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四章

初平二年春(公元190年1月),袁紹帶領四子及眾文武,引大軍三萬,離開渤海來與曹操會盟。袁紹一來,曹操大喜過望。袁紹何許人也,名門望族,身份高貴,肯響應他的號召,真讓曹操感激涕零。

眾諸侯聞聽袁紹起兵響應,乃紛紛引兵前來。有后將軍南陽太守袁術(袁紹從弟,字公路),冀州牧韓馥(字文節),豫州牧孔伷(字公緒),兗州牧劉岱(字公山),徐州牧陶謙(字恭祖),河內太守王匡(字公節),陳留太守張邈(字孟卓),東郡太守喬瑁(字元偉),山陽太守袁遺(字伯業),濟北相鮑信,北海太守孔融(字文舉),廣陵太守張超(張邈之弟),西涼太守馬騰(字壽成),北平太守公孫瓚(字伯硅),上黨太守張楊(字雅叔),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字文台),再加上袁紹、曹操,一共是一十八路諸侯(嚴格來說,袁紹、曹操並不能算是諸侯,曹操連一塊完整的根據地也沒有,要靠張邈、衛茲的資助才能過活;而袁紹雖有自己的地盤,但是沒有經濟來源,要靠冀州牧韓馥來提供糧草,這兩位不過是湊個吉利數罷了)。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長沙太守,有「江東猛虎」之稱的孫堅。孫堅一向忠於王室,在接到討董檄文後,即刻整軍出發,揮兵北上。他的上司荊州牧王睿是董卓委任的,派兵攔劫孫堅。被孫堅一刀斬於馬下(後來荊州各郡無主,宗賊作亂,這才有了劉表單騎入城,執掌荊州),接著又攻打南陽郡,南陽太守張咨也不是孫堅的敵手,孫堅從長沙至中牟一千七百里,連戰連捷,所向披靡。天下震動,聯軍這邊聞知,士氣高漲;而董卓得知則士氣低落。

而與孫堅相反的典型則是冀州牧韓馥。他接到檄文後,不知道該怎麼辦,他就問手下:「為之奈何,我等助袁紹耶?助董卓耶?」

從事劉子惠怒道:「此何言哉?將軍起兵,乃為國家,何問袁董!」

韓馥被劉子惠嚇得不敢發表意見(其實他本來就沒什麼主意),只知道說「為之奈何」,「為之奈何」。

劉子惠勸道:「今袁紹與董卓相爭,天下諸候多有觀望。為今之計,將軍可暫緩發兵,若諸候紛紛響應,則將軍也當將兵助袁紹,上可救國家,除暴亂;下可安百姓,保冀州(這不典型的牆頭草嗎,這劉子惠開頭說的挺硬氣,我們起兵為國家,何分袁氏、董氏,到後邊又要觀望一下,哪邊勢大助哪邊,前後如此矛盾,只有昏聵如韓馥者,才會聽他的)。」

眾諸候懷著各自的目的在中牟會盟。太守王匡道:「今奉大義,必立盟主;眾聽約束,然後進兵。」

太守喬瑁道:「袁本初四世三公,門多故吏,漢朝名相後裔,可為盟主。」

袁紹再三推辭,眾人不允。袁紹不得已,乃登台主盟。其台高三丈,共三層,遍列五方旗幟,上架白旄、黃鉞,兵符將印。袁紹與眾諸侯焚香盟誓曰:「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態。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鑒之!」誓畢,眾人乃殺雞歃血,共飲血酒。

董卓聞訊大驚,乃命滎陽太守胡軫(字文才)為大都督,趙岑、李肅(字偉恭)為副將,華雄為先鋒,領兵五萬,先至汜水關布防,呂布領軍隨後接應。但胡軫為人驕傲自負,與同僚相處的不好,上至呂布,下到華雄,都不喜歡他,偏偏胡軫又自負武略,以能打勝仗自詡。

董卓又聽從謀士李儒之計,讓女婿牛輔先至長安,以防涼州的韓遂乘機從後方偷襲。自己則與李傕(字稚然)、郭汜(字阿多)、樊稠、張濟四大將領坐鎮洛陽,以防不測。

袁紹聞知董卓已先一步準備了,忙拜長沙太守,吳郡人孫堅為先鋒,令其帶領麾下北平程普(字德謀)、零陵黃蓋(字公覆)、遼西韓當(字義公)、同郡祖茂(字大榮)四員部將,並江東精兵一萬五千人,去奪汜水關。又令從弟袁術總督各路諸侯的糧草分配,袁斌執掌營中軍法,凡違反號令,不遵調遣者,諸侯共擊之。董卓雖整軍備武,但恐敵不過關東諸侯,就想講和,乃遣大鴻臚韓融、少府陰修、執金吾胡毋班、將作大匠吳修、越騎校尉王瑰安等至中牟勸戒袁紹。袁紹及袁術要斬眾人,袁斌以眾人有才勸之,袁紹乃止。其中胡毋班是河內太守王匡的妹夫,這次胡毋班能活命,王匡十分感激袁斌的求情。

