體系已經被中、美兩國摧毀。但是印度政府和印度軍隊還遠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印度陸軍仍能一戰。
「先生們,我知道此刻不應該潑冷水。但是我必須提醒大家,在目前的局勢之下,我們缺乏將戰爭進行下去的工業支持。」與軍人的鬥志昂揚相比,作為阿卜杜勒.卡拉姆總統的首席經濟顧問—印度經濟學家賈達夫博士此刻不得不站出來提醒大家正面新德里所面臨的問題—在新德里目前可以控制的區域內他們無法組織起支撐戰爭進行下去的工業體系。
由於英國對印度的長達兩個世紀的長期殖民統治,使印度的工業分佈極不合理,工業高度集中在幾個沿海的大城市。沿海地區的孟買、加爾各答、阿默達巴德所在的三個邦的工業產值便佔全國工業總產值的70%以上。雖然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印度政府的極力糾正之下,印度工業集中分佈在沿海地區的狀況已經有所改善,工業分佈日趨于歸於合理。但是印度工業布局的不合理依舊積重難返。
儘管在目前的印度南北政治力量的版圖之上,新德里依舊掌握著印度五大工業區中的兩個。光從紙面上來看南北雙方的力量似乎還保持著一定的均衡。但實際上新德里所控制的加爾各答工業區,雖然是印度形成最早、規模最大的工業區。但是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加爾各答工業區的發展便極度的緩慢,其工業產值在印度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有所下降。現在,加爾各答工業區的工業總產值佔印度工業總產值的10%左右。雖然依舊擁有一定的機械製造能力,但是由於恆河三角洲是印度的黃麻產地,加爾各答是印度的工業體系中更擔任著麻紡織工業中心的角色。
而新德里所控制的另一個工業區域—阿默達巴德—巴羅達工業區則由於靠近印度棉花、油料的產地,由於發達的農業為業提供豐富的工業原料,促進了這一地區工業的發展。因此阿默達巴德工業區一直也傳統工業為主,主要工業部門是棉紡織工業和油脂工業。
無論是被稱為印度「魯爾」區的那格浦爾工業區,還是被喻為印度「矽谷」和「南亞西雅圖」的馬德拉斯—班加羅爾工業區,以及印度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孟買一浦那工業區此刻都在印度南方各邦自治邦聯的手中。如果排除外界的影響,僅以印度南北雙方單獨較量的話,恐怕新德里方面不得不以棉花和黃麻來對抗南方各邦所生產的鋼鐵和晶元了。而此刻面對環伺周遍的中、美、英、巴四國。缺少了位於印度南部各邦工業基地的支持。恐怕印度陸軍的戰車還沒有啟動便已經癱瘓了。
「沒錯!我們的首要目標並是擊退入侵的敵人,而是首先要將全印度的戰力統一起來。」對於賈達夫博士所提出來的問題,實際上喬京德爾也早已察覺了。而他的應對之策則更為簡單直接—那就是攘外必先安南。在新德裡面前所處的四面受敵的情況之下。他選擇了在東、西、北三個方向採取收縮和防禦的態勢,而集中己方可以調用的所有機動力量向南發起突擊。以期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南方各邦的分裂企圖扼殺在搖籃之中。
「目前我的平叛部隊已經完成集結,只要一聲令下我們的裝甲部隊可以立即橫掃南方的那些叛徒。」負責指揮南下平叛作戰的是印度陸軍西部軍區副司令—南德拉喬格中將,這位印度陸軍中首屈一指的機械化部隊指揮官將指揮印度陸軍野戰能力最強的4個集團軍,組成宣洩新德里憤怒的鐵流,從今夜開始向南涌去。這4個集團軍分別是駐守印度旁遮普邦的巴廷達地區和賈拉帕哈爾地區的第10、第11集團軍,駐守拉賈斯坦邦的喬德普爾地區的第12集團軍以及前期從查謨和克什米爾的納格羅塔撤回的第集團軍。由於長期這些部隊長期以來均部署在與巴基斯坦接壤的第一線,所以戰備級別一直都比較高。而且自喬京德爾通過政變奪取新德里的政權以來,這幾個集團軍更一直處於臨戰狀態。所以在南方各邦的異動發生以來,這4個集團軍便火速開拔進入針對南方各邦的集結地域。
「我從來沒有懷疑過我們的將士可以輕易的將那些該死的叛國者從他們的狗窩裡揪出來,然後塞進馬桶里。不過我更擔心的是,在我完成整個戰略調整之前,我們的部隊能不能擋住蠢蠢欲動的巴基斯坦人。」看著信心滿滿的南德拉喬格中將,喬京德爾似乎已經看見了印度陸軍的戰旗再度飄揚在孟買、浦那、果阿那一座座自己熟悉的城市上空的景象。當然在另一個方面。他更需要考慮的是西部戰線的隱憂。畢竟失去了核武器的威懾。與印度世代為仇的巴基斯坦絕不會再保持沉默。無論是為了策應中國在東方的攻勢,還是牽制新德里對南部各邦的討伐。巴基斯坦陸軍都會大張旗鼓的發起進攻。
「請您放心,我敢擔保伊斯蘭堡的那些穆斯林們絕不會識破您的戰略。那些自大的巴基斯坦人將會大搖大擺的鑽進我們的圈套。」負責新德里西線防禦工作的是印度西部軍區司令—帕斯里查中將,作為喬京德爾.賈斯萬特.辛格多年以來的親密戰友,帕斯里查中將不僅是印度陸軍西部軍區中上下敬服的名將,更是印度陸軍之中防禦戰中的內家高手。由他來指揮西部軍區,儘管僅有3個集團軍的兵力。但喬京德爾依然可以放心的動身去東部,去挽救隨時可能崩潰的孟加拉攻略。
「將軍。您真的要在今夜乘坐直升機去加爾各答嗎?」走出總統府之後,喬京德爾第一時間趕往新德里的軍用機場。在那裡有3架印度陸軍的米-35型武裝直升機正等待著護送喬京德爾去往東部軍區的司令部所在地—加爾各答。「當然。因為或許只有在這個夜晚敵人的空軍才會忙碌到沒有時間來攻擊我們。」與自己身邊衛兵們的驚慌相比,喬京德爾的自信和沉著足以穩定所有人的情緒。「如果真的不幸被擊落了,那或許只能說是天亡印度!」不過在登上直升機的那一刻,喬京德爾的內心深處仍然掠過了一次不安。
「總統先生,我們的衛星發現印度陸軍4個集團軍突然開拔。五角大樓目前正在嚴密的監控他們的動向。」在吃過了豐盛的早餐之後,美國總統邁克.李收到了今天的第一個意料之中的好消息。「新德里的當權者們似乎還不笨。」端起桌上的咖啡,邁克.李總統微笑的轉向自己身邊的霍華德.泰勒問道:「你認為新德里會將他們的軍隊派往何方?」
「總統先生!我贊同您的判斷。喬京德爾走出了一步好棋。」在補充了一定的熱量之後,霍華德.泰勒的精力逐漸恢復。他用手指輕點著總統辦公桌的桌面笑著答道。「命令已經從巴林起航的第5艦隊放慢行進速度。」當棋盤上的棋子一個走入自己計劃之中的位置,邁克.李總統顯得胸有成竹。
第五十九章:席捲千軍(四)上
2008年3月25日,似乎早已註定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從這一天的凌晨開始,此後每一個月落日升對於印度人來說,都便得值得期待和紀念。因為他們的祖國又堅強的堅持過了24個小時。隆隆的炮聲首先從次大陸的西北傳來。在新德里時間時間3月25日的凌晨,與印度一直以來都處於緊張對峙之中的巴基斯坦終於無法再保持沉默了。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通過電視直播,向自己的國民以及全世界宣布:作為印度海軍試圖用核潛艇襲擊巴基斯坦的回應,巴基斯坦將與印度進入戰爭狀態。
