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封神
看完看古典神話小說《封神演義》,我覺的我總該寫點什麼了。
在我國文學方面,魯迅先生曾今劃分出一類小說叫做神話志怪小說,而《封神演義》是我國文學史上不多的神話志怪小說之一,其作許仲琳(約1567—1620),亦作陳仲琳,號鐘山逸叟,應天府(今江蘇南京市)人,明朝小說家。活動于于隆慶、萬曆年間。生平事迹不詳.經歷頗為坎坷,屢試不第,憤而寫起了小說。但是有些學,專家以為許仲琳僅是別人託名,《封神演義》可能另有他人所著,到底是誰,尚有爭論.這些都是學術爭論,與我們無關,這且不去管它,因為不在我們所關注的範圍之內。
封神演義的背景是昆崙山玉虛宮元始天尊座下十二弟子經一千五百年未斬三屍(道家所說的體內的三個作祟的神),又身犯殺劫要完成這場劫數才能繼續修行,返本還源(看來修仙是挺不容易的),又恰逢商周改朝換代,成湯江山氣數已盡,周室當興,三教(人,闡,截)共商,簽訂封神榜,編成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助玉帝管理天庭,於是一場神仙與神仙,人與人之間的慘烈戰爭開始了。
先說明一點,仙玉神是有區別的,仙不受天庭管轄,逍遙自在,對酒當歌,黃庭一卷,或與到有品茗論道,或以神遊四方,觀人間百態,又或與人爭雄玉方寸之間,著實快哉,而神則不同,神葯手天庭管轄,有自己的職務,不能擅離職守,要聽命於人,於人為奴,而且上了封神榜則意味著死過一次,肉身元神盡失,知余真靈,修為也不能進步,與仙相比待遇那是天差地遠,那些個仙人沒誰願意上封神榜,上了封神榜就意味著不得自由,受人制約,修為停滯,著實悲慘。當然,凡人如馬氏,紂王之類的上那封神榜亦非壞事,至少得了一個長生不死。
然而這場大戰結果是闡教元氣大傷,截教幾乎滅教,西方教的得了大便宜。
當然,截教確實倒霉。封神榜簽訂的規律是根性深,因果淺成其仙道;根性淺,因果淺入神道;根性淺,因果深入人道,繼續輪迴。
那闡教十二仙曾說自己空怕難以保全,但十二仙都活到最後,反而截教弟子死傷慘重。若說截教弟子根性不如闡教實在是沒人信。三霄,趙公明等絕對強於十二仙,但是為什麼他們死了,十二仙反而活下來了呢?歸根結底還是元始天尊護短。元始天尊抱緊太上老君的大腿,通天勢單力薄,自己又是小師弟,那裡說的過兩個師兄?最後只得告誡門下弟子不要出山,有人要問難道不出山就沒事了?那封神榜簽訂后還能改不成?當然不是!只是天性使然罷了,就如同拘留孫明知土行孫會死還要說個兩句一樣!但是截教弟子特講義氣,有怎會看同門受災而不出手?再加上申公豹這個三界第一大忽悠,截教弟子哪有不下山的?
不說別人,單單將趙公明,他得道玉天皇年間,修為高深,又有先天靈寶二十四顆定海神珠,闡教十二金仙連同燃燈道人十三人打他一個還是被打的落花流水,最後還是武夷山的三修蕭升,曹寶用落寶金錢落了他的定海神珠才讓其退去,但是這二人也確實倒霉,本來逍遙自在卻攤上了燃燈這個掃把星,結果送掉了小命。至於雲霄就更是了得,她緊閉洞門,不惹世事,就是趙公明上門借金蛟剪也是勸其沒惹殺劫,只奪回法寶便可,趙公明被陸壓用釘頭七箭書害死之後,他也勸瓊霄、碧霄二人沒惹殺劫,其見識就是她的老師通天教主也莫過於此,那些個闡教弟子更是遠不能及也,但她終究是挨不過兩位妹妹的情面下了山,即使如此,闡教十二仙也遠不是對手,被雲霄擺下九曲黃河陣,用混元金斗削去頂上三花,消了胸中五氣,把個億萬年苦修落了個畫餅,這是封神之戰中闡教十二仙受到的最大的災難。但是,元始天尊一來,三霄都得歇菜。元始天尊以大欺小,行護短之事,將三霄通通殺死,我就納悶了,她們又沒殺闡教弟子,元始天尊幹嘛非要趕盡殺絕呢?當然有元始天尊護短,截教弟子再厲害也是無用,可見這封神榜籤押一事多有貓膩。不過通篇元始天尊護短遠不止一次兩次,而且,徒弟有難他要救,徒孫有難他也要管,也真是虧了他了,真夠忙的,整的他不像個聖人,反倒像個位兒女安危殫精竭慮的父母。
