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皇帝

第四十九章 皇帝

西夏國自建立以來,皇位的傳承便不像宋朝那般平和穩定,而是經常帶有血惺色彩,皇宮之中的太監宮女難免池魚之殃,倒是一向謹慎慣了。這一點倒是和皇族的姓氏有點淵源,話說本來党項族初到西北之地時,皇族本來是姓作拓跋的,後來因為幫助唐朝皇帝鎮壓黃巢起義有功,被賜李姓。

武皇帝李元昊登基稱帝,頗覺得党項一族在歷史上其名不揚,自稱乃是鮮卑族後裔,不想別的什麼光彩沒有沾上,諸如遼宋一直視党項的西夏為蠻夷之國,反而皇位的傳承之中沾染了些鮮卑風水,在宋遼之間反覆無常,戰功顯赫的李元昊便是死在自己冊立的太子手裡。因為游牧民族習性,部落首領貴族權利極大,後面歷代皇帝登基,總要有一批貴族因為站隊等等原因被清洗,所以雖然西夏立國以來,對外戰爭勝多敗少,可是國內始終不如宋朝那般穩定,中央的權利也不比中原王朝那樣穩固,始終只能偏安於西北一隅之地。

到了襄宗皇帝更是殺兄即位,本身又被當今皇帝政變趕下台,未出一年便默默死於非命。在這種氛圍之下,稍稍有些見識的太監宮女不論得寵與否,行事一向是收斂了許多的。當今皇帝倒是通曉儒學,更是狀元及第的出身,雖然學習了李姓的明君榜樣李世民那般殺兄即位,但是本人學問頗深,又深受儒家影響,一貫將「制怒」二字表現的不錯,少有直接杖斃奴僕的事情發生。

可是歷年來不平穩的皇位更迭之中,皇宮之中的太監宮女難免池魚之殃,倒是一向謹慎慣了,眼見大事發生,各個戰戰兢兢,若不是實在離不開,都早早躲了好遠,平日里顯得擁擠的御書房此刻倒是有些空蕩了。

在皇帝一臉的陰沉之中,原本在一旁小心伺候的宮人早被趕了出去,只有深受寵信的李總管矮胖的身形仍是不緊不慢的為香爐換了江南新到的熏香,換完之後便靜靜侍立一旁。這樣一幅場景落在偶爾進入御書房送茶和點心的太監眼裡,更是對李總管心中升起了無法比擬的艷羨之意與欽佩之情。

一聲長嘆之後,皇帝打破了書房內的沉寂,「朕雖然得位不正,但是即位以來一向尊儒重教,太學蕃學漢學三大學舍儒生學子萬人以上,不想朕的這般作為,竟只得了個如東漢太學生之亂的結局,當真可嘆,可恨。」

說完這番話,皇上從書案上拾起一封密報,甩在地上,「尤其可恨!這般學生們吃穿用度無一不是朝廷供應,身上所穿,口中所食,俱是朕給與他們,不過是一次冬日驚雷,朕就落得商紂夏桀一般的昏君。我今日才知道,宋朝養士人如此,皇帝誓不殺士大夫,為什麼還會被金人打的打敗,俘虜了兩個皇帝不止,更是一路偏安,不敢有一日北向恢復。這般儒生,養之無用,其心可鄙!朕這些年來的國策竟是錯了!原來便是夷狄之君,又何必學用中國之法!?嘿嘿,孔老夫子別的說的都不是太准,只一句夷狄之有君,未若華夏之無,倒是貼切得很,朕自此以後,自然只親近党項,至於漢人儒士倒是養不得的了!」

李總管俯身將密報撿起,右手輕輕彈了彈並不存在的灰塵,才展開來細細看了,這才緩緩開了口:「其實這封密報所言雖然應該為真,但以奴婢所見,學生們的言論想必是被放大了的,皇上不必如此生氣。」

「怎麼?這些密諜亦是你當年調教,他們有膽子犯欺君之罪么?」皇帝似是有些不信。

「欺瞞之事那些小崽子們自然是不敢做的,只是在奏報之時耍上一兩個小花招,將事態誇大些,若是事情本來沒有那般大,日後輕鬆平息,便顯得他們能幹,若是事態果然緊急,他們自然是盡職盡責,將來也沒有錯處可尋罷了。」李總管這番話倒是將一般為臣者的心思說的透徹,皇上聽了亦是微微點頭,「這樣說,學生們集會,並不是為了作亂,只是簡單的請願而已?」卻是搖了搖頭,「他們竟然逼朕立太子,稍稍有點見識的人就應該知道,君權至上,若是有損,翌日逼宮的事也會鬧出來,這般作態,不是作亂又是什麼?」

