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大展拳腳

37、大展拳腳

有了知縣大人的支持,障礙清除一空,可以大展拳腳了。

後世經驗告訴楚峰,成大業者,不能僅憑慷慨激昂的空口號,去愚弄和駕馭老百姓,得讓自身和民眾的利益連成一塊,令他們自發、自覺的去維護集體,於是,分田地就是必須的了。

歷朝歷代以農為根本,沒田可不行,但光靠53頃地,又怎麼分得勻上萬流民(明朝一頃等於50畝)?那53頃良田,主要用來封賞親衛的,既然要繳納歲賦給寧德,楚峰當然不能白白吃虧。

事實證明,後世的寧德,實際耕地面積可達二十七萬畝,就在宋時,也有田九萬六千餘畝,而時下,僅八萬一千畝,且還是按照明萬曆的記錄,未增減多少,這一對比,其間有多少貓膩?有多少官紳私瞞不報?又有多少農戶逃荒?就可想而知了。

當今世道雜派繁多,夏稅、秋糧、機兵銀攤派、地方練餉、免役折銀等,民田加起來的賦稅,甚至重於官田,達到二、三兩銀子的賦稅也不出奇,想想小老百姓一年收入才多少啊,當資不抵債的時候,百姓寧願出讓田產去當乞丐,每畝作價才幾兩銀子,就這樣,還沒人敢繼承呢,但楚峰不怕,且手下有的是佃戶,當然是毫不客氣攬盡附近廢田、荒坡、荒地。

這是楚峰第一份事業,自然要傾注全力,絞盡腦汁將後世和大明的相關民生法子,提取統合,熬了一夜,第二天擬好一份榜文,著人馬上公告。

一陣集聚鑼聲敲響,不一會兒,楚庄山腳下,嚴嚴實實擠滿了流民,北風也吹不散他們的熱盼。

高台上,童生楊一景大聲宣讀:「即日起,凡楚峰轄下,永無徭役.......」

這已經是楚庄明令第二次提及無徭役了,即便有心裡有了承受能力,底下民眾仍忍不住欣喜若狂,徭役,確實是個可怕的負累。

「領地內,所有人不得任意開荒,土地必須由楚庄進行分配。凡十六歲成丁,有能力耕作的,不論男女老少,每人皆可領田兩畝,每畝收稅兩成,次等山、梯、塘田者,賦稅減為一成二,領三等田者,田賦酌情再減,以上所有租約五年不變,五年後賦稅按照市價稍作調整,田地不得轉租他人,若誰中途無力耕作,或另有發展,而致使田地荒廢的,則收回該人份額......」

做了一輩子農民,數目人人會算,南方每畝畝產平均可得4石穀子,谷、米比例是10比6.5,能研磨出2.6石精米,況且南方一畝兩稻,一年總收入至少4石精米,扣除兩成田賦,兩畝地剩6.4石,每人每年要吃米4石,還有2.4石餘糧,再加上農閑時,可以種些素菜、瓜果,即便年畝產不足4石,但總不會比北方畝產低,養活一家人足夠了。

特別是楚庄賦稅單一,農民只繳納田租,沒有了無邊徭役,大夥不單欣然接受,哪怕是繳三成稅賦,也要舉雙腳贊成。

看看外邊的世界,雖說陝西等北地每戶給田十多畝,畝稅只收二斗,然而明代的田賦不單單指土地稅銀,還有『役』,銀稅有課程、常貢、額辦、歲辦、年例、遼餉等,差役有正役、常役、雜役、儉事等,如此無邊的苛捐雜稅,加起來何止五、六成田賦?百姓不拌些粗糧、野菜,壓根活不下去,長期以往,百姓很容易淪落成負稅者,兼且食鹽等物價騰貴,官吏鄉紳橫徵暴斂,便斷了貧者生機,以至於餓莩遍野、換子相食。嚇!守著田地,居然被活活餓死,多諷刺啊。

朝廷是大地主,楚庄是小地主,眾人同樣是租田當佃農,但在楚少爺管轄之下,便是單單一畝田,也不愁餓死人。

如今每戶人家,一家兄弟、媳嫂,至少能分到十幾畝田地,沒媳婦?甭管歪瓜劣棗,趕緊娶一個呀!一年勤勤懇懇勞作,餘糧積少成多,甚至能換上三、五兩銀子花花,這叫什麼?這叫殷實!

