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罕篇第九
【本篇引語】
本篇共包括3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也」;「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本篇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弟子對其師的議論;此外,還記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動。
【原文】
9·1子罕(1)言利與(2)命與仁。
【註釋】
(1)罕:稀少,很少。
(2)與:贊同、肯定。
【譯文】
孔子很少談到利益,卻贊成天命和仁德。
【評析】
「子罕言利」,說明孔子對「利」的輕視。在《論語》書中,我們也多處見到他談「利」的問題,但基本上主張「先義後利」、「重義輕利」,可以說孔子很少談「利」。此外,本章說孔子贊同「命」和「仁」,表明孔子對此是十分重視的。孔子講「命」,常將「命」與「天」相連,即「天命」,這是孔子思想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孔子還講「仁」,這裡其思想的核心。對此,我們在前面的章節中也已評論,請參閱。
【原文】
9·2達巷黨人(1)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2)。」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
【註釋】
(1)達巷黨人:古代五百家為一黨,達巷是黨名。這是說達巷黨這地方的人。
(2)博學而無所成名:學問淵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來稱道他。
【譯文】
達巷黨這個地方有人說:「孔子真偉大啊!他學問淵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的專長來稱讚他。」孔子聽說了,對他的學生說:「我要專長於哪個方面呢?駕車呢?還是射箭呢?我還是駕車吧。」
【評析】
對於本章里「博學而無所成名一句」的解釋還有一種,即「學問廣博,可惜沒有一藝之長以成名。」持此說的人認為,孔子表面上偉大,但實際上算不上博學多識,他什麼都懂,什麼都不精。對此說,我們覺得似乎有些求全責備之嫌了。
【原文】
9·3子曰:「麻冕(1),禮也;今也純(2),儉(3),吾從眾。拜下(4),禮也;今拜乎上,泰(5)也。雖違眾,吾從下。」
【註釋】
(1)麻冕:麻布製成的禮帽。
(2)純:絲綢,黑色的絲。
(3)儉:儉省,麻冕費工,用絲則儉省。
(4)拜下:大臣面見君主前,先在堂下跪拜,再到堂上跪拜。
(5)泰:這裡指驕縱、傲慢。
【譯文】
孔子說:「用麻布製成的禮帽,符合於禮的規定。現在大家都用黑絲綢製作,這樣比過去節省了,我贊成大家的作法。(臣見國君)首先要在堂下跪拜,這也是符合於禮的。現在大家都到堂上跪拜,這是驕縱的表現。雖然與大家的作法不一樣,我還是主張先在堂下拜。」
【評析】
孔子贊同用比較儉省的黑綢帽代替用麻織的帽子這樣一種作法,但反對在面君時只在堂上跪拜的作法,表明孔子不是頑固地堅持一切都要合乎於周禮的規定,而是在他認為的原則問題上堅持己見,不願作出讓步,因跪拜問題涉及「君主之防」的大問題,與戴帽子有根本的區別。
【原文】
9·4子絕四——毋意(1),毋必(2),毋固(3),毋我(4)。
【註釋】
(1)意:同臆,猜想、猜疑。
(2)必:必定。
(3)固:固執己見。
(4)我:這裡指自私之心。
【譯文】
孔子杜絕了四種弊病:沒有主觀猜疑,沒有定要實現的期望,沒有固執己見之舉,沒有自私之心。
【評析】
「絕四」是孔子的一大特點,這涉及人的道德觀念和價值觀念。人只有首先做到這幾點才可以完善道德,修養高尚的人格。
【原文】
9·5子畏於匡(1),曰:「文王(2)既沒,文不在茲(3)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后死者(4)不得與(5)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6)?」
【註釋】
(1)畏於匡:匡,地名,在今河南省長垣縣西南。畏,受到威脅。公元前496年,孔子從衛國到陳國去經過匡地。匡人曾受到魯國陽虎的掠奪和殘殺。孔子的相貌與陽虎相像,匡人誤以孔子就是陽虎,所以將他圍困。
(2)文王:周文王,姓姬名昌,西周開國之君周武王的父親,是孔子認為的古代聖賢之一。
(3)茲:這裡,指孔子自己。
(4)后死者:孔子這裡指自己。
(5)與:同「舉」,這裡是掌握的意思。
(6)如予何:奈我何,把我怎麼樣。
【譯文】
