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回:婦唱夫隨後宮調歡笑 父死子繼晉陽又興兵

第七十六回:婦唱夫隨後宮調歡笑 父死子繼晉陽又興兵

此次伐漢一役,實因郭榮自踐位以來,急於速立戰功以樹威於朝野所致。但二伐晉陽未得寸土,反倒白白的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雖然臣下沒有誰敢公開說半個不字,但平心忖度下來,也看到每每都是自己失誤所致。為了維護一個皇帝的尊嚴,這又是不能向任何人說的。因此,常常顯得焦躁不安,寢食俱廢,每因小事殺人。煩躁之餘,倒喜歡回後宮與皇后和德妃傾訴一番……

本回前面說過:皇后是符映雲,還是剛剛冊立的。德妃是誰?德妃就是皇后的妹妹符映霞。

前面第五十八回也曾說到:當年李守貞聽信術士毛衡說符映霞不但貌美,且又福澤深厚,它日必定貴為後妃,因此就命兒子李崇信前往符家莊求親,娶了回來做媳婦,後來郭威征伐河東,李守貞兵敗城破,舉家**,但符映霞沒有死,被郭威的部下救了出來,當郭威知道她是自己兒媳的妹妹時,因憐生愛,令人把她送到郭榮軍中,命郭榮納她為妾,這此晉陽班師回朝,即封她為德妃。

如今郭榮雖然當了皇帝,但他身邊沒有幾個至親的人。當年被俘漠外時,家室離散,舉目無親。還是在符家莊時和趙匡胤結了八拜之交,這才算是有了個兄弟。和符家大小姐成了親,這才算是有了個至親的人,但為了富貴前程,卻又只能匆匆分手。待去到晉陽與姑父母(又是養父母)相逢,這才又算是回到親人身邊。可是,不久又變故迭生,郭威在京家眷全遭殺戮,就剩下父子二人相依為命了。接著,不到三年,郭威病逝,郭榮雖然當上了皇帝,但自己身邊父母兄弟,無一倖存,成了個真正的「孤家寡人」,這真是夠寂寞的。

李重進、張永德雖是「皇親國戚」,李重進是郭威的表親侄兒,張永德是郭威的外孫,和郭威是很親,可跟自己就不是那麼親了,因此,他們兩個原來是總管禁軍兵權的,現在都調到外任去。現在最親的,第一個是符彥卿,第二個就是趙匡胤,他們兩人都掌握著內外重兵,都是位高權重,事務繁多,難得在一塊聚會,心中有事,大多又是難以向外人言的,那就只有對符家姐妹說了。

郭榮雖然當了皇帝,但他念念不忘當年在符家莊過的日子:不是趙匡胤相救,不是符家莊收留,就沒有他郭榮的今日。因此,回到後宮,他總希望重新找回當年在符家莊過的哪種「尋常百姓家」的生活情情趣,他喜歡仍舊用當年的稱呼去叫她符氏姐妹。在後宮,沒有外人的時候,他要她們還是用當年的稱呼叫自己,不要叫「皇上」。但是,皇后說:「禮不可廢。」這才罷了。但德妃卻不理這一套,依舊按往日家常習慣胡亂叫著,開始皇后還加以規勸的,後來看見皇上高興,也就任她叫著去,置之不理了。

今日朝罷歸來,見皇上眉頭深鎖,皇后深知皇上內心的煩惱,婉言勸說道:「臣妾見陛下自踐祚以來,旰食宵衣,事必親躬,辛勞倍於往昔。聖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師』。朝廷養著哪么多的官員,皇上若是有一時難決的事,可召集諸大臣廷議。俗話說:『一人計短,二人計長』。又道是:『人多出諸葛』。陛下盡可『擇其善者而從之』,和眾人商量著辦總比自己一個人冥思苦想的好。」

世宗嘆了一口氣,徐徐說道:「大妹有所不知,曩昔父皇在日,朝中文武大都不是父皇的同僚就是部下,所以一呼百諾,令行禁止,雷厲風行。如今朕雖登大位,但有些臣下往往與朕背道而馳……」

正說著,因見德妃來了,料知她是過來陪著皇后閑聊解悶兒的,便笑對二人道:「看到你們兩人,朕就想起當年舊事,如今要想欣賞當年大舅哥奏琵琶,二弟吹玉笛,聽二妹妹一曲高歌,恐怕難如願以償了?」

