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新式整軍
6月的大別山南麓,山青水碧,杜鵑火紅。
太陽快要落山了。晚霞仍在大地上燃燒。青山、綠樹、流水,沐浴著落日的光彩,斑斕似錦。她那瘦弱而又倔強的身姿背影,漸漸地消逝在嫣紅嫣紅的晚霞之中。
紅安七里坪,紅四方面軍總部。紅四方面軍命運攸關的一次重要會議,從早上開到傍晚,仍沒有結束的跡象。
蔣先雲總算舒了一口氣,感到身上的壓力減輕了不少。攻佔安慶,確實達到了「一石數鳥」的目的,共產國際和臨時中央均來電高度讚揚,對紅軍在敵人海軍壓迫下「被迫」放棄安慶表示「充分理解」,但要求紅四方面軍乘四次大捷的聲勢,攻佔信陽、廣水,截斷平漢路,孤立並南下威脅武漢。蔣先雲代表鄂豫皖軍事委員會回電,稱攻克信陽的戰機已失,因為蔣介石已經將駐許昌的馬鴻逵的第十五路軍調來信陽駐守。十五路軍是西北「馬家軍」,所轄35師是3旅9團制的甲種師,足有2萬多人,加上精銳的馬騰蛟第2騎兵旅,以及一併歸馬鴻逵指揮的劉鳳岐第13騎兵旅、李家鼎第15騎兵旅,敵軍在信陽一帶駐紮了上萬精銳騎兵,是紅四方面軍目前力量難以對付的。因此西進信陽不可行,建議南下攻克麻城。因麻城是敵軍伸入鄂豫皖根據地的孤立據點,對紅安威脅極大,但敵軍態勢孤立前出,紅軍重兵可從西面的新洲、岐亭,東面的羅田同時出擊,合圍並全殲麻城敵軍。
蔣先雲以信陽敵軍駐有精銳騎兵集團為由,確實收到了奇效,使臨時中央放棄了攻佔信陽的計劃(歷史上曾給紅四方面軍造成不利後果)。因為當時蘇聯紅軍迷信騎兵,伏羅西洛夫、布瓊尼這些紅軍統帥的傳奇聲譽都與著名的第1、4騎兵軍緊緊聯繫在一起,紅色騎兵也成為紅軍無敵於天下的象徵。結果二戰中,世界上唯一保留了龐大騎兵的蘇聯紅軍被德軍古德里安的坦克集群大肆屠殺。不過在30年代初,騎兵普遍被認為佔有絕對優勢,可輕易擊潰步兵,臨時中央和共產國際負責人也認可了蔣先雲的觀點,同意不打信陽,但要求儘快拿下麻城,使鄂豫皖蘇區連成完整的一大片,進而攻佔黃陂,威脅武漢。
蔣先雲總算放下心來。不打信陽,並不是信陽不能打下,「馬家軍」騎兵也不可怕,單單「紅軍炮」就是騎兵的剋星(歷史上西路軍遭「馬家軍」騎兵重創有特殊原因)。真正的原因是,紅四方面軍太需要休整了。
只聽劉伯承說:「我贊成特派員的意見,我軍連續作戰,疲憊不堪,當務之急是養精蓄銳,休整訓練,消化俘虜和新兵,以利再戰。」
徐向前贊同說:「我軍從去年秋天以來,連打四大戰役,連續作戰大半年,指戰員疲憊已極,戰士開始出現爛腳病的現象,非戰鬥減員日益上升,好比弓弦拉得太緊,有綳斷的危險!一旦敵軍大兵壓境,我軍以疲憊之師倉促迎敵,必將十分被動。所以部隊必須休整。」
這時在座的一個新面孔的年輕人說:「既然部隊需要休整,那麼南下打麻城豈不背道而馳?麻城一帶駐有敵31軍2個師又1個旅,我軍要打下勢必出動大兵團,且麻城工事堅固,我軍難以速決,如此何談休整?」
蔣先雲心中讚歎:果然不愧為未來共和國的36位軍事家之一,目光如炬,雖然初來乍到,卻一眼就看到問題的關鍵所在。
這時曾中生說:「段主任說得很對,不過特派員早作了安排,大軍打麻城不過是虛張聲勢,花不了多大力氣就可達到目的。」
聽了曾中生的詳細解釋后,這位年輕人才釋去了疑惑。
在座的這位27歲年輕人,就是紅軍史上戰功赫赫的卓越領導人之一——段德昌。他是蔣先雲近期「請上山」的三名「神秘人物」之一。
關於段德昌,只說一點就夠了:他是彭德懷的入黨介紹人(詳見背景資料)。他也是蔣先雲前段時間通過胡底的政治保衛局安排來鄂豫皖的兩位「神秘人物」之一。
