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回:有運無福太子早夭 海內未平老皇晏駕

第五十五回:有運無福太子早夭 海內未平老皇晏駕

上回說到聽得太子有病,皇上吃驚,匆匆回京,讀者也許要問:「大凡吃五穀五米之人,誰沒個寒暑生災的?太子有病,自有皇后料理,太醫診治,皇帝為何那麼吃驚?」

原來劉知遠生有三子,長子承訓,次子承祐。三子承勛。三子之中,唯獨那承訓生得軒昂俊秀,聰明好學,堪稱大材,現年二十六歲,極得劉知遠寵信,此次北征鄴都,就委他為京師留守,處置朝政,朝野皆知他是皇帝大位的接班人。

要說起:即便是皇帝寵信,偶然染病,也無須大驚小怪,為什麼劉知遠那麼緊張呢?

原來劉知遠當年在晉陽還是一員將領之時,聽聞太原城外玄都觀里來了一個遊方道人,極精風鑒,看人興衰榮辱,百不失一。於是,便換了一身藍褸衣衫,不邀同伴,獨自一人前去求問。誰知這道人細看之後,離坐拱手作禮道:「閣下風骨大貴,如今正是『見龍在田』之時。今日儘管是外披藍褸,也遮蓋不了風華,掩蔽不住貧道雙眼。閣下今後富貴更是無可限量,更是貧道不敢妄許的。謹請閣下好自為之。」

劉知遠是個聰明人,聽道人這麼一說,知道不好再問。雖然不知道這「無可限量」有多大,但如今自己官卑職小,如若被人傳言,難免招人物議,反而惹禍。於是,放下賞銀便告辭而去。

回到家中,再三思量,終究記掛著這宗事。便又命一個親信老家人帶著三個兒子,也前去玄都觀找這老道看看,看他又能說些什麼。

那老家人領著三位公子去看了,回來稟報說:「稟將軍,這老道說的話不中聽,小人不好稟報,將軍不聽也就罷了。」

劉知遠道;「豈有此理。我叫你去,正是要想聽聽他說的甚麼,君子問卦,問凶不問吉嘛,豈有不聽之理?他說的好與不好,中聽不中聽你也別管,也不要對別人亂說,只要如實告訴俺就是了。」

那老家人道:「那道人說:……三位公子生長之家,他年定必大貴。可惜大公子福薄緣慳。有運無福。二公子則愚頑魯劣,有福無運,三公子則是生不逢時,福運俱無……」

這雖然是舊事,但後來劉知遠一帆風順,先任太原留守,后封北平王,現又龍興大位,立國大漢,足見這個老道所言無虛。那麼,想起當年老道說到三個兒子「有運無福,有福無運,生不逢時,福運俱無」的話,就更是耿耿於懷,時刻在心了,如今自己正在苦心經營帝業,一聽得承訓患病,想起那道士說的「有運無福」這句話,怎的不失驚打怪,憂心忡忡?於是,便急忙宣調郭威為河北巡檢使,署里河北軍事,自己立即班師,趕回汴京。

也顧不得安頓兵馬,趕忙的一馬徑奔後宮。只見承訓昏昏沉沉,躺在榻上,幾個御醫,圍侍榻前,都拿不出個主意來,皇后只在一旁垂淚。

漢皇忙近前察看,只見他遍體潮熱,昏不知人,不免又更添一層煩惱。只得吩咐御醫細心診察。又召集了幾個懂得醫術的老儒生會同斟酌用藥。一連忙亂了幾天,弄得滿朝上下,文武百官全都不得安寧。加上關西一帶尚未平定,每日又要臨朝聽政,反倒弄得怔仲恍惚,飲食無味。明知是病了,卻又不敢作聲,怕的是更引起朝野不安,只好默默的撐著。幸好幾天過後,承訓的病漸見好轉,稍能起坐,漢皇這才稍得安心。

又過了數日,朝會之時,有眾臣聯表奏稟:目下河北已平,關西亦無叛逆之變,我大漢國基已固若金湯,亟應昭告天地,祭告宗廟,並昭示天下。

漢皇覽表大喜,當即准奏。司天監隨即選定十一月朔為吉日,行禮大祭。漢皇並就當日冊封承訓為太子,以安眾心。

不料太子受冊封當夜,病體突變,咯血不止,一班御醫盡皆束手無策,挨到午夜時分,

(262)