德妃笑道:「皇上這話說得不對,若要聽曲子,只要下旨,哪有辦不到的事?聖旨該是這麼說的:太傅魏王爺奏琵琶,禁軍都指揮使吹玉笛,德妃娘娘唱曲子……」

皇后正色道:「二妹休得胡說,哪有個皇帝下旨命大臣與妃子在後宮彈唱作樂的?成何體統。」

世宗笑道:「皇后你這一說,未免就顯得孤陋寡聞了。大唐玄宗明皇帝,花萼樓上不是命寧王吹玉笛,貴妃舞霓裳羽衣嗎,怎麼說沒有?」

德妃笑道:「依皇上這麼說,就該是:命太傅魏王爺奏琵琶,禁軍都指揮使吹玉笛,皇後娘娘跳霓裳羽衣舞,德妃娘娘唱曲子……最後,還千萬別忘了一個人……」

皇后瞅著她,問道:「誰?你還能編出誰來?看你還能編出個甚麼人來。」

德妃越笑越濃,指著皇帝道:「要他恕我無罪我才敢說。」

世宗見她笑得哪么有趣,忍不住也笑了,見她這麼說,忙答應道:「恕卿無罪!恕卿無罪!快說!快說!」

德妃止住了笑,一版正經地說:「柴大官人輕扣檀板婦唱夫隨!」

皇后看著自己妹妹雖然經過一番風波,(皇后指的是她嫁到了李守貞家,李守貞反叛,本應株連抄斬,後來得到公公解救,把她配給自己丈夫。)結果還是得到一家團聚。更令皇后欣慰的是皇上不但沒有半點嫌棄,還對她寵愛有加。她呢:由於生活在姐姐和姐夫(也是皇帝、丈夫)中間,無拘無束,絲毫沒有哪種宮庭里的冷峻森嚴的氣氛,倒還象往常在家中般的玩笑聊天,她也知道,皇上常說:「最有情趣的生活就是尋常百姓家的哪種生活」。指的也正是二妹這種毫無拘束的性格風範了,本來在家的時候已是遷就慣了的,如今既是又迎合皇上聖意,自己也就更樂得讓她去放任了,今聽她這麼說,也和著逗趣,把手指划臉說;」不羞!不羞!」

德妃指著皇帝笑道:「羞什麼?羞什麼?皇上你評評理,你擊檀板我唱曲,你說是不是婦唱夫隨?難道皇上和德妃不是夫婦嗎?」

世宗笑道:「是的,是的,二妹說的一點沒錯,倒是皇后忒膠柱鼓瑟了。」

德妃見皇上這麼說,拍手大笑道:「如何?如何?皇上說得對極了,皇后不但膠柱鼓瑟,還吹毛求屁呢。」

帝后二人聽了,都忍俊不禁,笑了起來,皇后見妹妹逗得皇上開心,自然感到欣慰,也裝作板起臉孔發話道:「德妃語言不檢,有違宮規,應予懲戒,人來!罰予鞭笞三十。」

皇上和皇后姐妹調笑,哪一眾宮女平日都是見慣了的,今見皇后發話,也就齊發堂威,喊起「威武」來。

德妃聽了,趁勢倒到皇帝懷裡嚷著:「皇上救我!皇上救我!皇後娘娘要打我呢。」

世宗一把摟著德妃,笑對皇后道:「德妃年少無知,誤犯宮規,看在朕的面上,皇后就饒了她罷。」

皇后笑道:「也罷,看在皇上金面,暫且免了德妃鞭刑,改判立即發配前往乾德宮陪皇伴駕,三日之內不得返回西宮行走。」

德妃聽了,倒在皇上懷裡吃吃發笑道:「謝皇后不打之恩……」

世宗也被她的嬌憨柔媚的神態,招惹得哈哈大笑。輕輕拍打著她道:「好了!好了!你是個帶罪之身,待朕就執行皇后懿旨,當一回解差,把你押送乾德宮。」回頭又向皇后說:「梓童:你看這可使得?」