講到這裡貌似闡教其人太甚,但是畢竟紂王無道,殺妻棄子,炮烙大臣,搞得天怒人怨,民怨沸騰,實乃古往今來有數的昏君、暴君。天下百姓莫不想推翻紂王,另立明君,解民之倒懸。闡教與其說是順應天意不如說是順應民意,而截教如呂岳一流視人命如草芥,為個人顏面救欲毒殺西岐全城百姓,實在是不當人子。
反觀闡教雖然藐視截教,說他們是羽毛禽獸之輩,但是他們確實為西岐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救了不少人,儘管他們也有私心,但是人那有不自私的呢?當然通天教主最怒的也就是闡教之人借封神之名欺他截教弟子,又說他截教弟子都是禽獸,他自己是秉著有教無類的教義,按我們的觀念來說自然是極其有道理的,但這就跟元始天尊的觀點相悖,於是就有了爭端。通天教主性情剛烈,寧折不彎,即使四聖伐他,面對必敗之局他也不懼,死撐到死,那闡教弟子如此辱他,他有怎能忍受?終於在廣成子三謁碧游宮后,命大弟子多寶道人在界牌關下擺下了誅仙劍陣。後來萬仙陣后又欲重煉地水火風,換個世界按照時髦話來講就是通天教主覺得原始天尊的作弊器太厲害,老子玩不過你,老子賬號財產全不要了,換個伺服器。其實也怪不得通天教主怒,按說那封神榜總共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結果截教萬仙都幾乎死了個乾乾淨淨或被西方教受走了三千紅塵客。通天教主八成想就是我截教全上榜也就死三百四五十人,結果去了幾千上萬,這也太能整了吧!有不忿元始天尊與太上老君聯合外人來欺他,通天要是不怒那就不是通天了。當然,我們說這件事鴻鈞道祖說的是極有道理的,元始天尊固然不對,但通天教主也有錯,妄信門人弟子搬弄是非,給他們解釋隙怨,可以說是兩不偏袒,真箇是天道鴻鈞,不偏不倚。
在這件事中,我覺的元始天尊的思想有問題,他的到只傳給人族貨天地靈物得到的神靈未免有偏大道,當然,這是個人的思想觀點,我們不能強迫他人的觀點,只是我覺的截教萬仙來朝,元始天尊未必就沒有妒忌之念,不然他為何堅持要將截教滅盡呢?畢竟,再怎麼說他也與通天教主同為盤古元神所化,又是鴻鈞親傳,既是師兄弟,也是親兄弟嗎!
全書中我覺的最有意思的就是元始天尊名他的弟子用誅仙四劍殺截教弟子,還說用通天教主的劍去殺他的門人還一副振振有詞的樣子,他似乎認為他很有道理,我一直都覺的好笑,真不知道這是什麼歪理,簡直是強盜邏輯。《封神演義》一書中我覺得有一個最大的難解之謎,整場大戰是由紂王上女媧廟進香時在牆上題下淫詩,褻瀆聖人,女媧娘娘大怒,派軒轅墳三妖壞去成湯氣運,然而那紂王畢竟是凡間帝王,又怎會不知聖人威嚴,題詩褻瀆,更何況人乃女媧娘娘所造,就如同子孫一般,就更加不可能行那褻瀆之事了,而且就一些資料看來,紂王剛剛即位之時還將商朝中興,還算是個頗有大略的君王,怎會做出這等糊塗事來,就整場大戰來看,委實是慘烈無比,無論闡教還是截教都損傷慘重,然而西方教卻得了大便宜,我有點懷疑紂王的一切行為與准提有關,准提為興他西方教將道門聖人全算計了,讓道門相爭,他坐收漁翁之利。
《封神演義》中要排無恥的准提道人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他總是看到什麼不錯的法寶就說此寶與我西方有緣,遇到不錯的弟子就說此子與我西方有緣,整個是令人又好氣又好笑,當之無愧的枉為聖人。當然准提也有他的難處,他那西方教所處之地乃嚴寒之地,盡皆不毛,義務人才,二無靈寶,不得不大東方的主意,而此次道門一場大戰卻是讓他揀著了便宜,既渡走了截教的三千紅塵客,又引得闡教燃燈及四金仙叛教,於是西方教實力大漲,為日後的沙門大興奠定了基礎,因此,准提雖然為人不怎麼樣,但是他的能力還是挺讓人佩服的。道門也就只能吃個啞巴虧,誰叫他們自相殘殺,爭權奪利的呢?
