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崩盤背後的36小時(上)
回到波恩,席克勒爾本來安排到當地最好的飯店開懷暢飲好好放鬆一下。但威廉一夜未歸的消息早已傳到了柏林,王子突然失蹤,這麼大的動靜,連皇帝都驚動了,負責威廉人身安全的幾個皇家侍衛更是被訓斥得不輕。這種情況下哪裡還顧得上吃飯慶祝。
「殿下,從昨天晚上到今天下午,太子和太子妃殿下發來了9封電報,您知道他們多著急嗎。從今以後我再也不會相信您的花言巧語了。」
事到如今威廉的態度就是要打要罰悉聽尊便,方正最重要的事情已經完成了,而且還有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
「芬克上尉,我向您保證,從今以後我絕不再擅自行事讓你們為難。」說著,威廉打出一個漂亮的軍禮。這下反倒把芬克和他的幾個手下逗樂了。
「說吧,您到底去了哪兒,我也好詳細地給領導彙報一下。此外,您最好親自寫一封信向皇太子殿下解釋一些事情的來龍去脈,也好為我們開脫開脫責任。」
「法蘭克福,我和席克勒爾一起去法蘭克福遊玩,結果一不小心迷了路,所以昨天沒能及時趕回來。」
「在哪兒迷的路,最後是怎麼找到路的?」
……威廉當場暈倒:「你們這是審問犯人啊!」
「殿下,您怎麼說,我就怎麼記錄,只要我們的頂頭上司不再追查,這事就算通過了。」關鍵時刻芬克也不想為難威廉。
也的確,兩個大小夥子因為在法蘭克福迷路一夜未歸說到哪兒都算得上一條新聞了。
事後,芬克他們又對席克勒爾進行了一番隔離審查,好在席克勒爾的嘴夠硬,按照提前準備好的說辭應付了一通。因為此事不再涉及第三個人,所以調查也只能到此為止。
不過威廉在波恩大學還有三年的時光,在皇家侍衛的嚴密保護之下,可想而知以後的日子會是多麼的不自在了。
皇太子和維多利亞公主那邊知道兒子已經平安歸來,在電報中訓斥了幾句也就不再追究。
所有的麻煩都解決掉之後,就該好好享受一下這繽紛六月的勝利果實了。
誠如那位法蘭克福的電工師傅所說,「奇迹」確實是從德意志銀行引發的。但奇迹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卻是威廉、席克勒爾根本不知道也是壓根就想不到的。
德意志銀行雖然是戰後新設的一家股份制銀行,但該行組織嚴密,背景強大,並且擔負著一定的官方任務。說起她的創建和俾斯麥還有莫大的關係。
普法戰爭之後,俾斯麥敏銳的意識到,德國已經從地區性大國變成了歐洲大國,下一步就無可避免的要向海外擴張商業和其他利益。
而要想發展海外貿易如果沒有一家實力強大、信用良好、分支機構廣泛的銀行作為支撐是難以想象的。在這種情況下,由俾斯麥牽頭,普魯士上議院的兩位議員出面從容克貴族中募集了4500萬馬克成立了德意志銀行。
4500萬馬克的資本金在當時的德國銀行業雖談不上一枝獨秀力壓群雄,但論起規模實力在股份制銀行中也僅次於貼現公司而位居第二。
由於德意志銀行是容克貴族的金融大本營,因此成立之初就與猶太私人銀行處於天然的敵體地位。羅斯柴爾德集團在德國股市呼風喚雨唯一有所忌憚的也就是這家銀行而已,因為其他銀行的情報他們都能搞到。
股市短期內的瘋狂飆升引起了德意志銀行投資部門的高度關注,不過他們的判斷是德國經濟發展良好,在未來一段時期內可以支撐股市進一步走強。
也正是在這樣一個判斷的指引下,德意志銀行的客戶們才一直耐心鎖倉,讓時間繼續給他們創造利潤。不過在那個「瘋狂星期六」的上午,還是有一位客戶由於亟需錢用而賣出了100萬馬克股票。
誰也不會想到,一石激起千層浪,這無心的一次賣出竟引發了市場的連鎖反應。
怎麼個連鎖反應還得從頭說起。
就在上周四,羅斯柴爾德集團通過貼現公司的內線獲得了阿道夫保證金不足的情報。關鍵時刻埃蒙德和布萊希羅德決定鋌而走險,把阿道夫的施普利特伯格和道姆銀行徹底搞破產。如果計劃成功,則阿道夫的損失將全部會轉化成他們的利潤。
於是埃蒙德決定兵分兩路,一路在市場上高舉高打迫使阿道夫不得不連續追加保證金;另一路開始策劃對阿道夫的銀行進行擠兌,從而起到釜底抽薪的效果。
星期四下午,席克勒爾離開柏林乘坐火車前往波恩與威廉匯合。他前腳離開,後腳阿道夫就收到了客戶預約提款的消息。
周五一早,老遠就望見黑壓壓的一群人聚集在施普利特伯格和道姆銀行門口等待取款,柏林金融市場最驚心動魄的36小時暗戰由此拉開序幕。
阿道夫雖然不是什麼聰明人,但腦子總歸夠數。銀行最怕的是什麼?當然是擠兌,再有實力的銀行都經不起大規模的擠兌,何況阿道夫大量從銀行抽調流動資金,即便沒人擠兌都快撐不住了。
見此情形,阿道夫立時明白這一定是對手耍的陰招,可明知道人家在陰你,又有什麼辦法呢?阿道夫唯一感到欣慰的是席克勒爾已經出發,只要再挨過兩天一切就都會好起來。
於是他從幾個親戚那裡搞到一些救急的錢,另外還要拜施普利特伯格和道姆銀行將近一個世紀的良好信用,以及德國人普遍冷靜不盲目跟風的性格,阿道夫總算挨過了星期五。
一夜未眠的阿道夫在看到柏林日出的時候,萬萬沒想到接下來才是真正令人崩潰的時刻
周六一早,施普利特伯格和道姆銀行門前排起了比昨天長几倍的長龍,足足延續了半條街。銀行職員各個驚詫不已,目瞪口呆,因為這些排隊的人中有不少都是附近的鄰居,和席克勒爾家族打了一輩子的交道。
心情無比糟糕的阿道夫來到辦公室拿起當天的報紙一看頓時明白了怎麼一回事。原來《北德新聞》報在第二版用一個整版的版面播發了施普利特伯格和道姆銀行資金崩潰的消息。《北德新聞》那可是柏林發行量第二大的日報呀!
