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較量【六】

生死較量【六】

鑒於綿延上千公里的戰線與所剩無幾的戰略資源和後方的不安定因素,日本知道它沒有能力管理所有佔領了的中國國土,所以在這段時間中日本支持中國人成立傀儡政權。先後於1935年11月25日,殷汝耕在通州成立了「冀東防共自治政府」、兩年後,於1937年12月14日,王克敏在北平成立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隔年,於1938年3月28日,梁鴻志在南京成立了「中華民國維新政府」並與日本訂立條約,發行鈔票。後來日本又在佔領區設立了親日的汪精衛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德王的「蒙疆聯合自治政府」等傀儡政權分化中國的士氣與國際影響力。同時日本的作戰方針一改再改,由最早的「三月亡華」,轉變為1938年11月第二次近衛聲明的「東亞新秩序應由中日共同主導」、「共同防共」、「經濟提攜」等,並聲稱只要答應和解,就從華中、華南撤軍,華北在名義上屬於中國。日本僅用少量的資源即能引誘中國農工階層加入皇協軍的隊伍,創造出大量的偽軍,在經濟上也誘惑資本受損的中國資產階級,向他們開放日軍佔領區的實業投資。面對這些因素,中國國民政府中開始不斷出現「中日和解」的聲音。同年底,第三次近衛聲明發表,除了更為溫和的語氣外,將建立「大東亞新秩序」的部分義務分擔給中國,透過德國駐華大使陶德曼的調停,藉以從側面誘導國民政府和談,並承諾和談成功后廢除在華不平等條約,歸還租界。

日本態度的轉變引起了包括歐美國家與中國的注意,其中歐美研判三次近衛聲明的目標由中國轉向蘇聯,這樣的行動將有助於各國的利益,與慕尼黑協定類似,希望將日本的戰火燃燒到蘇聯的土地上,因而歐美各國開始向國民政府派遣遊說團進行勸說,希望蔣介石在各方利益沒有太大損失的情況下,與日本達成停戰協議。

受此影響,主張與日本媾和的國民黨副總裁汪精衛到達越南。他在1938年12月29日發表「艷電」響應近衛聲明,提出與日本「恢復和平」。作為當時中國的第二號人物,汪精衛在戰爭最為緊張之時的這番言論,被視作公開的叛國投降,中國抗戰的士氣受到巨大打擊。1939年1月1日,中國國民黨召開臨時緊急會議,永遠開除汪精衛黨籍並撤銷其一切職務。之後發生「河內刺汪案」,蔣介石派出特務企圖暗殺而不果。3月,汪精衛在軍統策劃的刺殺事件中生還,徹底投向日本,並於5月在上海與日方開展秘密談判,年底秘密簽訂《日華新關係調整要綱》。1940年,汪精衛在日本的保護下來到南京,以「還都」的名義於3月30日成立「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建立偽國民革命軍,旗幟最初使用青天白日滿地紅加黃色三角旗,后取消三角旗,使用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幟。

同時日本發動了掃蕩重慶外圍的隨棗會戰和棗宜會戰,希望國民政府能儘速投降。出身於西北軍的抗日名將、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將軍指揮兩個團又一個營截斷日軍後路,被圍殉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生死軍魂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生死軍魂
上一章下一章

生死較量【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