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篇第七
【本篇引語】
本篇共包括38章,也是學者們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時引述較多的篇章之一。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主要內容:「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三人行必有我師」;「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學習態度,孔子對仁德等重要道德範疇的進一步闡釋,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張。
【原文】
7·1子曰:「述而不作(1),信而好古,竊(2)比於我老彭(3)。」
【註釋】
(1)述而不作:述,傳述。作,創造。
(2)竊:私,私自,私下。
(3)老彭:人名,但究竟指誰,學術界說法不一。有的說是殷商時代一位「好述古事」的「賢大夫」;有的說是老子和彭祖兩個人,有的說是殷商時代的彭祖。
【譯文】
孔子說:「只闡述而不創作,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東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
【評析】
在這一章里,孔子提出了「述而不作」的原則,這反映了孔子思想上保守的一面。完全遵從「述而不作」的原則,那麼對古代的東西只能陳陳相因,就不再會有思想的創新和發展。這種思想在漢代以後開始形成古文經學派,「述而不作」的治學方式,對於中國人的思想有一定程度的局限作用。
【原文】
7·2子曰:「默而識(1)之,學而不厭,誨(2)人不倦,何有於我哉(3)?」
【註釋】
(1)識:音zhì,記住的意思。
(2)誨:教誨。
(3)何有於我哉:對我有什麼難呢?
【譯文】
孔子說:「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學習不覺得厭煩,教人不知道疲倦,這對我能有什麼因難呢?」
【評析】
這一章緊接前一章的內容,繼續談論治學的方法問題。前面說他本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此章則說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個側面。這對中國教育思想的形成與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以至於在今天,我們仍在宣傳他的這一教育學說。
【原文】
7·3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1),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註釋】
(1)徙:音xǐ,遷移。此處指靠近義、做到義。
【譯文】
孔子說:「(許多人)對品德不去修養,學問不去講求,聽到義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這些都是我所憂慮的事情。」
【評析】
春秋末年,天下大亂。孔子慨嘆世人不能自見其過而自責,對此,他萬分憂慮。他把道德修養、讀書學習和知錯即改三個方面的問題相提並論,在他看來,三者之間也有內在聯繫,因為進行道德修養和學習各種知識,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夠及時改正自己的過失或「不善」,只有這樣,修養才可以完善,知識才可以豐富。
【原文】
7·4子之燕居(1),申申(2)如也;夭夭(3)如也。
【註釋】
(1)燕居:安居、家居、閑居。
(2)申申:衣冠整潔。
(3)夭夭:行動遲緩、斯文和舒和的樣子。
【譯文】
孔子閑居在家裡的時候,衣冠楚楚,儀態溫和舒暢,悠閑自在。
【原文】
7·,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1)。」
【註釋】
(1)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魯國國君的始祖,傳說是西周典章制度的制定者,他是孔子所崇拜的所謂「聖人」之一。
【譯文】
孔子說:「我衰老得很厲害了,我好久沒有夢見周公了。」
【評析】
周公是中國古代的「聖人」之一,孔子自稱他繼承了自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以來的道統,肩負著光大古代文化的重任。這句話,表明了孔子對周公的崇敬和思念,也反映了他對周禮的崇拜和擁護。
【原文】
7·6子曰:「志於道,據於德(1),依於仁,游於藝(2)。」
【註釋】
(1)德:舊注云:德者,得也。能把道貫徹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
(2)藝:藝指孔子教授學生的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都是日常所用。
【譯文】
孔子說:「以道為志向,以德為根據,以仁為憑藉,活動於(禮、樂等)六藝的範圍之中。」
【評析】