儘管接下來的戰事將如何發展,除了上帝之外恐怕沒有人能夠打包票,但是巴基斯坦的人民似乎對這場戰爭的態度並不是懷疑或恐懼,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選擇在午夜高舉著國旗和屬於自己的步槍走上街頭,如節日般慶祝又一場與印度人之間的兵戎相見。對於滿腔熱誠和刻骨的仇恨來說,巴基斯坦人唯一能對自己政府不滿恐怕只是這場戰爭沒有更早一點開始。
在總統穆沙拉夫的宣戰講話發布之後的1個小時內,巴基斯坦強大的戰爭機器便開足了所有的馬力投入到這場復仇之戰中去了。雖然他們的祖國與世界不同時期最強大的三個國家站在同一條戰壕之中,但是巴基斯坦的軍人卻清楚的知道要洗刷大半個世紀中三次印巴戰爭積累下來的屈辱,只能依靠自己和手中的武器。
從巴基斯坦最北部群山之中的白沙瓦到最南端毗鄰阿拉伯海的卡拉奇,自印—東(盟)戰爭以來,一直處於臨站狀態的巴基斯坦海、陸、空三軍宛如衝出牢籠的猛虎一般,咆哮著撲向早已窺測已久的目標。
儘管巴基斯坦空軍的最為精銳的第9戰鬥機中隊早在伊斯蘭堡的戰爭宣言發表之前十幾小時便從美國空軍位於阿富汗西部赫拉特的辛丹德機場起飛,深入敵境,一舉摧毀了印度空軍部署在印控克什米爾首府斯利那加軍用機場上攜帶核航彈的法制「幻影2000-5」中程戰鬥轟炸機群。但是那一刻跑道上閃爍的爆炸和火光只是序曲,並非完結篇。在經過了在整備室里數個小時的焦急等待之後,所有的巴基斯坦空軍的飛行員終於從廣播中聽到了出擊的命令。一架一架的鋼鐵戰鷹在經過地勤人員的悉心調試之後,以最為良好的狀態奔向依舊漆黑的夜空。
一輪新月照耀之下的阿拉伯海,此刻船舷外的波濤並不洶湧。但是已經在海上工作了30年的哈賈拉船長卻可以嗅到一種暴風雨來前的不祥氣息。雖然距離目的港—孟買只有十幾個小時的航程了,但是哈賈拉船長卻有一種強烈的預感。雖然從科威特一路走到這裡,他和自己船曾航行千里,但是此刻他已經無法將這艘名為「普蘭蒂巴」號的4萬噸級油輪最終順利的駛回祖國了。因為在艦橋上的通訊頻道里已經傳來了一個陌生的聲音:「印度航運公司的『普蘭蒂巴』號,聽到請回答!聽到請回答!我是巴基斯坦海軍「薩德」號潛艇指揮官馬蘇拉上校,現在我正式宣布你方已經被巴基斯坦海軍俘獲,請立即減速停船,否則我艦將擊沉你方。」
自印—東(盟)戰爭爆發以來,印度通往太平洋的咽喉水道—馬六甲海峽便一直由於戰爭而處於封閉的狀態之下,印度國內急需的各類物資都不得不通過阿拉伯海運回國內。可以說阿拉伯海已經成為了印度的生命之海。不過從這個凌晨開始這片海洋註定將成為殺戮之洋。「所有船員棄船,各自逃命去吧!」面對著一艘現代化的法制「阿戈斯塔」90B級常規動力潛艇,哈賈拉船長知道無論如何規避自己的船都不可能躲過靈敏的魚雷。唯一的選擇只有一個—那就是用自我毀滅來捍衛印度水手最後的尊嚴。
在響徹海面的巨大爆炸聲中,「普蘭蒂巴」號以自身所攜帶的原油在海面上結束了自己的一生。在無法熄滅的熊熊烈炎旁,數艘滿載著印度水手的救生艇正艱難的划向上浮到海面之上的巴基斯坦海軍「薩德」號潛艇。而他們之中並沒有下達棄船命令的哈賈拉船長,這位倔強的船長選擇與船共存亡。面對著火光中緩慢下沉的「普蘭蒂巴」號,站在自己潛艇的甲板上,馬蘇拉上校在新月之下舉起自己的右手向海洋之上的同行敬以一個標準的軍禮。
這樣的場景在今夜並不是一兩個單純的個案,從霍爾木茲海峽和亞丁灣到印度近海。巴基斯坦海軍的水下狼群和水面艦艇並肩協力,在短短的數個小時里便攔截了印度各大船公司數十艘大小貨輪和油船。一張破交戰的巨網正在阿拉伯海之上全面的展開。曾在歷次印巴戰爭中將巴基斯坦海軍封鎖在卡拉奇的印度海軍此刻也終於品味到了敵軍兵臨城下,自己卻無力一戰的痛苦。
當然作為有著漫長的陸地邊境的南亞地區兩大傳統軍事強國,印巴之間的主戰場仍是陸地。隨著巴基斯坦陸軍隱蔽部署到一線的大口徑壓制火炮和遠程火箭炮的猛烈轟擊,數以千計的巴基斯坦陸軍士兵在坦克和步兵戰車的掩護之下,開始從阿姆利則、菲羅茲布爾兩個方向越過印巴邊境向印度國土的縱深挺進。
「目前集團軍各部隊進展順利,目前已經突破了印度陸軍在邊境地區的雷場和築壘地帶,前鋒部隊已經接近阿姆利則的郊區。印度陸軍根本無力抵抗,打下阿姆利則吃早餐並不是什麼奢談的事情。」在位於拉瓦爾品第的巴基斯坦陸軍總司令部內,剛剛升任巴基斯坦陸軍參謀長的佩爾韋茲.基亞尼上將正密切關注著此次代號為「巴布爾大帝」的地面進攻的每一點進展。其中的原因除了他身為巴基斯坦陸軍最高指揮官之外,更是因為這一次大規模地面戰的進攻戰略真是他親自操刀制定的。
巴基斯坦陸軍雖然擁有約佔巴基斯坦三軍總兵力90%左右的兵力,一線作戰部隊不下50萬,但事實上無論是戰略思想還是實際部署,巴基斯坦陸軍長期以來都是一支以防禦為主的軍隊。巴基斯坦陸軍編製有9個集團軍,其中絕大部分都部署在與印度交接的邊界地區。儘管最後組建的第11、第12集團軍曾經短暫部署在巴基斯坦西部與伊朗的接壤處,但是最終讓被調往了巴控克什米爾與印度陸軍的重兵集團展開艱苦的對峙。第11、第12集團軍加上拱衛伊斯蘭堡的第10集團軍共同構成了巴基斯坦北部的防線。
第5集團軍是巴基斯坦陸軍中唯一部署在南部新德省的軍隊,除了保衛卡拉奇之外,他們更多需要關注的是卡拉奇通往伊斯蘭堡的高速公路,因為一旦發生戰爭,印度陸軍首先會作的便是切斷巴基斯坦的南北交通。在孤獨的第5集團軍守衛的南方和北部防線之見,是沿著印巴國境線一字展開的第4、第30和第31集團軍,這3個集團軍組成了巴基斯坦陸軍的血肉長城,而在他們身後則是隨時準備充當救火隊的巴基斯坦陸軍第1和第2集團軍。
自第三次印巴戰爭以來,巴基斯坦陸軍便一直以這樣的一個部署態勢,時刻準備著迎擊以優勢兵力和武器裝備發起全面進攻的印度同行。在印度的全盛時期,印度陸軍北部、西部、西南三個軍區的一線兵力便編製有8個集團軍,幾乎已經相當於巴基斯坦的傾國之兵,加上後續的增援部隊。印度陸軍可以輕易的在局部形成2:1甚至3:1的數量優勢。
這種危如累卵的感覺或許只有20世紀60—70年代,面對前蘇聯陳兵百萬機械化部隊於邊境的中國陸軍可以相比,所以巴基斯坦陸軍的主導戰略也與那個時代的中國相仿。北線將依託克什米爾高原的地形,死守伊斯蘭堡,南線則以空間換時間,扼守卡拉奇。將主要的地面戰場放在中部的旁遮普省,以3個二類集團軍的兵力遲滯印度陸軍犀利的攻勢。在盟國的支援陸續抵達之後,再投入編製有大量新銳坦克和步兵戰車的2支皇牌部隊投入反攻。
應該說這個先守後攻的戰略在很長一段時間和核武器一樣,遏止了新德里進行一場戰爭冒險的企圖。但是也卻也束縛了巴基斯坦陸軍的手腳。在佩爾韋茲.基亞尼上將接手巴基斯坦陸軍總參謀長一職之初,他才發現巴基斯坦陸軍根本沒有進攻的計劃。而巴基斯坦陸軍的各集團軍指揮官也對主動攻擊印度顯得缺乏信心。不過好在印—東(盟)、印—中之間一連串激烈的鏖戰,給了巴基斯坦陸軍足夠的時間來調整己方根深蒂固的部署,同時也大大削弱了印度陸軍的戰力。
「我們的目標是在1個月內,攻佔新德里,結束這場戰爭。」在進攻發起之前,佩爾韋茲.基亞尼上將對著所有參加本次戰役的巴基斯坦陸軍高級將領如是說道。雖然其中不乏有人這位年輕上將的這些豪言壯語嗤之以鼻,但這畢竟是巴基斯坦陸軍自創立以來規模最為龐大的進攻戰役。佩爾韋茲.基亞尼上將將戰線分為兩個部分—北部的克什米爾戰區以及南部的新德里戰區。計劃投入巴基斯坦陸軍9個集團軍中的7個一舉鯨吞整個印控克什米爾,同時攻克新德里。
