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第25章 蔣介石的金權天下(3)

25.第25章 蔣介石的金權天下(3)

在流通中,各種銀兩、銀元、銅錢之間的換算相當麻煩,而怎麼兌換則是由錢莊說了算。要把市面上的銀兩全部廢除,阻力主要來自於錢莊,錢莊就是干銀兩、銀元和銅錢兌換業務的,統一貨幣,錢莊會失去兌換權,也就失去金融話語權。當然,蔣介石後來要搞金融大一統,錢莊這些「小蝦米」自然是要收編的。

對於銀元作為貨幣本位的問題,國民政府也算早有認識,還曾組織了一個專門的研究會,由宋子文主導,認為要廢除銀兩改用銀元,需要分步驟地推行。宋子文開始著手改革貨幣制度,席德懋再次「友情」參與了「廢兩改元」。

「廢兩改元」是一項難度極大的系統工程,不僅牽涉到中國的銀行和錢莊,還牽涉到外國銀行以及外匯的兌換。作為中央銀行的代表,席德懋是「上海銀元銀兩兌換管理委員會」的主要成員,從方案的設計到具體的實施,再到疏通協調各方,無不事必躬親。

就在第五次「圍剿」的前夕,在蔣委員長的親自督導下,1933年4月,「廢兩改元」終成正果。

貨幣本位的統一,使得蔣介石貨幣統一的步伐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接下來,他要徹底控制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樹立中央銀行的權威,完成金融集權的全面布局。

於是,蔣介石致電財政部長孔祥熙,措辭嚴厲:「國家社會瀕於破產,關鍵乃中交兩行,若不斷然矯正,革命絕望而民生亦被中交兩行斷送。」矛頭直指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只不過是個陪襯。

1935年3月27日,國民政府立法院通過1億元金融公債發行案,以此充作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增資之款。隨後強行「改制」中國銀行,改總經理製為董事長制,直接任命宋子文出任董事長,宋子良和杜月笙等進入了董事會。同時強行加入官股1500萬元,總股本擴張為4000萬元,官商各半,使官股從原來的500萬元增加到2000萬元。張嘉璈調為中央銀行副總裁,實際上是把張嘉璈給架空了,只給他留了個頭銜。如此重大的事情,事先張嘉璈一無所知。隨後蔣介石以同樣的手法「接收」了交通銀行,到了4月,交通銀行修訂章程,官股佔比改為63%,交通銀行也被「官辦」了。

對於蔣介石驅趕親日的張嘉璈的「倒行逆施」,日本方面極為不滿。在日本住天津總領事川越致北京若衫參事官的密電中提到:「[昭和十年(1935年)四月六日]據某要人密談:把張公權(張嘉璈)由中國銀行趕走,這是因為蔣介石為了討伐共匪及擴張軍備,使南京政府的財政收支每月出現了2500萬元的赤字,每年赤字達3億元。這是孔、宋兩人為了加強蔣介石政權而策劃的……歸根結底,他們所策劃的,是在統制金融、整頓通貨的美名下,謀求(貨幣發行權)的統一,從而使南京政府的勢力能夠統一地發行不兌換紙幣……目前中日友好的空氣正在日益高漲的時候,只為了孔、宋等,要把與日本有密切關係的張公權趕走,簡直是個莫大的笑話……」

拿下中交兩行之後,官僚資本控制的「四行二局」,形成了中國金融業的新格局。四行就是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和後來加進來的中國農民銀行;二局是中央信託局和郵政儲金匯業局。中國銀行總經理張嘉璈被迫辭職,和中國銀行脫離了關係,從這一天起,中國銀行淪為官僚資本的工具,這也正標誌著中國自由資本時代的結束。鑒於張嘉璈在社會上的影響和日本方面的情緒,蔣介石還是有所顧忌。為了籠絡人心,半年之後,又把張嘉璈列入內閣成員中,任命了個部長,後來張嘉璈以健康不佳為由,辭去了部長職務,黯然赴美「考察」去了。

對私有資本的清洗才剛剛開始,完成了第一步「接管」中交銀行的蔣介石,再令中央、中國、交通三家銀行積聚大批中國通商銀行、中國實業銀行、四明銀行三家銀行的鈔票,並一次性向該三行兌現,製造擠兌風潮。

中國通商銀行是三行中發生擠兌的最後一家,中國通商銀行的董事長兼總經理傅筱庵,是當年盛宣懷的心腹總管。他事前已估計到蔣介石要來這一手,就乞求通商銀行的董事兼「私人好友」杜月笙幫忙「疏通」。

杜月笙很痛快:「有我們撐腰,不要害怕。」

事實上,傅筱庵恰恰落進了杜月笙的圈套。

杜月笙拍著胸脯道:「缺多少頭寸,儘管來拆,這點小忙,做小弟的應該幫,但是你還得做好充分準備。至於上面,儘力見機行事。」

傅筱庵決定把即將落成的「通商銀行大廈」按已付部分的造價180萬元「友情」出讓。請杜轉達「上面」予以收購,杜月笙一口就答應了。

馬上,由宋子文的弟弟宋子良出面,代表上海郵政儲金匯業局,收購了這座大廈。宋子良將大廈的名稱立即更換為「建設大樓」,並連夜動工把大廈的招牌給掉換了。

外界立即盛傳,中國通商銀行要倒了,連大廈都賣了。而這時中央銀行通知宋子良,將購置大廈的款項首先償還中央銀行,傅筱庵還沒摸到賣樓的錢,就被宋子良轉給了中央銀行,中國通商銀行被釜底抽薪了。