皇后笑道:「有陛下親自押解,臣妾自然一萬個放心了。但是陛下千萬不可寬縱,刑期未滿是千萬不可釋放的。」

德妃笑著伏到周帝耳邊悄聲說道:「只要她不吃醋,我待在皇上身邊一百年也不走呢。」

世宗聽了,又大笑起來,皇后忙問道:「這小二丫說甚麼來著?敢情是說我的壞話?」

世宗忙笑道:「哪兒的話呢,她是說;謝皇后不打之恩罷了。哪裡就敢非議皇后呢?」說著,便擁著德妃,歡聲笑語不絕地起駕回乾德宮而去。

各位讀者看到這裡也許要問:女人大都妒,為什麼你說的這個皇后符映雲就不妒?不錯,這符映雲不妒,她不妒是有原因的。第一:她自小生來就比較孱弱,當年在白虎崗又吃了強盜的毒藥,對身心都帶來一些損害,所以身體狀況一直不好。年前生育皇子宗訓,現已逾周歲,生了 孩子之後,身體健康更是每況愈下,因此,別說是妒忌爭寵,就是偶爾的陪皇伴駕也提不起精神來了,還妒甚麼妒?第二:郭榮並不是個貪戀酒色的人,雖然當了皇帝,後宮卻沒有三千佳麗,他大多是流連在符氏姐妹之間,既然自己身體不好,皇上寵愛的是自己的妹妹,又不是旁人爭寵,哪不是很好嗎?還妒甚麼?因此她一點也不妒。

次日早朝,皇上因想起在晉陽途中,匡胤曾議及宿衛將士質素不高的問題,因此,在朝議之時,對朝臣說:「……兵貴在精而不在乎多,朕觀此次北征,軍伍之中,勤惰不分,良莠混雜,就是禁衛部隊亦是羸弱者多,健銳者少。驕蹇違紀者多,遵紀從命者少。甚至掌兵大員亦臨陣逃脫,每思及此,每每不寒而慄。如今軍需費用甚高,朕曾審察,農夫百人所交賦稅仍不夠養一個兵的費用。用這麼多的錢如果養一些懶惰驕縱的兵,甚至是臨陣逃跑的,投敵叛國的兵,有甚麼用?縱觀近數十年來,歷朝興替頻繁如走馬燈,那是什麼原因?那都是將惰兵驕所致。如今我朝為保國運昌隆,必需整肅軍容。為此,朕決定從即日起,各州各部將領,各各自行整肅部隊。殿前都指揮使趙匡胤則統管全部禁軍,進行整肅,務必對御前禁軍進行一次全面檢閱,去弱留強,並可到各州,府部隊挑選精悍:到民間挑選青壯勇士補入禁衛部隊,若民間有才藝出眾,又不甘埋沒的人,亦可詣闕自報,亦由都指揮使遴選錄用,務必令御林軍成為國家之冠軍,天下之雄師,庶幾可蕩平四海,保我大周之萬年基業矣。」

范質等諸大臣盡皆稱善,一時之間,在大周境內展開了一次軍務大整頓,上至皇家的御林軍,下至州縣的團練部隊,一體進行檢訓。各州府的節度使,團練使們都忙忙碌碌,對各自的軍隊進行了一番整訓。

趙匡胤領了皇上聖諭,先是領著眾弟兄把那幾萬御林軍進行了一次全面勘查,逐個篩選,去弱留強。凡是那些年長體衰的,久病羸弱的,一律於以淘汰。更又查出一千多個冒領皇糧的空缺名額。這些大都是朝廷官員的親屬子弟,在禁軍里掛個名,領一份餉,上官巡視時穿上哪身衣服前來站隊應個卯,連列隊操練都不會的,有些甚至是死了多年還冊上有名,依舊領餉的……匡胤也都另編一冊,呈報皇上。

周帝聽了,嘆道:「這支宿衛隊伍士兵一直是歷朝相承,輾轉留下來的,帶兵者恐傷情面,一味的姑息遷就,致弄到如此地步,此次若非御弟親自整訓,朕如何得知?汝今儘管大膽行事,不用看顧著什麼人的情面,只管大刀闊斧把禁軍整編好了,朕就放心了。」