克什米爾戰區的攻略計劃並無太大的難度可言,在印度北部軍區的3個主力集團軍撤回印度本土的情況下,巴基斯坦陸軍的第11、第12集團軍將順利的從北部和西部開進印控克什米爾。在佩爾韋茲.基亞尼上將的計劃中,巴基斯坦陸軍將在1個星期之內,控制整個克什米爾。巴基斯坦陸軍各部隊將繼續向印度本土推進。
而在南部的新德里戰區,基亞尼上將計劃投入5個集團軍的兵力,從阿姆利則、菲羅茲布爾兩個方向分為北方和南方兩個集團軍群越過邊境對新德里形成夾擊之勢。其中北方集團軍群由巴基斯坦陸軍第1、第4兩個陸軍集團軍組成,在攻佔印度邊境城市阿姆利則之後,北部集團軍群將沿著印度的鐵路幹線向東挺進。兵鋒直指新德里北方的交通樞紐安巴拉。而南方集團軍群則由第2、第30和第31集團軍組成由菲羅茲布爾越過邊境直撲新德里。
第五十九章:席捲千軍(四)下
儘管已經是凌晨4點了,但是印度西北部的邊境重鎮—阿姆利則卻依舊夜色如磐,由遠而近傳來的隆隆炮聲驚擾了所有人的春夢。不過除了巴基斯坦陸軍遠程炮火映紅天空的短暫絢爛,以及不時如流星般劃過夜空的巴基斯坦空軍戰機的尾焰外。這座城市的居民在此刻註定無法看到光明的顯現。
被連日來的高強度訓練搞的筋疲力盡的印度陸軍第45步兵師的錫克族聯隊新兵們同樣被炮聲所驚醒。但是在沒有得到更進一步的命令之前,他們誰也不願意離開舒適被窩,他們實在太累了。何況在大多數人思維中戰爭距離他們還很遙遠。
「緊急集合!」隨著營房的大門猛的被一腳踢開,連長在用自己可以發出的最大分貝吼出了這一句並不複雜的句子之後,便瘋了般用掛在自己脖子上的哨子吹出令人厭惡的刺耳噪音。他一邊吹著還一邊用自己手中的馬鞭狠狠的用力抽打著營房的門板,就象曾經抽打過巴哈杜爾的脊背一樣。剛剛入伍2周的巴哈杜爾胡亂的抓起床頭的軍服,為了不再挨鞭子而以最快的速度穿戴完畢,第一個抓起門邊武器架上屬於自己的那支1A
SL型7.62毫米半自動步槍衝出門去。
剛剛衝出營房的大門,巴哈杜爾便被自己眼前的眼前一片混亂的景象驚呆了。營房中心的操場上到處可以衣冠不整的同僚,他們顯然也和自己一樣,睡眼惺忪的聽憑著長官的擺布在經過了整整10分鐘的騷亂之後,印度陸軍第45步兵師第1錫克族聯隊第2營才勉強集合完畢,畢竟這支部隊之中70%以上的人都是新兵。
「小夥子們,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巴基斯坦的那些穆斯林狗雜碎終於殺過來了。你們可以和他們大幹一場了……」換上嶄新軍服的營長氣宇軒昂的走到了全營的隊列面前。但是一開口,大家還是可以感覺到他的放大的語氣之中所帶的微微顫音,當然你可以把這個解釋為一個軍人沖向戰場前的血脈膨脹,而不是恐懼和緊張。
營長的講話才剛剛開了一個頭,一聲巨大的爆炸聲便從的營區外的不遠處傳來。那是一枚105毫米榴彈的傑作。大地劇烈的顫動頃刻間便震倒了數十名士兵。而一個踉蹌之後,巴哈杜爾在轉向爆炸傳來的方向時,火光已經開始熊熊的燃燒起來了。「所有人跟上自己的長官,我們要上前線了。」在爆炸聲中貓著腰的營長重新挺起了胸膛。竟然巴基斯坦陸軍的大口徑火炮已經可以向城內射擊了,那麼短兵相接便再所難免。
「巴基斯坦人沿著公路殺過來了,我們要保衛自己的城市!」在阿姆利則的街頭到處可見聞警而動的印度陸軍士兵,他們之中的絕大多數人都出身在這裡。當滿是硝煙味的西風吹散了睡意,錫克族人剽悍的性格使得他們無所畏懼。迎著隆隆的炮火沖向城外的戰場。而被他們的吶喊所鼓舞,不時有市民打開自家的窗戶向自己的子弟兵們叫好。
作為距離巴基斯坦邊境城市—拉合爾僅32公里的邊境城市,印度陸軍一度在阿姆利則駐守著1個步兵師、1個獨立裝甲旅以及1個防空旅的龐大兵力。但是隨著戰爭的臨近,特別是新德里的政變發生之後,印度陸軍對阿姆利則一線的軍事部署作出了重大的變更。首先將負責邊境一線防空任務的防空旅調走,畢竟在如此近的距離內這個防空旅幾乎就是巴基斯坦炮兵嘴邊的肉,在印度軍隊先發制人的攻勢之下可以擔負起攔截巴基斯坦空軍反擊的任務,但是在全面收縮的守勢之下,這個防空旅就全無用處。1個步兵師和1個獨立裝甲旅的編製雖然沒有太大的改變,但是骨幹精銳卻悉數抽走,第45步兵師換上了大批在本地招募的新兵,而裝甲旅則用從庫房裡拉出來的俄制T-54型坦克換走了先進的俄制T-90S型坦克。
「裝甲旅已經與巴基斯坦軍隊展開了反衝擊,他們將為我們贏得布防的時間。」黑夜中一輛輛坦克組成的行進隊列越過跑步行進的步兵,開向遠方。連長大聲的向大家解說著戰局的發展,儘管此刻大肚便便的他已經跑的氣喘吁吁。在阿姆利則的外圍,印度陸軍早在一周之前便構築了2道環型的防線,包括巴哈杜爾在內的第45步兵師的新兵們迅速從營區抵達這些進入這些築壘地域,在指揮官的催促之下一個接一個的鑽進戰壕,等待著巴基斯坦陸軍的前鋒。
借著微弱的月光,巴哈杜爾可以依稀看到遠方的地平線上,一輛輛銹跡斑斑的老舊坦克展開隊列,向著邊境的方向衝去。他們的駕駛者大多也和巴哈杜爾一樣,是剛入伍沒多久的新兵。他們中甚至還有巴哈杜爾從小玩到大的朋友。「給那些巴基斯坦佬一點教訓!」雖然已經人在軍旅,但是巴哈杜爾還並不清楚在21世紀的地面戰中還駕駛著T-54型坦克意味著什麼!
炮聲,完全不同於大口徑壓制炮火射擊時那種宛如雷鳴,而是一聲獵鷹初啼般清脆的裂空之音,一道微弱的紅色光芒高速的劃過夜空,準確的擊中了印度陸軍的一輛T-54型坦克的正面。在巴哈杜爾這樣的門外漢看來堅不可催的坦克正面裝甲竟就在巨大的爆炸聲和火光之中被正面擊穿,而更為恐怖的是那團紅色的光芒竟穿過整個坦克車體,從坦克的尾部又射穿了出來。「那是什麼武器?反擊啊!反擊啊!」不等巴哈杜爾焦急的心情轉化為聲線,又1輛印度陸軍的T-54型坦克在機動過程中被擊中,渾圓的俄制炮塔隨著殉爆的彈藥而高高的被掀飛出去……
接下來的戰鬥幾乎只是一場單方面的屠殺,實際上美國陸軍早在年前便在伊拉克的沙漠中證明過的真理根本不需要巴基斯坦陸軍再一次去論證。半個多世紀前研製的戰後第一代主戰坦克,在火控、夜視能力、防護、火炮各個方面上都與戰後三代主戰坦克有著無法逾越的代差,加上印度坦克兵們稚能的駕駛技術。這場較量根本就沒有懸念。停在3公里以外的坡地之上,巴基斯坦陸軍的烏克蘭制T-84型主戰坦克便宛如一群手持獵槍的獵手,悠閑的射殺著眼前這邊圍場之中的羊群。他們甚至不需要移動位置,因為在這個距離上,老式的T-54型坦克的火炮根本無法穿透T-84型主戰坦克強悍的裝甲防護。何況以這樣印度坦克兵的戰術素養來說,在老式的火控系統之下,他們根本無法瞄準3公里以來的目標
這場一邊倒的坦克遭遇戰進行了不到20分鐘,印度陸軍的2個裝甲營的坦克以無畏的勇氣在面對巴基斯坦陸軍至少1個裝甲師的兵力發動了突擊。儘管他們的無畏很大程度上緣於無知,但他們仍用自己的生命竭力遲滯了巴基斯坦陸軍的進攻腳步。最終3輛T-54型坦克放棄這種自殺型的衝鋒,它們扭轉車頭開始向己方的陣地撤來。
這3輛T-54型坦克全速開動著,只要逃出對手的坦克炮射程那麼他們便可以保全首級。還有500米、還有200米、終於逃出來了,距離巴基斯坦陸軍的坦克集群已經有4公里的距離了。他們似乎安全了。
