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印刷
「齊步——走!」趙旭一聲令下,四排隊伍整齊一致地邁著步子向前。這些親兵已經訓練了一個月,齊步走已能走得很整齊。
這一個月下來,趙旭跟著訓練,身上的肌肉結實了不少。教這些親兵練習齊步走,費了趙旭不少精力。他這才體會到當教官的不易。還好這段時間跟著加強了鍛煉,要不然身體還真的吃不消。
趙旭讓親兵來回走了幾次,很滿意他們的進步。四個親兵隊長表現非常出色,已能代替趙旭來進行訓練。趙旭對四個親兵隊長交代了一番,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趙旭回到了自己的住處,拿起鵝毛筆寫了一會兒。他還是不習慣用毛筆,一個是自己寫不好,另外一個也寫得慢,寫不了幾個字就得蘸墨。他自己用鵝毛做了一支筆,雖說還是要蘸墨,但比用毛筆還是快多了。
趙旭現在琢磨著編一套教材,主要是語文和數學兩門課。趙旭可不希望自己的親兵是一群文盲。提高他們的素質,既可以提高戰鬥力,也可以更好地指揮他們。畢竟,經過學習的人能更好懂得自己的意圖。
趙旭現在就在編一套教材,是按照小學一年級的標準來的,語文主要是識字,例舉平常能見到的一些事物,然後是幾篇簡單的課文,數學就從數數開始到十以內的加減法。
這套教材趙旭已經編得差不多了。差人去印刷鋪子打聽了一下,要印刷出來的話得六十多貫,而現在趙旭府中的錢財不到一百貫了。他也不想做一個敗家子,所以得想個掙錢的辦法。
寫完之後,趙旭放下筆,心裡有些煩躁,就到外面走走。
小祥子這時給他送來了午飯,趙旭示意他放在屋子裡。
小祥子放好之後,走了出來,到趙旭身邊,道;「王爺,先去吃飯吧。」
趙旭道:「王府還有多少銀錢?」
小祥子小聲道:「聽管家說還有八十多貫錢。」
趙旭道:「嗯,我知道了。等一下你去叫管家過來,我有事情和他商量。」
小祥子道:「好的,我現在就去叫他。」說著,就離開了。
趙旭回到自己的房間,慢慢吃了起來。不過,他也沒多少心情吃飯。天氣逐漸轉涼了,自己的親兵雖然添置了棉衣棉被,但卻讓郡王府一下子又陷入了無錢可用的地步。趙旭現在倒真的希望自己有金手指,可以點石成金。他在想,如果自己大學里學的是工科,到這裡隨便發明個什麼東西也許就能掙大錢。
趙旭意淫了一會兒,還是回到現實中來。那天去賣古玩字畫回來,讓趙旭想到了一條生財之路,這幾天也一直在思考著這件事。北宋的書籍既然這麼貴,自己為什麼不開一個書店?只是他現在還不清楚開印刷店需要些什麼,所以才找管家來商量。
過不多久,小祥子就帶著管家到了趙旭房間外。趙旭已經吃完午飯,讓二人進來,然後示意小祥子把東西收拾好端下去。
趙旭道:「管家,我想自己開一個印刷店。你看這件事可行嗎?」
楊興有些吃驚,道:「王爺為何有此想法?」
趙旭道:「這件事情我考慮過多日了,並不是一時興起。我想教我的親兵認字,後來打聽到印刷、紙張費用就是一筆不小的支出。我知道現在王府費用緊張,就想自己開一個印刷店。一方面可以省下一些錢,另一方面也想憑此賺些錢補貼王府開支。」
楊興道:「王爺的親兵練好武藝就行了,為何還要教他們讀書認字?」
趙旭知道自己的想法管家可能不會接受,所以也不做解釋,道:「管家,你就說說吧,這件事是否可行?」
楊興道:「可行倒是可行,但這樣下來我們王府最多可以支撐一個月。一旦印刷店沒有盈餘,那一個月之後又只能靠變賣財產度日了。王爺,這樣做不行啊。」