便告一命嗚呼,返魂無術。竟中了道士「福薄緣慳」的懺語。

漢皇近日已是抱恙視事,不敢則聲,為的是讓國人安心而已。如今一見太子夭亡,急氣攻心,兩眼一黑,竟暈倒龍床之上。嚇得滿朝文武,亂作一團。幸虧經過一群御醫一番搶救,始得緩過氣來,慢慢蘇醒。但一連幾日皆不能視朝理政,太原隨來諸臣雖皆親信,但從未經臨朝理政,終顯得是生手外行。因見前朝太師馮道,熟悉朝政,老成持重,日來皇上有恙,大小政務俱委他處理,也覺有條不泯,中規中矩,頗合心意,因此也仍封他太師之職,由他掌管日常事務。

又過了數日,轉眼便是新春佳節,漢皇亦覺病體稍可,為安天下人心,因而不敢怠慢,亦即趁新春朝會,臨朝視政。因見太原隨駕南來諸人,俱是武夫出身,朝政文治,素不熟悉,更晉封馮道為齊國公,也就是讓他當個領班的當朝太師,就像當年漢高祖劉邦用叔孫

通之意,讓他教習太原諸臣懂得點朝廷規矩。

不一日,兵部送來急奏,說是鳳翔節度使侯益,河中節度使李守貞,晉昌節度使趙匡贊等,因見皇上龍體有恙,三州互相勾結,有合兵盤踞關中,叛國降蜀之陰謀,請皇上從速派兵###。

漢皇見奏,因考慮到立國伊始,國庫空乏,兵力不足,近日又因太子卒亡,自己也身體不適,便派陳觀為宣撫使,前往關中,宣示皇命,先行撫慰,毋令情況惡化。後來又令將軍王景崇,齊藏珍各領三千禁兵,前往關西,對鳳翔,晉昌先行安撫,萬一不能安撫,始可徵集關中諸州兵馬,再行###。

這三州聯叛,禍首是李守貞。原來這李守貞與杜威素日交往甚密,因見漢皇收復鄴都之時,殺了張璉,抄沒了杜威家資,又免了杜威節度使等職,兔死狐悲,物傷其類,更怕這種災難,他日輪到自己頭上,因而就動了個叛漢降蜀的念頭。

那趙匡贊是趙延壽的兒子,當年一家子隨祖父降遼,自己也受遼人官職。但後來祖父趙德鈞被蕭太后囚死漠外,去年父親又被蕭翰押歸上京,看來也是凶多吉少。隨著連年時政動蕩,政權匆匆交替,自己原是屬燕,后降唐降晉降遼,如今晉漢交替之際,滿朝文武盡都是朝秦暮楚,不足為怪,但自己祖父,父親兩代降遼以後,無有下場。如今自己降漢以後,只恐又受猜疑,弄得成了「豬八戒照鏡」,裡外不是人。加上侯益,李守貞再三遊說,故也產生了叛漢投蜀之意。

且說這陳觀領了皇命,因知趙匡贊反意不堅,正在三心兩意,故徑奔晉昌軍,先說趙匡贊。果然那趙匡贊聽得陳觀齎旨前來,也不敢怠慢,慌忙迎入。

陳觀道:「皇上駕臨京師,將軍即率師歸順,此乃應天順人,明智之舉,為何如今又舍明投暗,反投西蜀,在下深為不解。」

趙匡贊本來就是個不擅言辯之人,倒是幕下判官李恕代為述說。彼此交談一番,倒消除了趙匡贊的疑慮。

陳觀道:「主上其實並無疑忌將軍,將軍既是無意叛漢,何不派員前往京師,向皇上說明,也免得君臣之間互相猜疑。」

趙匡贊喜道:「得閣下一番開導,在下有如撥開雲霧見青天。不若就差李判官上京向皇上謝罪,如蒙恩赦,匡贊當親自上京謝恩。」

陳觀大喜道:「將軍如此深明大義,難得,難得。」遂修書一封交李恕呈送漢皇,就說明趙匡贊只因恐被猜疑,實無降蜀之心之事作了詳細說明。

李恕領命進京,朝見漢帝。漢帝和顏問道:「匡贊已歸順我朝,如何出爾反爾,忽又突生變卦,轉投西蜀?」

李恕奏道:「趙氏一門三代,誤投虜邦,本已失策。加以匡贊身受虜邦官職,父又身在虜廷,深恐為陛下不諒,故心存疑懼,又受旁人遊說,致擬生投蜀求存之念。微臣當時即諫阻道:漢主既已還將軍爵祿,可見並無猜忌,將軍不應聽旁人言語,自生疑慮。匡贊亦自知悔悟,故派臣前來請罪,主上若能原宥,匡贊亦擬親到京師謝罪。」