但就在這3輛坦克的輪廓1——6——K,……逐漸在所有印度第45步兵師的士兵面前清晰起來的時候。突然3顆從天而降的炮彈準確的命中了這些他們脆弱的後部。發動機被擊中后的坦克仍以一定的慣性向前開行了一段最終無奈的停下了履帶轉動。那是T-84型主戰坦克使用烏克蘭生產的「反射」9M119型炮射導彈的戰果。這種炮射導彈的最佳攻擊距離為4公里,最大射程為5公里,除了攻擊敵方的主戰坦克之外,還是低空攻擊的武裝直升機的殺手。
滿身污垢的坦克兵們從燃燒中的坦克掙扎著爬出,向著步兵們據守著的戰壕撤來。「我們根本沒有機會靠近!他們的武器太先進了。」坦克兵們無奈的搖著頭,一瘸一拐的撤了下來。「錫克族只有戰死的勇士,沒有潰逃的懦夫。」伴隨著一聲清脆的槍響,一名剛剛逃出生天的印度坦克兵倒在自己人的槍口之下。雖然感覺到一絲不忍,但是巴哈杜爾卻不得不承認,如果讓這些坦克兵安然的撤回來,那麼所有的戰士在敵人面前恐怕都會考慮轉身奔逃了。剩下的幾名坦克兵看著倒在地上的同僚,慢慢的停下了腳步重新向著敵人的方向衝去。
接下來的任務只能由步兵來完成了。在黎明降臨之前,印度陸軍第45步兵師的步兵們終於可以看到他們的對手了—數十輛車身低矮、帶有濃郁俄制風格的巴基斯坦陸軍T-84型主戰坦克以及同等數量的美製M113型裝甲輸送車。面對著地平線上出現的敵方裝甲洪流,所有的新兵全都感受了前所未有的壓迫感。
「大家要沉住起,坦克交給老兵對付!你們的目標是跟隨坦克行進的步兵。」印度陸軍的基層指揮官和老兵們挨個壓低的聲音在初上戰場的年輕人耳邊囑咐著。畢竟在這個距離上,步兵根本無法與坦克對抗。剛剛贏得了漂亮的坦克獵殺戰的巴基斯坦陸軍似乎根本沒有意識到印度軍隊還會繼續堅守防線。在他們看來印度陸軍的抵抗已經伴隨著那些老式坦克一起土崩瓦解了。接下來他們所要作的僅是接管城市而已。所以在幾乎沒有進行火力壓制的情況下,擔任巴基斯坦陸軍北方集團軍群尖刀的巴基斯坦第6裝甲師以師屬裝甲偵察團為前鋒直逼阿姆利則的外圍。
「各反坦克小組!準備!」
在長期的印巴對峙中,印巴雙方都投人了大量的資金用於地面裝甲部隊的建設。上世紀90年代以前,印度從蘇聯引進的T-72坦克足以與巴方的美製M-60相抗衡。但是隨著印巴軍備競賽的持續深入,形勢迅速發生了逆轉:巴基斯坦引進了烏克蘭的T-84型和中國生產的85—IIAP型主戰坦克之後,使得其地面裝甲部隊的作戰性能特別是裝甲防護能力大為提高;而巴中合作研製生產的「哈利德」主戰坦克而是綜合採用了新型複合裝甲、爆炸式反應裝甲和間隙裝甲技術,其防護性能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巴方裝甲部隊的強大使得印陸軍處於鬥爭的不利地位,為了扭轉不利局勢,抵禦巴基斯坦日益龐大的鋼鐵洪流,供印陸軍選擇的路有兩條:一是研製和生產更為先進的主戰坦克;二是發展先進的反裝甲武器。而印度長期寄予厚望的「阿瓊」坦克卻遲遲無法列裝使得第一條路走不通,所以印陸軍不得不在反裝甲武器尤其是反坦克導彈上想辦法了。
在目前的局勢之下,印度陸軍高層的有識之士早已放棄在缺乏制空權保障的情況下與巴基斯坦或中國陸軍打一場坦克決戰的想法。以步兵手中的反坦克武器逐漸消耗巴基斯坦陸軍的裝甲力量才是目前唯一的王道。所以在中國遠征軍攻克安達曼群島之後,印度陸軍便要求軍工系統不惜一切代價加速生產印度自行研製的「毒蛇」型反坦克導彈。在印巴地區衝突爆發之前,印度陸軍在預定築壘地域囤積了超過2萬枚的「毒蛇」型反坦克導彈。
「敵人的步兵開始下車了!攻擊吧!」隨著巴基斯坦陸軍距離前沿陣地越來越近,伴隨坦克衝擊的美製M113型裝甲輸送車開始停止了前進,富有經驗的巴基斯坦陸軍顯然已經感覺到了前方等待他們的並不是康庄大道。儘管敵人的坦克集群還沒有進入最佳的攻擊距離,但是如果印度陸軍此刻還不攻擊的話,面對坦步協同的巴基斯坦精銳部隊,第45步兵師的新兵們顯然更沒有機會。「攻擊!攻擊!」隨著戰壕里此起彼落的呼喊,一枚枚肩扛發射的「毒蛇」型反坦克導彈藉助著無線電指令加被動紅熱外成像的複合制導模式補向各自的目標。
雖然「毒蛇」型反坦克導彈採用了雙級串列式高爆戰鬥部,可以成功地擊毀了能有效防禦紫銅罩串聯戰鬥部的多層爆炸式反應裝甲,但是在安裝了「警衛」激光全向告警及干擾系統的T-84型主戰坦克面前,這種攻擊雖然有力卻往往並不准確。「警衛」激光全向告警及干擾系統雖然號稱是烏克蘭自行研製,但其實就是俄羅斯的「窗帘」-1被動防護系統的改進型。當敵坦克或其他戰鬥車輛對其進行激光測距及半主動式激光制導導彈的導引設備對其進行激光照射時,該系統能夠自動向乘員發出報警信號,同時火炮自動對向激光源方向,並使車載煙幕發射系統工作,向激光源方向發射煙幕彈,使敵方無法進行正常的射擊動作。
隨著一輛輛T-84型主戰坦克的車載煙幕發射系統彈釋放出煙霧干擾,整個印度陸軍陣地前沿一片煙霧瀰漫。「擊中目標了嗎?」隨著煙霧之中不時傳來一聲聲刺耳的爆炸聲,巴哈杜爾和其他印度陸軍的新兵禁不住站起身來好奇的展望著。「趴下!」不等軍官的口令生效,一枚枚高爆榴彈便在印度陸軍的戰壕前後炸響了,巴哈杜爾被近距離的爆炸震倒在地,高分貝的噪音令他暫時性的失去了聽力,而腦海中也是一片空白,飛舞的彈片中一個又一個曾經鮮活的生命就在他空洞的雙眼前凋零……
3月份的中國北方正是一年中最為寒冷的季節,強勁的北風夾雜著冰冷的雪片從西伯里亞一路橫掃所有可能阻擋他的屏障,肆虐著整個華北平原。連綿不斷的大範圍強降雪和強降溫氣候在中華大地之上再次描繪出「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的豪邁畫卷。
對於大多數已經厭倦了暖冬天氣的中國北方局面來說,這突如其來的大雪正好一掃了他們心中沉積已久的塊壘。三五個北方漢子在這樣的大雪天里聚在一起,圍爐把盞,煮酒論時事,為中國政府一舉摧毀了可能會威脅自己安全的印度核力量而浮一大白何嘗不是一件快意的事情。
可是這種民間的歡快氣憤此刻卻絲毫影響不到此刻正在距離北京253公里的北戴河總參別墅內中焦急等待著的中國人民國防軍總參謀長特別助理—林太平少將。身為「十三翼將」之中以見長的「鬼謀」他曾經自詡算無遺策,但是此刻他卻不得不承認這一次自己徹底的失算了。不過就如所有的參謀一樣,他永遠不會沒有後備方案。此刻他就在等待著「十三翼將」之中身份最為特殊的一名成員的到來。他被叫作—「持節」
第五十九章:席捲千軍(五)上
節,在中國古代的漢、魏晉、南北朝的政治歷史上一直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這種「以竹為主,柄長八尺,以氂牛尾其眊三重」的器具,一般由最高統治者親自授予,成為國家外交權力的象徵,不僅派往匈奴等敵對國家的使者需要持節,連派往分封於各地的諸侯王或藩屬國家的使者,同樣要持節。正由於使臣持節,故此漢語之中才有「使節」的聯稱,一直延用至今。
不過「十三翼將」之中被稱為「持節」的花寧平卻不在共和國外交部任職,甚至也沒有任何的軍職在身,他的公開身份僅是一家總部設立在北京的國有大型集團公司綜合事務部的負責人而已。這樣的身份在中國的絕大多數地方或許可以將當事人划入高人一等的精英階層,但是在國有大型企業多如牛毛的北京,擁有如實光環的人士只能說是多如過江之鯽。竟然如此林太平為什麼還如此重視他,不遺餘力的將他招攬入「十三翼將」之中呢?難道花寧平的這個身份僅是一種掩飾嗎?
