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龍興關外(三)
作為美國政府1948年通過的援外法案(ForeignAssistanceAct)的一部份。援華法案分為兩部分,一部份為3億3800萬美金的經濟援助,另一部份為1億2500萬美元軍事援助,兩者援助成為國共內戰中,中國國民黨政府用來應付對中國**龐大戰爭開銷的重要資金資助。
為了固守東北重鎮—瀋陽、長春和錦州等主要城市,衛立煌曾向蔣介石只要不將主力撤出瀋陽,軍隊補給問題由他去同美軍顧問團商量解決。由於曾經指揮過中國遠征軍強渡怒江、收復騰衝、攻克松山、會師芒市給協同作戰的英、美盟軍留下過深刻的印象。因此衛立煌在美**界頗有人望,美國《名人詞典》以及美國發行量最大的《時代周刊》均稱其為「常勝將軍」。
因此1948年5月,美軍顧問團團長巴大維一行來瀋陽視察,會見了衛立煌,觀看了**部部隊的各兵種聯合演習。巴大維向衛立煌許願:給他10個的師的美製武器裝備。衛立煌聽了自然非常高興,當即對第四十九軍軍長鄭庭發說:「10個師的裝備來到就有辦法了。」並派廖耀湘到錦州專門負責接收美國援助物資,此後,美軍運輸機源源不斷將兵員裝備、糧食、彈藥運到瀋陽、錦州。但是儘管如此,隨著1948年秋國民政府與美國交惡,美國對華援助全面凍結/東北國民黨軍隊只得到了4個師的裝備,而且還都是輕武器。衛立煌用這些裝備補足了4個師,編成2個軍。
長期以來美械裝備師一直是自1942年中美聯手對抗日本以來國府一張皇牌。無論是在印緬叢林的東南亞戰場還是國內的正面對抗的雪峰山戰役,接受了美國訓練和武器配備的**部隊不無給予了曾經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以重創。因此內戰初起,目睹著浩浩蕩蕩開進各大城市的**部隊的社會各界民眾事實上都對美械師頗多期許,認為擁有著全副美式武裝的**定能迅速結束內戰,重建
「和平」。
但事實上諸多象葉永茂這樣的**將領事實上卻很清楚所謂的美械裝備師不過是一張唬人虎皮而已。在1942年美國政府根據《戰時租借法案》向國民政府提供美援之時,蔣介石曾經「獅子大開口」向美國要求向其提供100個師的武器裝備。儘管對於這種漫天要價的模式,華盛頓頗為不滿。但是鑒於當時日本海、陸兩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咄咄逼人的氣勢。美國政府不得不「就地還錢」的答應提供60個師的美式裝備。不過將分為兩期。第一期為30個師,時間為打通滇緬路之前,待打通滇緬路之後再提供第二期的30個師。
而在此後的開羅會議上,並不死心的蔣介石又當面向羅斯福要求將提供的裝備增加為三期計90個師,為了大局著想的羅斯福自然一口答應了。因此從1942年底開始,美國開始裝備國民黨軍,第一期提供的裝備為國內的30個師與駐印軍6個師,共計36個師。但在打通滇緬路之後,一方面因為蔣介石越級指揮趕走了史迪威,觸怒了美**方,另一方面,由於美國因得到了蘇聯出兵的承諾,認為不必從中國大陸進軍日本。因此,第二期只給了3個師的裝備。因此國民黨在抗戰時只獲得了39個(實際33個)美械師的裝備援助。在抗戰期間,國民黨用這批裝備共裝備了13個全美械軍。即新一軍、新六軍、第二軍、第五軍、第八軍、第十三軍、第十八軍、第五十三、第五十四軍、第七十一軍、第七十三軍、第七十四軍和第九十四軍。
