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練兵還是練兵
第二十一章
左良玉和曹文詔領著兵直撲蓋州,岳東給他們的命令是去試探試探虛實。一路上,他們少不了進行劫富濟貧的工作,劫滿人的富,濟漢人的貧。到了蓋州,就見弔橋吊起,城門緊閉,左良玉和曹文詔相顧大笑,這蓋州的守將果然如參軍所料,是個無膽之人。於是,曹文詔令人把岳東的勸降書射進去。然後,兩人領軍在離城十里的地方安營。
晚上的時候,游騎哨捉住一個鬼鬼祟祟的人。押到中軍,曹文詔一審,才知道是守將全慧廣派來的信使。
全慧廣本來是明將,後來隨李永芳投降后金。自從聽說復州被攻佔,他就一直戰戰兢兢;後來,金州被明軍攻破;巴都禮身亡的消息傳來,就更讓他寢食不安。而且,他發往遼陽的求援信也一直沒有回應,卻傳來明軍在蓋州活動的消息。如此一來,就更加重他的恐懼心理。今日,明軍逼近城池,他不敢開門迎戰。萬幸的是,明軍射來勸降信,在信中,岳東向他承諾,不究他以往的作為,更許諾了很大的好處。全慧廣左思右想,還是決定開城投降。
但,信使帶回了岳東的另一封信,在信中,岳東要他暫時不要聲張,暗中準備,以後他還有大用。第二日,明軍悄然離去。
送走左良玉、曹文詔后,岳東把所有的訓練熱情都傾注在曹文詔、譚合(投降的漢軍千總,現在統領一千步軍)的部隊上。
白天的訓練,除了列隊、跑步外,增加了刀槍、陣法的訓練。刀槍、戰法的訓練由黃得功負責,因為岳東沒什麼實際經驗——他倒是把戚繼光的《練兵紀要》讀了幾遍。岳東仔細觀察黃得功練兵的方式、方法,也就對《練兵紀要》的一些疑難有了新的體會,再聯繫到袁崇煥曾經對《練兵紀要》的講解,岳東大有收穫。他看出黃得功練兵中的缺陷和不足,一一指點。令他改正。
黃得功雖然是粗鄙不通文墨之人,但畢竟在行伍中廝混了十幾年,仗也打過無數,也知道兵事的好壞,見岳東的建議都很有意思,很有道理,對這位年輕的參軍更加服氣。岳東的號令,他執行得一絲不苟,訓練士兵時,他粗糙的喝叫響遍操場的每個角落。
只要岳東有一點空,他都會親自參加訓練,練習刀法、跑步,樣樣不拉,和普通士兵沒什麼區別,一樣在塵土中摸爬滾打。他的親歷親為鼓舞了士兵的訓練熱情。每當他在場時,士兵訓練都格外賣力。
從寧遠到金州,不過短短二十日的時間,但整個隊伍的面貌完全不一樣了。拋開連克兩州不說,光是得到的賞銀就足夠一年的兵餉這一點,就讓士兵對岳東這個年輕的書生參軍,充滿了感激,也對岳東給予極大的信任和期待。跟著岳參軍,好日子還在後邊。清兵算個球。——不是一兩個士兵的想法,而是被清軍欺負了十幾年的遼東子弟的心聲,也是渴望為親人報仇的戰意。
信心,對一隻部隊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明軍對清軍十幾年的屢戰屢敗的一個很大原因,就是信心不足:一旦清軍衝進車陣,明軍就四散逃亡,哪怕是數萬明軍對數千清軍。
晚上,岳東也沒閑著,辦了個所謂的「幹部培訓班」,參加人員是千總和百夫長,共有二十三人。這些人是軍隊中的中層幹部,對軍隊的戰鬥力的提升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掌握了這些人,也就牢牢地掌握了軍隊,軍隊的忠誠度也就不用擔心了。還有一點,在這些人完全有可能成長出未來的將軍。
作為一個百戶長,首先就是要勇敢,作戰時要衝在隊伍的前面,這一點岳東不擔心,這些人都是身經百戰的戰士,是從普通士兵一步一步打上來的,憑的是戰功和鮮血。其次,應該有點頭腦,這就讓岳東擔心了。——也許是美國的戰爭片看多了,岳東很佩服美國佬,一個連長似乎就知道整個戰場的態勢,在隊伍被打亂后,也能帶著隊伍,隨機應變,作出恰當的應對。岳東要求不高,只要自己的百戶長達到一半的水準就滿意了。
岳東也知道,這些人大多不識字,講大道理是講不通的。於是,岳東精心準備了一個個戰例,通過戰例講解百戶長在戰鬥中的應變。而最現成的一個戰例就是在沙河岸邊的那次戰鬥。
講到這個戰例時,岳東道:「……當清軍登河岸受到阻擊時,其他清軍迂迴兩側上岸,這時,我看見除了一線作戰的士兵外,還有三四百士兵呆在後面,這時候,為什麼不主動出擊,前去阻擋迂迴登岸的清軍……當然,這裡面有左良玉、黃得功的錯誤,不過作為百戶長應該有一定的主動性。
岳東講的口沫橫飛,但是下面的百夫長聽得似懂非懂。
在岳東大力訓練軍隊時,袁崇煥派遣的水師船隊到了。這回,袁崇煥又派了三千步兵給他,運來大批的火藥,還有二十門佛郎機,給岳東的命令是一定要守住金州。岳東苦笑,這個袁老師還是太保守,把城池看得太重要,卻不知道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才是最重要的。岳東暗想:這城呀,守得了,我就守,守不了,我就溜。
在給岳東的信中,袁崇煥告知,已經派祖大壽出兵海州,將和王象乾王大人一起去撫賞蒙古。
岳東打開地圖,仔細研究,如果能成功聯絡蒙古。那麼給滿人的壓力將更大,袁督師領兵從錦州出擊,將吸引滿洲最大的注意力,即使皇太極回師,自己這裡也不是主戰場,自己可以更從容的布置。即使,皇太極派兵進攻金州,也不會派多少兵馬,那樣一來,自己守住金州的希望是大大的增加了。而且,自己在蓋州等處還埋下種種伏兵,只要運籌得當,一場大勝也是可以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