這時的段德昌原是湘鄂西根據地的紅9師師長,按照歷史發展,不久后他就犧牲在夏曦的「肅反」屠刀下。蔣先雲到了鄂豫皖后,處理完「白雀園」事件,立即就要胡底開展挽救段德昌的工作。
關鍵手段就是:夏曦任命的「肅反」委員會委員兼湘鄂西分局政治保衛總局局長江奇,是一名國民黨特務。
江奇是夏曦的表弟,從小一塊兒玩大的。「馬日事變」時,夏曦與江奇跑散了。江奇被許克祥抓住,還沒等敵人打,他就把什麼都交待了。許克祥見江奇是個軟骨頭,連夜報告何鍵,何鍵親自審問了江奇。江奇投敵後,便在長沙開了個「姜記」雜貨鋪(江奇原名姜琦),利用這個聯絡站暗中向國民黨特務機關輸送情報。胡底按照蔣先雲的指點,暗中派出得力人員秘密監視「姜記」雜貨鋪,密捕了江奇的聯絡員,得到了江奇通敵的手書,並派人送去上海呈報**中央特科負責人趙容(康生)。共產國際大怒,博古等人雖然保住了夏曦,但夏曦不得不將江奇處死(歷史上江奇處決段德昌時,故意用生鏽的大刀砍段德昌的頭,目擊者稱段德昌死時特別痛苦!現在他總算有了報應!),從而暫時制止了湘鄂西的血腥「大肅反」。蔣先雲知道,歷史上即使江奇暴露后,夏曦也沒有停止「肅反」,而以自己的力量制止湘鄂西「肅反」是不可能的,所以他發電給臨時中央,稱為協調鄂豫皖與湘鄂西根據地的聯繫,希望鄂豫皖、湘鄂西部分同志對調工作,以便協同兩大根據地夾擊武漢,並開出了段德昌等多名同志的名字(歷史上都是被夏曦不久后「肅反」處死的),不料夏曦只將頂撞他最厲害的段德昌派來湘鄂西。蔣先雲心急如焚,但也無能為力,只好以畢竟保住了一位共和國的軍事家來安慰自己。段德昌到鄂豫皖后就任紅四方面軍參謀處主任,原擔任此職的舒玉章轉任方面軍炮兵司令員(接替去中央蘇區的朱瑞)。
段德昌的目光果然銳利,剛參加紅四方面軍的總部會議就看出打麻城不妥。歷史上紅四方面軍攻打麻城確實是敗筆,也是第四次反「圍剿」失利的重要原因。不過來自異時空的蔣先雲有了巧妙的處理辦法並已著手實施,將「敗筆」化為「妙筆」。
這時只聽蔣先雲說:「紅四方面軍全面轉入休整,除治療爛腳病、苦練軍事技術外,還要重點貫徹徐總指揮、戴師長的《軍事問題決議案》,加強正規化建設,進一步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加強根據地的兵工建設,發展經濟,養精蓄銳,以最好的狀態,迎接空前殘酷的第四次反『圍剿』。」
歷史上,蔣介石於7月初就出動30萬大軍,發動了對鄂豫皖根據地的第四次「圍剿」,迫使紅四方面軍主力西征川陝。現在,由於四次大捷遠遠超過歷史,國民黨軍損失空前慘重,特別是豫東南和皖西的部隊被紅軍一掃而空,一時難以恢復元氣,蔣先雲估計,敵軍的第四次「圍剿」,很可能會推遲兩個月以上,從而為紅四方面軍贏得3個多月的休整時間,趁此機會得以進一步提高戰鬥力。
紅四方面軍的休整,主要又幾個方面:
成立3個軍團。由於紅四方面軍已下轄7個軍,又有3個作戰方向,方面軍直接指揮不便,所以蔣先雲提議仿效中央紅軍的編製,成立軍團(歷史上儘管紅四方面軍一度壯大到8萬多人,超過中央紅軍,但一直未成立軍團)。
3個軍團的番號是紅四、八、十軍團。
歷史上中央紅軍(紅一方面軍)的軍團番號基本上是奇數:紅一、三、五、七、九軍團。不知為什麼,紅四軍團一直缺編。紅二、六軍團大名鼎鼎,所以蔣先雲除紅四軍團外,要來的另外2個軍團番號就是紅八、十軍團。后兩個軍團歷史上只是短暫存在過,紅八軍團在長征前夕才組建,於湘江血戰中損失殆盡,被撤銷番號;紅十軍團是紅七軍團北上(抗日先遣隊)途中與地方武裝合併組成,存在時間也很短。所以這次蔣先雲「提前借用」了這兩個軍團番號。
紅四軍團的軍團長王樹聲,政委傅鍾。下轄紅4、9軍。紅4軍的軍長王宏坤,政委陳海松。紅10師的師長陳再道,政委葉成煥。
