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第36章 財富分裂,折斷了夢想的翅膀(4)
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美聯儲的印鈔根本不是為了解決就業,每年8000億的QE規模,如果直接發到個人手中,相當於每年創造了1600萬個5萬美元的高薪工作。無論是伯南克開著直升機撒錢,還是分錢到戶,或者直接還掉止贖房的欠債,其經濟效果都遠比把錢給銀行要好得多。從行為的結果看,美聯儲的性質昭然若揭,它不是服務於政府,更不是服務於人民,而是服務於華爾街!
如果從2000年年初算起,美國高薪崗位負增長了430萬,而養家糊口的綜合成本卻在大幅增加,汽油價格3倍於從前,大學學費也普遍高出不止一倍,衣食住行無不大幅上漲,醫療保險和看病的費用更是遠遠高於2000年。當時的全職工作提供了極為便宜的醫療保險,員工每月僅僅支付幾十美元就可以為一家老小上保險,看病吃藥員工自掏腰包一般也就一二十美元。2013年的醫療保險如果覆蓋全家,動輒高達數百美元,看病吃藥的成本也大幅飆升。
2000年高薪崗位的數量與2007年危機前都是7190萬,這表明在整個「格林斯潘泡沫」期間,高薪工作實際上是零增長!以房地產泡沫為標誌的所謂「財富效應」,完全沒有創造出任何真實的經濟增長,反而製造了一個80年未有的金融災難。而之後的「伯南克泡沫」,試圖再次用房地產泡沫帶來經濟繁榮,其結果只會比「格林斯潘泡沫」更糟。
最後來看中薪工作的增長情況。在危機后的4年多里,醫療、教育和社會服務的就業機會共增加了110萬,每年平均約25萬。如果從2000年算起,美國的醫療、教育和社會服務行業的就業一直保持著增長狀態,即便是金融危機,也沒有改變這一領域就業機會的增加。「教科文衛」被奧巴馬看作是保衛美國就業增長的「堡壘地帶」。
從2000年1月到2013年7月,中薪崗位增加了660萬個工作機會,到2013年總量達到3080萬。其中,僅流動醫療健康服務(AmbulatoryHealthCare)部分就佔了640萬,所謂流動醫療健康服務,就是在醫院之外的醫療健康體系,例如醫生的診所、病人的院外護理、家庭健康機構等。流動醫療健康的就業崗位竟然超過了美國建築業的550萬崗位,更遠超消費品工業的450萬。醫院系統僱用了800萬護士、專業人員和管理人員。
總體來看,美國的醫療健康系統的總就業崗位高達1460萬;在教育系統,從幼兒園到大學,總共僱用了1400萬人;社會服務領域僱用了220萬人。
為什麼醫療健康系統的就業會持續增加呢?因為政府在醫療健康領域的開支暴漲。2000年,美國政府在老年醫保(Medicare)和醫療補助(Medicaid)的開支總額為3000億美元,而到2012年,開支膨脹到8000億美元,幾乎是GDP增速的兩倍。
2000年柯林頓總統任期結束時,美國政府的財政處於盈餘狀態,而2009年奧巴馬執政以來,財政赤字連續4年超過了1萬億美元,這等於是政府對醫療健康領域進行了大規模的轉移支付。醫療開支遠高於GDP增速,意味著美國實體經濟的利潤被醫療製藥等行業大舉侵蝕,製造業的基礎不斷遭到削弱,美國製造業不願迴流本土是有原因的。
醫療健康領域就業的異常增加,必然導致經濟資源被更多擠占,從而壓制高薪就業機會的增長。社會服務領域的情況與醫療健康類似,政府通過轉移支付,將實體經濟的就業機會轉移給了社會服務。
