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第33章 財富分裂,折斷了夢想的翅膀(1)

33.第33章 財富分裂,折斷了夢想的翅膀(1)

本章導讀

所謂的「美國夢」,就是一種相信只要通過個人努力和不懈奮鬥,便能在美國獲得更好生活的信仰,它不依賴於任何特殊的社會階級出身,也不憑藉父母、親友或其他社會關係的非正常援助,而是靠著自己的勤奮、勇氣、創意和決心邁向富裕的夢想。

形象地說,「美國夢」就像一個停車場,只有1000個車位,卻有2000輛車,只有勤快早起的人才能搶到車位,實現自己的「美國夢」,而懶惰的人就只能停在很遠的路邊,他們沒有夢想或只有噩夢。

在2007年的美國就業市場上,高薪崗位7180萬個,而全部工作崗位1.38億,兩者比例大約也是1∶2。到2013年,高薪崗位下降到6760萬,全部就業機會凈減少250萬,而人口凈增加了1500萬。就業之難,難於上青天。

從收入上看,占就業人口90%的絕大多數美國人,他們的實際收入比1970年還少1%,真實消費能力倒退了40多年,而10%的富人集團席捲了國民收入的50%,比1970年高出17個百分點!

對於美國人而言,等待停車的人更多了,但停車場的車位卻更少了,而且10%的極少數人的車子佔了一半的車位。從統計上看,無論人們怎樣努力,更多的人已經註定將被排除在停車場之外,這就是「美國夢」幻滅的必然。

一個生機勃勃和充滿夢想的社會,其就業的「停車場」應該越來越大,車位越來越多,更多的人將有更大的機會成功「泊車」,這是人們堅信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獲得更好生活的前提。

究竟是什麼因素導致了「美國夢」的幻滅?今天的中國能夠從中吸取什麼樣的教訓?這將是本章探討的主題。

在華爾街,總統吃了閉門羹

2009年9月14日,美國總統奧巴馬信心滿滿地來到了華爾街,他此行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敲打華爾街的大佬們,二是敦促他們支持金融改革。

此時,總統的自我感覺相當良好,他的競選口號「我們必須改變」早已家喻戶曉,深得人心。美國人正在金融危機中掙扎,失業的打擊,負債的煎熬,都趕不上失去家園的痛苦,而危機的元兇禍首華爾街,居然拿著納稅人的救助,領到了比危機前還要誇張的巨額獎金,這怎麼能讓普通的美國人心平氣和?美國社會對華爾街的情緒已經從不滿升級到憤怒,甚至是仇恨。美國人迫切需要一個能夠改變這個國家的英雄總統,而奧巴馬自以為就是他們心目中的那個英雄。

奧巴馬還有一個更自信的理由,因為他是華爾街的大救星。在拯救華爾街的行動中,以他為首的美國政府是花了血本的。救助銀行的措施一項接著一項,國庫中納稅人的銀子,源源不斷地填進華爾街那巨大無比的資產黑洞。有形的救助規模已然前所未有,無形的輸血就更為驚人,在華爾街危在旦夕的時刻,僅美聯儲的臨時流動性救援就高達16萬億美元,遠遠高出財政救助的數量級。還有大規模的QE政策,以貶值貨幣和巨額赤字為代價,無異於向納稅人強行抽血,以補貼華爾街的貪婪。在奧巴馬看來,華爾街欠他的人情比天高比海深。

這一天正好又是雷曼兄弟破產一周年的「祭日」,也是總統向華爾街推銷金融改革的黃道吉日,他可以盡情地憶往思今,痛陳時弊,凝聚共識,共創改革大業,而華爾街的大佬們定然是羞愧交加,謙卑恭謹,洗心革面,準備重新做人。攜強烈的民意和大救星的心態,奧巴馬鬥志昂揚地踏上了華爾街的演講台,他的中心話題就是要讓華爾街的貪婪「付出代價」。

結果卻讓奧巴馬大吃一驚,華爾街的大佬們居然一個都沒來!按照《華爾街日報》的說法就是:「沒有一個美國大銀行的CEO出席(總統的演講)。」[1]

這是怎麼回事?

難道大佬們不知道總統要來華爾街?當然不是,總統演講的通知早就送到了大佬們的手中,新聞報道滿天飛,紐約的大街小巷都知道。大佬們不來,卻派了一群小嘍啰來充場面,微笑、鼓掌、閃光燈一樣不少,就是缺了最主要的聽眾,金融改革的大計大佬們不來捧場,和小嘍啰們說了也白說。

奧巴馬的臉面有點掛不住了,這時他才明白,什麼民意,什麼總統,什麼監管,什麼改革,在華爾街大佬們看來,這些算個鳥!總統大老遠跑來華爾街想教訓大佬們很「貪婪」?那就別怪大佬們不給總統面子!