到了端午節前夕,傅筱庵拼湊了一些有價證券,向中央銀行要求抵押貸款300萬元。沒想到,過了端午節,突然接到中央銀行電話通知:「賬上沒有頭寸了。」傅筱庵就急忙跑到財政部,下跪叩拜,哀求,仍告無效。這時杜月笙繼續在外邊大肆散布,中國通商銀行即將倒閉,存戶紛紛提款擠兌。

傅筱庵只能再去乞求杜月笙,幫助維持殘局。杜月笙又是假客氣了一番。最後,傅筱庵雙手捧著通商銀行資產清冊,奉交杜月笙,自己黯然下台。

中國通商銀行改組為「官商合辦銀行」,舊股折價,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后,財政部只同意舊股按一成半折價,也就是每100元按15元折成新股。中國通商銀行僅存舊股款52.5萬元,由財政部加入官股347.5萬元。所有官股均由財政部以同額「復興公債」撥充,杜月笙出任董事長。這應該是黨國給予青幫的部分酬勞,而沒能「與時俱進」,仍與政府抗爭的江浙財閥,則被蔣介石徹底「玩」廢了。

搞定了這一堆銀行,還剩下一個農民銀行,它的情況就比較特殊了。中國農民銀行是由四省農民銀行改組而成,蔣介石親任董事長,私股都掌握在蔣本人或蔣的嫡系人馬手中,該行為蔣的需要隨時印發鈔票,而且發行準備金不在監察之列,蔣介石把農民銀行修建成了自己的「後花園」。後來英國財政顧問李茲·羅斯來華,要求對中國銀行業準備基金進行檢查時,孔祥熙通知農民銀行配合辦理,沒想到蔣介石大發雷霆,叫喊道:「難道我連這點權利都沒有了嗎?!」

根據斯諾的一份報告顯示,農民銀行可能暗地裡有鴉片收入。全國禁煙局每年收入將近2億元,其中一部分被青幫和其他黑社會組織掌握,交到政府的一部分則由蔣介石的軍事委員會直接控制。由於農民銀行的業務性質「曖昧」,所以在幣制改革時沒有賦予發鈔權,但是農業銀行很快和三大行並列,並擁有了發鈔權,顯然是蔣介石在背後促成了這一迅速改變。

推動政府進一步操縱私營經濟的關鍵人物是宋子文,他辭去財政部長後繼續保留了全國經濟委員會的職務,這個機構的基本政策由蔣介石決定,宋子文則承擔著「日常工作」。後來宋子文成為中國銀行的董事長,掌握了幾乎佔中國銀行業1/4的資本支配權。宋子文又成立了中國建設銀公司,並以建設銀公司為大本營,對工商業進行廣泛投資,包括棉花貿易、化工工業和汽車製造等方方面面的產業,宋子文利用職權增加他本人和他親屬的私人投資,最終控制了數量龐大的企業。

「耳光事件」后,宋子文辭去財政部長,由孔祥熙繼任,同時孔祥熙還兼任行政院副院長和中央銀行總裁等職,被蔣介石認定為「身邊的人」。中央銀行董事會曾通過一項計劃,將1億股票中的4000萬售給商股,孔曾向蔣「徵求」過認購私股一事,但事實上,中央銀行股票從來沒有向「私人」出售過。蔣介石的本意是要集權,怎麼可能減少對這個關鍵機構的控制。

孔祥熙的中央銀行體系掌握著保險業,他自然也要搞個「自留地」。他成立了著名的中央信託局,主營信託和投資業務。孔以中央銀行總裁身份兼任理事長,任命大兒子孔令侃為常務理事,實際掌握業務及人事大權,把中央信託局辦成了孔氏家族買賣軍火、走私貪污、搜刮外匯的專門機構。

宋子文掌握的中國銀行體系和孔祥熙控制的中央銀行體系,在重要決策方面協調配合,相得益彰。中國的金融體系經過一通眼花繚亂的大洗牌后,成為了以「四大家族」為核心的官僚資本的囊中之物,當然,這堆人裡面,也包括蔣介石的嫡系打手:杜月笙。

賣給你個大王八!