盟軍中的濟北相鮑信,自以為是中原上邦人物,素來看不起孫堅這個只知殺戮的南蠻子,欲搶於孫堅之前攻打汜水關,落他的面子。乃密令其弟鮑忠領馬步軍三千,先至關前挑戰,被先鋒華雄斬殺。鮑忠部下兵卒大敵,四散奔逃,反將隨後趕來的孫堅部隊的陣勢沖亂。華雄乘勢率眾衝殺,孫堅大敗,後退五十餘里。華雄匆忙出關,兵少將寡,恐怕中了埋伏,乃引兵回關上。孫堅一路上收聚潰兵,於關前紮下營寨,一邊向後方的袁術催糧,一邊再向華雄挑戰。大都督胡軫見華雄輕易獲勝,認為孫堅不過如此,其「江東猛虎」的稱號不過是浪得虛名罷了,乃準備親自下關應戰。胡軫仗著自己受到董卓的寵信,飛揚跋扈,目中無人,弄得將怒兵怨,十分不得人心。此次大意出戰,華雄、李肅等不願相助,乃於關上堅守,而呂布還在後邊慢吞吞的行軍,離汜水關還有三百里。胡軫樂得自己獨得大功。

胡軫帶領五千西涼精兵下關挑戰,與孫堅單挑,不出十合,被孫堅的古錠刀斬於馬下。孫堅乃乘勝割其首級,掌鼓回營,並將胡軫首級交與後方請功。袁術見孫堅初戰大捷,得了首功,心中不悅。

他手下謀士勸道:「主公,董卓乃豺狼也,孫堅則是猛虎也。今若助糧與孫堅,讓其乘勝攻滅董卓,是除狼而迎虎也。今可效『卞莊刺虎』之計,不發糧草與孫堅,令他們兩虎相爭,將軍但可坐壁上觀,待其兩敗俱傷時,將軍則可獨獲大利。」袁術從其言,不發糧草與孫堅。孫堅軍中無糧自亂,華雄乘勢掩殺,孫堅大敗,折了大將祖茂。

孫堅敗回中牟,袁紹問其兵敗之因,答曰乃袁術不發糧草之故,袁紹乃召袁術責之。袁斌道:「父親,兒既掌營中軍法,若有犯者,法不容情。前有濟北相鮑信,不遵號令,擅令其弟進兵,以致敗陣,減卻我軍士氣,按律當杖一百。其弟乃是從犯,應責五十,念其身死,免於刑罰。鮑信則應當眾施刑。」眾位諸侯都來求情,袁紹見狀,乃將刑罰減半,杖責五十,併當眾行刑。鮑信被打后,深恨袁氏父子。

袁斌接著道:「糧官袁術,無故苛扣盟軍糧草,致使先鋒孫堅戰敗,按律......當斬!」袁術頓時嚇出一身冷汗。袁紹念在同宗之情,遲遲不肯下令。

孫堅鑒於非常時期,不願得罪袁氏弟兄,道:「盟主,董賊未除,先斬大將,于軍不利,可從輕發落。」眾諸侯也紛紛附和,袁紹乘勢就坡下驢,只將袁術手下那個出主意的謀士給斬了。至此,軍威大振,士氣高漲,袁斌執法如山的形象,也在眾諸侯中傳開了。

華雄見自己兩敗孫堅,欲發驕縱起來,以為聯軍中無能人矣,遂讓趙岑、李肅守關,自己親引鐵騎三萬,急行數百里,至中牟向聯軍挑戰。袁紹聞知華雄前來挑戰,問道:「誰敢出戰?」

袁術因昨日被從兄責罵,急欲挽回顏面,急叫道:「我有大將俞涉,可斬華雄!」俞涉應聲出列,袁紹壯之。俞涉挺槍跨馬,衝出營去。只聽營外戰鼓未及三通,探馬來報:俞涉被華雄所斬。

冀州牧韓馥道:「我河北名將潘鳳,有萬夫不擋之勇,可斬華雄。」潘鳳身長九尺,手執巨斧,威風凜凜。袁紹以酒助威,潘鳳飲罷美酒,提斧上馬而去。

只聽營外戰鼓喧天,潘鳳與華雄力拚三十餘合,未分勝負。但華雄力大刀猛,潘鳳力氣漸漸不佳,被華雄一刀斬掉首級,屍身落於馬下。華雄連勝兩陣,在營前高聲叫罵。

袁紹聞聽己方兩員大將被殺,大驚道:「華雄匹夫如此了得,若我大將顏良、文丑有一人在此,何懼華雄?」眾人皆低頭不語。

袁紹第三子袁尚看不慣袁斌這個私生子,聞袁紹之言,急道:「父親,四弟袁斌勇武過人,何不派四弟前去?」

袁斌心中明鏡一般,如何不知袁尚心中所想,不過,他也想乘此良機,於眾諸侯面前立威,乃出列道:「父親,何故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待孩兒前去生擒華雄回營。」