既然來了,奧巴馬只有硬著頭皮開講,只是原先想敲打大佬們,結果卻反被大佬們敲打:

「聽清楚我的話:我們將不會回到那個魯莽和沒有節制的時代,它們正是造成危機的核心,太多的人僅僅被掙快錢和高額獎金的慾望所驅使。」

奧巴馬心裡很清楚,這樣的話在華爾街聽起來相當刺耳,大佬們正是討厭這些說法才缺席。但是,華爾街的貪婪幾乎葬送了美國經濟,要不是政府拿著納稅人的錢來補貼華爾街,哪裡會有金融市場的反彈?知恩不圖報也就算了,就連出席總統演講這點起碼的禮貌都沒有,華爾街的傲慢讓奧巴馬一肚子火。

「(金融市場)回歸正常,不能讓人產生自滿……不幸的是,金融行業中的某些人誤讀了現狀。雷曼兄弟的破產和我們仍在其中掙扎的金融危機,並沒有讓他們獲得應有的教訓,他們選擇忽視這些教訓。」

大佬們對總統的救星心態非常反感,沒有華爾街的競選經費,奧巴馬不過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議員而已,是大佬們把奧巴馬送進了白宮,現在居然還端起救星的架子!誰是誰的救星都搞不清,還想來教訓大佬們,真是豈有此理!

「總而言之,我們將提出大蕭條時代以來最具雄心的金融監管改革方案。但是我想強調,這些改革都是基於一個簡單的原則:我們應該制定透明和問責的明確規則。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確保市場將鼓勵負責任,而不是魯莽的行為;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確保獎勵完全誠實和嚴格守法的人們,而不是那些試圖鑽監管漏洞的傢伙。」[2]

奧巴馬聲嘶力竭地推銷著他的金融改革,這是他準備留在青史上的兩大政績之一。無奈,華爾街對他的金融改革顯然沒有興趣,對限制大佬們貪婪的監管就更加反感。

奧巴馬在華爾街沒見上大佬們,改革大計畢竟需要他們的參與和支持。於是,2009年12月14日,總統再度邀請大佬們到白宮面議。結果,幾個主要的大佬再次缺席,借口是華盛頓當天大霧,他們的飛機從紐約過來有問題。其實,他們也可以坐90分鐘的火車趕到華盛頓,只比飛機多30分鐘而已。

或者是大佬們的時間真的很寶貴,也許是他們壓根兒就懶得聽總統絮叨,反正該來的還是沒來,總統繼續演著獨角戲。

總統奈何不了華爾街,那國會能夠通過立法來遏制華爾街的貪婪嗎?

立法倒是搞出了一個,這就是總統和國會一直忙活的金融改革法案——《多德—弗蘭克法案》,該法案號稱是「大蕭條」以來最全面、最嚴厲的金融改革法案,必將成為與《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1933年銀行法案》)齊名的金融監管的里程碑。

「沃克爾規則」

在《多德—弗蘭克法案》的諸多條款裡面,最接近《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精神實質的就是所謂的「沃克爾規則」了。它們都堅持一個極簡單的原則:銀行不能只顧冒險賺錢,而將儲戶的存款置於風險之下。

銀行的本質就是為社會託管資產,並提供貨幣服務,它的正當利潤應該源於這種服務所收取的服務費,如貸款利息就是借款人向銀行支付的貨幣服務費。在歷史上和現實中,由於貨幣的特殊性質,銀行逐漸藉助貨幣服務的壟斷地位,謀取了在其他領域中越來越大的利益,並最終使之合法化。

在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之前,銀行可以參與股票市場的投機,而將儲戶的存款暴露在高度風險之下,如果投機賺錢,都是銀行的利潤;如果賠錢倒閉,儲戶的存款也將化為烏有,銀行的冒險行為實際上違背了儲戶的意志,強行綁架了他們的存款。《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將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進行徹底分離,就是為了杜絕儲戶存款不應該遭受的風險。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目的在於促使由納稅人擔保的商業銀行,必須放棄高風險投機的誘惑。投資銀行可以繼續冒風險,但別指望納稅人來拯救。

在大英帝國時代,銀行冒險的代價極高,銀行如果破產,銀行家的私人財產將被儲戶無限索賠,直到19世紀中後期,有限責任的銀行才開始流行。但在金本位的嚴格制約之下,銀行一般都不敢過度冒險。相對於從前英國銀行的保守傳統,美國銀行的做法更像西部牛仔。

20世紀60年代美元開始大規模超發以來,錢越來越多,錢生錢的慾望越來越強烈,貪婪開始毫無顧忌地衝撞一切阻礙。20世紀70年代廢除金本位,80年代金融自由化,終於導致了90年代末《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的終結。

