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3)

導讀(3)

《法華經》肯定我們每個人都有成佛的能力,這是一份非常殊勝的禮物。我們要如何竭盡所能地善用這份美妙的賜予呢?在個人的日常生活中,在僧團的建立上,在普世的工作中,我們通過自己的修行而成為佛陀的左右手。所以我提議開展《法華經》的第三部分--行動的向度,以補足並齊備歷史向度與究竟向度的教義。本書第三部與第四部,讓我們看到《法華經》如何開啟進入菩薩行的向度之門。

在修行中,我們得到經中介紹的許多大菩薩的支持,包括藥王菩薩、常不輕菩薩、持地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還有其他無數與我們共住於此世間的菩薩。通過我們的修行與僧團的智慧(SanghaInsight),每個人都能成為佛陀的左右手,承擔療愈、轉化、調和世界的工作。

為什麼稱為「經中之王」?

《法華經》被稱為「經中之王」的原因之一,是因它能接受並整合佛教所有的宗派。

有生命的東西隨時都在成長,樹木不斷地長出枝葉,開出花朵。佛教是個活生生的實相,為了讓佛教能延續生命力,我們必須容許它發展。就如在這時代所見,生命並非靜態的,政治、社會、經濟、文化與環境等情況都在改變,通常變動甚巨,且有時極速變化。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1世紀的印度也是如此,事實上,那是一個宗教、文化、政治都劇烈變動的時代。佛陀的證悟、傳道、教誨,本來就徹底背離當時印度盛行的宗教與社會架構,其他許多新興宗教,例如耆那教7,也在那時興起。因此我們可以看出,佛教內部從一開始就存有改變與調適的種子,而佛教2500多年來持續作為一個活生生的傳統,其關鍵即是此宗教因應新生活形態與新問題的能力。

原始佛教包含歷史上的佛陀--釋迦牟尼佛一生的教導,這是最初的佛教。原始佛教(或稱「根本佛教」)時期是一味和合的佛教,只有經藏與律藏。其後,約在佛世后150年發展

出部派佛教,當時佛教僧團分裂為兩個派別:本質保守的上座部9與偏向革新的大眾部。隨著時序推移,這兩部派更進一步分裂,於記載中有談到18個部派,但我們知道曾一度有多達25或26種部派,且各部派都有自己的經藏與律藏10。

大乘的研究與修行方式起於大眾部,而當那種研究與修行足夠成熟時,大乘經典就開始出現。因此,我們可說佛教的形成分三階段發生: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愛的正念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愛的正念
上一章下一章

導讀(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