每人兩畝田地,並非楚峰吝嗇,而是精打細算過的,多給了,怕個人精力不足,要嗎照顧不周,要嗎馬虎了事,那樣不單浪費田地,而且還沒有成效,給合適了,眾人反而更加悉心照料田地,努力增加畝產,畢竟,為自己而努力奮鬥,充滿動力,替剝削自己的人幹活,難免散漫怠工,兩者是天差地別的。

「嗨嗨嗨!吵吵什麼!我還沒念完呢!」

眾人趕緊閉嘴,這事等回去再偷著樂也不遲,且聽聽下文還有什麼好處。

楊一景癟癟嘴,又念:「耕作的農具,由各戶自行採辦,先期銀子楚庄全部墊支,收穫后再從田賦中扣除......」以前租用官家、地主的農具、犁牛等,其實也是一種變相賦稅,楚少爺拾遺去陋,真的算是體恤百姓了。

「每年所產糧食,各戶可隨意支配、變賣,又,按洪武賦稅律例,交米實收,交金少收,楚少爺鼓勵各位自由貿易,殷實家財,若無銷路,也可以賣給楚庄,但須折價,當楚庄急需米糧時,則按市價收購,有優先採辦權.....」

這樣一來,剩餘的糧食沒有後顧之憂,對於折價賣給楚庄,大夥也能接受。

「各家申領田地,先記錄戶籍人丁,若虛報人頭,收回田地,逐出寧德,舉報者賞田一份......」

人群立即交頭接耳,嗡聲交流。互相監督,誰敢冒領田地,這一通惠民政令下來,各家各戶過不了多久都會富庶,何必弄險?!

「楚庄所需民壯,以雇傭方式招攬,願不願參與,隨大家喜好,參與者,每日付給錢糧......」

每人每年耕種一畝田,活兒輕鬆,剩餘時間能掙點外快也是好的。

「少爺重農亦重商,齊頭並進,有意經商者,可免稅三年......」

「另,楚庄產業延綿六、七里,人手奇缺,照看不周,即日起招收親衛,合格者當場錄取,每月給俸銀三兩,並多授田地一畝,有功者、升遷者,賞賜加倍,此田蔭澤三代子孫,其間可任意轉租,但不得轉賣,不得建宅,三代之後收回賞田,只保留原有人丁耕地......」

「才三代啊?」立即有人不滿提出:「歷朝歷代,開國建功者出生入死,誰個不是為了蔭及子孫萬代?」

楊一景冷哼道:「你又見過哪朝哪代能夠千秋萬載?少爺轄內就是這麼頒行,愛干不幹,有本事你也在這大明朝里,混個蔭及子孫萬代的厚祿給咱瞧瞧?!」

其實蔭不蔭及三代子孫,大夥覺得無所謂,當下最要緊的是溫飽問題,給家人一個安定居所,倘若能在這個基礎上再過得殷實點兒,自然更好。

大明處處糜爛,軍政黑暗,就拿軍伍來說,當年戚繼光軍隊薪俸算是高的了,也才一年十兩銀子,而大明邊兵普遍是年俸七兩,且層層剋扣,落到手裡基本不剩,士兵餓死已經不是新鮮事。