21世紀更是一個金錢突破各種監管,衝擊所有國界,追逐一切利潤的瘋狂時代,18世紀的歐洲,19世紀的英國,20世紀的美國,都不曾見識過金錢擁有如此巨大的全球能量。

肆無忌憚的貪婪,不僅導致了2008年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而且也是下一場更大危機的策源地。如何將瘋狂的金錢魔獸關進籠子里,這絕對是一項世界級的難題。

奧巴馬的金融改革方案中,原本沒有馴服金錢魔獸的條款,所謂保護消費者、系統風險監測、破產有序清償、衍生品清算和交易等內容,都是在控制金錢魔獸最終所造成的損失,而不是在遏制瘋狂貪婪的源頭。真正有可能對金錢魔獸產生約束力的就是「沃克爾規則」。

沃克爾是20世紀80年代初美聯儲叱吒風雲的鐵腕主席,對付高通脹敢用高利率的殺手鐧,寧可承受經濟衰退,也要捍衛美元地位,算是相當有膽色的一個人物。他的主張是,銀行必須切斷自己與對沖基金,或私募股權基金的直接聯繫,並且他們自營交易的規模也必須受到限制。

作為奧巴馬的金融高參,沃克爾在其他問題上不得不遷就薩默斯或蓋特納,他畢竟是早已被邊緣化的人物,但在涉及金融改革最重大的原則問題上,沃克爾卻是驚人的「難纏」,奧巴馬最終同意將「沃克爾規則」增補進金融改革法案。

銀行參與對沖基金或私募股權,這當然就像20世紀30年代銀行參與股票市場投機一樣,賺了歸自己,而現在即便賠了也有納稅人當冤大頭,風險不冒白不冒,好處不佔白不佔。自營交易(ProprietaryTrading)的問題比較複雜,這也是華爾街與新法反覆拉鋸的最主要的條款。自營交易是否合乎「沃克爾規則」的關鍵在於,交易是為了盈利,還是為了對衝風險。如果自營交易的目的是追求盈利,那同樣是將儲戶的存款置於了風險之下,有賺就有賠,賺了是銀行的,賠不起又怎麼辦?儲戶損失,納稅人買單,政府收拾爛攤子?

華爾街申辯說,如果我的自營交易就是為了對沖所持有資產的風險,那隻能算是買保險,而不是為了賺錢,難道我連規避風險的權力都沒有嗎?那這個生意就沒法做了!

如何區分自營交易的目的,確實很難梳理出涇渭分明的規則。

國會和監管部門對這一規則究竟應該如何在實際中應用,搞出來的方案複雜到令人頭痛的地步。事實上,「沃克爾規則」的貫徹,已經變成了和全球變暖、減少貧困、治療癌症或解決中東衝突同樣複雜的問題。

其實,複雜的不是問題本身,而是解決問題的態度。

當沃克爾被一位議員問起如何界定什麼是自營交易時,他借用了已故大法官斯圖爾特(PotterStewart)的名言:這就像是「色情文學」,「我看到它就能夠辨認出來」。

話糙理不糙,原則很簡單,常識即可。

就拿2012年震驚金融市場的「倫敦鯨」事件來說,常識就足以判斷它是否違反了「沃克爾規則」。

「倫敦鯨」的覆滅

「倫敦鯨」是摩根大通的交易員布魯諾·伊科希爾(BrunoIksil)的綽號,此人在摩根大通的倫敦首席投資辦公室(CIO,ChiefInvestmentOffice)負責債券衍生品的交易,這位神秘的交易員近年來每年都為摩根大通創造上億美元的驚人利潤。

摩根大通的CIO也是個有意思的地方,它位於當今世界金融最自由、玩法最瘋狂的倫敦城。摩根大通號稱是銀行中的「資產負債表的堡壘」,在華爾街的金融叢林里堪稱是「獅子王」。它吸納了1.1萬億美元的儲蓄存款,貸款規模約7000億美元,存款遠高於貸款,它本可以繼續貸款給美國的實體經濟,促進經濟復甦,但是摩根大通卻不願這樣做,因為合格的貸款人實在不多,而且貸款這種老舊業務利潤不高,風險卻不小。於是,摩根大通在存貸款之差中,拿出了3000多億美元,交給了位於倫敦的CIO辦公室進行投資。這個CIO就相當於摩根大通內部的一個超級對沖基金,管理著3230億美元的龐大資產。

注意,這3230億的投資基金來自儲戶存款,如果用於貸款就可以創造就業,如果投資國債和優質債券,也算是安全靠譜,這都算符合「沃克爾規則」。

但是,CIO的「倫敦鯨」們卻在摩根大通高風險、高回報、高獎金的文化之中,變成了嗜血的鯊魚。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貨幣戰爭5:山雨欲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貨幣戰爭5:山雨欲來
上一章下一章

33.第33章 財富分裂,折斷了夢想的翅膀(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