紅八軍團的軍團長許繼慎,政委倪志亮。下轄紅1、24軍。紅1軍的軍長周維炯,政委熊受暄。紅32師的師長查子清,政委李奚石。
紅十軍團的軍團長陳賡,政委吳煥先。下轄紅25、27、28軍。紅25軍的軍長徐海東,政委戴克敏。紅73師師長張紹東,紅74師師長聶洪鈞。
其餘軍、師首長不變。
紅八軍團使用於豫東南方向,紅十軍團使用於皖西方向,各有1個3萬人的主力軍為核心(紅1、25軍)。紅四軍團下轄的2個軍(紅4、9軍)均達3萬人,是紅四方面軍的頭等主力,集中於紅安、七里坪附近,與方面軍總部和警衛師、炮兵部隊共同行動。
紅軍的師裝備60毫米迫擊炮和擲彈筒,軍裝備82毫米迫擊炮,軍團裝備「紅軍炮」。方面軍炮兵部隊除「紅軍炮」外,主要裝備75毫米山炮。由於蘇家埠戰役的巨大繳獲,紅軍的炮兵火力大大增強。
在紅四方面軍中全面開展了學習《軍事問題決議案》的熱潮。在徐向前一系列對於我們黨和軍隊建設的深刻論述中,影響最為深遠的文章首推《軍事問題決議案》,此篇文章是可以和**著《關於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相媲美的卓越文章。
1929年11月20日,鄂豫邊特委在光山南部鬍子石召開了中國**鄂豫邊第一次代表大會。12月2日,大會通過了由徐向前、戴克敏起草的《軍事問題決議案》。《軍事問題決議案》里,人民軍隊的一些基本特點已經具備:各級建立了黨組織,實行了黨代表制。堅持黨對軍隊的領導,部隊設士兵委員會,官兵平等、經濟公開,廢除肉刑,有嚴格的組織紀律。這些建軍思想和基本原則,內容不多,可要真正建立一支黨領導下的新型的人民軍隊,則需要付出更多的艱辛和努力;則要從方方面面做許多具體而細緻的工作。
**的《關於糾正黨內錯誤的思想》是古田會議的核心議題和主要內容。徐向前之《軍事問題決議案》是鬍子石會議的核心議題和主要內容。這兩個會議都於1929年12月召開。**、徐向前著作該文的背景及其行文風格、特點很不相同,但表述內容大致相同,是殊途同歸的。**這篇文章是針對紅4軍前期存在和面臨的問題基礎上,有破有力。行文風格也體現了典型的毛派風格,對問題的論述,開門見山直奔主題,並有比較強的思辯色彩。卾豫邊的問題,沒有井岡山那樣複雜嚴重。文章的敘述也體現了典型的徐派風格,在平和條理的敘述中,清晰明了地闡述一個觀點,一個問題。
當然,這兩篇文章也有些不同之處。**的文章主要側重於黨自身建設,徐向前的文章在於黨對軍隊的建設。這與兩人的經歷和背景有關。**是黨的一大代表,**創始人之一,而徐向前是黃埔軍校出身的軍人。在哪個時代,黨的建設也主要是黨對軍隊的建設。所以他們的內容是相通相近的。
80年代初期,我**史專家曾經到卾豫邊實地考察,對鬍子石會議及其《軍事問題決議案》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紅四方面軍的成長壯大,也正是踐行《軍事問題決議案》的產物。
蔣先雲以深入推行《軍事問題決議案》為契機,徹底禁止了紅四方面軍內部殘存的隨意打人現象。歷史上由於受軍閥作風影響,紅四方面軍內部打罵行為比較普遍,而且嚴重地長期的存在著。陳昌浩就曾用馬鞭抽打倪志亮,跟余天雲(紅30軍軍長)一道的警衛員、通訊員沒有挨過他打的很少,一個通訊隊100餘人,全部被他打過,還有挨幾次打的。何畏(紅9軍軍長)要一個連指導員的表,這個指導員不願給他,何畏當時不但是打,而且他還把這個指導員殺掉了!現在經過曾中生、劉士奇等一段時間的狠抓糾風,終於禁絕了這股歪風。
通過彭楊軍事學校的培訓,推動部隊的正規化建設。紅四方面軍的團級以上幹部均要到軍校進行輪訓,劉伯承親自授課。