教育領域的就業增長主要來自私立學校系統的快速膨脹。2000年以來,美國非公立學校的就業增長了45%,而學生貸款的餘額從1500億美元暴漲到1萬億美元,並正在出現大面積違約。教育本該強化國家的未來,但高昂的學費,巨額的債務,正在透支學生的未來,摧毀國家的希望。
中薪崗位的增加,特別是醫療健康和社會服務,嚴重依賴政府的財政赤字,在未來利率火山開始活躍之後,國債融資的成本將會顯著上升,政府償債的能力將面臨嚴峻挑戰,醫療健康的就業增長也會遭遇瓶頸。教育的就業增長,特別是私立學校系統,主要依賴學生貸款來支付高昂的學費以維持擴張,而學生貸款已高達1萬億美元的規模,超過了汽車貸款和信用卡貸款的總和。在就業市場不景氣的現狀下,已經發生了嚴重的拖欠危機,如果利率再出現大幅上揚的情況,學生貸款發生內爆將指日可待,教育就業的增長已面臨逆轉。
低薪工作的增加,無法帶來消費的增長,他們僅僅能夠維持生存。中薪崗位不僅未來增長將面臨瓶頸,而且消費能力依然有限。占就業半壁江山的消費主力軍高薪崗位則深受重創,遠遠沒有恢復元氣。
與2007年的零售總額相比,經濟復甦了5年之後,如果扣除通貨膨脹,2013年仍比2007年低了2%,而在20世紀80年代、90年代和2000年三次危機之後的5年,零售總額分別比危機前高出20%、17%、13%。如果再仔細看零售業中的家用日常品和食物類別,真實消費水平竟然比2007年下降了6%,這是戰後歷次經濟危機之後,在復甦過程中從來沒有發生過的[7]。就業市場所受的內傷之重,由此可見一斑。
消費不振的根源在於就業市場的萎靡,這正是美國經濟難以復甦的關鍵原因。
總體來看,金融危機造成的低薪工作損失已經基本恢復,高薪崗位損失的580萬,僅僅恢復了140萬,即便加上中薪工作新增的190萬,仍比危機前凈損失了250萬個就業。同期,美國人口增加了1500萬以上,而工作機會反而減少了250萬,年輕人的就業壓力可想而知。
以就業參與率來看,美國的就業市場可謂慘不忍睹。2013年8月,美國16歲以上的人口中,就業比例僅為63.2%,大幅倒退了35年,僅相當於1978年8月的水平。美國中位家庭收入,在扣除通貨膨脹之後,比2000年還低7%!
華爾街媒體啦啦隊吹噓的失業率正在不斷下降,消費者信心已經恢復,經濟基本面一片大好,完全扭曲了就業市場的慘淡景象,虛構出一個經濟復甦的海市蜃樓。在如此糟糕的就業和收入條件下,股票市場的暴漲,房地產的虛火,經濟增長的樂觀預測,最終都會撞上就業這堵冰冷的石牆!
岩上之屋,還是沙上之夢?
2009年4月,上任不久的奧巴馬意氣風發地準備「改變」美國社會了,他在喬治城大學發表了長篇大論,足足講了45分鐘。在演講中,奧巴馬將美國經濟描述為一座危房,他引述《聖經》里的比喻說,建立在沙子上的房子容易倒塌,建立在岩石上的房子則屹立不倒,「因此我們不能在沙子上重建我們的經濟,我們必須在岩石上重建我們的房屋」。
奧巴馬心中的岩石,是堅如磐石的實體經濟,特別是製造業迴流和新能源振興的前景,最讓奧巴馬心潮澎湃。
奧巴馬呼籲美國海外製造業應該回國發展,從他剛上任一直喊話到2013年,四年多過去了,製造業卻成了奧巴馬心中的難言隱痛。
2011年2月份,在與已故蘋果公司的CEO喬布斯共進晚餐時,奧巴馬就曾勸說,讓蘋果集團將iPhone的生產基地搬回美國,喬布斯當時直截了當地回答:「這些工作不會回來。」
其實,道理很簡單,如果連留在美國本土的製造業,在QE泛濫的貨幣大潮中,都不願意花錢進行資本性支出,CEO們在忙著發債融資,然後回購自己公司的股票大撈快錢去了,即便海外的製造業迴流美國,他們就能免俗嗎?
廉價貨幣的政策,不是在鼓勵實業資本的形成,恰恰相反,它是在摧毀真正的資本!