政府統一了四大行,財政上不足的款項,已經可以名正言順地要求四大行借墊,不再受商業銀行和錢莊的「盤剝」了。政府準備整理舊公債,發行新公債。為了推動換髮新公債,計劃對舊公債給予適當優惠,理由是換髮以後,為了不讓原先「支持政府」而購買公債的人吃虧,利息要有所提高,讓關鍵時刻「支持政府」的人從中得到好處。

這是孔祥熙主導的,宋靄齡當然第一時間就得到了消息,於是馬上布置吃進舊公債。起初孔家派人悄悄地買進,等買得差不多了,就散布消息,舊公債價格立即躥升,沒幾天,舊公債已成了上海的「熱點投資品」。

杜月笙沒有得到第一手消息,看到舊公債價格上漲勢頭強勁,十分急切,便馬上跑到孔家打聽消息,宋靄齡當然不便隱瞞,杜月笙聽了趕緊回去布置。杜月笙算計著舊國債應該還有漲,吃進的同時派人大散流言,說國家經濟形勢好轉,要讓困難時期支持政府的人得到實惠,價格果然又躥了一大截。但舊公債價格瘋漲得已經離譜了,照傳說中的價格付給舊公債利息,政府財政只有垮台。杜月笙還等著再漲,宋靄齡已經令人悄悄「收網」出貨了。

等杜月笙知道的時候,舊公債已經開始暴跌,杜月笙惱恨不已。黑社會的特點是「黑」嘛,哪有吃啞巴虧的道理,不然以後還怎麼在江湖上行走!杜月笙決定要找孔祥熙劫個財!

他把孔祥熙約出來吃飯,孔祥熙到了飯局,看見餐桌上擺著個大海龜,以為是要搞個「大菜」呢,便催著,快點給燉了。誰知杜月笙板起臉來,把孔夫人如何告訴他舊公債的老情報,讓他吃了大虧的事講了出來,而且逼著孔祥熙拿出50萬美金來「買」這隻大王八。

孔祥熙聽罷,這才明白過來,回答道:「你做公債吃了虧,那隻能怪你自己呀!不必來這一套吧!」杜月笙越聽越來氣:「那孔夫人的消息來源還不是你嗎?都到這份兒上了,還裝蒜!」

「一派胡言!」孔祥熙剛要發飆,杜月笙的兩個打手同時拔出了槍,對準了孔祥熙的腦袋。孔祥熙打了一個冷戰,但畢竟是老江湖了,便很快鎮靜下來,杜月笙膽子再大,畢竟不敢對自己真下手,無非想詐幾個錢罷了,於是淡定地指著自己腦門說:「你要覺得在我腦袋上打個槍眼值50萬美金,那就開槍吧,往這兒打!」孔祥熙連眼皮兒都不眨。

原以為對付孔祥熙,用黑道上的手段一嚇唬,他還不就成一攤泥了,沒想到從山西大院里走出來的孔祥熙,根本不吃這一套。

杜月笙趕快轉過臉來,呵斥道:「滾下去!我們和孔院長談生意,又不是綁票。去!把這隻大王八給孔院長家送去,堂堂的財政部長,怎麼會賴我們這點小錢?送客!」

孔祥熙被杜月笙手下的人「送」回家,宋靄齡看見一隻大海龜跟在後面被抬了進來,搞得是一頭霧水。孔祥熙將原委道來,氣得宋靄齡破口大罵杜月笙膽大包天,敢到孔家撒野。說罷就要找蔣介石去評理。還是孔祥熙老練得多,這事要一捅出去,他這個財政部長還怎麼有臉當呢。

第二天早上,侍衛慌慌張張地跑進來報告說,門口不知是誰放了口黑漆大棺材。孔祥熙當然明白這是杜月笙在噁心他呢。

孔祥熙隨即召開中央銀行董事會特別會議,並鄭重宣布一位愛國人士在公債事業上做出了卓越貢獻,中央銀行董事會決定給予獎勵。當然了,這位愛國人士就是杜月笙!杜月笙馬上氣就順過來了,感覺孔祥熙這事辦的很「體面」,結果這二位是「不打不成交」,孔祥熙和杜月笙成了關係更緊密的「戰友」。[7]

白銀風潮:第一次中美匯率戰爭

正當國內各資本體系縱橫捭闔、跑馬圈地之時,國際環境也在發生著重大變化。當上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席捲世界之後,英、加、日、奧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繼放棄金本位制度,開始實施貨幣貶值,企圖以匯率貶值打開其他國家市場的大門,為自身的經濟找出路。

1933年,美國的羅斯福總統為擺脫經濟危機,開始推行「新政」,增加政府開支,拉動經濟增長。同時,為了對抗通貨緊縮和物價下跌,通過《白銀收購法案》,授權美國財政部在國內外市場收購白銀,直到白銀價格達到每盎司1.29美元[8],或者財政部儲備的白銀價值達到了黃金儲備的1/3,以此作為國庫儲備[9]。該政策試圖達到兩個戰略目的:第一,準備金增加自然擴大了貨幣供應的基礎,試圖以擴張貨幣供應來緩解通貨緊縮的惡化;第二,美國希望通過在市場購買白銀的行動,推動白銀價格上漲,增加銀本位國家的購買力,實際上就是迫使中國和其他銀本位國家的貨幣升值,以便向其傾銷過剩商品。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貨幣戰爭3:金融高邊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貨幣戰爭3:金融高邊疆
上一章下一章

25.第25章 蔣介石的金權天下(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