我看《封神演義》后,有個奇思妙想:那申公豹實在是三界第一大忽悠,截教過半弟子上榜都是被他喊下山的,我甚至懷疑這是元始天尊的算計,讓申公豹演了一場無間道,然後又過河拆橋,把申公豹送上封神榜,那申公豹可真是三屆第一大肉頭了。
我認為闡教所擁護的人皇實在是一個傀儡,如那周武王,通篇就沒揮什麼大用,也就是拉出來做個旗號,弄個名正言順,實際上什麼是都由姜子牙做主,而姜子牙、又道行低微,又由闡教金仙拿主意,真是除了傀儡還是傀儡,實在太不像話。
其實,我倒是覺得《封神演義》這本書目的是為了把那些個高高在上的神仙從廟堂上拉下來,讓我們看到一個個有感情有血有肉的神仙。
截教弟子之間的那分互助的真情讓我感動,他們在萬仙陣中面對殺紅了眼的闡教弟子那份悍不畏死的執著然我震驚;闡教弟子為求生存毅然殺生的形象讓我感覺到真實,元始天尊為了弟子甘願放下聖人的麵皮以大欺小的舉動也讓我感受到無奈與真情。總之,我看到的不再是我們想象中整日一臉淡然的神仙,而是一個個有血有肉,彷彿就活在我們身邊的人。
如果我是元始天尊我絕對會護住我的弟子,如果我是截教弟子我也會幫助同門哪怕是身死上榜。我為元始天尊的護短喝彩,我為截教弟子的相親相愛喝彩,也為神仙在這場殺劫中的真情喝彩!但是戰爭是殘忍的,我們不希望有戰爭,我們不希望有人戰死沙場,無論他是人還是仙。
看完《封神演義》后我最大的感觸就是: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儘管有人說這本書文采不佳;儘管在歷史上的名頭也遠遠不如《西遊記》;儘管其中有許多封建糟粕,但我還是要稱賞一句:千古神話!
以上內容僅僅為小可的一孔之見,難免貽笑大方,還請諸位看管勿要見怪。
以下附有《封神演義》中一些有關詩詞。
古風一:
古風一:
混沌初分盤古先,太極兩儀四象懸。子天醜地人寅出,
避除獸患有巢賢。燧人取火免鮮食;伏羲畫卦陰陽前。
神農治世嘗百草;軒轅禮樂婚姻聯。少昊五帝民物阜;
禹王治水洪波蠲。承平享國至四百,桀王無道乾坤顛,
日縱妹喜荒酒色,成湯造亳洗腥膻,放桀南巢拯暴虐,
雲霓如願后蘇全。三十一世傳殷紂,商家脈絡如斷弦:
紊亂朝綱絕倫紀,殺妻誅子信讒言,穢污宮闈寵妲己,
蠆盆砲烙忠貞冤,鹿台聚斂萬姓苦,愁聲怨氣應障天,
直諫剖心盡焚炙,孕婦刳剔朝涉殲,崇信奸回棄朝政,
屏逐師保性何偏,郊社不修宗廟廢,奇技淫巧盡心研,
昵比罪人乃罔畏,沉酗肆虐如鸇鳶。西伯朝商囚羑里;
微子抱器走風煙。皇天震怒降災毒,若涉大海無淵邊。
天下荒荒萬民怨,子牙出世人中仙,終日垂絲釣人主,
飛熊入夢獵岐田,共載歸周輔朝政,三分有二日相沿。
文考未集大勛沒,武王善述日乾乾。孟津大會八百國,
取彼兇殘伐罪愆。甲子昧爽會牧野,前徒倒戈反迴旋。
若崩厥角齊稽,血流漂杵脂如泉。戎衣甫著天下定,
更於成湯增光妍。牧馬華山示偃武,開我周家八百年。
太白旗懸獨夫死,戰亡將士幽魂潛。天挺人賢號尚父,
封神壇上列花箋,大小英靈尊位次,商周演義古今傳。
鴻鈞老祖:
高卧九重雲,蒲團了道真。
天地玄黃外,吾當掌教尊。
盤古生太極,兩儀四象循。
一道傳三友,二教闡截分。
玄門都領袖,一氣化鴻鈞。
元始天尊:
混沌從來道德奇,全憑玄理立玄機。
太極兩儀並四象,天開於子任為之。
地醜人寅吾掌教,黃庭兩卷度群迷。
玉京金闕傳徒眾,火種金蓮是我為。