趙旭有他自己的想法。這個時代已經有了活字印刷。不過,活字印刷雖然已經發明了出來,但宋朝更多的還是雕版印刷。宋朝的雕版印刷,一般多用木板刻字,但也有人用銅板雕刻。一種書,只雕一回木板,就可以印很多部,比用手寫不知要快多少倍了。可是用這種方法,印一種書就得雕一回木板,費的人工仍舊很多,無法迅速地、大量地印刷書籍,有些書字數很多,常常要雕好多年才能雕好,萬一這部書印了一次不再重印,那麼,雕得好好的木板就完全沒用了。
畢升的活字印刷效率比雕版印刷不知道快了多少倍,用膠泥做成一個一個四方長柱體,一面刻上單字,再用火燒硬,這就是一個一個的活字。印書的時候,先予備好一塊鐵板,鐵板上面放上松香和蠟之類的東西,鐵板四周圍著一個鐵框,在鐵框內密密地排滿活字,滿一鐵框為一版,再用火在鐵板底下烤,使松香和蠟等熔化。另外用一塊平板在排好的活字上面壓一壓,把字壓平,一塊活字版就排好了。它同雕版一樣,只要在字上塗墨,就可以印刷了。為了提高效率,可以準備兩塊鐵板,組織兩個人同時工作,一塊板印刷,另一塊板排字;等第一塊板印完,第二塊板已經準備好了。兩塊鐵板互相交替著用,印得很快。印過以後,把鐵板再放在火上燒熱,使松香和蠟等熔化,把活字拆下來,下一次還能使用。
不過,活字印刷雖然比雕版印刷要快速,但印刷效果卻要差得多。所以,在活字印刷發明之後,雕版印刷還是很盛行,兩種印刷術并行於世。
趙旭在上論壇的時候,看到了一個帖子,裡面就是介紹活字印刷的。在元朝時候,有一個著名的學者王禎,發明了用木活字印刷書籍的方法。他先在一塊木板上刻好字,再用小鋸子把每個字鋸開,使每個字成為單獨一小塊,再用刀四面修光,每一塊都修得一樣大小。排版的時候,把木活字一個個排到木盤裡去,排了一行,就用削好的竹片隔開;一塊排滿了,又用削好的小木片把有空隙的地方塞緊,使木活字不能移動。這樣,就可以印書了。
王禎不但創造了木活字,還發明了轉輪排字架。用木材做成兩個直徑約七尺的大輪盤,一個叫韻輪,一個叫雜字輪,輪盤裡有一個個格子。不常用的木活字,按韻分類,擺在韻輪的格子里;常用的字,擺在雜字輪的格子里。排版的時候,一個人按原稿念,一個人坐在兩個輪架中間,轉動韻輪或雜字輪揀字,非常方便,大大地加快了排版的速度。可以說,王禎發明的木活字印刷是中國印刷術發展的又一個里程碑。
現在,活字印刷沒有什麼市場,主要是因為印刷的效果不好,但如果超時代的木活字提前發明了出來,那肯定會有巨大的市場的。木活字的印刷效果雖然趕不上雕版印刷,但也不會差得太遠,絕對比泥活字印刷效果好得多。這也是趙旭自己開印刷店最大的本錢。
趙旭對木活字印刷很有信心,道:「管家,你去城裡看看,合適的話就盤下一個印刷店。」
楊興道:「王爺,盤下印刷店之後呢?湟州城讀書之人本來就少,開印刷店恐怕不會賺錢,反而會賠本。」
趙旭道:「這個你不用擔心,我自有印刷秘術,到時你自會明白的。」
楊興將信將疑地離開了。
第二天,管家楊興就帶回了好消息。城中有一家春秋書館,東家是開封人,因為覺得湟州城朝不保夕,書館也不能掙什麼錢,就打算賣了店去開封。
趙旭向楊興問明了情況,決定買下書館的油墨和紙張,至於書館,他並不想要。一方面是書館離王府有些距離,得專門派人打理,另一方面也不利於自己保守自己的印刷秘密。
趙旭花了六十貫錢就買回了大量的紙張、油墨和其他印刷的器具。另外,還給了春秋書館的工匠一筆工錢,讓他們用上好的銀杏木刻了幾千個字。當然,這些字刻得比較小,這樣以後印書的時候一張紙也可以多印一些字。刻好之後,再用小鋸子把每個字鋸開,至於原因,他就沒給這些工匠說了。幾位工匠一人得了一貫工錢,都高興地離開了。