如今去哪兒落籍不得服役?大明兵役是硬性的,人家楚庄卻是自願的,再者說,不為別人,男兒當兵,保衛家園,也是關乎家族利益的事,而且楚庄並未虧待人,一年下來,怕不有個二、三十兩銀子?空田又可以外放收租,退役后還有原戶籍耕地可以耕種,根本餓不死子孫後代,一個地方土豪能做到這份上,不單對得起民眾,簡直恩德如山了。

如此優渥條件,自然有大把人樂意給楚少爺賣命,特別是年輕血性、對未來充滿憧憬的小夥子們,激動得臉上直泛紅。「誰他媽反對?滾一邊兒去!」

「我要當庄丁!」

「楊哥兒,咱們該上哪兒報名?!」

楊一景翻看一下榜文,找到相關處:「有志當庄丁的,去生員蘇則悅那裡報名,要領田地的,去孟常處登記,所有事宜從速,十天後截止註冊,麻煩眾位鄉親互相轉告鄰里。」

秀才、童生們協助勾畫、丈量土地,又分派給各家,忙了個昏天黑地,但他們從流民感激的神色中,找到了歸屬感,考不上進士、舉人都罷,將這當做自己的終身事業,也未嘗不可。

接著,楚峰下令圍墾造田。

寧德海岸線長,資源豐富,灘涂面積至少二十多萬畝,淤泥軟土約佔70%,至少能拓出七萬畝可耕作地,其餘的也能拿來培養蝦、蟹、魚等,單單海濱一地,即使再添十萬農口也不成問題。當然,這些地不可能一次性圍墾完,有多少人,就暫時圍多少畝。

地已經分好,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流民們想耕種,就得墾荒,先收拾收拾好自己的責任田,以前是慘澹經營人生,現在是揣著希望幹活,眾人勁頭可不一般,夯堤圍海,鋪泥填灘,為自己今後的賴以生存的土地努力奮鬥,海濱處處已是熱火朝天的景象。

即使分到瘦田,流民也甘心接受。其實寧德不缺土地,後世寧德能養活百萬人,何況眼前這區區一萬?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去拓荒,只不過卻沒人願意這麼做,因為別處不是楚峰領地。

挂名在官家籍內,與挂名在楚庄名下,可是大有說法的,如果是官籍,則稅賦照舊,徭役照舊,而楚峰的做法,無疑更附和大眾利益,深入民心,這也是民眾寧願吃點小虧,也要依附楚庄的緣故!

距離春耕尚有三個月,分到田地的農人們,已經可以種植冬季的瓜果素菜了,好歹也能解解燃眉之急。

蕭滿山、葉星、武昌運、唐凌等親衛和後勤,及部分流民,組成十路人馬,趕赴周邊城鎮,購置耕牛、鋤具等興業所需物品,特別是糧食,上萬張不事生產的嘴巴,等著吃飯,豈是簡單的事?這趟至少要採購一萬五千石糧食,才能勉強過冬,天啟年災荒不斷,糧價提升,一石五斗已經賣到一兩銀子,算了算賬,孟常又開始牙疼了,特別是要讓流民能夠自力更生,則要到秋收之後才行,前期,可都是白白投入的呀~。

楚峰還著手購買大量帳篷,一是天寒地凍,要給新來的、未及建造棚屋的流民,提供一個棲身之地,總不能讓流民成片成片凍死在自己地頭吧?!二是親衛軍擴大,誰知道什麼時候有軍事行動?野外行止沒有帳篷怎麼行。

楚峰有條不紊的進行革新,根本不曾想,自己正在悄然改變寧德的格局。

一番比較之下,本地人個個眼紅楚庄的福利,羨慕外來流民,結果,附近村落有民戶,居然宣布退除官田,自墮為流民,但轉眼間,卻投入了楚庄的懷抱,接著,許多人家紛紛效法,事態已經趨於失控。