孔子被匡地的人們所圍困時,他說:「周文王死了以後,周代的禮樂文化不都體現在我的身上嗎?上天如果想要消滅這種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這種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滅這種文化,那麼匡人又能把我怎麼樣呢?」
【評析】
外出遊說時被圍困,這對孔子來講已不是第一次,當然這次是誤會。但孔子有自己堅定的信念,他強調個人的主觀能動作用,認為自己是周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播者。不過,當孔子屢遭困厄時,他也感到人力的局限性,而把決定作用歸之於天,表明他對「天命」的認可。
【原文】
9·6太宰(1)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2)之將聖,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3)。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註釋】
(1)太宰:官名,掌握國君宮廷事務。這裡的太宰,有人說是吳國的太宰伯,但不能確認。
(2)縱:讓,使,不加限量。
(3)鄙事:卑賤的事情。
【譯文】
太宰問子貢說:「孔夫子是位聖人吧?為什麼這樣多才多藝呢?」子貢說:「這本是上天讓他成為聖人,而且使他多才多藝。」孔子聽到后說:「太宰怎麼會了解我呢?我因為少年時地位低賤,所以會許多卑賤的技藝。君子會有這麼多的技藝嗎?不會多的。」
【評析】
作為孔子的學生,子貢認為自己的老師是天才,是上天賦予他多才多藝的。但孔子這裡否認了這一點。他說自己少年低賤,要謀生,就要多掌握一些技藝,這表明,當時孔子並不承認自己是聖人。
【原文】
9·7牢(1)曰:「子云,『吾不試(2),故藝』。」
【註釋】
(1)牢:鄭玄說此人系孔子的學生,但在《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中未見此人。
(2)試:用,被任用。
【譯文】
子牢說:「孔子說過,『我(年輕時)沒有去做官,所以會許多技藝』。」
【評析】
這一章與上一章的內容相關聯,同樣用來說明孔子「我非生而知之」的思想。他不認為自己是「聖人」,也不承認自己是「天才」,他說他的多才多藝是由於年輕時沒有去做官,生活比較清貧,所以掌握了這許多的謀生技藝。
【原文】
9·8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1)問於我,空空如也(2)。我叩(3)其兩端(4)而竭(5)焉。」
【註釋】
(1)鄙夫:孔子稱鄉下人、社會下層的人。
(2)空空如也:指孔子自己心中空空無知。
(3)叩:叩問、詢問。
(4)兩端:兩頭,指正反、始終、上下方面。
(5)竭:窮盡、儘力追究。
【譯文】
孔子說:「我有知識嗎?其實沒有知識。有一個鄉下人問我,我對他談的問題本來一點也不知道。我只是從問題的兩端去問,這樣對此問題就可以全部搞清楚了。」
【評析】
孔子本人並不是高傲自大的人。事實也是如此。人不可能對世間所有事情都十分精通,因為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但孔子有一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這就是「叩其兩端而竭」,只要抓住問題的兩個極端,就能求得問題的解決。這種方法,體現了儒家的中庸思想,是一種十分有意義的思想方法。
【原文】
9·9子曰:「鳳鳥(1)不至,河不出圖(2),吾已矣夫!」
【註釋】
(1)鳳鳥: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鳥。傳說鳳鳥在舜和周文王時代都出現過,它的出現象徵著「聖王」將要出世。
(2)河不出圖:傳說在上古伏羲氏時代,黃河中有龍馬背負八卦圖而出。它的出現也象徵著「聖王」將要出世。
【譯文】
孔子說:「鳳鳥不來了,黃河中也不出現八卦圖了。我這一生也就完了吧!」
【評析】
孔子為了恢復禮制而辛苦奔波了一生。到了晚年,他看到周禮的恢復似乎已經成為泡影,於是發出了以上的哀嘆。從這幾句話來看,孔子到了晚年,他頭腦中的宗教迷信思想比以前更為嚴重。
【原文】
9·10子見齊衰(1)者,冕衣裳者(2)與瞽(3)者,見之,雖少,必作(4);過之,必趨(5)。
【註釋】
(1)齊衰:音zīcuī,喪服,古時用麻布製成。
(2)冕衣裳者:冕,官帽;衣,上衣;裳,下服,這裡統指官服。冕衣裳者指貴族。
(3)瞽:音gǔ,盲。
(4)作:站起來,表示敬意。
(5)趨:快步走,表示敬意。
【譯文】
孔子遇見穿喪服的人,當官的人和盲人時,雖然他們年輕,也一定要站起來,從他們面前經過時,一定要快步走過。
【評析】