六根清靜除煩惱,玄中妙法少人知。
二指降龍能伏虎,目運祥光天地移。
頂上慶雲三萬丈,遍身霞繞彩雲飛。
閑騎逍遙四不相,默坐覺檀九龍車。
飛來異獸為扶手,喜托三寶玉如意。
白鶴青鸞前引道,后隨丹鳳舞仙衣。
羽扇分開雲霧隱,左右仙童玉笛吹。
黃巾力士聽敕命,香煙滾滾眾仙隨。
闡道法揚真教主,元始天尊離玉池。
混元初判道為尊,煉就乾坤清濁分。
太極兩儀生四象,如今還在掌中存。
鴻蒙初判有聲名,煉得先天聚五行。
頂上三花朝北闕,胸中五氣透南溟。
群仙隊里稱元始,玄妙門庭話未生。
漫道香花隨輦轂,滄桑萬劫壽同庚。
太上老君:
鴻蒙剖破玄黃景,又在人間治五行。
度得軒轅升白晝,函關施法道常明。
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仙音隔隴聞。
闢地開天為教主,爐中煉出錦乾坤。
不二門中法更玄,汞鉛相見結胎仙。
未離母腹頭先白,才到神霄氣已全。
室內煉丹攙戊己,爐中有葯奪先天。
生成八景宮中客,不記人間幾萬年
玄黃外兮拜明師,混沌時兮任我為。
五行兮在吾掌握,大道兮度進群迷。
清靜兮修成金塔,閒遊兮曾出關西。
兩手包羅天地外,腹安五嶽共須彌。
先天而老後天生,借李成形得姓名。
曾拜鴻鈞修道德,方知一氣化三清。
通天教主:
闢地開天道理明,談經論法碧游京。
五氣朝元傳妙訣,三花聚頂演無生。
頂上金光分五彩,足下紅蓮逐萬程。
八卦仙衣飛紫氣,三鋒寶劍號青苹。
伏虎降龍為第一,擒妖縛怪任縱橫。
徒眾三千分左右,后隨成姓盡精英。
天花亂墜無窮妙,地擁金蓮長瑞禎。
度盡眾生成正果,養成正道屬無聲。
對對幡幢前引道,紛紛音樂及時鳴。
奎牛穩坐截教主,仙童前後把香焚。
靄靄沉檀雲霧長,騰騰殺氣自氤氳。
白鶴唳時天地轉,青鸞展翅海山澄。
通天教主離金闕,來聚群仙百萬名。
鴻鈞生化見天開,地醜人寅上法台。
煉就金身無量劫,碧游宮內育多才。
接引道人:極樂之鄉客,西方妙術神。
蓮花為父母,九品立吾身。
池邊分八德,常臨七寶園。
波羅花開后,遍地長金珍。
談講三乘法,舍利腹中存。
有緣生此地,久后幸沙門。
大仙赤腳棗梨香,足踏詳雲更異常。
十二蓮台演法寶,八德池邊現白光。
壽同天地言非廖,福經洪波語豈狂。
修成舍利名胎息。請閑極樂是西方
准提道人:
大覺金仙不二時,西方妙法祖菩提。
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
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
與天同壽莊嚴體,歷劫明心師
身出蓮花清凈台,二乘妙典法門開。
玲瓏舍利超凡俗,瓔珞明珠絕世矣。
八德池中生紫焰,七珍妙樹長金苔。
只因東土多英俊,來遇前緣結聖胎
准提菩薩產西方,道德根深妙莫量。
荷葉有風塵色相,蓮花無雨立津梁。
金弓銀戟非防患,寶杵魚腸另有方。
漫道孔宣能變化,婆娑樹下號明王。
孔宣:
混沌初分吾出世,兩儀太極任搜求。
如今了卻生生理,不向三乘妙里游。
女媧娘娘:
一天瑞彩紫霞浮,香靄氤氳擁鳳軥。
展翅鸞凰綿雅馴,飄颻童女自優遊。
幡幢繚繞迎華蓋,瓔珞飛揚罩冕旒。
止為昌期逢泰運,故教仙聖至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