《禮記·學記》曾說:「不興其藝,不能樂學。故君子之於學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及而信其道,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也。」這個解釋闡明了這裡所謂的「游於藝」的意思。孔子培養學生,就是以仁、德為綱領,以六藝為基本,使學生能夠得到全面均衡的發展。
【原文】
7·7子曰:「自行束脩(1)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註釋】
(1)束脩:脩,音xiū,干肉,又叫脯。束脩就是十條幹肉。孔子要求他的學生,初次見面時要拿十餘干肉作為學費。後來,就把學生送給老師的學費叫做「束脩」。
【譯文】
孔子說:「只要自願拿著十餘干肉為禮來見我的人,我從來沒有不給他教誨的。」
【評析】
這一章中孔子所說的這段話,表明了他誨人不倦的精神,也反映了他「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過去有人說,既然要交十束干肉作學費,那必定是中等以上的人家之子弟才有入學的可能,貧窮人家自然是交不出十束干肉來的,所以孔子的「有教無類」只停留在口頭上,在社會實踐中根本不可能推行。用這種推論否定孔子的「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過於理想化和幼稚。在任何社會裡,要做到完全徹底的有教無類,恐怕都有相當難度,這要歸之於社會經濟的發展程度。
【原文】
7·8子曰:「不憤(1)不啟,不悱(2)不發。舉一隅(3)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註釋】
(1)憤:苦思冥想而仍然領會不了的樣子。
(2)悱:音fěi,想說又不能明確說出來的樣子。
(3)隅:音yǔ,角落。
【譯文】
孔子說:「教導學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出來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教給他一個方面的東西,他卻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個方面的東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評析】
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這一章繼續談他的教育方法問題。在這裡,他提出了「啟髮式」教學的思想。從教學方面而言,他反對「填鴨式」、「滿堂灌」的作法。要求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在學生充分進行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對他們進行啟發、開導,這是符合教學基本規律的,而且具有深遠的影響,在今天教學過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鑒。
【原文】
7·9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譯文】
孔子在有喪事的人旁邊吃飯,不曾吃飽過。
【原文】
7·10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譯文】
孔子在這一天為弔喪而哭泣,就不再唱歌。
【原文】
7·11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1),惟我與爾有是夫(2)!」子路曰:「子行三軍(3),則誰與(4)?」子曰:「暴虎(5)馮河(6),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7)。好謀而成者也。」
【註釋】
(1)舍之則藏:舍,捨棄,不用。藏,隱藏。
(2)夫:語氣詞,相當於「吧」。
(3)三軍:是當時大國所有的軍隊,每軍約一萬二千五百人。
(4)與:在一起的意思。
(5)暴虎:空拳赤手與老虎進行搏鬥。
(6)馮河:無船而徒步過河。
(7)臨事不懼:懼是謹慎、警惕的意思。遇到事情便格外小心謹慎。
【譯文】
孔子對顏淵說:「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隱藏起來,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這樣吧!」子路問孔子說:「老師您如果統帥三軍,那麼您和誰在一起共事呢?」孔子說:「赤手空拳和老虎搏鬥,徒步涉水過河,死了都不會後悔的人,我是不會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小心謹慎,善於謀划而能完成任務的人。」
【評析】
孔子在本章提出不與「暴虎馮河,死而無悔」的人在一起去統帥軍隊。因為在他看來,這種人雖然視死如歸,但有勇無謀,是不能成就大事的。「勇」是孔子道德範疇中的一個德目,但勇不是蠻幹,而是「臨事而懼,好謀而成」的人,這種人智勇兼有,符合「勇」的規定。
【原文】
7·12子曰:「富(1)而可求(2)也;雖執鞭之士(3),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註釋】
(1)富:指升官發財。
(2)求:指合於道,可以去求。
(3)執鞭之士:古代為天子、諸侯和官員出入時手執皮鞭開路的人。意思指地位低下的職事。