2013年2月13日,奧巴馬對製造業迴流泡湯的事情耿耿於懷,他在國會進行連任之後的首個國情咨文演講時,將製造業放在核心地位,指出首要任務是使美國成為新就業和製造業的中心。在促進位造業迴流趨勢方面,奧巴馬以揚斯敦設立的製造業創新研究所——3D列印業務為例,並宣布要成立3個類似的製造業集群,其商業合作對象是美國國防部和能源局,並要求國會幫助成立15個製造業中心,以保障美國製造業的新一代革命。
規劃不可謂不宏大,志向不可謂不高遠,其成效卻讓人感覺到總統有點「志大才疏」的毛病。在2013年就業增長的成績單上,奧巴馬怕是鼻子都會氣歪。大半年下來,酒吧招待們倒是比較爭氣,增長了24.7萬,而屬於高薪工作的製造業呢?迴流也好,集群也罷,總共才增加了2.4萬人,不及酒吧招待的1/10。
美國政府在經濟領域幾乎是毫無執行力,在長期自由市場的經濟思想熏陶之下,奧巴馬想逆貨幣逐利的本性而動,既沒有政策方針的大腦,也缺乏執行政策的手腳。
總統也就這麼一說,大家也就這麼一聽。
高薪製造業的外流,不是以國家政策的意志為轉移,而是以資本逐利的本能為驅動,奧巴馬影響不了貨幣政策,也就左右不了資金流動的方向,更談不上什麼產業集群的宏偉藍圖了。
美國總統是世界上名氣最大的領袖,同時又是實權最小的國家元首之一,它僅僅是權力的象徵,而不是權力本身。
奧巴馬「岩上之屋」的另一根重要支柱就是新能源,其中特別火爆的就是「頁岩革命」。
據國際能源機構(lEA)2012年的《世界能源展望》預測,在頁岩革命的影響下,到2017年,美國將超過沙烏地阿拉伯,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就能源產量的「凈值」而言,幾乎將實現「自給自足」。埃克森美孚公司的《2013年能源展望》指出,到2040年,天然氣的需求將增長65%,全球產量的20%將來自北美,大部分來自非傳統能源,特別是頁岩氣。報告得出的結論是:到2025年,頁岩革命將使美國成為能源的凈出口國。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也預測,到2030年,美國將實現能源獨立。
對於頁岩革命,奧巴馬顯然深信不疑。2012年他聲稱,由於頁岩革命,「我們的天然氣供應將能保證美國100年的需求」。能源專家們預測,頁岩革命將至少創造170萬個就業崗位,毫無疑問,這些崗位顯然屬於高薪工作,到2020年,樂觀地估計將創造300萬個就業。
美國天然氣價格近年來的暴跌,似乎也在證實頁岩革命正在發生。華爾街媒體啦啦隊的調門也越來越高,它們聲稱,美國正在變成一個「新沙特」。不僅如此,如果頁岩氣和頁岩油能夠最終取代石油的地位,能源成本的大幅下降,將直接推動製造業迴流,創造更多的高薪工作,帶來更多的消費增長,經濟繁榮已經指日可待了。
頁岩革命到底是什麼時候突然火起來的?大數據時代,還是用大數據說話。
如果用Google的趨勢工具來分析,關於頁岩氣的報道是在2005年開始升溫,2011年之後出現了媒體「沸騰」的局面,同時,「頁岩革命」這一爆炸性辭彙開始大量湧現。
2005年究竟發生了什麼?是頁岩技術的重大突破,還是另有原因?
頁岩技術的核心就是將水平鑽井法和水力壓裂相結合,將「壓裂液體」,即化學物質夾雜著大量水、泥沙,用高壓注入地下井,壓裂鄰近的岩石構造,擴張裂口,使遊離或吸附在頁岩中的天然氣能流入井中得以收集。壓裂液體中的化學成分往往有毒,如果滲透到地下水,將嚴重危害飲用水的安全。
頁岩技術其實早已存在,20世紀80年代就曾進行過嘗試,到2005年之前僅僅佔美國天然氣產量的3%,可謂微不足道,主要問題就是開採成本過高。這種成本既包括經濟成本,也包括環境成本和法律成本。
2005年,頁岩技術的鼻祖哈里伯頓公司(Halliburton)的前總裁,曾任美國副總統的切尼,以及他在政界和石油圈子裡的盟友聯手運作,將水力壓裂法從美國環保局的監管之下「解放」了出來。過去,環保局依據美國《飲用水安全法》(SafeDrinkingWaterAct)對水力壓裂法的污染和危害進行嚴格監管,這是頁岩氣成本居高不下的一個重要原因。在石油利益集團的強力遊說之下,頁岩生產打破了美國環保局嚴禁將有毒化學物質直接注入地下的規定,成為高度重視地下水環保的美國法律的「唯一例外」[8]。
2005年,美國《飲用水安全法》對水力壓裂網開一面,成為法律界著名的「哈里伯頓漏洞」。可以說,沒有「哈里伯頓漏洞」,就沒有所謂的頁岩革命。
看來,只要將人命進行貶值,資產升值並不困難!
法網洞開,貪婪湧入,短短6年間,頁岩氣佔美國天然氣總產量比例從3%暴漲到40%,2005年堪稱是頁岩革命的「元年」。
不過,頁岩技術除了毒害水資源的副作用之外,還存在著另一個致命缺陷,那就是頁岩井的衰竭周期太快,往往第二年產量就銳減75%~80%,5年後就基本報廢。生產商為了維持產量增長,保住股票價格,就必須持續投入重金去開採新的頁岩氣井,再加上大量熱錢聞風跟進,市場上出現了供應量急劇增加,而價格暴跌的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