匡胤得到皇上親自口諭,立即召集眾家兄弟,把禁軍分成十隊,就把「十兄弟」分派下去,每人統領一隊,每日進行操練,不得怠慢。又委託京兆尹慕容華在開封四門張榜,號召百姓參加禁軍,為皇上效力。自己更又馬不停蹄地領著石守信,王審琦二人前往各州視察,一來是奉旨檢查整訓情況,二來更是挑選精壯兵員送入禁軍。通過這樣一整、一選、一練,果然是立竿見影,藥到病除,各州、府部隊都確是大有生色,一改往常哪種疲沓懶散狀況。禁軍經過整訓,兵員不但由原來人員增加了四五萬,且又個個都是精壯強健,虎虎生風的青壯年,這樣一來,不但是皇上看了喜上眉梢,就是四方傳言,都說周軍是近代歷朝都無與倫比的天下雄師,因此,在往後這幾年裡,周帝出兵四齣征伐,所向皆捷,這都應該是這次整訓之功的。

禁軍經過整訓,又換上趙匡胤的小兄弟當統領,皇上這就大大的放心了。因見石守信、王審琦二人在整訓當中竭力盡心,不殫辛勞,忠勤可嘉,就把他二人調到皇城兵馬司為統領,這樣一來,京師之中,皇城內外,全都兵馬都成為趙家軍了。

轉眼進入了冬季,潞州方面又傳來警報:北漢晉陽方面又派兵來襲潞州!

為什麼晉陽這個時候來襲潞州呢?原來北漢劉崇連年屢經變故:劉知遠準備繼承帝位的兒子死了,接著劉知遠也死了,自己的兒子劉贇本來宣告繼承皇位的,又被郭威殺了,劉家的後漢皇朝的汴京朝廷被郭威奪去了,自己親自帶兵前去###,卻又屢敗於郭榮手下。不單如此,柴榮這小子還親自帶兵來圍晉陽……這樣一而再,再而三的衝擊,抑鬱成病,也死了。

劉崇死了,他的第二個兒子劉承鈞繼承了皇位,也繼續稱遼皇為老子,向遼國報喪告哀。遼皇也稱他為兒皇帝,並派使臣前來冊封劉承鈞為漢帝。

劉承鈞坐了帝位之後,想到此前柴榮屢屢入侵,深以為恥,如今自己新登皇位,意欲建軍功以在國人面前立威,遂又派使臣再往遼國乞師相助,伐周復仇。遼主見情面難卻,便命同州守將高勛為帥,就領本部人馬南下協助。劉承鈞即令都指揮使李存瓌率一萬人馬與高勛合兵一處,進攻潞州。

李存瓌見部伍之中,士氣不振,便選出五百名身長體健的士兵,另組一隊,各各手執大刀,經過數日操練,作為前鋒之用,衝鋒時一面舞動大刀一面狂喊壯膽,並冠名為「劈柴軍」。(因郭榮姓柴也。)無奈終是敗軍之將,不敢言勇,一衝到城牆腳下也就軟了下來了。

攻城之時,後面雖是擂鼓助威,喊聲鼓勁,但士兵卻是委縮不前。哪潞州守將早已得皇上囑咐,做好了守城準備,任憑你漢軍喊破喉嚨,只是充耳不聞,絕不出戰。漢軍若是強行攻城,便以強弓硬弩,擂滾木石打將下去。待到夜間,絳、晉二州的小股部隊又從後面偷襲,這樣僵持了半月,李存瓌早知此行,不過是劉承鈞為了在國人面前討個面子罷了,憑自己這點子人馬怎夠格去跟柴榮叫板?看看糧草將盡,便與高勛商議道:「看來這周軍早有準備龜縮不出的,只憑你我兵力,如果硬攻,只是徒增傷亡,況且如今糧草將盡,不如班師回去算了。」

哪高勛本來就是「陪太子讀書」,來湊熱鬧的。你打贏了:他搶到前面撈東西。你打輸了:他在後面先跑。如今你說不打,他正巴不得呢,於是,趁著當夜月黑風高,二人便點起人馬,悄悄回晉陽去了。

正是:兵微將寡妄興師,勢單力弱枉爭持。螳臂擋車難濟事,空勞兵馬費心機。

要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趙匡胤傳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趙匡胤傳奇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十六回:婦唱夫隨後宮調歡笑 父死子繼晉陽又興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