【譯文】
孔子說:「如果富貴合乎於道就可以去追求,雖然是給人執鞭的下等差事,我也願意去做。如果富貴不合於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還是按我的愛好去幹事。」
【評析】
孔子在這裡又提到富貴與道的關係問題。只要合乎於道,富貴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於道,富貴就不能去追求。那麼,他就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從此處可以看到,孔子不反對做官,不反對發財,但必須符合於道,這是原則問題,孔子表明自己不會違背原則去追求富貴榮華。
【原文】
7·13子之所慎:齊(1)、戰、疾。
【註釋】
(1)齊:同齋,齋戒。古人在祭祀前要沐浴更衣,不吃葷,不飲酒,不與妻妾同寢,整潔身心,表示虔誠之心,這叫做齋戒。
【譯文】
孔子所謹慎小心對待的是齋戒、戰爭和疾病這三件事。
【原文】
7·14子在齊聞《韶》(1),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註釋】
(1)《韶》:舜時古樂曲名。
【譯文】
孔子在齊國聽到了《韶》樂,有很長時間嘗不出肉的滋味,他說,「想不到《韶》樂的美達到了這樣迷人的地步。」
【評析】
《韶》樂是當時流行於貴族當中的古樂。孔子對音樂很有研究,音樂鑒賞能力也很強,他聽了《韶》樂以後,在很長時間內品嘗不出肉的滋味,這當然是一種形容的說法,但他欣賞古樂已經到了痴迷的程度,也說明了他在音樂方面的高深造詣。
【原文】
7·15冉有曰:「夫子為(1)衛君(2)乎?」子貢曰:「諾(3),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註釋】
(1)為:這裡是幫助的意思。
(2)衛君:衛出公輒,是衛靈公的孫子。公元前492年 ̄前481年在位。他的父親因謀殺南子而被衛靈公驅逐出國。靈公死後,輒被立為國君,其父回國與他爭位。
(3)諾:答應的說法。
【譯文】
冉有(問子貢)說:「老師會幫助衛國的國君嗎?」子貢說:「嗯,我去問他。」於是就進去問孔子:「伯夷、叔齊是什麼樣的人呢?」(孔子)說:「古代的賢人。」(子貢又)問:「他們有怨恨嗎?」(孔子)說:「他們求仁而得到了仁,為什麼又怨恨呢?」(子貢)出來(對冉有)說:「老師不會幫助衛君。」
【評析】
衛國國君輒即位后,其父與其爭奪王位,這件事恰好與伯夷、叔齊兩兄弟互相讓位形成鮮明對照。這裡,孔子讚揚伯夷、叔齊,而對衛出公父子違反等級名分極為不滿。孔子對這兩件事給予評價的標準就是符不符合禮。
【原文】
7·16子曰:「飯疏食(1)飲水,曲肱(2)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註釋】
(1)飯疏食,飯,這裡是「吃」的意思,作動詞。疏食即粗糧。
(2)曲肱:肱,音gōng,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曲肱,即彎著胳膊。
【譯文】
孔子說:「吃粗糧,喝白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於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雲一樣。」
【評析】
孔子極力提倡「安貧樂道」,認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會總是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對於有理想的人來講,可以說是樂在其中。同時,他還提出,不符合於道的富貴榮華,他是堅決不予接受的,對待這些東西,如天上的浮雲一般。這種思想深深影響了古代的知識分子,也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原文】
7·17子曰:「加(1)我數年,五十以學易(2),可以無大過矣。」
【註釋】
(1)加:這裡通「假」字,給予的意思。
(2)易:指《周易》,古代占卜用的一部書。
【譯文】
孔子說:「再給我幾年時間,到五十歲學習《易》,我便可以沒有大的過錯了。」
【評析】
孔子自己說,「五十而知天命」,可見他把學《易》和「知天命」聯繫在一起。他主張認真研究《易》,是為了使自己的言行符合於「天命」。《史記·孔子世家》中說,孔子「讀《易》,韋編三絕」。他非常喜歡讀《周易》,曾把穿竹簡的皮條翻斷了很多次。這表明孔子活到老、學到老的刻苦鑽研精神,值得後人學習。
【原文】
7·18子所雅言(1),《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註釋】
(1)雅言:周王朝的京畿之地在今陝西地區,以陝西語音為標準音的周王朝的官話,在當時被稱作「雅言」。孔子平時談話時用魯國的方言,但在誦讀《詩》、《書》和贊禮時,則以當時陝西語音為準。
【譯文】
孔子有時講雅言,讀《詩》、念《書》、贊禮時,用的都是雅言。
【原文】
7·19葉公(1)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2)。」
【註釋】
(1)葉公:葉,音shè。葉公姓沈名諸梁,楚國的大夫,封地在葉城(今河南葉縣南),所以叫葉公。
(2)云爾:雲,代詞,如此的意思。爾同耳,而已,罷了。
【譯文】