親兵軍營還剩下幾個房間,趙旭用了一間來專門印刷書籍。王禎使用的轉輪,他也早派人抓緊時間趕製出來了。對於排這些字的順序,當然就用他最熟悉的拼音排序法了。
忙完這些以後,已經是五天之後了。親兵中有兩人竟然在印刷店干過活,對於制墨造紙等都比較熟悉,這讓趙旭大喜過望,又找了幾個識字的親兵,幫著排字。同時,叫所有親兵把那些小的木字修光。
宋朝人喜歡做詩詞,趙旭學的也是漢語言文學專業,所以他就決定從自己熟悉的地方入手。他記得不少北宋以後的詩詞,不過他並不想抄襲那些文學大家的作品。穿越之人挺無恥的一件事就是抄襲後世的詩詞,這和做賊沒什麼區別,趙旭不屑為之。他想到了北宋末期的詞人李清照、賀鑄、周邦彥三人。這三人他最熟悉,在文學史上地位很高。其中賀鑄、周邦彥是死於北宋末年,至於什麼時候死的趙旭也記不清楚了。李清照在南宋建立后還活了二三十年,現在年紀應該不算很大。這個時候沒有盜版和版權一說,自己可以把他們的作品刊印出來,也算是為三人揚名,同時自己也可以賺錢,真的是一舉兩得。
想到這裡,趙旭決定立即動手開始編書。他用了一天時間,把三人的一些代表作寫了出來,並按自己的理解做了一番點評。當然,李清照南渡后的作品就沒有選了,欺世盜名的事情趙旭還不想做。
編好之後,趙旭又覺得就這麼一些東西似乎太少了,於是他決定編寫宋朝的文學史,這也是他擅長的。趙旭當然不會按照他學的教科書那樣來編寫,而是加入了很多自己的理解。當然,內容也不可能太多。按照後世的水平來看,這樣的書根本不可能出版,但在這個時代卻是首創。
忙了幾天後,趙旭終於把書的初稿完成了。又用了兩天時間修改潤色,這才開始準備印刷。排好版面,塗上墨,再把紙張往上一鋪,用包上沙子的布包一碾,字就印好了。
不過,第一張出來之後出現著墨不均、字跡不清晰的情況。
趙旭有些失望,道:「這是為什麼?」
那兩個在印刷店干過活的孩子相互看了一眼,其中一個道:「這是因為木字修光的時候修得不均勻。」
趙旭道:「那好,我們再重修一遍,就我們六個人。這次要保證修得均勻。」
當下,幾人把那些木字再細細修光了一遍,再次排版印出來,效果確實好多了。幾人加快進度,不到十日就全部印好了,一共五百冊。趙旭為這本書取了一個很俗氣的名字:《大宋文學史及作品選》。
印好之後,趙旭還設計一個封面,找了一個雕版刻印工匠設計了一副木版畫,上面刻有數朵梅花,看起來簡潔而又高雅。另外,趙旭還把他自己的名字刻在了上面。
趙旭上大學的時候,寢室里一個同學自費出書,讓他挺羨慕的。臨近畢業,班長又收集每個同學一篇文章,也自費出了一本書。中文專業畢業,如果畢業了都還沒有文章變成鉛字,那真的是相當丟臉的一件事。現在,趙旭現在也有自己的作品出版了,心中那種自豪與欣喜不言而喻。
看著刻好的木板,趙旭很滿意。不過他總覺得好像少了一點什麼,思來想去,終於發現了不對,那就是少了出版社。給自己的出版社取個什麼名字好呢?趙旭的腦中冒出個名字:中華書局。
中華書局在出版界那是當仁不讓的泰斗,和商務印書館雙峰對立,是中國近代以來最出名的兩個出版社。趙旭想了一下,還是放棄了這個名字,取了一個俗名:湟州文藝出版社。三月的時候,宋徽宗已下旨將湟州改名為樂州,不過樂州這個稱呼卻無人提起,所以趙旭還是繼續使用湟州這個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