劉伯承參照蘇聯軍隊的體制,將正規化的參謀系統帶入了紅軍;他學習外**事家的先進理念,並融入到戰爭指揮藝術中。他翻譯蘇聯軍事著作,首先是把原文吃透,再根據中國人的閱讀習慣重新寫出來。好些軍事術語還是劉伯承創造的:像「混成旅」,當時有人按外文字面的意思直譯為「雜種旅」,而劉伯承翻譯成「混成旅」;最著名的是「游擊戰」,這詞據說來源於西班牙語,外國人把游擊戰叫「黑猩猩戰」,因為在叢林中作戰,作戰方式就像黑猩猩,講究快速突然的襲擊。是劉伯承將「黑猩猩戰」翻譯為「游擊戰」。另外還有「司令員」、「炊事員」等等。
七里坪彭楊軍事學校操場的北面,聳立一棵千年古槐,峻拔雄挺,枝葉繁茂,猶如國畫大師以雲空作宣紙,勁筆怒揮而成的一幅奇特的畫。英雄巾式的巨型冠蓋之下,密織的濃蔭大如籃球場,真可稱之為俯瞰人世滄桑的萬木之王。這是軍校召開團以上幹部大會的會場。
一位身材魁梧的首長,戴著黑框眼鏡,戎裝肅整,走到樹下,一望而知正是鄂豫皖軍事委員會主席劉伯承。緊跟他身後的是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政委曾中生,參謀長蔡申熙,參謀處主任段德昌,特派員蔣先雲,最後是參謀警衛人員。首長們來到古槐陰下一個大石碾盤邊,碾盤邊擺了幾條板凳,權作開會的主席台。蔣先雲心中湧起一種激情:眼前這棵萬木之王的威嚴,似乎大為減色,這是樹有自謙之靈呢,還是人有移情之感?
劉伯承立在碾盤前,環顧會場,問身邊的軍校校長蔡申熙:
「準備好了嗎?」
「好了。人也到齊了。開吧?」
劉伯承點點頭。蔡申熙一聲令下,全場的幹部齊集到碾盤前,立正受命。
劉伯承喊聲「稍息」,接著講道:
「兩個學生談讀書,兩個屠夫談殺豬。今天,我給你們談練兵,談整軍。我們練兵,不光是練戰士和下級幹部,而是要全軍上下一齊練。我們不能要『軍人其表,書生其里,毛色甚美,捕鼠無能』的那種軍人。整軍,首先要把各級領導幹部身上不適應革命戰爭的思想作風端正過來。」
劉伯承不抽煙,而愛喝茶。可是在戰爭中他一直喝的是白開水。警衛員擔來兩桶開水,擱在碾盤邊,用帶傷疤的搪瓷口杯舀個滿杯放在碾盤上,劉伯承一手捂著杯子,待水溫降到適度時,才端起來一飲而盡。接著,一口氣講50分鐘,再飲一杯,又講50分鐘……
「孫子講用兵的虛實動靜的關係說:『策之而知得失之計,作之而知動靜之理,形之而知生死之地,角之而知有餘不足之處。』策之,就是籌劃;作之,是誘以行動;形之,是給以形示;角之,是總結比較。我們整軍的目的,是提高戰鬥力。戰鬥力的因素包括指戰員的政治質量,軍事素養,武器裝備,物質基礎。最基本的因素是戰士。離開戰士,談什麼戰鬥力?重要的是平時官兵團結成一個鋼鐵的整體,最後才能在戰場上見勝負。古今中外的著名將帥,沒有一個不是愛兵如子的。中國的司馬穰直,外國的蘇沃洛夫以及我們的朱總司令,都是如此。然而,我們部隊卻出現了逼迫戰士自殺事件,這問題的性質是極其嚴重的!二十年才長成一個戰士,要愛惜人力啊!幾萬翻身農民到前線,他們都是滿懷革命熱情和信心來參加紅軍的。帶領這種革命的青年戰士不打勝仗,真是慚愧!竟然有幹部說出把剛入伍的新戰士『送回去』的話。這樣的幹部能把兵帶好嗎?國民黨的兵是抓來的,把和尚道士都抓來當兵。他要抓100萬,只能得到50萬。得到之後,又要開小差。兵是不容易找的!拿破崙的成功,在於『血汗上稅』,但其失敗,亦在於『血汗上稅』!」
這時,會場上許多人交頭接耳,很不安靜。曾中生插言道:
「血汗上稅,就是強迫徵兵制。」曾中生燃起一支美製的摩力斯香煙,這是新近繳獲的戰利品。他深吸一口,繼續解釋:「中外歷史上有各種兵制:武卒制,府兵制,募兵制,徵兵制,義務兵制,志願兵制。國民黨是拉兵制,比拿破崙的強迫徵兵更野蠻落後,豈能不打敗仗?我們是志願兵制,這是最先進的兵制。這樣先進的兵制,要是打不好仗,責任就在指揮員。」