葉公向子路問孔子是個什麼樣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對子路)說:「你為什麼不樣說,他這個人,發憤用功,連吃飯都忘了,快樂得把一切憂慮都忘了,連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評析】
這一章里孔子自述其心態,「發憤忘食,樂以忘憂」,連自己老了都覺察不出來。孔子從讀書學習和各種活動中體味到無窮樂趣,是典型的現實主義和樂觀主義者,他不為身旁的小事而煩惱,表現出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
【原文】
7·20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譯文】
孔子說:「我不是生來就有知識的人,而是愛好古代的東西,勤奮敏捷地去求得知識的人。」
【評析】
在孔子的觀念當中,「上智」就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卻否認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成為學識淵博的人,在於他愛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獻圖書,而且勤奮刻苦,思維敏捷。這是他總結自己學習與修養的主要特點。他這麼說,是為了鼓勵他的學生髮憤努力,成為各方面的有用人才。
【原文】
7·21子不語怪、力、亂、神。
【譯文】
孔子不談論怪異、暴力、變亂、鬼神。
【評析】
孔子大力提倡「仁德」、「禮治」等道德觀念,從《論語》書中,很少見到孔子談論怪異、暴力、變亂、鬼神,如他「敬鬼神而遠之」等。但也不是絕對的。他偶爾談及這些問題時,都是有條件的,有特定環境的。
【原文】
7·2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譯文】
孔子說:「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品德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為借鑒,改掉自己的缺點。」
【評析】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受到後代知識分子的極力讚賞。他虛心向別人學習的精神十分可貴,但更可貴的是,他不僅要以善者為師,而且以不善者為師,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這段話,對於指導我們處事待人、修身養性、增長知識,都是有益的。
【原文】
7·23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1)其如予何?」
【註釋】
(1)桓魋:魋,音tuí,任宋國主管軍事行政的官——司馬,是宋桓公的後代。
【譯文】
孔子說:「上天把德賦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麼樣?」
【評析】
公元前492年,孔子從衛國去陳國時經過宋國。桓魋聽說以後,帶兵要去害孔子。當時孔子正與弟子們在大樹下演習周禮的儀式,桓魋砍倒大樹,而且要殺孔子,孔子連忙在學生保護下,離開了宋國,在逃跑途中,他說了這句話。他認為,自己是有仁德的人,而且是上天把仁德賦予了他,所以桓魋對他是無可奈何的。
【原文】
7·24子曰:「二三子(1)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註釋】
(1)二三子:這裡指孔子的學生們。
【譯文】
孔子說:「學生們,你們以為我對你們有什麼隱瞞的嗎?我是絲毫沒有隱瞞的。我沒有什麼事不是和你們一起乾的。我孔丘就是這樣的人。」
【原文】
7·25子以四教:文(1)、行(2)、忠(3)、信(4)。
【註釋】
(1)文:文獻、古籍等。
(2)行:指德行,也指社會實踐方面的內容。
(3)忠:盡己之謂忠,對人盡心竭力的意思。
(4)信:以實之謂信。誠實的意思。
【譯文】
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項內容教授學生。
【評析】
本章主要講孔子教學的內容。當然,這僅是他教學內容的一部分,並不包括全部內容。孔子注重歷代古籍、文獻資料的學習,但僅有書本知識還不夠,還要重視社會實踐活動,所以,從《論語》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孔子經常帶領他的學生周遊列國,一方面向各國統治者進行遊說,一方面讓學生在實踐中增長知識和才幹。但書本知識和實踐活動仍不夠,還要養成忠、信的德行,即對待別人的忠心和與人交際的信實。概括起來講,就是書本知識,社會實踐和道德修養三個方面。
【原文】
7·26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1)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2)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3)而為泰(4),難乎有恆矣。」
【註釋】
(1)斯:就。
(2)恆:指恆心。
(3)約:窮困。