孔子對於周禮十分熟悉,他知道遇到什麼人該行什麼禮,對於尊貴者、家有喪事者和盲者,都應禮貌待之。孔子之所以這樣做,也說明他極其尊崇「禮」,並盡量身體力行,以恢復禮治的理想社會。
【原文】
9·11顏淵喟(1)然嘆曰:「仰之彌(2)高,鑽(3)之彌堅,瞻(4)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5),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6)。雖欲從之,末由(7)也已。」
【註釋】
(1)喟:音kuì,嘆息的樣子。
(2)彌:更加,越發。
(3)鑽:鑽研。
(4)瞻:音zhān,視、看。
(5)循循然善誘人:循循然,有次序地。誘,勸導,引導。
(6)卓爾:高大、超群的樣子。
(7)末由:末,無、沒有。由,途徑,路徑。這裡是沒有辦法的意思。
【譯文】
顏淵感嘆地說:「(對於老師的學問與道德),我抬頭仰望,越望越覺得高;我努力鑽研,越鑽研越覺得不可窮盡。看著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後面。老師善於一步一步地誘導我,用各種典籍來豐富我的知識,又用各種禮節來約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學習都不可能,直到我用盡了我的全力。好像有一個十分高大的東西立在我前面,雖然我想要追隨上去,卻沒有前進的路徑了。」
【評析】
顏淵在本章里極力推崇自己的老師,把孔子的學問與道德說成是高不可攀。此外,他還談到孔子對學生的教育方法,「循循善誘」則成為日後為人師者所遵循的原則之一。
【原文】
9·12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1)。病間(2),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且予與其死於臣之手也,無寧(3)死於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縱不得大葬(4),予死於道路乎?」
【註釋】
(1)為臣:臣,指家臣,總管。孔子當時不是大夫,沒有家臣,但子路叫門人充當孔子的家臣,準備由此人負責總管安葬孔子之事。
(2)病間:病情減輕。
(3)無寧:寧可。「無」是發語詞,沒有意義。
(4)大葬:指大夫的葬禮。
【譯文】
孔子患了重病,子路派了(孔子的)門徒去作孔子的家臣,(負責料理後事,)後來,孔子的病好了一些,他說:「仲由很久以來就干這種弄虛作假的事情。我明明沒有家臣,卻偏偏要裝作有家臣,我騙誰呢?我騙上天吧?與其在家臣的侍候下死去,我寧可在你們這些學生的侍候下死去,這樣不是更好嗎?而且即使我不能以大夫之禮來安葬,難道就會被丟在路邊沒人埋嗎?」
【評析】
儒家對於葬禮十分重視,尤其重視葬禮的等級規定。對於死去的人,要嚴格地按照周禮的有關規定加以埋葬。不同等級的人有不同的安葬儀式,違反了這種規定,就是大逆不道。孔子反對學生們按大夫之禮為他辦理喪事,是為了恪守周禮的規定。
【原文】
9·13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匵(1)而藏諸?求善賈(2)而沽諸?」子曰:「沽(3)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註釋】
(1)韞匵:音yùndù,收藏物件的柜子。
(2)善賈:識貨的商人。
(3)沽:賣出去。
【譯文】
子貢說:「這裡有一塊美玉,是把它收藏在柜子里呢?還是找一個識貨的商人賣掉呢?」孔子說:「賣掉吧,賣掉吧!我正在等著識貨的人呢。」
【評析】
「待賈而沽」說明了這樣一個問題,孔子自稱是「待賈者」,他一方面四處遊說,以宣傳禮治天下為己任,期待著各國統治者能夠行他之道於天下;另一方面,他也隨時準備把自己推上治國之位,依靠政權的力量去推行禮。因此,本章反映了孔子求仕的心理。
【原文】
9·14子欲居九夷(1)。或曰:「陋(2),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註釋】
(1)九夷:中國古代對於東方少數民族的通稱。
(2)陋:鄙野,文化閉塞,不開化。
【譯文】
孔子想要搬到九夷地方去居住。有人說:「那裡非常落後閉塞,不開化,怎麼能住呢?」孔子說:「有君子去位,就不閉塞落後了。」
【評析】
中國古代,中原地區的人把居住在東面的人們稱為夷人,認為此地閉塞落後,當地人也愚昧不開化。孔子在回答某人的問題時說,只要有君子去這些地方住,傳播文化知識,開化人們的愚蒙,那麼這些地方就不會閉塞落後了。
【原文】
9·15子曰:「吾自衛反魯(1),然後樂正(2),雅頌(3)各得其所。」
【註釋】
(1)自衛反魯:公元前484年(魯哀公十一年)冬,孔子從衛國返回魯國,結束了14年遊歷不定的生活。