漢帝道:「孤與匡贊祖孫三代本是故交,今德鈞歿於虜庭,延壽又入虜檻阱,孤亦心常

戚戚,又豈會逼匡贊於絕路呢?汝可速速回報匡贊,不必疑慮,盡可來朝。」

李恕得了漢帝恩許,歡天喜地地辭朝,趕著回長安向趙匡贊報信去了。

那侯益聽得趙匡贊派人進京向漢帝表忠,心下也著忙了起來。因當初三鎮共議投蜀,如今晉昌軍趙匡贊首先就中途變卦了,那河中的李守貞會不會也來這一手呢?誰也難料。原來三鎮共成錡角,互倚共存,倘若他們二人反水,只剩下自己投向西蜀,豈不勢單力薄,反為他們兩軍滅掉?便連忙修書,派人送往汴京,也向漢帝請罪,且請親自入朝。

李恕走了不久,鳳翔軍侯益送信的人也到汴京了,隨即呈送漢帝。漢帝覽書後,不禁疑竇頓生,原來這三鎮開始同時歸順我朝,中途忽地聯袂降蜀,如今晉昌,鳳翔兩鎮為何又重歸我大漢?明日那河中李守貞會不會也送信表忠?他們就竟是真心還是假意?有沒有什麼內里機關?不禁頓生疑雲。這時,派往關中的王景崇,齊藏珍二將尚未動程,便連夜宣召王景崇入見,面喻道;「晉昌軍趙匡贊日前已納表歸順,孤已答允其晉京陛見。汝若見他來京,萬勿阻攔。鳳翔軍侯益今日又來信使,亦言歸順。汝到鳳翔亦須細察,如其是真情,亦應准其來京。如其有詐,汝可便宜行事。」王景崇領了上喻,次日一早便匆匆出發了。

回頭說這邊:幾天後,李恕回到長安,把漢帝的話傳達了給趙匡贊,趙匡贊聽了,滿心歡喜,放下了那塊壓在心頭的大石。

也在這當兒:西蜀快馬也送信來了,蜀主派專使與三鎮聯絡,張廷珪領一千人馬已齣子午谷,第一站先奔鳳翔而來……

也就在這當兒:王景崇,齊藏珍領著六千人馬也直奔鳳翔來了。

那趙匡贊聽得蜀,漢兩邊的人馬都奔向這廂來了,這可是個是非之地。如今漢帝已說了答允我晉京,我不如早早進京,免得卷進這個旋渦里。於是,便把事務匆匆交付與節度副使安有規,自己帶著妻兒家小,急急忙忙趕赴汴京而去。正在上路不久,迎面來了王景崇。齊藏珍一彪人馬。相問之下,王景崇得知趙匡贊是帶著家小進京見駕的,也就放心了,毫不阻攔,讓他們過去。自己更趕著迅速前往長安,好安排迎戰蜀兵。

再說這王景崇一行來至長安,安有規接入,訊問之下,得知張廷珪的人馬已快到鳳翔,而侯益卻並未動身前去汴京朝駕。心中未免狐疑,只恐這侯益反過來又投西蜀,便忙領著人馬,順便又在長安帶了趙匡贊的一千人,趕往鳳翔。

原來侯益此時也正在徬惶,汴京來兵了,西蜀也來兵了,那都是自己惹下的麻煩,不知如何處置。現在卻好了,漢兵先到,當然也就歸順劉知遠好了。於是,便把王景崇的人馬接了進關。王景崇自然要把當前西蜀來兵之事訊問一番,那侯益對答起來,卻又未免支支吾吾,吞吞吐吐,惹起王景崇的懷疑,退下來后,便與齊藏珍等部眾商議道:「我看這侯益說話吞吞吐吐,不像個真心歸順的樣子,咱們不如先把他殺了,收編了他的人馬,然後再去對付蜀兵,倒可無後顧之憂。」