(4)泰:這裡是奢侈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聖人我是不可能看到了,能看到君子,這就可以了。」孔子又說:「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見到始終如一(保持好的品德的)人,這也就可以了。沒有卻裝作有,空虛卻裝作充實,窮困卻裝作富足,這樣的人是難於有恆心(保持好的品德)的。」
【評析】
對於春秋末期社會「禮崩樂壞」的狀況,孔子似乎感到一種絕望,因為他認為在那樣的社會背景下,難以找到他觀念中的「聖人」、「善人」,而那些「虛而為盈,約而為泰」的人卻比比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能看到「君子」、「有恆者」,也就心滿意足了。
【原文】
7·27子釣而不綱(1),弋(2)不射宿(3)。
【註釋】
(1)綱:大繩。這裡作動詞用。在水面上拉一根大繩,在大繩上系許多魚鉤來釣魚,叫綱。
(2)弋:音yì,用帶繩子的箭來射鳥。
(3)宿:指歸巢歇宿的鳥兒。
【譯文】
孔子只用(有一個魚鉤)的釣竿釣魚,而不用(有許多魚鉤的)大繩釣魚。只射飛鳥,不射巢中歇宿的鳥。
【評析】
其實,只用有一個魚鉤的釣竿釣魚和用網捕魚,和只用箭射飛行中的鳥與射巢中之鳥從實質上並無區別。孔子的這種做法,只不過表白他自己的仁德之心罷了。
【原文】
7·28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譯文】
孔子說:「有這樣一種人,可能他什麼都不懂卻在那裡憑空創造,我卻沒有這樣做過。多聽,選擇其中好的來學習;多看,然後記在心裡,這是次一等的智慧。」
【評析】
本章里,孔子提出對自己所不知的東西,應該多聞、多見,努力學習,反對那種本來什麼都不懂,卻在那裡憑空創造的做法。這是他對自己的要求,同時也要求他的學生這樣去做。
【原文】
7·29互鄉(1)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2)其進(3)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4)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5)也。」
【註釋】
(1)互鄉:地名,具體所在已無可考。
(2)與:讚許。
(3)進、退:一說進步、退步;一說進見請教,退出以後的作為。
(4)潔己:潔身自好,努力修養,成為有德之人。
(5)不保其往:保,一說擔保,一說保守。往,一說過去,一說將來。
【譯文】
(孔子認為)很難與互鄉那個地方的人談話,但互鄉的一個童子卻受到了孔子的接見,學生們都感到迷惑不解。孔子說:「我是肯定他的進步,不是肯定他的倒退。何必做得太過分呢?人家改正了錯誤以求進步,我們肯定他改正錯誤,不要死抓住他的過去不放。」
【評析】
孔子時常向各地的人們宣傳他的思想主張。但在互鄉這個地方,就有些行不通了。所以他說:「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這從一個側面體現出孔子「誨人不倦」的態度,而且他認為不應死抓著過去的錯誤不放。
【原文】
7·30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譯文】
孔子說:「仁難道離我們很遠嗎?只要我想達到仁,仁就來了。」
【評析】
從本章孔子的言論來看,仁是人天生的本性,因此為仁就全靠自身的努力,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我欲仁,斯仁至矣。」這種認識的基礎,仍然是靠道德的自覺,要經過不懈的努力,就有可能達到仁。這裡,孔子強調了人進行道德修養的主觀能動性,有其重要意義。
【原文】
7·31陳司敗(1)問:「昭公(2)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3)巫馬期(4)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5),君子亦黨乎?君取(6)於吳,為同姓(7),謂之吳孟子(8)。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註釋】
(1)陳司敗:陳國主管司法的官,姓名不詳,也有人說是齊國大夫,姓陳名司敗。
(2)昭公:魯國的君主,名惆,音chóu,公元前541 ̄前510年在位。「昭」是謚號。
(3)揖:做揖,行拱手禮。
(4)巫馬期:姓巫馬名施,字子期,孔子的學生,比孔子小30歲。
(5)黨:偏袒、包庇的意思。
(6)取:同娶。
(7)為同姓:魯國和吳國的國君同姓姬。周禮規定:同姓不婚,昭公娶同姓女,是違禮的行為。
(8)吳孟子:魯昭公夫人。春秋時代,國君夫人的稱號,一般是她出生的國名加上她的姓,但因她姓姬,故稱為吳孟子,而不稱吳姬。
【譯文】
陳司敗問:「魯昭公懂得禮嗎?」孔子說:「懂得禮。」孔子出來后,陳司敗向巫馬其作了個揖,請他走近自己,對他說:「我聽說,君子是沒有偏私的,難道君子還包庇別人嗎?魯君在吳國娶了一個同姓的女子為做夫人,是國君的同姓,稱她為吳孟子。如果魯君算是知禮,還有誰不知禮呢?」巫馬期把這句話告訴了孔子。孔子說:「我真是幸運。如果有錯,人家一定會知道。」
【評析】
魯昭公娶同姓女為夫人,違反了禮的規定,而孔子卻說他懂禮。這表明孔子的確在為魯昭公袒護,即「為尊者諱」。孔子以維護當時的宗法等級制度為最高原則,所以他自身出現了矛盾。在這種情況下,孔子又不得不自嘲似地說,「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事實上,他已經承認偏袒魯昭公是自己的過錯,只是無法解決這個矛盾而已。
