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民國立,軍閥一起來分權
1912年12月6日11時,韓鵬彰於總統府宣布新政府設立,並將國名、國旗、國歌、憲法均宣於外。同時將國務府院與秘書處整合,統稱「國務院」。
國務院下設: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試院、監察院、軍事委員會、國防部、軍政部、海軍部、航空委員會、參謀本部、軍令部、訓練總監部、軍訓部、政治部、後方勤務部、兵役部、軍事參議院及戰略顧問委員會、內政部、外交部、財政部、主計部、審計院及審計部;
又將「農礦、工商、實業、經濟、農林」各設部門、另設建設委員會、資源委員會、全國經濟委員會、行政院全國糧食管理局及糧食部、交通部、鐵道部、地政署及地政部、行政院水利委員會及水利部、社會部;
還設「賑款委員會、賑災委員會、及振務委員會、振濟委員會」、教育行政委員會及大學院與教育部、行政院衛生署及衛生部、蒙藏委員會、儒務委員會、「司法部及司法行政部、行政法院、中央公務員懲戒委員會、最高法院並中央特種刑事法庭」;並設立「考選委員會、考選部」、設立銓敘部。
另有如中央研究院、舊都博物院、中央圖書雜誌審查委員會、國史館籌備委員會、國家總動員會議、戰時生產局、善後救濟總署、善後事業委員會、物資供應局、新聞局等不一一贅述。
以上這一連串讓人看得眩目的職能部門,冷眼瞅著實在繁瑣冗長,但它們的存在確保了一個政府的正常運作。
這裡,咱們解釋一下「銓敘部」是做什麼的。銓敘,也就是一種敘官制度,是舊時用來選擇、任命官員的制度,具體來說就是當政者按照資歷或者是功勞、功績來核定一個官員的能力,看看應該授予他什麼樣的官職,是否應該給他升遷等。
韓鵬彰宣布了各部門的崗位以及人員安置后,又對那些在華夏中影響力重大的軍閥等做了詳細的安排。也就是按照現今各軍閥的勢力範圍,即根據他們的地盤劃分行政區域。全國上下除京、津、滬、冀、巴渝外,一部分劃為十五個區域,由這十五個大軍閥來進行管理;其餘地區,如藏、疆、滿、蒙等地則由中央政府派軍駐守,協助當地職官管理政務;另台灣、香港、澳門便由中央政府指派行政長官上任。
分統這十一個區域的軍閥派系,分別是:直系、晉系、皖系、奉系、桂系、粵系、秦系、湘系、豫系、贛軍、黔軍、滇軍、浙軍、川軍、以及負責「隴、綏、察」的西北軍。
關於軍閥統帥的權力與義務,有如下安排:
1.中央政府授予各統帥管轄當地政務、軍事之管轄權。
2.各軍統帥於每年十二月之前,將其軍隊人員、規模、配備以及行政府院所設立的官職、人數以及官員信息統一報送中央政府。中央政府不定時遣特派員查檢,各地方統帥不得妨礙特派員行使職權辦理公務。
3.各行政區域每年所收稅銀之六成,應上繳中央財政部;所餘四成由該區域統帥自行使用。該地軍隊之餉銀、行政官員之俸銀,由中央政府負責二成,其餘八成由各軍統帥自行給配。
4.各行政區域統帥無權與外邦簽訂條約,外交權仍歸屬中央政府。凡所需接待外國使館代表之事宜,應提前向外交部、內政部申請,由中央政府派遣陪同人員方可。
5.各統帥、行政長官、政務將軍須於每年六月抵達京城,與大總統、副總統、總理、以及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檢察院等部門官員共商國事。
……
綜上,自1906年至1912年,持續了六年的軍閥混戰終於結束。無論私下各軍閥如何思量,無論將來他們是否能如數上繳稅銀、是否甘心權力被束縛,至少現在的華夏終於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統一。後世有人也指出此政府成立的違規之處,如憲法先於民國成立、軍閥把持地方行政、民眾被排除在國家政權之外等不足之處,或者說是缺陷隱患。但在當時,這個政府讓陷於內耗的華夏重整精力,使軍隊之裝備、配置、作戰方法等均得到質的提升,從而使華夏躲過被殖民被掠奪的命運。就像若干年後,揪著孫子耳朵斥罵的蘇懷鳴所說:「都說好漢不提當年,當初的做法自有當初的苦衷和必然,你丫做事後諸葛做的挺歡,咋不想著學人卧龍做好現在呢?把現在的事踏實做好,也不白瞎了你的姓氏!」
……
1914年,這是特別的一年,西方列強終於憋不住心裡*裸的*,扒開文明的外皮,向著被他們視為資源後備處的殖民地露出了獠牙,而他們之間也因為爭搶殖民地而大打出手。
由於這裡的華夏沒有同盟國的勢力地盤,因此日本鬼只能看著歐洲戰區打得熱鬧,自己在地圖前干轉悠。對於剛剛和平發展的華夏,美英等國自然不安好心,戰爭開始不久便同時邀請華、日兩國加入協約國。小日本兒得了信兒忙不迭得的遞交出書函,開著自家建造的戰列艦,跟在美英後面屁顛屁顛兒的駛向戰區。
倒是華夏態度十分曖昧,韓鵬彰於總統府召開緊急商議會。
韓鵬彰:「日前,美英法之領事均提出邀我華夏入協約一方,共抗奧德,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各系軍閥:「辛丑之事雖漸遠,然昔時之險歷歷在目,不敢或忘。今列強諸惡陷於混戰,而我華夏則免於難,此乃天之幸佑,吾等焉敢不珍之惜之?況沙俄蠶食我領土之心不死,近幾年邊界挑釁之事漸頻,狼子野心當誅之不及,更遑論助戰乎?當下正是我華夏積蓄戰力,於縫隙處茁壯之際,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此戰吾等可觀之、可望之,唯獨不可入之。大總統盡可許協約國以希冀,吾華夏鼓舞吶喊不敢失責,必贊之以待勝至。」
咳咳,這話當然不會是各位粗獷的漢子們說出來的,以上字句皆是按照他們各家參謀事後寫的書面語整理出來的。據說會議當時的場面還是很歡快的,大家的話語還是很豪爽的。
韓鵬彰會議后邀請伸出橄欖枝的各國代表商議參戰之事,韓楊等人先是對於同盟國之舉動表示憤慨,又對協約國之「大義」表示讚賞,最後對於英法俄等國深陷戰亂表示同情。這真是一個令人聞之傷心的事情,但是華夏也沒有能力啊!?(???)?
韓鵬彰開始訴苦,我們華夏武力值低,裝備落後,一直想向諸友國求助,奈何不知如何開口。
在場的就沒有傻子,韓鵬彰一開口,大家都明白了,華夏這是想要武器。
韓鵬彰補充:「華夏願以糧食、白銀相抵之。」話音一落,在座的幾人眼中開始放光。這次戰爭之前,經濟危機籠罩歐洲,飢餓、貧困使得戰爭迫不及待。現下華夏主動提出此意,這幾國就沒有不動心的。當然,紳士們是需要矜持的,代表們紛紛表示要先好好思慮一番再做答覆。韓鵬彰親自送至總統府外,臨別時特別補充,話里含意是華夏願意在能力範圍內,最大程度上購買且只購買協約國的武器。
五日後,接過電話的韓鵬彰簽下總統令,從此開始了華夏軍備的升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