劉伯承接著說:「是呀,如果殲敵三千,自損八百,那麼,指揮員不但要負殲敵三千之責,而且要負自損八百之責。我們每個指揮員,每戰之前,必須弄清任務、敵情、我情、地形、時間這五個方面的實際要素,這叫做五行。五行不定,輸得乾乾淨淨。五行中,敵情是基礎,是重點,是前提。指揮員對此要下苦功夫,研究透徹,才能得出正確的判斷,才能下定決心。我們四川有一種滑竿,抬的人要合腳步,不然就會把坐的人摔下來。這是說,軍事指揮不能離開政治。政治工作是我黨我軍的創造,是我軍克敵制勝的法寶。1859年,恩格斯在論述義大利戰爭『回顧』時講道:經濟發展的最後產物是不能夠在戰場上形成的。我們可以補充一句:政治工作,是必須在戰場上兌現的。戰爭與政治工作,好比廚師做菜一樣,不可離火。離了火,就會吃生菜。打仗沒有政治工作就會打敗仗。我們紅軍從前是怎樣起家的呢?四方面軍是一支拐子槍,紅3軍是兩把菜刀,一方面軍是南昌起義和秋收暴動。拐子槍和菜刀為什麼能戰勝機關槍?就是靠政治力量、政治工作。戰爭勝負的主要因素,決定於政治力量同技術力量的結合。軍閥的武器好,技術高,為什麼被打垮了呢?因為他沒有政治力量,沒有政治工作資本,只能給對方當運輸隊。蔣介石也一樣,是我們的運輸大隊長,現在他已經被紅軍消滅了10個整師以上。因為他沒有政治力量,沒有政治工作資本,所以只能當運輸大隊長。」
徐向前插言道:「政治工作不是講大話講空話,而是講群眾心裡的話,解決群眾的思想問題實際問題。段德昌同志提出戰鬥與訓練、技術與勇敢相結合,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等口號,對發揚階級友愛、鞏固官兵團結與軍民團結、加強戰鬥力起了很大作用。這就是實際的政治工作,形成了巨大的政治力量。馮玉祥將軍就懂得抓住群眾心理,及時做政治工作,解除群眾的思想顧慮。他在西安駐軍的時候,戰士們對飛機扔炸彈很恐慌。馮玉祥在大會上講:西安的烏鴉比人多,天天在大家頭頂上飛,鋪天蓋地半個城。弟兄們,你們見過烏鴉把屎拉到誰頭上沒有?戰士們哄堂大笑,有人下意識地摸摸腦袋,怕飛機扔炸彈的恐懼心理就在笑聲中消除了。」
劉伯承在笑聲中繼續講:「政治力量,不是我們的專用詞,資產階級也講。他們把壓迫人民的各種手段叫做政治力量。我們相反,凡是有利於保衛人民的一切精神力量物質力量,都是革命的政治力量。我們是人民的子弟兵,人民的利益是我們的最高準則。愛護人民的一草一木,體恤人民的點滴血汗,這是人民於弟兵的本色。但有的同志遇上某些具體事情,往往是『呂端大事不糊塗』,在小事上卻糊塗起來了。例如牛拉大車,為什麼不用自己的馬,而用人民群眾的牛呢?牛不會說話,耕地、拉車,對它都一樣。而人不同。農民愛惜牛比我們的幹部愛馬的感情更深。當然,作為軍人,很能理解唐太宗對其六駿的心情。但我們的馬老了,傷了,病了,可以從敵人手裡繳獲更好的。而農民呢?把牛累病了,垮了,再買一頭談何容易!全家要費多少年的勞動血汗才能買得起一頭牛啊!人民的汗水同牛的汗水是流在一起的,是相通著的,中間有一條看不見的血管。這個血管,就是勞動者的感情……」
會場上靜寂無聲,微風撒下片片槐花,在空中飛舞。蔣先雲背靠凸出地面的粗壯的槐根,低頭在膝蓋上作筆記。他胸中波濤澎湃:終於親自聆聽到偉大軍事家的精彩講課了!這時,蔡申熙接到一張會場上遞來的紙條,上面寫著請求司令員講一講《孫子兵法》。劉伯承和蔡申熙交換意見之後,宣布休息10分鐘。
請求劉伯承講《孫子兵法》的那張紙條,是新任紅十軍團的軍團長陳賡寫的。