從道理上講,隨著日本投降,太平洋戰爭結束、《戰時租借法案》就應該廢止。而由於美國要求蔣介石:去接收東北的軍隊必須是由美國訓練並提供裝備的遠征軍。而蔣介石由於顧忌蘇聯和關內戰場的需要而沒有答應。美軍即停止武裝國民黨軍,並將美國貯藏在昆明地區的一部分武器裝備毀壞,也就是所謂的「昆明毀械事件」。並宣布將不幫助國民黨軍運兵到華北與京滬,將未運至中國的美援武器交予他國等。在各方面壓力下,蔣介石不得不低頭作為讓步。
於是得到政治上滿足的中美雙方又搞了一個《處置租借法案物資協定》,把尚未交付完畢的軍用物資繼續提供給中國政府。美國除了將其在中國的大批武器裝備與各種器材移交國民黨,並幫助國民黨軍運兵到華北與京滬外,還允諾以廢鐵的價格將貯藏於印緬未運至中國的美援武器出售給國民黨。
雖然從紙面數字上看來從日本投降之日至1946年7月止,美國援華物資價值7億8千多萬美元,超過了抗戰時期的美國援華物資的總合。其中的軍用部分除了為原定的39個美械師在抗戰結束前只運到了33個師,予以補足之外,還以廢鐵的價格讓購買了一批貯藏於印緬地區的美械裝備,內有100餘輛M3A3型坦克,同時將美國在華駐軍的物資移交給國民黨,僅在昆明一地就有上萬噸航空器材,的確是國民政府大佔便宜。
但是其中真正**急需要用於地面作戰的武器彈藥並不多,大約只有4000噸輕式武器及彈藥。其他的都是諸如幾千張病床,大量的繃帶,鋼盔,鐵絲網、藥品、軍用食品,軍用服裝,大批防毒面具,飛機零部件與各種航空器材的其他的物資,而且其中不少是舊的,快要過期的,甚至已損壞了的,可謂之「洋垃圾」。另外在1946年的6月,美國又以1.75億美元的代價將存放在太平洋各島的約價值8.25億美元的「剩餘物資」出售給國民政府。而在這批物資中也以醫療器材、藥品、軍用食品、幾百艘登陸艇、各種機械與零部件、汽車、油料、服裝等為主,並沒有武器彈藥。
因此儘管美軍在抗戰結束之後又幫助國民黨軍建立了8又1/3個大隊的空軍並移交了271艘海軍艦艇。但事實上**地面部隊的裝備情況並沒有明顯的改善。同時接替史迪威出任盟軍中國戰區參謀長及駐中國美軍指揮官的美國陸軍准將阿爾伯特.魏德邁曾代表美國答應國民黨,如果國共和談成功,中**隊得以統一,將再給予中國50個師的美械裝備,而其中10個重裝備師才是真正與美國陸軍裝備相近的標準美美械師。而國民政府手中所掌握的39個師充其量只能被稱為美械輕裝備師而已。
不過最終國共和談淪為了國民政府全力準備內戰的緩衝期,這10個重裝備師和40個美械輕裝備師也便成了畫餅充饑。而更為嚴重的是由於**內部的物資分配沒有明確的計劃、通常是派系鬥爭的結果,最終隨著抗戰的勝利近40個師的裝備居然22個軍64個師,交警部隊18個總隊又4個教導總隊,因此,除了少數的「全美械師」,大部分裝備美式裝備的師實際上是混裝了國械或者日械的「半美械師」—連大名鼎鼎的第七十四軍也是日械和美械混編,這樣不僅限制了部隊的戰鬥力,更給後勤補給卻帶來極大不便。
根據美方所提供美械輕裝備師的標準,每個師應轄三個步兵團,兩個炮兵營(榴彈炮、山炮各一營)及工兵、輜重各一營、特務連、搜索連、衛生隊、軍樂隊、無線電隊、軍醫院各一,每團下轄三個步兵營、迫擊炮、戰防炮各一連、特務排、衛生隊各一;每營轄3個步兵連與1個機炮連(6挺重機槍與4具火箭筒),連有火焰噴射器1具,排有六零炮2門,班有輕機槍1挺與衝鋒槍2支。
