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媽媽把「鄧爸爸」耽誤了(3)
注意,是「學院」,不是「學校」。也就是說,石曉晴還沒有上高中,就成「大學生」了,而且是專門培養影視明星的專門大學的大學生。
「這就是命。」何竹青說。
同樣是命,上帝卻給了石曉雨一個截然相反的命。在妹妹石曉晴上「大學」的三年裡,姐姐石曉雨正好上高中。高中三年,石曉雨比石曉晴的大學三年艱苦百倍。好在她學慣用功,成績繼續保持班上的前幾名。高三的時候,學校開始分科,就按照高考指揮棒,也不注重全面展了,專門針對一年之後的高考分文科和理科的實際情況,讓學生在高三的時候就提前分成文科和理科,重點學習與高考有直接關係的科目。因為石曉雨的學習成績特別好,所以父親石學禮就認為石曉雨特別聰明,這樣聰明的女兒,考文科似乎可惜了,為了充分揮女兒的聰明和學習興趣,石學禮鼓勵石曉雨選理科,並且對女兒實話實說,說理科難學,但正因為難學,所以才更有挑戰性,學成之後也更能成為棟樑之材。石曉雨很聽父親的話,也對自己的學習成績充滿自信,於是,聽從父親石學禮的建議,選理科班。而母親對他們父女的這個選擇是不贊同的,說學理科辛苦,不僅現在學習辛苦,就是將來工作了也同樣辛苦,女孩子就是女孩子,上大學的目的是將來找一個好工作,嫁一個好男人,安安穩穩過日子,什麼棟樑之材不棟樑之材啊。兩口子為這事情爭執起來,並且爭執不下,最後,不得不請女兒的乾爹「鄧爸爸」評理。
鄧光輝這時候仍然沒有結婚,當然也就沒有自己的家庭,並且他是被何竹青給耽誤的,所以自然就充當起石學禮、何竹青家庭的「編外成員」,遇上諸如孩子上學這樣的重大問題,他還是要參與決策的。當初石曉晴上民辦影視藝術學院的時候,鄧光輝就曾經參與決策的,實踐證明,決策正確,所以,現在遇到石曉雨到底是選擇文科還是選擇理科的時候,他們仍然請鄧光輝參與決策。
鄧光輝知道石曉雨並不喜歡他。說實話,他也不喜歡石曉雨,所以,這時候讓鄧光輝來參與決策,他並沒有像對待石曉晴的事情那麼認真。
「我看你們是瞎操心,」鄧光輝說,「曉雨是大姑娘了,學習成績又那麼好,你們就不能尊重一次孩子自己的意見啊。」
一句話,問題解決,由石曉雨自己定。
既然由石曉雨自己定,那麼當然就是定理科了。
事後,在一個能說悄悄話的場合,何竹青還埋怨鄧光輝,說:「你怎麼能讓曉雨自己定?你讓她自己定不等於是否定我的意見嗎?」
「你說的對,」鄧光輝說,「一個人一個命。曉雨上理科這是她的命。將來命好了,阿彌陀佛。命不好,也是她自己選的。不干你的事。」
「你這是什麼話,」何竹青不高興了,「她是我的女兒呀。」
鄧光輝說:「正因為是你的女兒,所以你更應該尊重她本人和她父親的意見。你怎麼知道曉雨學理科不好呢?誰敢保證她學理科不好呢?我看她根本就是和老石一個模子脫出來的,天生就是學理科的料,說不定將來還真成了居里夫人呢。」
鄧光輝說的對,石曉雨確實是學理科的料,一年之後,果然如願以償地考上了北京一所全國重點大學的物理專業。石學禮說過,只有最聰明的人才適合學物理。現在他女兒石曉雨就考取了物理專業,所以他有理由相信石曉雨是最聰明的。
鄧光輝當然也來表示祝賀,並且順著石學禮的話說:「對對對,學物理的人必須是最聰明的,我們曉雨就是最聰明的。」
母親何竹青嘴巴上雖然沒說,但心裡也是高興的,因為她心裡知道,石曉雨這個大學和石曉晴那個「大學」分量是不一樣的。她也從心裡祝福石曉雨,盼望石曉雨學有所成,將來真的當一個居里夫人。
而此時的石曉晴已經「大學」畢業,並且畢業之前就已經在兩部電視連續劇上露面。雖然眼下還不能算明星,但在理想的道路上已經起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