袁紹大驚道:「我兒不可造次。」

鮑信在旁言道:「盟主,所謂『軍中無戲言』,既然少將軍要出戰,盟主怎能阻攔?這豈不有損盟主威顏,打擊我軍士氣。」

袁尚再落井下石道:「是呀,父親,四弟主動請纓,父親豈可拒絕。」

袁紹於大庭廣眾之下,亦不好回絕,只能道:「我兒萬事小心,倘若時機不妙,可速回營,切不可戀戰。」

袁斌聽著袁紹關切的言語,雖不是自己親生父親,但乃感心中一熱,大聲道:「得令!」

袁斌出帳后,找到了趙雲,道:「子龍我兄,大丈夫生於天地間,當仿漢高祖,手提三尺劍,建不世功業。今日正當其時,華雄勇武,諸侯心寒,盡皆束手無策。我等若能生擒華雄,必可名動於眾諸侯,此乃天賜良機,不可輕廢。」

趙雲道:「賢弟所言甚是,雲誓死追隨賢弟,但有差遣,萬死不辭。」

華雄正在營外高聲叫罵,忽見聯軍中衝出兩員戰將,皆銀盔銀甲,騎白馬,不同的是,一執龍膽定天戟,一執純鐵點鋼槍。華雄仔細一看,原來是兩個少年,心道:聯軍中無能人矣,竟派兩個少年出戰。頓時輕敵起來。

趙雲來到近前,也不搭話,挺槍便刺,兩人力拚數十合,殺得華雄氣喘吁吁,刀法漸漸散亂。袁斌見差不多了,道:「兄長,別再拖延時間,速速拎擒下華雄,我們回營。」趙雲用槍隔開華雄的大刀,輕舒猿臂,抓住華雄的絲絛,將華雄擒了過來。士卒忙一擁而上,將他綁了個結結實實。身後掌鼓的司鼓手忙敲響得勝鼓回營。

袁紹聞愛子得勝,忙率眾出迎。眾諸侯見袁斌得勝歸來,且擒得了勇猛無匹的華雄,無不對其刮目相看,稱讚不已。只有袁紹三個兒子心中不是滋味:自己兄弟三人乃正室所出,反不如一個私生子。士卒將華雄押上帳來,華雄立而不跪。

袁術道:「敗軍之將,還逞什麼威風?還不敢快與我跪下。」「呸!」華雄輕蔑地看了袁術一眼,把頭扭向一邊。

袁術大怒道:「來人,將這個匹夫拉出去斬了。」

「且慢!」袁斌道:「叔父海量包含,且寬心上坐,犯不著與一階下囚記較。」袁術「哼」了一聲,坐於位子上。

袁斌道:「華將軍,你勇武過人,武藝超群,諸侯之中誰不佩服。董卓殘暴昏潰,善用親信,並不重用於你。且董賊喜怒無常,濫殺功臣,張溫、周毖、伍瓊皆乃前車之鑒。將軍練得一身武藝,切不可與豺狼為伍。將軍若效忠漢室,必有出人頭地的一天,我今放汝歸去,再不可助董卓為惡。」說罷,為華雄解開繩索。

華雄聞言,愣了半晌,轉身向營外走去。剛走幾步,猛地轉身跪倒,道:「小人乃一介武夫,戎馬半生,被董卓呼來喝去,猶如豬狗畜牲一般。今得將軍指點迷津,令華雄茅塞頓開。若將軍不棄,華雄願終身侍奉將軍,牽馬執蹬,死而無怨。」

袁斌大喜道:「將軍言重了,快快請起。斌願與將軍共圖大事。華將軍可有表字?」

華雄道:「化外粗野之人,哪來表字。」

袁斌道:「若將軍不棄,斌與將軍起一表字,就叫『元霸』如何?」(唐李淵四子李元霸道:「我要告你侵犯我姓名權。」作者道:「你生在五百年以後,要侵犯,也是你侵犯了華雄的姓名權。」李元霸:「@^¥@#*¥%#@^%^¥##……^_^」)

袁紹見猛將華雄甘願降伏,忙傳令設宴慶賀,營中一片喜氣洋洋。而在洛陽城中,正有人因為吃了敗仗而怒氣衝天。

汜水關守將李肅見主將戰死,先鋒被擒,忙申寫表章,奏知董卓。董卓忙召義子呂布、心腹謀士李儒及李、郭、樊、張四將商議。

李儒道:「眾諸侯今俱屯兵於汜水關,倘若我等分兵出虎牢關,兩面夾擊,聯軍必敗,那時乘勢掩殺,大事可成。」

董卓道:「果是妙計!」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袁氏三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袁氏三國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