不待齊藏珍答話,一個管帶趙匡贊人馬的名叫趙思綰的偏將搶著說:「將軍既有此意,末將願率本部,復入侯府,替將軍先除侯益。」

齊藏珍聽了,忙向王景崇使了個眼色,把他扯到后營道:「將軍也忒急了些兒,皇上剛剛立國,難免人心不定,這侯益雖說意向難測,但畢竟已開關迎我,如若殺他,恐冷了降者之心。末將倒是認為這個趙思綰生得形如豺虎,目露凶光,咱們倒是要防著點……」

未待他說完,王崇景笑道:「將軍此說亦有道理,至於這姓趙的,不過是趙匡贊手下的一員偏將罷了,何須多慮?」因得知共有兩路蜀兵分南北二路而來,因是前來納降的,故爾人馬不多,倒是帶了不少的犒賞財物。王景崇遂令兵分兩路,自己領三千人馬,兼領趙匡贊的一千人,往迎張廷珪。齊藏珍領三千人馬,也帶上侯景的一千人,前往寶雞迎戰張虔釗。

原來蜀主派來的,都是為了受降三鎮,犒賞將士的使團,因此兵馬不多。不料來到關中始得消息,事情有了反覆,趙匡贊,侯益皆已反悔,又重新歸漢,漢王還派了兵馬前來

截擊,便急急忙忙往來路撤退。

張廷珪這一路,剛往回走,讓王景崇隨後趕上了,這王景崇用了趙思綰為先行,趙思綰為了在新主兒面前露一手,也明知蜀兵人馬不多,故拚命驅兵追殺,見人就殺,見財物就搶,著實打了個勝仗。

張虔釗這一路得知二鎮有變,也忙撤兵返蜀,但后隊又是讓齊藏珍趕上了,不免也遭劫掠一番。

兩支人馬回到鳳翔,王景崇自然是慶功會宴,犒賞將士,命人上書報捷,就說是殲滅蜀軍萬餘,掠獲軍需若干。

再說:這王景崇回師鳳翔時,侯益已收拾好行裝,告知王景崇,他要攜家小進京,朝見新主去了。這樣一來,王景崇也更放心了,他此來的任務是平三鎮之叛,如今長安的趙

匡贊,鳳翔的侯益,也都已進京朝皇,二鎮重歸大漢,這功勞都是自己的了,好不高興。

可是,正在這歷史轉折的關鍵時刻,朝中卻出大事了。

出什麼大事呢?

劉知遠死了。

劉知遠是殘唐五代第四個朝代的第一任皇帝,也是五代中自己辛辛苦苦掙下來的江山,坐上去當皇帝前後不到一年就死了的,他是五代之中自己掙得天下卻又做得最短時間的一個皇帝。

他是病死的。是受到重大刺激導致生病而死的。

前面說過:他有三個兒子,大兒子生得軒昂俊秀,聰明好學,是他的希望,是他的寄託。他看到:前幾代的江山,敗就敗在接班人的手裡。朱溫的「梁」,就敗在他那一群不肖子孫的自相殘殺。李克用家的「唐」,本來是好好的,李存勖還得到朱溫「生子當如李亞子」的讚譽。可是這個李亞子後來卻昏庸變態,豪氣全消,也導致禍起鬩牆而滅。眼前石敬瑭的「晉」就更不用說了。兒子太小,被侄子奪位,由於昏庸**,又被遼人所滅。回頭看自己家中,有一個正當青春的秀外慧中的兒子,大概可以跳出這個短命王朝的怪圈,把這大漢江山保個河山帶礪,千秋永固了吧?但是、可惜又是事與願違……

話又說回來,當年那個算命先生留下的那段話,確給他留下個心結,猶如一顆埋在心裡的定時炸彈,使他始終誠惶誠恐,憂心忡忡。上月,承訓突然病逝,這顆定時炸彈爆炸了,他受不了了。他也深知第二個兒子確是「愚頑魯劣」,更被說成是「有福無運」的。第三個兒子體弱多病,也不像塊材料。又被說是「生不逢時」,……那麼,這大漢江山看來白創了。後繼無人,很快又將落入他人之手了?自己一生苦鬥又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了。(可這話又是不敢告訴別人的。)

聰明能幹的兒子這麼早就死了,愚頑魯劣的卻留了下來,這思想壓力太大了,他受不了了,他崩潰了。所以他死了。

正是:亂世紛紛創業艱,守成保業更為難。天道好還原有定,五湖四海盡波瀾。

欲知后時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趙匡胤傳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趙匡胤傳奇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十五回:有運無福太子早夭 海內未平老皇晏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