【原文】
7·32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
【譯文】
孔子與別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請他再唱一遍,然後和他一起唱。
【原文】
7·33子曰:「文,莫(1)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註釋】
莫:約摸、大概、差不多。
【譯文】
孔子說:「就書本知識來說,大約我和別人差不多,做一個身體力行的君子,那我還沒有做到。」
【評析】
對於「文,莫吾猶人也」一句,在學術界還有不同解釋。有的說此句意為:「講到書本知識我不如別人」;有的說此句應為:「勤勉我是能和別人相比的。」我們這裡採用了「大約我和別人差不多」這樣的解釋。他從事教育,既要給學生傳授書本知識,也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他說自己在身體力行方面,還沒有取得君子的成就,希望自己和學生們儘可能地從這個方面再作努力。
【原文】
7·34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1)為之(2)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3)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註釋】
(1)抑:折的語氣詞,「只不過是」的意思。
(2)為之:指聖與仁。
(3)云爾:這樣說。
【譯文】
孔子說:「如果說到聖與仁,那我怎麼敢當!不過(向聖與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厭煩地做,教誨別人也從不感覺疲倦,則可以這樣說的。」公西華說:「這正是我們學不到的。」
【評析】
本篇第2章里,孔子已經談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本章又說到「為之不厭,誨人不倦」的問題,其實是一致。他感到,說起聖與仁,他自己還不敢當,但朝這個方向努力,他會不厭其煩地去做,而同時,他也不感疲倦地教誨別人。這是他的由衷之言。仁與不仁,其基礎在於好學不好學,而學又不能停留在口頭上,重在能行。所以學而不厭,為之不厭,是相互關聯、基本一致的。
【原文】
7·35子疾病(1),子路請禱(2)。子曰:「有諸(3)?」子路對曰:「有之。《誄》(4)曰:『禱爾於上下神祗(5)。』」子曰:「丘之禱久矣。」
【註釋】
(1)疾病:疾指有病,病指病情嚴重。
(2)請禱:向鬼神請求和禱告,即祈禱。
(3)有諸:諸,「之於」的合音。意為:有這樣的事嗎。
(4)《誄》:音lěi,祈禱文。
(5)神祗:祗:音qí,古代稱天神為神,地神為祗。
【譯文】
孔子病情嚴重,子路向鬼神祈禱。孔子說:「有這回事嗎?」子路說:「有的。《誄》文上說:『為你向天地神靈祈禱。』」孔子說:「我很久以來就在祈禱了。」
【評析】
孔子患了重病,子路為他祈禱,孔子對此舉並不加以反對,而且說自己已經祈禱很久了。對於這段文字怎麼理解?有人認為,孔子本人也向鬼神祈禱,說明他是一個非常迷信天地神靈的人;也有人說,他已經向鬼神祈禱很久了,但病情卻未見好轉,表明他對鬼神抱有懷疑態度,說孔子認為自己平素言行並無過錯,所以祈禱對他無所謂。這兩種觀點,請讀者自己去仔細品評。
【原文】
7·36子曰:「奢則不孫(1),儉則固(2)。與其不孫也,寧固。」
【註釋】
(1)孫:同遜,恭順。不孫,即為不順,這裡的意思是「越禮」。
(2)固:簡陋、鄙陋。這裡是寒酸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奢侈了就會越禮,節儉了就會寒酸。與其越禮,寧可寒酸。
【評析】
春秋時代各諸侯、大夫等都極為奢侈豪華,他們的生活享樂標準和禮儀規模都與周天子沒有區別,這在孔子看來,都是越禮、違禮的行為。儘管節儉就會讓人感到寒酸,但與其越禮,則寧可寒酸,以維護禮的尊嚴。
【原文】
7·37子曰:「君子坦蕩蕩(1),小人長戚戚(2)。」
【註釋】
(1)坦蕩蕩:心胸寬廣、開闊、容忍。
(2)長戚戚:經常憂愁、煩惱的樣子。
【譯文】
孔子說:「君子心胸寬廣,小人經常憂愁。」
【評析】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是自古以來人們所熟知的一句名言。許多人常常將此寫成條幅,懸於室中,以激勵自己。孔子認為,作為君子,應當有寬廣的胸懷,可以容忍別人,容納各種事件,不計個人利害得失。心胸狹窄,與人為難、與己為難,時常憂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為君子。
【原文】
7·38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譯文】
孔子溫和而又嚴厲,威嚴而不兇猛,莊重而又安祥。
【評析】
這是孔子的學生對孔子的讚揚。孔子認為人有各種欲與情,這是順因自然的,但人所有的情感與欲求,都必須合乎「中和」的原則。「厲」、「猛」等都有些「過」,而「不及」同樣是不可取的。孔子的這些情感與實際表現,可以說正是符合中庸原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