不,國有大型集團公司綜合事務部負責人的確已經是他的全部身份,而且在他並不漫長的生命之中,絕大部分時間也都沒有從事過其他的職業。林太平如此看重他的原因在於他所供職的這個國有大型集團公司實在是有些特殊。1998年,為響應國家「百萬大裁軍」的號召,經**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批准,以中國人民解放軍三總部為背景,成立三家國有大型集團企業。而花寧平此刻所服務的公司正是其中之一。
以商業的手段彌補國家行為的不同、維護共和國的最高利益無疑便是花寧平所在的集團公司成立的初衷。而「一手抓軍貿,一手做資源」更是企業從一而終的發展戰略。除了在中國山西形成了煤炭採掘、洗選、煉焦、煤化工、發電、鐵路運輸縱向一體化的產業鏈之外,公司還走出國門積極的在海外投資開發煤炭、石油、鐵、鎢等資源產業,致力構建和形成貿工一體化的產業優勢。而非洲、歐洲和東南亞正是這家集團公司的主攻方向。而作為如此一家大型企業之中綜合事務部的負責人,花寧平更是頻繁的往來於世界各地。很多時候也的確扮演著特使的角色。
隨著警衛員推開別墅客廳的大門,風塵僕僕的花寧平披著滿身的雪花又一次走進了林太平的世界,祖籍廣東梅縣,出生於香港的花寧平顯然還是不適應北方的嚴寒,就如同多年前他與林太平第一次見面時,林太平難以忍受緬甸的酷熱一樣。
「斯里蘭卡的問題處理的真是漂亮。」端來早已為自己的至交好友準備了祛寒的薑茶,林太平並不急於述說自己所面臨的困境,而是將話題引向了遙遠的印度洋之上。「5年90個億美金,如此的大手筆如果還不能收服這樣一個孤島小國,那麼我們集團真的是虧對共和國的納稅人了。不過也多虧了林助理的一石三鳥的奇謀啊!」就在24小時前斯里蘭卡政府剛剛在首都科倫坡向世界宣布:鑒於印度國內混亂的政治局面,及新德里政府與中國、巴基斯坦等國的戰爭狀態,斯里蘭卡將關閉與印度的所有海路、陸路邊境,同時封存印度政府在卡亭可馬里的戰略石油儲備中心。
位於印度南部的島國—斯里蘭卡曾被《印度斯坦時報》評論為與印度關係最融洽的鄰國,在南亞次大陸印度一家獨大的歲月里,科倫坡甚至被新德里視為藩屬般的呼來喝去。近10多年來,斯里蘭卡總統或總理更保持著每年都要到印度訪問—「朝唁」的習慣。而印度政府也一直以來不忘給這個對忠心耿耿的小兄弟一些好處—憑藉自身的地理優勢和經濟自由化的政策,依靠向歐盟轉口印度的紡織品,工業基礎薄弱的斯里蘭卡政府一直以來還保持著不錯的經濟增長速度。
不過儘管對於印度來說作為盟友。斯里蘭卡有著無可取代的戰略價值。但是新德里政府卻無力滿足科倫坡一直以來苦苦哀求他解決的一個歷史難題—那就是斯里蘭卡境內為患多年的「泰米爾猛虎組織」。
憑心而論,「泰米爾猛虎組織」的出現印度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雖然斯里蘭卡是個多民族的國家,但是信奉佛教的僧加羅族卻始終佔據著政治上的主導地位。他們擁有約佔全國人口的74%的龐大族群,而且世代居住在人口最集中、經濟較為發達的西部和西南部沿海地區和中部山區。更創造出絢爛的佛教文明。但是在公元世紀起,斯里蘭卡相繼淪為葡萄牙、荷蘭和英國的殖民地之後,這一局面出現了微妙的變化。
1802年英法兩國簽定瓜分亞洲殖民地的亞眠條約以來,斯里蘭卡便成了大英帝國的農產品和其他原料基地。而英國人強征當地農民的土地,開闢種植園迫使他們到種植園做工。1830~1870年間咖啡種植一度取得成功。后因葉病,遂轉向經營茶園、橡膠園和椰子園。不過當地人不願背井離鄉到種植園勞動。所以種植園主從南印度招來大批泰米爾契約勞工。這就是成為了「無國籍印度人」或稱「印度泰米爾人」問題的由來。其實如果不是泰米爾人,僧加羅人可能不會如此的反感。
泰米爾人其實和斯里蘭卡的主體—僧加羅人一樣都是南亞地區歷史悠久的民族。他們早在公元前3世紀就在印度南部建立焦爾、邦迪耶、傑爾等高度文明的城邦。泰米爾人長於建築、青銅雕塑,在航海、數學、醫學領域也有很高成就。更在印度漫長的歷史之上一度成為次大陸南部的霸者,而對於近一海之隔的斯里蘭卡,也曾成為泰米爾人家園的一部分。13世紀泰米爾王國的軍隊渡海入侵斯里蘭卡,並在其北部地區—賈夫納建立屬於自己的王國。
儘管泰米爾人的入侵併沒有持續太久,1450年為中國明朝遠征軍所策立的波羅迦羅摩巴忽家族成功的征服了賈夫納,完成了全島的統一。但是這一次短暫的入侵卻造成了僧加羅人無法忍受的精神創傷。這個歷史的情節或許只有在景仰被泰米爾國王們遺棄的廢都和為為了對抗印度教的影響而建的佛教寺廟時才能真正的體會到。而加上英國人在近代所採取的「分而治之」的政策在這個兩個本已是世仇的民族之間種下了矛盾和仇恨的種子。
1948年斯里蘭卡獨立之後,以僧伽羅人為主體的政黨自然佔據著生活的主導地位,這一點引發了泰米爾人對科倫坡政府在語言、就業、教育和宗教等方面政策的強烈不滿,不過直至20世紀70年代,泰米爾人的抗議活動仍僅停留在抗議和請援。雖然1972年一些泰米爾極端分子在倫敦成立了「泰米爾伊拉姆猛虎組織」,公開宣稱要在泰米爾人集中居住的斯里蘭卡東部和北部建立獨立的泰米爾「伊拉姆國」。不過在那個時代這些極端主義的建國理想仍只能停留在紙面上。直到被稱為「猛虎之父」的普拉巴卡蘭出現在斯里蘭卡這個島國的政治舞台上。
普拉巴卡蘭的出身僅是一名漁民,但是從歲起開始參加泰米爾獨立運動,便一直堅持走「暴力建國」的道路。1975年,他在光天化日之下殺害斯里蘭卡政府的賈夫納市市長,由此成為「猛虎組織」的炙手可熱的領導人之一。他的心狠手辣不僅表現在對付仇敵身上,在對組織內部的溫和派人物也是採取「**消滅」的方式,在「猛虎組織」多次路線鬥爭的過程中,他曾先後追殺「猛虎組織」創始人馬赫斯瓦蘭和「泰米爾聯合解放陣線」主席阿米爾塔林甘等人,最終踏著鮮血鋪就的紅毯走上了「泰米爾猛虎組織」權力的顛峰。
如果僅僅是依靠殺戮普拉巴卡蘭和「泰米爾猛虎組織」可能會在紅火了一陣之後便和歷史上眾多以暴力爭取獨立的組織一樣,被強大的政府軍迅速蕩平。1983年7月23日,「猛虎組織」成功通過伏擊打死13名政府軍士兵,不過等待他們的卻僧泰兩個民族之間的長期流血衝突。忍無可忍的僧伽羅族開始對整個泰米爾民族進行驅逐。一時間之間,大規模的流血衝突不斷。在島內人數上處於劣勢的泰米爾人漸漸不支。
但是就在僧伽羅人成功的將成千上萬的泰米爾趕出家園之際,他們卻意外的驚動了近有一衣帶水之隔的另一隻更大的猛虎—印度本土的泰米爾人。印度南部是泰米爾人分佈地區,這裡居住的6000多萬泰米爾人與斯里蘭卡泰米爾人同宗同源,有著共同的語言、相近的生活習慣和天然的親近感,他們對斯里蘭卡僧泰兩族的民族矛盾反應最為敏感,也最為強烈。印度泰米爾人對斯里蘭卡泰米爾人深表同情和支持,對斯政府的鎮壓行動表示抗議。各泰米爾政黨甚至派代表面見中央政府總理,要求政府干預。1983年的斯里蘭卡民族流血衝突爆發以後,印度泰米爾納杜邦的反應更是激烈。一些泰米爾政黨為了自己國內政治鬥爭的需要,也利用斯里蘭卡的民族矛盾來加強自己的政治地位,積極支持斯里蘭卡泰米爾武裝的獨立運動,為他們提供財政援助,甚至提供土地供他們建立軍工廠和訓練設施,成為猛虎組織在國內從事分離活動和武裝鬥爭的強有力後盾。在接受了來自印度的強大支持之後,猛虎組織陡然發威,戰火一度蔓延到首都科倫坡。
不過泰米爾納杜邦的這一系列行為卻未必符合印度國家的利益。新德里擔心斯里蘭卡為了解決國內民族衝突,不得不請求西方國家援助,甚至東部的重要港口亭可馬里租借給美國海軍作為軍事基地,從而使印度在印度洋地區的霸主地位嚴重受到了威脅。而另一方面新德里也擔心泰米爾人的熱情可能會引起自己國內的民族問題。印度的泰米爾人曾有過強烈的獨立傾向,他們反對「印地語帝國主義」,要求建立自己語言邦和脫離印度斯坦的「達羅毗荼斯坦」共和國。斯里蘭卡泰米爾人的分離運動在一部分印度泰米爾人中引起了民族獨立思潮的泛起,對中央政府造成了一定威脅。所以印度政府在支持了猛虎組織一段時間之後突然抽手。1987年7月29日簽署《印斯和平協議》,印度政府明確表示不支持斯里蘭卡泰米爾人的獨立運動。而早在協議正式簽署的一個月前,印度的傘兵部隊便受科倫坡政府的邀請進駐斯里蘭卡執行「維和」任務。
不過早已風聲水起的猛虎組織早已尾大難掉。自以為可以將這隻自己養大的猛虎手到擒來的印度軍隊不僅沒有佔到絲毫的便宜,反而在猛虎組織手中損兵折將。儘管新德里的高層對這一局面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南部泰米爾納杜邦的公民卻可能很清楚原因。因為這個早已泰米爾猛虎組織的大後方和活動基地,在印度泰米爾政黨的積極支持和贊助下,猛虎組織不僅從印度獲得了與政府軍對抗所必需的資金、武器彈藥和其它物資裝備,而且建立了一整套功能完善的活動體系。
而且以印度南部為基地,猛虎組織在世界各地的活動網路也發展得十分迅速,幾乎遍布各個大洲。在東南亞、西亞和除印度以外的南亞其它國家,歐洲和美洲以及非洲的許多國家都有猛虎組織的辦事機構和活動據點。他們在有大批泰米爾人居住的幾個西方國家設有活動中心,甚至在挪威和波札那等國也有代表。他們還通過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泰米爾人協會聯合會等組織開展廣泛的活動。
猛虎組織國外活動網路成員的活動能量都很大,他們往往持有好幾個不同國家的護照,經常改名換姓,而且在許多國家的銀行都開有賬戶。他們的活動內容十分廣泛,涉及到企業活動、財政金融,甚至走私活動。他們的主要活動對象是居住在海外的泰米爾人,依靠和利用這些泰米爾人的人力、物力、財力支持,同世界各地的貿易商、武器交易商、非正式的金融渠道、支持他們的政治機構、援助組織和人權機構建立聯繫。
憑藉著如此巨大的後援支持,猛虎組織已經成為任何國家無法小視和輕易剷除的力量。而印度與之對抗的唯一結果就是鎩羽而歸。1991年5月,一直支持斯里蘭卡政府鎮壓猛虎組織的印度總理拉.甘地泰米爾納德邦首府馬德拉斯以南40公里斯里督佩魯姆普杜爾進行競選活動時被一名「猛虎組織」的女殺手用自殺性炸彈炸死。這一結果震驚了印度,不過新德里的官僚選擇的並不是為自己的領袖報仇,而是撤出了在斯里蘭卡的所有駐軍。這種首鼠兩端的行徑不僅無法安撫「猛虎組織」,也失去了科倫坡的信任。
而面對如此難解的困局,林太平又如何可以得出一個一石三鳥的萬全之計呢?