但即便全美械在名義上是全部美式裝備,但其中又有所不同,因為運輸上的原因,國內的三十多個全美械師事實上都是師轄1個山炮營,軍轄1個榴彈炮營,其他武器則是三個師只給了兩個師的美式裝備,由軍內自行調整,因此、當時的國內美械部隊都沒有達到編製水準,即使是整編第十一師與第五軍這樣的國民黨主力部隊也有美日裝備混裝的現象,而且夾雜有不少日械與國械裝備。
而駐印軍的各師中,新編第三十師、第十四師、第五十師是照美械輕裝備師的編製裝備的,但炮兵只有一營(山炮營)。不過新編第二十二師與新編三十八師因為國府原準備將第八師空運印緬,但未去。最終出現了兩個師瓜分三個師的裝備的情況,新編第二十二師因而轄有2個炮兵營,新編三十八師則轄3個炮兵營。因此新編三十八師即使東北戰場之上連續被殲兩個團之後,仍可以通過將庫存的武器補充后,仍能達到團有迫擊炮12門與戰防炮8門,營有8挺重機槍與4具火箭筒,連有六零炮6門,班有1挺輕機槍與2支衝鋒槍的高水平。
可見遠駐印遠征軍的各師(主要后編成了駐守東北的新1軍和新六軍)是國府裝備最為精良的精銳部隊。其他的所謂半美械裝備的部隊則是為了安撫原定在第二期中裝備美械的地方各派系部隊,拿出了最後3個師的裝備,又從原來的30個師的裝備中抽調了若干預備武器裝備而設立的。當然其裝備編製雖然並不是各地方派系所叫屈的所謂「輕武器是美製,火炮仍舊是小山野」,基本也可以達到步槍、輕機槍與82迫擊炮為國械裝備,而重機槍、衝鋒槍、六零炮與戰防炮、山炮、火箭筒,火焰噴射器為美械,軍(整編師)所轄的炮兵營則為日式野炮的混編裝備,因此雖然實際戰鬥力較之純美械師可能略低,但是比起靠「撿洋落」和自力更生建立軍工體系武裝起來的**東北野戰軍也仍具有一定的優勢。
「國府的沒落緣在與過分依靠美援,搞的三軍上下不翹首期盼美援,都已成了斷不了奶的孩子。從武器裝備到後勤補給,無不仰賴於美國的接濟。這樣的情況從抗戰退守大後方起已漸成風氣,等到了如今早已是積重難返啊!須知珍珠港之後,日本已成了華府的首敵。美國人自然願意全力支持我們,恨不能用我們中國人的血去淹死日本人。但是杜魯門可未必願意那麼大方的幫助我們消滅**,畢竟一個統一的中國同樣不符合美國人的利益。」走過抗戰八年的烽煙,身為**名將的李延年早已對已經所效忠的政權每況愈下的軍工生產和部隊建設失望透頂。
自晚清以來中國積弱不振自然是事實,而工業基礎之薄弱,國民經濟之凋敝更是無從諱言的。但國民政府自1927年定都南京以來,雖然幾乎就處於無歲不戰的尷尬局面。其實際統治區域不過江蘇、安徽、浙江三省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即便在1928年消滅北洋軍閥殘餘,完成形式上的國家統一之後,中央政府馬上又面臨國民黨系的馮玉祥,李宗仁,閻錫山等幾大派系對全國實際控制權的爭奪和瓜分。另外還有廣東的陳濟棠,四川的大大小小的草頭王,湖南的何鍵,福建的陳銘樞,蔣光楷,盤踞西北地區的馬家,以及**人領導的紅色政權,新疆的近乎獨立的盛世才政權。
國民政府不僅沒有從全國各地方省份得到穩定的稅收,反而常常需要從中央拮据的財政收入中拿錢安撫那些不穩定的軍閥。難怪國府有人戲稱:蔣介石是中國最大的割據軍閥,南京國民政府是中國歷史上最「小」的中央政府。但就是在如此不利的情況之下,國民政府依舊憑藉江浙三省的財政收入建立和武裝起了一支當時中國最強的武裝力量,並德國政府的幫助下初步建立了完整的軍事工業。
