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節 整頓京軍(一)
繼光自從搬進了建在德勝門外原京軍總兵官府的督師府里,在薊門的兩個小妾也跟著過來。戚繼光自然是識大體的人,他也知道他此次的任命,已經引來眾多非議。不管皇上是如何信任他,但嘴始終還是在別人身上!若不是因為其原部下陳大成年老,怕其不服於新任薊州總兵陳弟,才將之帶到京軍中,其餘的他是一個也不敢帶過來了。就連原屬於他的一百二十名府兵,他也只帶了一哨(十二名)充為近衛。他想以此告訴別人,『戚家軍』已經改姓陳了。他現在所領的京軍乃皇上禁軍,只能姓皇而不姓戚!
但他的這番舉動,並未止住京城裡的閑言閑語。參奏的本章也是一本接著一本往乾清宮裡送。若不是此前我『安撫』過王國光與梁夢龍,再加那場盛宴,估計情況會更加的惡劣。以戚繼光的性格,憤而辭官,以示清白,也是大有可能的。
朝中雖然還算平靜,但京城中的老百姓卻是傳的紛言四起。此時的京城裡大約有人口一百萬左右,城外卻有在冊四十萬的京軍。明時的軍戶隨衛所遷移,到了一地就以耕種該地之軍屯為生!有四十萬兵就有四十萬戶人家。歷史的原因,這些京軍軍戶大都在這京城一帶居住甚久,有些還是幾代人都是住在這京城一地。久而久之,很多軍戶都在這裡安了家,置下些許產業,也與這京城中的人建立起千絲萬縷的聯繫。現如今聽說戚繼光是來整頓京軍的,整頓就代表會改變他們現有的生活方式。
曾經給軍隊里的將官們送了錢,家裡的男丁只需在兵冊上記個名。不用跑到軍隊里過那種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家裡也多了一個勞力。而將官們一來可以收禮,二來可以領空餉,自然是何樂而不為呢?這是造成京軍空額的一個主要原因。現在要整頓,這些空額自然是要補上的,送過的錢也就白送了,收了錢的心裡當然也是害怕的緊。而送不起錢,家中有男丁在軍中服役的也有他們擔心的地方。整頓不單單是補空額,還會有一些人被驅出京軍,調往其它衛所,那麼軍戶自然也要跟著過去。現如今這京軍已經很多年沒打仗了,如果是調到一些邊防之地去,那就難說了。而且在邊防一地耕種,除了會受到敵人的擾掠外,戰時全家人都有可能被臨時充作兵丁。另外,京城畢竟是天子腳下,官員**的現象也會有所收儉,而在邊防重地上,卻就不同了。除了會收到更重的盤剝外,如果碰到一個會殺邊民以充敵數,冒領軍功的將領,他們的性命都難保!
於是,官將膽戰心驚,軍戶擔心受怕。再加上那些官將們多為托關係走後門得來的,這樣一來,小小的京軍改革就完全觸動了整個京城的神經,甚至是整個大明朝的神經。大家都在想著如何可以阻止這場變化的開始,有些人甚至加快了收集戚繼光不法的證據,希望能趕走戚繼光!但現在的他們,已經不能再像歷史上那樣,用一些捕風捉影的言詞來參賅,畢竟有我這個皇上在戚之身後支持!
當然,戚繼光面對的也不全是不利的局面,有害怕反對的,自然也有一些是贊成支持的。那些在原本的京軍官僚體系下不得志的人,還是希望戚繼光能給他們帶來光明的,而且大都這樣的人,都是一些正直的人!再加有王國光、梁夢龍等一批戚之好友的支持。張佳胤的到任,又使京軍的整頓工作在一些無派系官員那裡獲得了支持。事情也並非無法開展。
戚繼光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查清京軍中的空額。畢竟是皇命在身,他與張佳胤兩人都不敢輕怠。所以決定採用最為保險的方法,就是一個個衛所的去將衛所所屬兵員集中到校場上點名考勤!但當他們連點了幾個衛所之後,就發現了其中存在流動兵員的問題。一些在前面點過名的兵丁又被拉到這邊來冒名充數!戚繼光氣憤之下,當場斬殺一名千戶以儆效尤。這讓此種行為有所緩和。
但問題並未因此結束。
各衛所派出兵丁到所屬各軍戶中,不管老弱強拉男丁,讓這些從未入過軍隊的人臨時穿上胄甲等著戚繼光來點名。以戚繼光行伍數十年的眼力,又豈能看不出來。但戚卻沒法以殺一名官將來嚇阻。因為只要是軍戶里的男丁,就不能說是冒充。以明朝時的徵兵制度,軍戶家中只要有一名入伍之丁即可。雖然也有一些年齡的限制,但有些軍戶家中無年輕的男丁,就只能以年老體病的人繼續頂著。衛所里五十歲以上的兵丁,在大明朝並不少見,戚繼光也無能為力!
一夜之間,整個京軍就樣『滿額』了。戚繼光與張佳胤這兩位新任督師,原本想要通過查空額這樣『群眾包圍官將』的方式撤掉一批多餘將官的想法,也不得不無果而終。這種較為和緩的方式行不通,代之的只能是猛烈的手段,但這已經超出他二人許可權。兩人思慮再三,即是新職新官,自應做些新事!冒著被罪責的危險,利用我給他們的密折專奏之權,聯名上了一本,細述所遇到的問題,並將他們的意見一併附上,等我這個皇帝來定奪!
本上所述涉及多處有關明朝徵兵制度的利害分析,有些話是帶兵之人所絕對不敢言及的!我知道這已是大大超出二人一貫作風,由此可見他們也是鐵了心要好好的幹上一回!同時,這個本章也才讓我知道原來京軍的整頓會出現這般將整個京城都觸動的情況!但想來,既然已經觸動,不如就大著膽子,直接以京軍作為試點單位,發起一場軍事變革。同時為了不至於變革被人利用,從而引發兵變的危險,我決定採用先告知後起動的辦法。嚴令戚繼光二人要將變革內容告知每一個京軍及軍戶知道,並確保他們都能明白個中意思!
於是將二人召進宮中,將變革之舉做過安排,一張皇榜就這樣從宮裡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