第五十九章:席捲千軍(五)中
其實林太平的戰略說穿了並不複雜,甚至只有四個字便足以完整的表達它的所有意思,那就是—禍水西引。就是讓泰米爾猛虎組織放棄其在斯里蘭卡北部賈夫納半島的控制區域,轉而進入印度南部發展自身的勢力。最終在南亞次大陸形成一個以泰米爾人為主導的新興獨立國家。而斯里蘭卡則延續僧伽羅人數千年來的統治。
不過這種各歸其位的政治規劃雖然看似合理,但在實際推行過程中卻毫無可操作性。畢竟島嶼之上的這兩個民族已經血腥撕殺了25個年頭了,作為泰米爾猛虎組織而言,賈夫納半島之上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他們的戰士百戰所得,雖然斯里蘭卡政府軍控制著賈夫納城和主要城鎮,但是猛虎組織卻可以依託有利的地形,繼續與政府軍糾纏下去。更為重要的即便是泰米爾猛虎組織放棄了斯里蘭卡轉向印度,儘管在印度南部他們的力量可能會得以擴張,但是在謀划泰米爾人獨立建國的道路上也仍將遭到強大的新德里中央政府的鎮壓,這就好比一隻猛虎雖然放棄與獅子爭奪領地,卻又惹上了大象。
而對斯里蘭卡政府來說,如果可以一次性驅逐泰米爾猛虎組織當然一件好事。但是問題是在爾虞我詐的國際政治舞台上,誰有能保證泰米爾猛虎組織不會在印度南部休養生息之後,重新集結起更大的力量,再次撲向僅一水之隔的斯里蘭卡島,就如歷史上泰米爾人曾經作過的那樣。畢竟儘管在斯里蘭卡島內,僧伽羅人對泰米爾人擁有壓倒性的優勢,但是放眼全球甚至只要越過了斯里蘭卡島與印度之間的保克海峽,力量的天平便會發生逆轉。
這種尷尬的局面便如中東地區的巴以和平談判一樣,除非有一個兩個民族均信服的地區大國出面斡旋,才能保證所有的解決之道可以按部就班的進行下去。印度曾經有機會擔任這個角色,但是由於新德里政府的舉措失當,導致了印度政府不僅在泰米爾人和斯里蘭卡政府眼中失盡了顏面。不僅引火燒身,甚至還將斯里蘭卡政府推向中國的懷抱。
斯里蘭卡政府軍無論從軍隊的規模,還是從軍隊的訓練素質上都不是一支很強大的軍隊,因此要面對猛虎組織這樣凶頑的**武裝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僧伽羅人本是一個尚武的民族,歷史上甚至曾出兵遠征緬甸,進攻南印度的潘地亞人。但是歐洲殖民者的到來,卻中斷了僧伽羅人的軍隊建設。雖然在獨立以後,斯里蘭卡迅速建立了自己的陸軍、海軍和空軍,但由於和英國簽有共同防禦協定,斯里蘭卡的國家安全有保障,所以國家沒有太重視軍隊的建設。軍隊僅僅擔任儀仗任務和維持秩序,軍費開支占國家預算的比例也很低,正規軍人數甚至在很長時間內都只有3000人。
而武器裝備和訓練也很差。50和60年代以後,控制移民和反走私是軍隊的主要任務。但隨著民族矛盾突然激化,斯里蘭卡政府軍的先天不足便開始顯露出來,在面對泰米爾猛虎組織的大規模進攻之時,斯里蘭卡政府不得不向外尋求外**隊的支援。印度是第一個受邀者,但他的出現根本沒有達到根除泰米爾猛虎組織的目的,而在斯里蘭卡內戰硝煙逐漸濃郁之際,新德里竟又意外的宣布退出。
在印度軍隊撤出斯里蘭卡的最初幾年裡,斯里蘭卡政府軍一度失去了支撐,被**武裝一路碾殺,接連敗退。如果不是中國政府及時伸出援手的話,可能科倫坡的僧伽羅人還沒有等身上的尚武精神覺醒便已經被泰米爾人推翻了。正是在最為關鍵的時刻,中國政府向斯里蘭卡政府提供了足以自衛的武器,才沒有導致更大規模悲劇的發生。而對於這一情況,本身都在倚賴國際軍火採購的印度政府卻頗有些強橫的表示斯里蘭卡不應該向中國或巴基斯坦採購武器,而應該來印度採購。
在此刻這種宗主國的口吻顯然不能起到任何的作用,畢竟印度政府所採取的是一種占著茅坑不拉屎的態度:一方面,印度不準備給予斯里蘭卡所需要的、足以對付泰米爾猛虎組織的武器;另一方面,它又要求斯里蘭卡不要從別處獲得自身所需。這種愚蠢的作法自然只能令斯里蘭卡逐漸疏遠自己的近鄰,投向中國的懷抱。
而來自遙遠東方的智慧也一度令斯里蘭卡政府在與泰米爾猛虎組織的較量中重新佔據了上峰,在中國政府的建議之下,斯里蘭卡政府一度積極推行民族和解政策,主張通過憲法改革和放權計劃,滿足多數泰米爾人的民族自治願望,從而使長期以來困擾這個國家的種族衝突得到徹底解決。同時堅決打擊猛虎組織的軍事襲擊和恐怖活動,削弱其軍事實力,迫使其重開談判。最終在1995年猛虎組織撕毀停戰協議以後發動的「陽光戰役」中,10萬以中國生產的武器武裝起來的斯里蘭卡政府軍,一舉搗毀了猛虎組織的巢穴賈夫納城。甚至連猛虎組織最高領導人普拉巴卡蘭在賈夫納的豪宅也被攻佔,他本人不得不倉皇逃往賈夫納半島南部的叢林地帶。
不過就在所有的有利條件都轉向科倫坡之際,情況卻再次極轉直下。一方面軍事遭遇重創的猛虎組織又再度祭起了「恐怖襲擊」的法寶,1995年12月5日斯里蘭卡政府軍剛剛在在賈夫納城舉行升旗儀式,慶祝收復被泰米爾游擊隊控制多年的賈夫納城以及賈夫納半島大部分地區的勝利。1996年1月31日,泰米爾猛虎組織便以一輛滿載爆炸物的卡車強行衝進科倫坡市商業區內的中央銀行大樓,製造千餘人死傷的自殺性爆炸來還以顏色。而另一方面,斯里蘭卡政府內部的在野黨並不贊同當局給予泰米爾人高度自治權力的一系列方案,導致了科倫坡政府信用的破產,廣大泰米爾人再次走向了與政府的對立面。
「從某種程度上來看,泰米爾猛虎組織可以挺過1996年的那次重創,東山再起是符合共和國利益的。」很少抽煙的林太平今天的煙癮似乎特別的大,他面前的煙灰缸里已經滿是扭曲的煙蒂了。「沒錯!如果沒有泰米爾猛虎組織的存在,斯里蘭卡政府很可能又會重新倒向印度的懷抱。畢竟在那個時候印度能給他們的實惠更多。」花寧平笑著說道。或許世人永遠忽略了一個現實—那就是在1996年丟失了大部分根據地之後,被迫轉入東部和南部叢林打游擊的泰米爾猛虎組織,卻意外的煥發出了更為強悍的戰鬥力。除了虎入絕路的決死反撲之外,大量具稱是從政府軍手中繳獲的中國產81式自動步槍也同樣攻不可沒。
花寧平是斯里蘭卡的常客了,他每年都會有幾次機會造訪那個美麗的印度洋上的藍寶石之國。在科倫坡他是斯里蘭卡政府的座上客,而往往在這座城市簡單逗留之後,完成價值數千萬美元的軍火貿易之後,他都會飛往馬爾地夫度假。在別人眼中這毫無疑問是一種中國精英階層的特權,畢竟溫暖的陽光、蔚藍到透明的海灘加上來自世界各地的美女,總是對成功人士有著特別的吸引力。不過很少有人知道,花寧平對馬爾地夫的了解其實僅僅局限於其馬累的國際機場而已。
因為每次他都會在這個機場搭上另一條船返回斯里蘭卡。去往與科倫坡有著高前反差的賈夫納半島。這並不是一次浪漫的長途航行。雖然被認定為目前世界上唯一擁有海軍力量的**武裝,但是猛虎組織下屬的「海虎」軍團也不可能為花寧平這位貴客準備豪華游輪,不過好在大多數在海上的時光他可以與前來迎接他的泰米爾猛虎組織中的新貴—「白虎」軍團的指揮官庫馬拉上校用暢談來消磨。
在「猛虎組織」之中其常備兵員被分為:陸虎(常規地面部隊)、海虎(海上突擊部隊)、黑虎(女子敢死隊)、幼虎(童子軍)、美洲虎(裝甲突擊部隊)、自由鳥(空中打擊)等多支縱隊。而「白虎」無疑是這個虎群之中最為年輕的一隻。卻也是目前最為受寵的一支部隊。
「白虎」軍團的出現是進入21世紀之交,在斯里蘭卡政府軍於1995年收復賈夫納半島以後,猛虎組織被迫分成了若干支游擊隊,轉移到東、北兩省的叢林地區。那一段時期可以是猛虎組織自成立以來歷史上最為黑暗的時期,除了時不時的以自殺襲擊來宣告自己的存在之外,猛虎組織幾乎已經無力再發動任何大規模的進攻了。而一直以來站在猛虎組織一邊指責斯里蘭卡政府「人權狀況」的西方國家,也紛紛調轉槍口:美國於1997年將其定性為恐怖組織,儘管猛虎組織開始和斯里蘭卡政府談判並簽署了一項為期兩年的停火協議,但美國一直拒絕為其「正名」。而內外交困的局面更令猛虎組織內部開始出現分裂的跡象。就在猛虎組織的最高領導人—普拉巴卡蘭也一籌莫展之際,一個陌生的泰米爾年輕人卻意外的出現在了他的面前,他就是後來威名赫赫的庫馬拉上校。