(2)樂正:調整樂曲的篇章。
(3)雅頌:這是《詩經》中兩類不同的詩的名稱。也是指雅樂、頌樂等樂曲名稱。
【譯文】
孔子說:「我從衛國返回到魯國以後,樂才得到整理,雅樂和頌樂各有適當的安排。」
【原文】
9·16子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
【譯文】
孔子說:「在外事奉公卿,在家孝敬父兄,有喪事不敢不儘力去辦,不被酒所困,這些事對我來說有什麼困難呢?」
【評析】
「出則事公卿」,是為國盡忠;「入則事父兄」,是為長輩盡孝。忠與孝是孔子特彆強調的兩個道德規範。它是對所有人的要求,而孔子本人就是這方面的身體力行者。在這裡,孔子說自己已經基本上做到了這幾點。
【原文】
9·1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譯文】
孔子在河邊說:「消逝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啊,不分晝夜地向前流去。」
【原文】
9·18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譯文】
孔子說:「我沒有見過像好色那樣好德的人。」
【原文】
9·19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1),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註釋】
(1)簣:音kuì,土筐。
【譯文】
孔子說:「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這時停下來,那是我自己要停下來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雖然只倒下一筐,這時繼續前進,那是我自己要前進的。」
【評析】
孔子在這裡用堆土成山這一比喻,說明功虧一簣和持之以恆的深刻道理,他鼓勵自己和學生們無論在學問和道德上,都應該是堅持不懈,自覺自愿。這對於立志有所作為的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對人的道德品質的塑造。
【原文】
9·20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
【譯文】
孔子說:「聽我說話而能毫不懈怠的,只有顏回一個人吧!」
【原文】
9·21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
【譯文】
孔子對顏淵說:「可惜呀!我只見他不斷前進,從來沒有看見他停止過。」
【評析】
孔子的學生顏淵是一個十分勤奮刻苦的人,他在生活方面幾乎沒有什麼要求,而是一心用在學問和道德修養方面。但他卻不幸死了。對於他的死,孔子自然十分悲痛。他經常以顏淵為榜樣要求其他學生。
【原文】
9·22子曰:「苗而不秀(1)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註釋】
(1)秀:稻、麥等莊稼吐穗揚花叫秀。
【譯文】
孔子說:「莊稼出了苗而不能吐穗揚花的情況是有的;吐穗揚花而不結果實的情況也有。」
【評析】
這是孔子以莊稼的生長、開花到結果來比喻一個人從求學到做官的過程。有的人很有前途,但不能堅持始終,最終達不到目的。在這裡,孔子還是希望他的學生既能勤奮學習,最終又能做官出仕。
【原文】
9·23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譯文】
孔子說:「年輕人是值得敬畏的,怎麼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歲時還默默無聞,那他就沒有什麼可以敬畏的了。」
【評析】
這就是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社會在發展,人類在前進,後代一定會超過前人,這種今勝於昔的觀念是正確的,說明孔子的思想並不完全是頑固守舊的。
【原文】
9·24子曰:「法語之言(1),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2),能無說(3)乎?繹(4)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5)如之何也已矣。」
【註釋】
(1)法語之言:法,指禮儀規則。這裡指以禮法規則正言規勸。
(2)巽與之言:巽,恭順,謙遜。與,稱許,讚許。這裡指恭順讚許的話。
(3)說:音yuè,同「悅」。
(4)繹:原義為「抽絲」,這裡指推究,追求,分析,鑒別。
(5)末:沒有。
【譯文】