「究竟是不是作亂,老奴見識不明,倒是不敢亂猜,不過老怒私下的小心思想著,這件事鬧出來,也未必是有些人的原意,畢竟他們就算是有些想頭,也不肯能知道昨日偏偏會有雷音降下,可是事情既然發生了,學生們心思簡單些,上了街,有人想從這事情裡面弄些花樣也是有的。」見皇帝面色已經沉靜下來,李總管知道這一番話起了些許效果,又接著言道:「既然那位領頭的薛章口口聲聲有萬名儒生的心意寫成了奏本,陛下不妨讓人接過過來瞧瞧,看看其中內容是否和密報的相同,日後便是定那般學生的罪過,也顯得朝廷光明正大之意。」

皇帝一陣沉吟,顯然有些意動,卻還是搖了搖頭,「罷了,讓嵬名令榮進兵的旨意發出有一個時辰了,想來再派人傳令也是晚了的,這件事就這樣算了,至於外面所說的什麼史筆鑿鑿之事,倒是不必過憂,當年有秦始皇帝之焚書坑儒故事,若不是秦朝兩世而折,今日的史書上又怎麼會有這般記述?孔夫子削筆著春秋,只要朕在位一日,這史怎麼編,卻還輪不到那些儒生們動手。反而是這些宮衛密諜們,自從你專心宮中雜事,做事情越來越不像樣子,不如,你交代了這邊的差事,坐回本行好了,這樣朕日後也好省心些。」

李總管聞言卻是一窒,要說他的這位主子的性情,滿天下里也不會有人比自己了解得更多了。當皇帝十餘歲年記,當時不過是襄宗朝齊王李彥宗幾個兒子中比較喜歡讀書的一位不起眼的皇室子弟起,他就伴在身邊伺候飲食起居,到後來這位愛好儒學的皇家子文名日盛,考取了西夏國狀元,步入仕途,后又領軍西征青唐羌人之亂,再到後來得到當時的一品堂堂主威武王爺效忠,兵變登基稱帝,他更是一路跟隨,甚至還自己學會了許多文字,幫著做了不少私密事情,由當初一個什麼都不懂得小太監變成皇宮的總管,他也形成了自己的「為奴之道」。

這位主子外表儒雅實際陰狠,當年滿朝文武都懷疑這位狀元郎的領兵實力,可是當年他卻是破釜沉舟,不惜以帥帳所在為餌親身引誘敵軍,事成后更是連屠了十幾個反叛部落,終於一舉成名贏得了襄宗皇帝的信任重用;對待部署表面寬宏忠厚,實際上猜忌多疑,即使威武王爺那樣在政變中立下那般功勞,日後又一隻小心避嫌不理國事,仍然是備受監視,所以李總管在政變成功之後不久便借口宮中人多事雜,辭掉了一直以來他所掌管的密諜,皇帝對他頗知進退也是十分滿意的,此刻皇帝再次提出,李總管雖然一心想離那些東西遠些,保持他現在在宮中的超然地位,可是若是貿然推辭,心下卻是害怕皇上懷疑自己的忠貞之心。

好在這樣的尷尬場景並沒有維持多久,有人在外面求見,李總管心下鬆一口氣,卻是暗自替外面的傢伙捏了一把汗,剛剛的談話內容如此緊要,那小太監也不知道聽到了多少,只是不論他聽到與否,總是難有善終了。

看到書房內兩人的臉色都不太好,本來就戰戰兢兢的小太監,更是愈加緊張,連話都說不太利索了,張嘴說了半天,李總管還是沒能清楚來意,倒是看到他手裡的那緊急字樣的公文封面,心知必是大事,一把奪將過來,呈了上去,有心保他一條性命,便要揮揮手讓那可憐的傢伙退下。

小太監又緩過神來了,「五殿下在書房外,說是有緊急事務求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最後的一品堂傳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最後的一品堂傳人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十九章 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