庫馬拉嚴格意義上來講並不能算一名純正的泰米爾人,他的家族移居南非已經有3代了,他的血管之里有14的阿拉伯人的血液。而他本人的生活也與猛虎組織的獨立運動毫無瓜葛,在普拉巴卡蘭揭竿而起的前十個年頭裡,庫馬拉一直在美國攻讀經濟學。這兩個似乎完全沒有交際的人,竟然會在一個下著磅礴大雨的夜晚在斯里蘭卡東部的叢林里整整了聊了一夜。
在次后的日子裡,庫馬拉便成為了普拉巴卡蘭最為信任的部下及軍師。庫馬拉毫不客氣的向普拉巴卡蘭指出猛虎組織已經進入了一個關鍵性的瓶頸期,而這個瓶頸期往往是所有**武裝無可迴避的。如果不能順利的形成突破,那麼猛虎組織最終不是重蹈日本赤軍、義大利「紅色旅」的覆轍被政府軍剿滅。就是象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法塔赫)、愛爾蘭共和軍那樣被拔去了抓牙成為政黨的墊腳石。
出現這種瓶頸的原因其實並不複雜就是兩個字「時間」,隨著時間的推移,偏激的熱情最終將冷去。用子彈去改寫世界的純正夢想會轉化為如何更好的活下去的世俗願望。當初創時代的領導者一一老去的時候,整個組織會走向沒落。後續者往往無法理解他們父輩的犧牲,他們只會拙劣的模仿,最後將一切變得扭曲變形。
沒有人知道普拉巴卡蘭是否真的認可庫馬拉這個旁觀者的結論,但是他至少採納了庫馬拉對猛虎組織進行改革的建議。首先庫馬拉告訴普拉巴卡蘭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斯里蘭卡政府的和平述求,因為在和平環境下,無論是普拉巴卡蘭還是猛虎組織都沒有生存空間。其次庫馬拉要求普拉巴卡蘭授權給他,讓他以全球一體化和信息化的角度重新整合猛虎組織的海外網路。在庫馬拉的細心勾畫之下。猛虎組織迅速在全球範圍內建立起最為廣泛的武器採購網路:從巴爾幹獲取炸藥,從烏克蘭獲取多用途火箭發射器,通過保加利亞付款在柬埔寨取貨的方式獲取地對空導彈。
第五十九章:席捲千軍(五)下
在獲得了大量重型武器的支援之後,猛虎組織迅速捲土重來。在中部地區重新建立起了穩固的根據地。但是庫馬拉卻意外的勸阻了普拉巴卡蘭收復賈夫納城的計劃。理由很簡單:賈夫納城集中著斯里蘭卡政府軍4萬大軍,以猛虎組織現有的兵力無疑是以卵擊石,即便苦戰得勝也很難再抵擋住科倫坡的下一次進攻。與其在乎這一城一地的得失,不如以賈夫納為餌,鉤住政府軍的機動部隊,逐漸消耗他們。
庫馬拉的計劃很快便收到了效果,通過攻佔連接斯里蘭卡南部與賈夫納半島的咽喉地區—「大象通道」。猛虎組織僅以一點擊破的方式便使戰爭形勢發生了對政府軍極為不利的逆轉,令2.5萬至3萬名政府軍士兵被猛虎組織圍困。為了防止斯里蘭卡政府軍突圍,庫馬拉又獻出了更為毒辣的計策—猛虎組織雖然讓駐倫敦的機構發表一份聲明,主動提出與政府進行停火談判,並為被圍困的數萬名政府軍士兵體面撤退提供安全通道。不過「如果政府同意結束戰爭,臨時停火可以變為永久停火,然後才可能就泰米爾問題的解決進行談判。」
果然斯里蘭卡政府拒絕接受停火,科倫坡為了向世界證明自己的尊嚴,要求政府軍繼續作戰,保衛賈夫納半島。斯里蘭卡國防部副部長稱,斯政府軍將戰鬥到最後一個人。這一結果顯然正中猛虎組織的下懷,擁有絕對兵力優勢的斯里蘭卡政府軍從此便被分割成南北兩個戰區,兵力上再難形成拳頭。
除了為猛虎組織構建起了遍布全球的武器採購網路之外,在猛虎組織的活動資金方面,庫馬拉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和世界上所有的**武裝一樣,儘管有著堅定和信仰和夢想,可以以制定無比嚴苛的鐵腕政策來管理內部,但是如果沒有充沛的活動資金。那麼再嚴密的組織結構都不過是建立在沙漠上的高塔。而猛虎組織自然也不例外。儘管依靠旅居世界各地的近90萬泰米爾人,猛虎組織可以每月獲得200萬美金以上的捐款。但是這點錢除了要保障上萬名武裝人員的日常生活之外,還要用於在世界各地採購武器、彈藥以及藥品等戰備物資。可想而知,單純依靠海外泰米爾人的募捐是絕對入不敷出的。
長期以來猛虎組織真正的金主是西方國家的幕後支持。出於種種原因,西方國家一直是各國恐怖分子和**武裝的積極支持者和主要的經費提供者。這些國家對恐怖組織的經費支持形式可以說多種多樣,象曾經的阿富汗聖戰組織等針對敵國的恐怖組織,這些國家往往會通過提供訓練營地、旅差費,甚至發放薪金大力的給予支援。而象泰米爾猛虎組織一樣的儘管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沒有具體針對性的組織,西方各國更多的是通過駐外使館為恐怖分子運送資金;或在本國為恐怖組織開設銀行賬戶的方式給予幫助。
依靠西方各國的財政支持和大量民間募捐的雙管齊下,猛虎組織成功的由無到有,一度風光無限。但是這樣的好日子卻被一位同種同文的泰米爾人給徹底打碎了,這個人就是斯里蘭卡外長—卡迪爾加瑪。卡迪爾加瑪雖然是泰米爾人,但他選擇與僧伽羅族進行合作,在猛虎組織眼中純屬賣國者。不過這個「泰奸」
因早年曾就讀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英國牛津大學,與倫敦和華盛頓關係十分緊密。正是他曾不遺餘力地遊說,使美歐等國將猛虎組織列入恐怖名單,並凍結了猛虎在這些國家的所有資金,這一切對於猛虎組織而言無異於虎口拔牙。而2003年,卡迪爾加瑪更成功阻止猛虎派代表參加在華盛頓舉行的捐資國會議,使猛虎的海外資金大幅減少,而在2004年的印度洋大海嘯后,卡迪爾加瑪更遊說美國,將猛虎組織排除在「海嘯重建援助」監控機制之外,在天災中失血過多的「猛虎」所獲寥寥。
面對如此難纏的對手,即便是庫馬拉也不得不選擇暫避其鋒,畢竟同樣來自西方的庫馬拉知道如果象猛虎組織的領袖普拉巴卡蘭授意的那樣,派出猛虎組織首創、成功暗殺了印度前總理拉吉夫.甘地和斯里蘭卡前總統普雷馬達薩的「人體炸彈」的話,即便可以成功的幹掉卡迪爾加瑪,但是因為卡迪爾加瑪在國際社會、特別是美國、英國和印度享有崇高聲望,他的死只會將招致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令猛虎組織頭上「恐怖組織」的帽子永世難摘。
因此庫馬拉對普拉巴卡蘭提出了開源節流的辦法,一方面對內嚴懲高級將領的貪污**,對士兵宣揚保守的印度教價值觀,最大程度的削減組織的日常開支。另一方面將每月所獲得的捐款用於追逐利潤的「投資」。一開始庫馬拉為猛虎組織選擇的「投資項目」並不怎麼光明正大—通過猛虎組織的國際網路為拉丁美洲、中東和巴爾幹地區的恐怖組織販賣毒品。不過所產生的巨額利潤卻足以維持組織的正常運營。
同時庫馬拉更利用自身的專業特長,成功的組建了一支專業的「賺錢」團隊—「銀虎」。這支部隊也就成為了庫馬拉此後直屬部隊—「白虎」的前身。「銀虎」的成員大多數並不是斯里蘭卡的泰米爾人,他們大多來自中東和非洲,唯一的特長就是金融犯罪。通過在猛虎組織的根據地內製造和使用假幣,偽造有價單據和證券。庫馬拉成功在3年內為猛虎組織從西方各國的口袋裡掏出了他們本不願意給的財政援助。
在完成了黑暗的原始積累之後,庫馬拉迅速讓猛虎組織斬斷了與這些「罪惡勾當」的所有聯繫。將這些黑色收入投入到合法投資和經營中去,大張聲勢的在歐美等國投資實業、開設工廠。這一作法不僅為猛虎組織成功洗錢,更改善了西方各國對猛虎組織一貫以來的看法。
在成功擺脫了金融危機之後,普拉巴卡蘭再次將目光轉向了一直以來恨之入骨的斯里蘭卡外長—卡迪爾加瑪。而解決這個處於斯里蘭卡政府軍嚴密保護之下的人物卻是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卡迪爾加瑪的安保級別僅次於總統庫馬拉通加。政府向他提供了130名訓練有素的安全保衛人員,要接近他十分困難。這一點對於習慣使用「人體炸彈」的猛虎組織而言,可以說是毫無機會。為此跟隨普拉巴卡蘭多年的「黑虎」軍團的女子敢死隊也不敢貿然行動。