孔子說:「符合禮法的正言規勸,誰能不聽從呢?但(只有按它來)改正自己的錯誤才是可貴的。恭順讚許的話,誰能聽了不高興呢?但只有認真推究它(的真偽是非),才是可貴的。只是高興而不去分析,只是表示聽從而不改正錯誤,(對這樣的人)我拿他實在是沒有辦法了。」
【評析】
這裡講的第一層意見是言行一致的問題。聽從那些符合禮法的話只是問題的一方面,而真正依照禮法的規定去改正自己的錯誤,才是問題的實質。第二層的意思是忠言逆耳,而順耳之言的是非真偽,則應加以仔細辨別。對於孔子所講的這兩點,我們今天還應借鑒它,按照這樣的原則去辦事。
【原文】
9·25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1)
【註釋】
(1)此章重出,見《學而》篇第一之第8章。
【原文】
9·26子曰:「三軍(1)可奪帥也,匹夫(2)不可奪志也。」
【註釋】
(1)三軍:12500人為一軍,三軍包括大國所有的軍隊。此處言其多。
(2)匹夫:平民百姓,主要指男子。
【譯文】
孔子說:「一**隊,可以奪去它的主帥;但一個男子漢,他的志向是不能強迫改變的。」
【評析】
「理想」這個詞,在孔子時代稱為「志」,就是人的志向、志氣。「匹夫不可奪志」,反映出孔子對於「志」的高度重視,甚至將它與三軍之帥相比。對於一個人來講,他有自己的獨立人格,任何人都無權侵犯。作為個人,他應維護自己的尊嚴,不受威脅利誘,始終保持自己的「志向」。這就是中國人「人格」觀念的形成及確定。
【原文】
9·27子曰:「衣(1)敝縕袍(2),與衣狐貉(3)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忮不求(4),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註釋】
(1)衣:穿,當動詞用。
(2)敝縕袍:敝,壞。縕,音yùn,舊的絲棉絮。這裡指破舊的絲棉袍。
(3)狐貉:用狐和貉的皮做的裘皮衣服。
(4)不忮不求,何用不臧:這兩句見《詩經·邶風·雄雉》篇。忮,音zhì,害的意思。臧,善,好。
【譯文】
孔子說:「穿著破舊的絲棉袍子,與穿著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認為是可恥的,大概只有仲由吧。(《詩經》上說:)『不嫉妒,不貪求,為什麼說不好呢?』」子路聽后,反覆背誦這句詩。孔子又說:「只做到這樣,怎麼能說夠好了呢?」
【評析】
這一章記述了孔子對他的弟子子路先誇獎又批評的兩段話。他希望子路不要滿足於目前已經達到的水平,因為僅是不貪求、不嫉妒是不夠的,還要有更高的更遠的志向,成就一番大事業。
【原文】
9·28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后也。」
【譯文】
孔子說:「到了寒冷的季節,才知道松柏是最後凋謝的。」
【評析】
孔子認為,人是要有骨氣的。作為有遠大志向的君子,他就像松柏那樣,不會隨波逐流,而且能夠經受各種各樣的嚴峻考驗。孔子的話,語言簡潔,寓意深刻,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原文】
9·2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譯文】
孔子說:「聰明人不會迷惑,有仁德的人不會憂愁,勇敢的人不會畏懼。」
【評析】
在儒家傳統道德中,智、仁、勇是重要的三個範疇。《禮記·中庸》說:「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孔子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具備這三德,成為真正的君子。
【原文】
9·30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1);可與適道,未可與立(2);可與立,未可與權(3)。」
【註釋】
(1)適道:適,往。這裡是志於道,追求道的意思。
(2)立:堅持道而不變。
(3)權:秤錘。這裡引申為權衡輕重。
【譯文】
孔子說:「可以一起學習的人,未必都能學到道;能夠學到道的人,未必能夠堅守道;能夠堅守道的人,未必能夠隨機應變。」
【原文】
9·31「唐棣(1)之華,偏其反而(2)。豈不爾思,室是遠而(3)。」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
【註釋】
(1)唐棣:一種植物,屬薔薇科,落葉灌木。
(2)偏其反而:形容花搖動的樣子。
(3)室是遠而:只是住的地方太遠了。
【譯文】
古代有一首詩這樣寫道:「唐棣的花朵啊,翩翩地搖擺。我豈能不想念你嗎?只是由於家住的地方太遠了。」孔子說:「他還是沒有真的想念,如果真的想念,有什麼遙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