幾天後,聞一言再也坐不住了,這麼下去,不出半個月,寧德縣衙一準要成光棍衙門。

聞一言顧不上體統,火燎眉毛地,親自登門拜訪楚峰。

聽完他的苦訴,一旁的孟常已經啼笑皆非,不無自豪說:「聞大人,民心所向啊~,咱們兩方的吏治,孰優孰劣,一辨即明。」

聞一言吹鬍子瞪眼道:「行行行,別拿本官開涮,到底該怎麼辦,楚哥兒給個答案吧,否則上頭征丁派役,我寧德一個民夫也拿不出來,老夫怎麼交待?到時候事情捅出去,你也落不到好。」

楚峰想想也是,上邊有州衙、府衙、布政使司,有大明王朝,自家這點小基業,暫時還扛不住風浪,末了,打商量道:「大人,萬餘流民我都管了,不在乎多管幾千,若大人信得過,不妨將縣裡所有百姓交給我統帶吧,朝廷不是允許田賦折銀嗎?如果要征役,我可以用銀子填!」

楚峰大包大攬,讓聞一言有點犯愣:「......法子雖然挺不錯,可是本官在寧德仍做不到一手遮天啊,遠的不說,附近張灣、四都塘、七都塘三鎮,仍有三位鄉紳大戶,不是我這小小知縣能夠予取予奪的,他們與州、府各階官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特別是張灣的張士敬坐擁200頃民田,家奴近千,舅舅又是福寧知州,實屬我寧德一霸。」

哇,二百頃,一萬畝,楚峰當即口水直流,肥羊啊~,我還以為寧德就是這麼小,原來望不見的那頭,還有許多田地,但他們的存在,無疑阻礙到了楚庄發展......

「楚哥兒?你有沒有聽見老夫說話?!」

「啊,抱歉,想點別的事情。」

「呃......」聞一言訕訕道:「你當前的做法,用不了多久,民眾競相依附,到時肯定觸動張士敬根本,他是不會善罷甘休的,小哥及早擬出個章程才是。」

「難道要我收回成命,自刮耳光?」楚峰黑瞳中若有若無的濺出冷光:「不!楚庄政令不會改變。」

聞一言無奈搖搖頭,楚哥兒什麼都好,就是能伸不能屈,剛則易折啊~。

此時,負責徵兵事宜的生員蘇則悅,匆匆步入廳堂:「少爺,庄丁已在庄外等候甄選,您是否要親自把關?」對外聲稱庄丁,只為掩人耳目,其實誰不知道楚峰招的是親衛?!

楚峰沉吟片刻,吩咐李莫如:「將人拉去海灘。」

「是!」李莫如腰桿一挺,返身退出。

聞一言看看改變不了什麼,算了,騎驢看唱本,走著瞧吧,老夫倒要看看,他是阿斗還是楚霸王,於是,起身作揖:「楚哥兒忙,本官就先告辭了。」

「大人好走。」

稍後,楚峰走出山莊,趕赴海灘。

楚庄沒有校場,但處處又都是校場,海濱一代,田地荒廢,可以用來拉練親衛,海岸邊,壯丁們站立余寒雰之下,個個束肩斂息,恭敬無比,然而每個人的表情,輕易出賣了他們內心的希冀和忐忑,那是十兩銀子在作祟。

楚峰走近前,淡漠問:「一共多少人?」

蘇則悅抱拳敬聲道:「回少爺,經過體力考核,最後剩下兩千三百二十六人。」

楚峰掃了全場一眼:「三十五歲以上的人,出列,願意去後勤組的,找張江泉報到。」

五十四名壯丁黯然退出。

楚峰桀傲揚聲:「所有人聽好,我楚峰是什麼樣的人,干過什麼樣的事,大家都清楚,現在,我招收的不但是保衛一方安定的庄丁,也是勇往直前的軍士,將來,我也許會再面對五千、一萬,甚至更多的敵人,就譬如我以前的親衛,足足犧牲了一半人,如果認為自己沒法承受喪親、流血、殘酷、死亡的,馬上退出!」