而就在此刻,一時以來都活躍在組織後勤戰線上的庫馬拉卻站出來,主動請纓,提出由他來完成這一「光榮」的任務,而唯一的要求只是參與行動的人員必須由他來獨立招募。儘管對於這個矮小的年輕人充滿了狐疑。但是普拉巴卡蘭還是選擇了讓他放手一試,因為就在幾個月前,普拉巴卡蘭曾經最為忠誠的部下—東部軍區的指揮官卡魯納突然宣布自立門戶。
自1983年成立以來,雖然猛虎組織曾出現過多次高層變動,但是其內部從未出現過分裂。這一次「封疆大吏」卡魯納突然宣布率部下約6000名武裝人員脫離猛虎組織,這一內亂髮生之後,雖然普拉巴卡蘭迅速在猛虎組織控制的東部省份和首都科倫坡發動了一系列針對卡魯納追隨者及相關政府官員的暗殺和其他恐怖活動,但是顯然為時已晚,他已經無力再奪回在東部省份失去的地盤。
面對這一次的重創,普拉巴卡蘭確信,如果沒有斯里蘭卡政府軍和外國情報部門的支持,卡魯納的叛亂不可能如此突然。為了彌補這一次損失,他不僅要儘快幹掉斯里蘭卡政府的謀主,更要建立一支新的部隊。於是在幾乎無從選擇的情況下,普拉巴卡蘭授予了庫馬拉自行組建部隊的權力,而庫馬拉也不負眾望,在短短的一個月內便從世界各地招募了2000名資深雇傭兵和血氣方剛的泰米爾青年。不過庫馬拉並沒有把這些人安置在猛虎組織的根據地內,更是讓他們安排他們長期駐紮在馬爾地夫和印度南部的秘密基地。這支後來神出鬼沒的精銳之師被稱為「白虎」。
在擁有了一干自己的戰士之後,庫馬拉自信滿滿的展開了自己的計劃。針對卡迪爾加瑪個人安保上的漏洞—斯里蘭卡政府認為猛虎組織最有可能還是採用自殺性爆炸襲擊這種形式的暗殺,所以忽略了威脅會來自遠距離狙擊步槍這種再常規不過的手段。因此,例行安保重點都放在了檢測爆炸裝置和防止人員接近方面了,而忽視了對狙擊手的防備。
卡迪爾加瑪本人有在自家游泳池游泳的習慣,這就需要在游泳池與屋子之間來回走動,而這段距離足夠狙擊手完成瞄準和射擊。猛虎組織剩下的問題,只是為狙擊手尋找一個不易被安保人員發現的藏身之處而已。而這正是庫馬拉的強項。通過猛虎組織在科倫坡當地的眼線,庫馬拉順利的在外長住宅附近買下了一套房子。白虎軍團的兩名成員攜帶狙擊步槍和火箭筒藏身於這套房子的浴室中,他們並沒有選擇靠近窗戶站位,而是在牆壁上挖了一個洞用來瞄準和射擊,以避免被安保人員發現。接下來的故事發展就無比簡單了,庫馬拉麾下的殺手在極短的時間內對從自己家游泳池內出來的卡迪爾加瑪連射5槍,令他斃命當場。
而這一次行動不僅以增強普拉巴卡蘭在泰米爾人中的領導地位,同時也向斯里蘭卡政府發出警告信號:如果政府軍不終止與猛虎組織分裂勢力的合作,任何一名官員都會成為下一個暗殺目標。而在幹掉了卡迪爾加瑪,在首都科倫坡製造了全面混亂的同時,庫馬拉更率領自己新組建的白虎軍團突然出現在了斯里蘭卡的東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消滅了剛剛自立門戶的卡魯納,奪回了猛虎組織在東部的根據地。
向來擅長常規作戰的猛虎組織東部軍區可以說是兵強馬壯,連普拉巴卡蘭都沒有信心可以收服這些已經離心背德的部下。但是庫馬拉卻成功了。其實這一切並不是所謂上天的奇迹,而是因為庫馬拉成功利用了對手的思想上的盲點。卡魯納是普拉巴卡蘭的老部下,對猛虎組織內部的每一支部隊都了如指掌。所以在與普拉巴卡蘭的控制區接壤的地區,卡魯納都嚴密的布防。但是對於自己背後的大海,他卻疏虞防範。正是利用這一弱點,庫馬拉和他的「白虎」部隊從馬爾地夫出擊,乘坐武裝漁船突然在卡魯納的背後登陸,在幾乎沒有遭到激烈抵抗的情況下,便攻佔了卡魯納的指揮部,將這個普拉巴卡蘭痛恨的叛徒當眾處死。
毫無疑問庫馬拉已經是普拉巴卡蘭目前最為信賴,這不僅是單純是因為他個人的能力出眾、能征善戰,更是因為在猛虎組織的最高統治者眼中,這個外貌平平的年輕人並沒有太大的野心,在奪回了東部地區的控制權之後。普拉巴卡蘭本以為對方會順勢要求自己委派對方獨掌一方,而庫馬拉卻意外的選擇了將自己奪下東部地區拱手相讓,這一點更讓普拉巴卡蘭對他刮目相看,言聽計從。
在與來自中國的「特使」花寧平的一系列談判中,庫馬拉的諸多意見在很大程度上都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花寧平首先接觸到的並不是猛虎組織領袖—普拉巴卡蘭。暗殺的威脅和為了保持那具有支配力的神秘感,讓曾經這個敢於冒險而又頑固蠻橫的「猛虎之首」現在過著宛如隱者般的生活,除了自己鍾愛的妻子和兩個孩子,普拉巴卡蘭已經很少再與外人,包括自己的部下多接觸了。
接待花寧平的一度是猛虎組織中的二號人物—泰米爾西爾萬。雖然泰米爾西爾萬擁有著猛虎組織內的最高軍事頭銜—陸軍准將,不過他的出身僅是一名理髮師。而且自1993年率領猛虎組織成員進攻一處斯里蘭卡政府軍的營地時受傷之後,這個佩帶著一份圓框眼鏡的男人更多的時候是為普拉巴卡蘭管理組織政治方面的工作,而在組織的首席談判代表安東.巴拉辛哈姆因癌症在倫敦去世之後,泰米爾西爾萬更成為了對外的主要「公共面孔」。他定期會見斯里蘭卡政府和談代表及其他外交人員,會見國外人道主義援助者,並接受了一些其他國家記者的採訪。
對於花寧平開出種種條件,泰米爾西爾萬顯得興趣平平。他當然知道強大的中國對於猛虎組織的未來意味著什麼。但是要猛虎組織放棄在斯里蘭卡北部的一切,前往印度南部重新發展。對於泰米爾西爾萬這個年紀的「老兵」來說未免太過殘酷了。他並不希望得罪花寧平,但他還是婉轉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他相信只要自己和斯里蘭卡政府都拿出足夠的誠意來,在斯里蘭卡北部實現泰米爾的高度自治的並非不可能。
「這個老古董,他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節奏了!」面對泰米爾西爾萬的阻撓,庫馬拉顯得比花寧平更為氣憤,雖然他對中國在印度洋上大戰略早已洞若觀火。「斯里蘭卡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處於印度洋東西航運的中心位置,可以被稱之為『印度洋的心臟』。中國海軍要真正的進入印度洋的腹地,必須在斯里蘭卡有自己的海軍基地。而中國陸軍要進入南亞次大陸,斯里蘭卡也是不錯的南方跳板。」庫馬拉曾不只一次的和花寧平這樣的聊過。
「雖然北京已經和科倫坡已經就開發漢班托特港達成了協議,但是你我都知道,你們目前更需要的是亭可馬里,雖然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港口設置,3年之後的建成的漢班托特港都將遠遠的超過亭可馬里,但是畢竟中國的西進等不了3年。」根據花寧平的判斷,庫馬拉應該是一個極有城府的人,但是每次在自己的面前,庫馬拉卻總是那樣的直白。這難道是友情嗎?不,花寧平知道這不過是表演而已。
幾天之後斯里蘭卡空軍突然出動轟炸了位於斯里蘭卡北部的猛虎組織總部所在地—基里諾奇鎮的兩個目標,其中一處為猛虎組織領導人營地。泰米爾西爾萬和其他5名猛虎組織的元老在轟炸中喪生。攻擊之後斯里蘭卡國防部長拉加帕卡薩說,「軍方根據秘密情報得知猛虎組織領導人的位置,現在看來這一情報十分準確。」
泰米爾西爾萬死後,庫馬拉順理成章的替代了他的位置。在他的引見之下花寧平第一次見到了猛虎組織的最高領袖—普拉巴卡蘭。普拉巴卡蘭看起來比庫馬拉想象中要蒼老的多,就如同20世紀70年代那些曾經叱吒風雲的人物一樣,他穿的很整潔而樸素。面對中國政府提出的方案,他並沒有太多的意見。從始至終,這位老人只說了一句話:「虎群終會遷徙,因為年輕的一代已經崛起。」在此後的數周之內,數千名猛虎組織的骨幹士兵開始秘密的越過保克海峽。
第五十九章:席捲千軍(完)
敬請期待下一章:四戰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