雖然淞滬、南京、徐州、武漢等諸次正面抗戰沒有能夠抵擋住日寇的鐵蹄。但是也為中國沿海沿江工業、高校的內遷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抗日戰爭爆發之前,中國工業的70%集中於沿海一帶,內地工業十分薄弱。根據南京國民政府經濟部統計:1937年底。全國共有工廠3925家(不包括東北),其中僅上海一地就有1235家,約佔總數的30%以上,其他沿海各省有2063家,佔總數的51%。隨著戰爭爆發,沿海工業將首當其衝遭敵炮火襲擊。為避免沿海工業不遭滅頂之災和在大後方建立長期抗戰的工業基礎,加強抵禦日本帝國主義的經濟實力,南京國民政府開始逐步動員將沿海沿江工業內遷。
在眾多民營工廠內遷的同時,直屬國民政府軍委會兵工、軍需廠及國營廠礦也先後向內地遷移,到1940年底,整個工廠內遷工作基本結束,經工礦調整處協助內遷的工廠共448家,機器材料70991噸,技工12164人。另外自動遷移的工廠還有100餘家,總計內遷工廠達600餘家。雖然內遷工廠雖然只佔沿海工廠的極少數,但大多為民族工業的佼佼者,實力雄厚,門類齊全,技術水平高,直接或間接有助於國防軍事建設,不僅為持久抗戰提供了重要的經濟實力,而且為國家保存了一批近代工業的精華,奠定了大後方工業發展的基礎。
沿海沿江的大批兵工和民營企業內遷以後,分別在四川、湖南、廣西、雲南、陝西、甘肅等後方省區形成了11個工業區。特別是在重慶周遍集中了大後方軍工和民用的主要企業,如槍炮、彈藥、鋼鐵、機械、化工、紡織等行業,成為中國抗戰時期軍工和民用物資的主要生產基地。先後內遷重慶的各個兵工企業,都是中國兵工企業的精華;加上國民政府兵工署接收、改造、徵用的原川軍兵工和與兵工相關企業,經過配套整合,形成重慶軍工生產基地,造就了抗戰時期中**事工業的中心,為抗戰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彈藥和軍事裝備。
可以說1940年的國民政府雖然喪失大半的國土,但是依舊保持繼續抗戰的能力,仍可一戰。而更為關鍵的是政府和軍隊上下自強不息的精神仍在。雖然在這個期間蘇聯也曾出於牽制日本,使其無力侵犯蘇聯遠東地區的需要,也曾向國民政府提供過價值1.73億美元的軍事援助,甚至派遣一個殲擊機大隊和一個轟炸機大隊的空軍志願人員直接參戰。但是雖然蔣介石對蘇政策的最高目標是蘇聯直接參戰。為此,國民政府作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蔣介石本人也曾兩次急迫地請求蘇聯出兵,但是由於國家利益的需要,和歐洲局勢的緊張,事實上在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發之前,國民政府依舊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對抗當時空前強大的日本侵略者。
1942年元旦,美、英、蘇、中等26國共同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中國首次被破天荒的列為世界「四強之一」,並與美國正式結為同盟。在這頂前所未有的高帽子之下,整個國民政府上至高官下至走卒,無不飄飄然起來。雖然美國「先歐后亞」的戰略和中國處於美國所有供應線中最細長的一條的末端,決定了美國不可能象「同種同文」的英國、澳大利亞那樣向中國提供大量的現代化軍事裝備,中國戰場依舊只能依靠極其微薄的外援去對抗正面的日軍。但是這種與世界一流強國並肩而戰的優越感卻令國府上下無不開始放鬆起來。
