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漲——凱恩斯主義的特產(8)

滯漲——凱恩斯主義的特產(8)

膨脹的社會福利

供應學派的觀點也得到了薩繆爾森的認同,他曾明確指出「滯漲」的根結在於政府轉移支付的福利支出,如失業津貼、家庭津貼。

隨著20世紀60年代約翰遜政府實施的「偉大社會」建設中^H小說各項福利計劃的擴大和實施,美國政府尤其是聯邦政府用於社會福利的開支急劇膨脹。據統計,1963年,這些開支為667.66億美元,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1.6%;1969年,上升到1271.49億美元,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4.1%。在此後一段時間裡,政府在這些方面的開支越來越不堪重負。龐大的福利計劃導致財政預算遊離於財政能力之外。20世紀60年代中期,美國經濟處於景氣擴張階段,在這個階段上理應保持足夠的財政盈餘,以補償下一個衰退階段到來時出現的財政赤字,以便政府財政在周期內實現平衡。但由於福利支出過度,以及越南戰爭引發的軍費開支激增等,原本應體現盈餘的財政出現赤字,並且越滾越大。「增長性」財政政策無法實現周期內的「自我補償」,變得難以為繼。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的財政預算逐漸遊離於自身的財政能力之外,而演變成為「充分就業預算」,以此來乾脆避開財政自償的問題。這種「充分就業預算」既不是量入為出,也不是量出為入,而是以保證經濟能夠達到充分就業水平的需要,來規定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的數量及比例關係。即使是在財政赤字已經很高的情況下,只要現實的個人消費水平和私人投資水平還未達到充分就業條件下應有的國民收入,政府就仍需通過進一步增加開支和減少稅收的辦法來彌補這一差距。這樣,最初的周期性的、自償性的平衡財政政策轉變為長期性的、非自償性的赤字財政政策。

這時,要想解決財政赤字該怎麼辦呢?弗里德曼所告訴我們的是增加貨幣的供應量,政府只有採取增加貨幣發行的辦法來加以彌補。

從政治上說,增稅是一種不得人心的做法。我們許多人歡迎政府增加開支但很少有人歡迎增加稅賦。政府向公眾借款也是一種政治上不得人心的做法,它會引發人們對逐漸增加的政府債務的抵制,並使私人儲蓄從投資轉向為政府赤字提供資金。政府增加開支的唯一其他途徑就是增發貨幣。美國政府可以做到這一點,它可以讓美國財政部,即政府的這一部門,向政府的另一部門,即美國聯邦儲備體系出售公債。聯邦儲備體系要麼用新印刷出來的聯邦儲備券來支付公債,要麼在資金的賬簿上為美國財政部記入一筆存款,以此支付公債……這筆錢就成為了商業銀行的儲備,並成為可以更大量地增加貨幣數量的基礎。

而貨幣供應量的增長,自然會導致通貨膨脹。再加上居民收入的增加也擴大了消費需求,從而使通貨膨脹加速。「這實際上是以通貨膨脹的手段來實現充分就業的目標。」

正如我們所感受到的,這10年昭示給我們的是:當時世界的情況,是施行支配當代人物思想的理論——也就是凱恩斯的瘋狂之念——的必然結果。當時所受的苦難,不是上帝造成的,而人類自己造成的,或者更確切地說,是由於受錯誤理論指導的政府所造成的。那麼今天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全球大趨勢2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全球大趨勢2
上一章下一章

滯漲——凱恩斯主義的特產(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