底下壯丁面面相覷。

楚峰冷冷的說:「我不歧視膽小,但我憎恨虛偽,想退出就退出,不用在意別人眼光,性命只此一條,犯不著打臉充胖子、逞英雄,別等將來沒機會取捨,後悔莫及。」

終於,有二百六十幾人退出了隊伍。

「只為那俸銀進來混日子的,馬上退出,否則一旦加入,不服號令、止步不前者,沒死在敵人刀下,也要死在我楚峰刀下!且沒收其家人所有田地,逐出楚庄,你的貪婪,必坐連全家!」

嚇!抗命者剝奪所有,這就嚴重多了,好不容易有個容身之所,辛苦點也不是不能致富,何必為了多要兩畝田地喪命?

末了,一百二十多人悻悻退出。

身後的秉筆童生,埋頭刷刷疾書,他負責記錄楚峰的言行舉止,並非楚峰偉大到可以摘成史冊,而是他某些奇特新穎的舉措,往往會是一種典範,所以李莫如、孟常等人要求這麼做。比如說往後再招收庄丁、親衛,便可以根據章程樣式,進行遴選,減少楚峰麻煩,而下屬們,也能藉此摸清楚峰脾性、作風,省得誰不長眼,胡亂一氣去做事。

楚峰又再下令:「重新組隊,排成四列!」

小半會兒,眾人才組成稀稀拉拉,參差不齊的隊形,讓李莫如有些擔憂的望望楚峰。

「所有人向後轉!」

大夥面朝大海,私底下你眼望我眼,困惑不已。

「前進!」

眾人聽令行事,可是沒走幾步,已經接近海水,心頭不禁詫異,回頭瞥瞥楚峰,卻發現他正與李莫如低頭耳語,似乎忘了喊停,不免泛起嘀咕,這可是冬至二九的寒天呀,少爺莫非要咱們洗海水澡嗎?!

嘩啦!已經有人咬牙踏入水中,有人猶豫過後,跟了下去,有人蹙眉駐足觀望。

大夥頂著刺骨的深寒,踉蹌前進,還好,未等海水漫到膝蓋,便聽楚少爺突然喊話。

「停!」

大夥回頭疑視楚峰。

「上岸!」

大夥急忙飛奔岸上,齜牙咧嘴地,紛紛跺腳取暖。

楚峰嗤鼻道:「水很涼是嗎?我也知道,沒有下水的,通通離開隊伍,我楚軍強大,每一戰雖然傷亡甚少,但也有不少危厄時分,你們意志不堅,遇險躊躇,對我的命令陽奉陰違,此害群之馬,關鍵時刻只能令我軍自亂陣腳,陷入更加兇險的境地,這比貪婪和膽小更可惡。」

三百多人縮頭縮腦退出了隊伍,不少人甚至顯出懊悔之色,敢情,自己拿了普通目光,去看待這次徵召親衛了,楚庄要的不是土匪,而是令行禁止的強軍。

縱觀場內,仍剩一千五百人,楚峰臉色稍瑕,至少大部分都是素質過硬的傢伙。「從今日起,你們就是我楚峰的親衛軍,我楚峰有的,必不虧待你們,現在,所有人跑步回去換取濕衣服,再跟隨李莫如去拉練,為期一個月,一個月後,誰受不了苦,還有最後一次退出機會。」

「吼!」丁壯們齊聲威喝,能撐得住考驗的,足以自豪。

「李莫如。」

「屬下在!」

「將原來後勤隊的五百人,和現在的三百親衛,全部編在一起。」

李莫如目光綻亮:「是!」

如此一來,親衛即達二千三人,只怕在福寧州境內,就數楚庄勢力最為雄渾了,按照李莫如的換算方法,當初五十親衛能擋四千官兵,那這兩千人,起碼要鍛造出抵擋兩萬明軍的能力才行,我練!練死你們!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末暢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明末暢想
上一章下一章

37、大展拳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