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安回憶錄》的前言(7)

《瑪麗·安回憶錄》的前言(7)

這件事也為我打開另一個看待怪異的新視野。我們大多數人學會了要不帶感情地對待罪惡,要正視它,但多半不會發現我們自己的猙獰笑容無可爭辯地反映在上面。但是善良是另外一回事,很少有人有足夠長的時間凝視它,直到能接受它的面孔同樣怪異的事實。在我們內部,善良是某種正在建設之中的東西。罪惡的典型通常能引起相應的表情,善良的典型必須滿足於陳詞濫調,或者被打磨得平整光滑,使它真實的表情變得柔和。當我們注視善良的面孔時,我們看見的往往是一張瑪麗·安那樣的臉,充滿了希望。

海蘭德主教在瑪麗·安的葬禮上做了佈道。他說,世界會問,為什麼瑪麗·安會死。他無疑想到了那些熟悉她的人,知道她熱愛生活,知道她有一次把漢堡包抓得那麼牢,她從椅子背上掉下去時都沒有撒手,或者她死前幾個月,她和修女洛瑞塔有了一個真娃娃可以照顧。主教是在對她的家人和朋友說話。他可能沒有想到世界,更遠的世界,它不會問瑪麗·安為什麼會死,而是首先會問,為什麼她應該生下來。

我們時代的一個趨勢是利用受苦的孩子來質疑上帝的善,而一旦你懷疑他的善,你和他的關係就完了。霍桑視為一種威脅的埃爾梅們,數量已經成倍增加。他們忙於減少人類的不完美,同時也是在減少善的原材料。伊萬·卡拉馬佐夫不能信上帝,只要還有一個孩子在受折磨;加繆的英雄不能接受基督的神性,因為無辜者的大屠殺。這種流行的同情心,標誌著我們在感受力上的增強和視力上的損失。如果其他時代感受的少,他們看見的就多,即便他們是用盲目的、預言的、實事求是的眼睛,亦即信仰的眼睛去看的。在這種信仰缺失的現在,我們被溫柔所主宰。這種溫柔,因為已經長久割斷了與基督本人的關聯,被包裹在理論之中。當溫柔與溫柔之源脫離,它合乎邏輯的結果就是恐怖。它最終會變成勞改營和毒氣室的煙霧。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生存的習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生存的習慣
上一章下一章

《瑪麗·安回憶錄》的前言(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