為了搞清究竟是怎麼回事,阿道夫仔細地讀下去。
消息的引題是:百年銀行或遭破產;主標題是:施普利特伯格和道姆銀行投機不成反陷困境;主圖照片顯示的是老婦人牽著孩子等待的情形;配圖說明是:銀行門前等待提現的人們;署名是本刊新聞主筆:海斯·仁布常鳴(調侃一下)。
「我說怎麼昨天鬧得雷聲大雨點小,原來是為了拍攝這張照片用來配合這條假新聞啊!」阿道夫的心中說不出的憤怒。
再往下看,更是讓阿道夫氣得七竅生煙。消息詳盡分析了阿道夫在貼現銀行的資產質量,以及現有的資產規模,指出該行的破產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即便上帝來了都救不了。文中更是援引了貼現公司的一位無良經理的話出來作證:在市場持續向好的情況下,任何做空者都將面臨保證金的極大壓力。
這還不算完,相關鏈接部分詳細追憶了施普利特伯格和道姆銀行和商號的前世今生,描述了老席克勒爾和普魯士王室之間的傳奇故事。又是追今撫昔,又是肯定功績,整整一版的內容,怎麼看都像是《北德新聞》報在對阿道夫銀行進行最後的「遺體」告別儀式。
阿道夫已經出離憤怒了。可是他又能怎樣呢?現在就算找到《北德新聞》,最多對方來個書面道歉,可這種事情只會越抹越黑。打官司?有這功夫,阿道夫估計都露宿街頭了。
這次碰到了有文化的流氓,阿道夫只能自認倒霉。不過,該想折還是要想折的,咱也不能坐著等死啊!
可但是,但可是,之前能想的折都想了,能借的錢都借了,更何況要化解眼下的擠兌風波沒有100萬馬克顯然是無濟於事的。萬般無奈之下,阿道夫把他最信任也是銀行最能幹的年輕經理赫森找來,希望能發生點「奇迹」。
說起赫森年齡不過30多歲,但卻做到了施普利特伯格和道姆銀行信貸部經理的位置。在一家普通商業銀行里,信貸部算得上最重要的一個部門,其部門經理的權力相當之大。
能做到這個位置自然是和赫森的精明能幹以及個人努力分不開的,而他努力工作的的背後卻是為了回報阿道夫的不棄之恩。
話說赫森進入施普利特伯格和道姆銀行工作的第三年,由他經手了一件用假信用證騙貸的事件,結果使銀行當場損失25萬馬克,雖然責任不能全在他,但這麼大的損失總是要有個說法。阿道夫在了解這件事情后,知道赫森被騙實屬無奈,所以就沒有追究任何人的責任。
從此之後,赫森便鐵了心在施普利特伯格和道姆銀行幹下去,一晃5年過去了,依靠驕人的業績,赫森坐上了信貸部經理的位子。
「先生,您找我有事情?」
「今天的《北德新聞》你看了吧。」
「是的,看過了。」
「現在的情況你也看到了,我們已經陷入競爭對手的陰謀,銀行的大部分流動資金都被抵押在貼現銀行做保證金,一時抽不回來。所以我希望你能幫我想想辦法,拆借一些頭寸也好度過難關。」
「先生,我只想問您一句話,我們會不會破產。」赫森顯然是看過了《北德新聞》的報道。
「破產?」阿道夫朗聲笑了笑,這笑聲中多少有一絲凄涼:「破不破產就在一線之間,如果我們能挺過今天就一定不會破產。如果挺不過去,那就難說了。現在金庫一共還有30多萬現金,估計最多能撐兩個小時。如果我們能再籌集到100萬馬克,那麼就能挺過今天的擠兌,到了下周,情況一定會好轉。」最後一句話,阿道夫說得堅決而有力。
「先生這麼說我就放心了。辦法的話我倒還真有一個,您還記得三年前我們曾經放貸給一個俄國人嗎?那人現在發達了,經營的加利西亞石油公司壟斷了波蘭、匈牙利北部還有烏克蘭地區的煤油市場。幾天前還和我見過一面,說他正準備把銷售市場擴大到東普魯士地區,還約我有時間去他在柏林的新公司看看。他人很熱心也很豪爽,我覺得不如去找找他,也許念在我們幫過他的份上,多少能借些錢出來。」赫森說道。
「俄國人?三年前?你說的是那個叫阿歷克謝莫扎諾夫的人嗎?」
「是的,就是他。」
「沒想到幾年的時間他的事業竟然做的這麼大。當時如果不是你堅持己見,我們肯定是不會貸款給那個俄國鄉巴佬的。這個世界真是變化太快了!」阿道夫邊感概,邊收拾東西準備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