用數以千計的美國飛行員的鮮血和鋪就成「鋁谷」(注1)的運輸機殘骸構築起的「駝峰航線」最終成為了重慶方面諸多**大員的「淘金線」,各種各樣前線緊缺的美援物資在從印度運低中國內地之後便立即散入到形形色色的黑市之中。而美英盟軍在各條戰線上反攻的號角卻最終成為了**各部將領保存自己,壯大實力的最好借口。
因此儘管隨著美國國內工業從和平時期的體制已逐漸轉到戰時體制,「駝峰航線」的運力迅速加強,從1943年便每個月可以向中國運送7000噸左右的物資,每天有100多架飛機穿梭在航線上。據說在最高峰時,巫家壩機場每1分鐘就有1架飛機起降,成為當時全球最繁忙的機場了。但是在國民政府上下一片文恬武嬉之中,1943年就在歐洲、太平洋兩大反法西斯戰場同步轉入戰略反攻之際,中國戰場卻依舊處於敵攻我守的不利局面,雖然憑藉著中國地區地形的優勢,**在1943年依舊取得了石碑要塞保衛戰和常德會戰的勝利,挫敗了日軍從兩湖進犯重慶的企圖,但是**各部不相援救,雖然擁有空中優勢但空地缺乏協同的弱點卻暴露無餘。
而1944年那場日本軍隊自詡為「世紀大遠征」的豫湘桂戰役,宛如摧枯拉朽般的將**正面戰場的各條防線打的千創百孔,從河南到廣西、**各部所謂的精銳,不無丟盔棄甲、潰不成軍。在短短的8個月中,**在豫湘桂戰場上損兵達六、七十萬人,喪失國土面積二十餘萬平方公里,丟掉城市一百四十六座,失去空軍基地七個、飛機場三十六個,人民生命財產損失更是不計其數。
但饒是如此國府仍不思檢討自身,竟以自身崩潰相要挾,要求美國政府提供更多的軍事和經濟援助。對於這樣急近無賴的無能盟友,美國總統羅斯福憤懣地責問正在美國請求貸款的孔祥熙:「中**隊在哪裡。他們為什麼不同日軍打仗?看來日軍想把中**隊趕到哪裡就能把他們趕到哪裡。」最終美國政府只能放棄此前在遠東扶植中國以填補日本戰敗后的勢力真空以對抗蘇聯的想法。
豫湘桂作戰的失敗,使英美對中國打敗日本失去信心,為避免本國再作大的犧牲,都把打敗日本的希望寄托在蘇聯出兵上。1945年2月,蘇美英三國首腦舉行雅爾塔會議,在沒有中國代表出席的情況下,簽訂了有損於中國利益的雅爾塔條約,以犧牲中國權益為條件,換取蘇聯出兵。這同豫湘桂作戰前三國首腦舉行德黑蘭會議的情況,正好相反。德黑蘭會議本來也準備邀請中國首腦參加的,但由於蘇聯當時與日本保持中立,害怕中國參加該會議會引起日本對蘇聯的抗議,為避免刺激日本,蘇聯提出了不邀請中國參加。但中國當時的地位又不容忽視,英美為依靠中國替它們拖住日本,特地約中國在開羅舉行中英美三國最高級會議,會後發表了被國民政府吹噓為外交「空前勝利」的《開羅宣言》。但蘇美英舉行雅爾塔會議時,卻以出賣中國權益為交易而又置中國於不顧,由此可見,國府的**無能與豫湘桂作戰的失敗,已經使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威信低落到了何等地步。
以之回想起1944年2月的第四次南嶽軍事會議之上,蔣介石說:「到今天,又到了一個新的轉折點—就是第二期抗戰已將結束,我軍向敵反攻決戰的階段—第三期抗戰開始的時候到了。」幾乎是個笑話,或許蔣委員長這裡所說的「反攻」,並非說中國戰場1944年立即就可開始戰略反攻。他指的是在整個世界反法西斯戰場已進入戰略反攻階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