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維持「繁榮」的前提是房產價格不斷上…
關於償還能力考察的問題,石曉晴已經弄清楚了,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姐姐石曉雨的講解,她知道所謂的「考察」就是走過場。以前她只知道在中國這是走過場,現在聽石曉雨一說,知道在美國也是走過場,而且是更離譜的過場。這與石曉晴以前印象中的美國不一樣。當初她在購買商業保險的時候,就是因為相信美國人做事情認真,美國的商業信譽沒有任何問題,所以在中國人壽和美國國邦之間選擇了後者,現在聽石曉雨說美國的銀行居然連皮特是人是狗都沒弄清楚就亂信用卡,那麼,美國的銀行還有信譽嗎?自己購買的美國商業保險還真那麼保險嗎?早知如此,石曉晴想,還不如買中國人自己的保險了,比如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等等。
不過,現在不是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這個問題也不是她和姐姐在越洋電話里能談清楚的,石曉晴今天給石曉雨打電話的主要目的是詢問關於美國生次貸危機的事情。剛才,她們已經談清楚償還能力「考察」的問題了,現在要談貸款擔保的問題。
這個問題石曉晴也知道。剛剛用按揭的方式買了三套商品房,能不知道嘛。
在石曉晴看來,個人貸款所謂的擔保其實就是抵押。從銀行獲得貸款,除了要接受銀行的償還能力「考察」之外,更重要的是必須提供有效的擔保或抵押。特別是在「考察」成為走過場的情況下,有效擔保或抵押是銀行防範風險的最後一道法寶。在這一點上,銀行是一點也不馬虎的。而且石曉晴覺得銀行做得非常絕,居然想到就拿她買的那套房子本身做抵押。
石曉晴用所謂的按揭方式買房子,表面上看起來是她與房地產開商之間生關係,其實從更本質上講是她和銀行之間生關係,因為她只出了百分之三十的購房款,剩下的百分之七十是銀行替她出的。這樣,總共百分之百的房款支付給展商之後,房產證就順利辦下來了。可是,雖然房產證上寫著她的名字,但房產證的原件卻並不在她手上,而是捏在銀行手上。事實上,這套房子在購買的同時就已經抵押給銀行了。或者說,是她已經拿這套房子的產權作為抵押向銀行為自己擔保了。在以後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三十年的時間裡,石曉晴要慢慢向銀行償還這百分之七十的房款。不但要償還本金,而且要償還利息。等全部房款和利息償還完了,銀行才把房產證交到石曉晴的手上。也只有到那個時候,這套房子才算是真正屬於石曉晴的。這就是所謂的按揭貸款。也就是用購買房產本身作為抵押的一種「前消費」。
銀行在做抵押工作的時候非常認真,一點不像「考察」貸款者償還能力時候那樣馬虎或走過場。給石曉晴的感覺是程序非常繁瑣非常複雜。要支付律師費,說明銀行方面是請了律師的,並且律師費要購房者承擔;還要支付保險費,說明銀行方面是與保險公司簽了擔保合同的,並且保險費也要購房者承擔。石曉晴覺得不合理,但沒有辦法,胳膊擰不過大腿,只能照辦,除非她不想按揭買房。總之,銀行店大欺客,既想賺錢,又不願意承擔風險和任何費用,給石曉晴的印象是銀行方面一點風險都沒有,怎麼能生「次貸危機」呢?
石曉晴把自己的想法對石曉雨說了。說銀行是上了雙保險的。將來萬一石曉晴償還不了貸款,對不起,按照按揭貸款合同,銀行先把房子沒收,拍賣,用拍賣所得抵償銀行的損失,如果拍賣所得不足以補償銀行的損失,沒關係,還有保險公司按擔保合同繼續為銀行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