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萬曆末年有道士歌於市
《明史·五行志》,專記各種妖孽、怪異、災禍,其中「詩妖」一類有這樣的記載:
萬曆末年,有道士歌於市曰:「委鬼當頭坐,茄花遍地生。」北人讀客為楷、茄又轉音。為魏忠賢、客氏之兆。
「委鬼」當頭,「茄花」遍地,前後只有七年的工夫,而流毒遍天下。從來由正入邪之速、之怪、之荒唐,無有逾於此者。
這七年正確的紀時是:泰昌元年九月初至天啟七年十二月底,也就是熹宗在位的七年。熹宗其人,孟心史先生曾慨乎其言:「明之氣運將盡,產此至愚極不肖之子孫。」誠然,熹宗至愚、極不肖,但平心而論,這不是熹宗本人的過失。「權力導致腐化,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化。」以此法則推論,明太祖有這樣一個至愚、極不肖的子孫,他本人首先應該負責。中國的政治制度,一向君權與相權對立,互為制衡,洪武十三年罷相,戒後世不得復設相位,從此君權成為至高無上、獨一無二的絕對權力,就傳統文化的立場來批判,這是違反孔孟學說的「不道」的行為。秦始皇尚知尊重「廷議」,而明太祖大權獨攬,其專製為歷代所無。在此絕對的權力之下,發生偏差,很難糾正。明朝宮闈的腐化就是如此,早有跡象而苦於無所措手,難以著手。熹宗以前幾代,就是這樣一個腐化的環境,所以從他一生下地,所接觸到的氣味,無不是中人慾嘔,但習焉不察,如圊廁之蛆,根本不知此外還有天地,則孟先生責以至愚、極不肖,似乎成了苛論。
就現有的史料來看,熹宗的資質並不壞,如果在現代,他很可能成為一個科學家,至少也可以造就為一名出色的工程師。同時他的秉性並不暴虐,比起東昏侯等人來,是好得太多了。他的至愚、極不肖,是因為從沒有受過教育,不僅沒有受過皇子教育,甚至也沒有家庭教育,從小耳濡目染的是一切陰鄙穢惡的反教育;如是則非至愚、非極不肖不可得。
明朝宮闈的腐化,在正德以後就很嚴重了。我要先錄一段野史,證明明朝的太監在生理上與以前各朝的太監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