「《孫子》開宗談《計》,主要是講戰略決策上的策劃和作戰中的謀略思想。《孫子》提出『五事七計』,實際上就是講決定戰爭勝負的五種基本因素和估計敵我優劣條件的七個方面的問題。在戰略指導上還要注意「五忌」,即:國力不足(包括財力、人力、軍力)不可以興兵;時機不利(包括國際形勢、周圍國家的動態)不可以興兵;國內不安定,不可以興兵;人民不擁護,不可以興兵;戰略上處於兩面或多面作戰態勢,不可以興兵。」
「這五條,蔣介石全佔了。」
「公元前313年我國戰國時期,秦欲伐齊,而忌齊楚聯盟。於是秦派張僅使楚,以割地六百里為餌,誘惑楚王,並以明珠寶玉賄賂南后,破壞了齊楚聯盟,最後將齊楚各個擊破。又例如,我國三千多年前的伊尹,在協助商湯滅夏桀時,第一年出主意,叫湯不給桀進貢品,以激怒夏桀。當夏桀調九夷之兵伐湯時,湯趕忙賠禮道歉,補進貢品。到第二年,湯又不給進貢了。這時,夏桀只能調來三夷之兵。於是伊尹獻策說,桀已經沒有力量,可以對桀作戰了。湯聯合諸侯兵,設伏于山西安邑的鳴條,誘桀出戰,結果桀被湯打敗。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鳴條之戰。
這都是謀略在戰爭問題上的具體運用。
作為一個將領,怎樣具體謀划和指導一場戰爭或一個具體的戰役、戰鬥呢?
用兵打仗是一個詭詐行為。將帥要善於以各種手段隱匿自己的企圖,迷惑引誘敵人,給對方造成錯覺和不意,為殲滅敵人創造條件,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計策或謀略。
「其勢險,其節短」,是為將者必求之術。這是《孫子·兵勢》的概括。
勢者,用兵之勢,又稱態勢。不是指形式、格式。
所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講的不是一個人有萬夫之勇,而是講這個人佔據險要關口,一人居關而守,萬人攻而不取。這個勢,是地勢之利。
《孫子》上的「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侯(逸),后處戰地而趨者勞」(《虛實篇》),是指體力、地勢之利。
孫子說:「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
那時孫武不可能懂得物理學,當然更不知道加速運動,但他在生活實踐中,認識到圓石從很高很陡的山上滾落下來的力量,是很難抵擋的。
四川有種水鳥,綠色的羽毛,像八哥。這種鳥,嘴很尖,它在高空中發現水中的魚,就將雙翅夾攏,依靠全身重量自天而降,有時竟能捉到比自己大幾倍的魚兒。《兵勢篇》講的「其勢險,其節短」,就像這種鳥,衝下來很猛(勢險),時間又很短促(節短)。這樣一來,力量再大的魚兒也難以抗拒。一個智勇雙全的將領,在作戰鬥部署戰役布勢中,都力求這種險峻之勢。這樣,敵人想要擋住我之進攻,就猶如「抓沙子搪水,徒勞無功」。
險峻的態勢不是隨便可以得到的。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這就是我們軍語上所講的實力。武松打虎,是在膽量和武功加上喝了十八碗老酒吃了幾斤牛肉的綜合條件下所構成的力量,造成了有利於武松的態勢。老虎缺食而筋疲,武松則是足食飽腹且以死命相對,所以武松最終能置猛虎於死地。如果武松是個沒有武功的,又是在飢疲之後,恐怕事情就要倒過來了。
戰爭中如何發揮「勢」的作用呢?
有五點。即:
一靠指揮員的謀略。謀略優勢應為兵勢之首,多謀善斷而得「勢」,少謀寡斷而失「勢」。
二靠部隊的數量、素質,即實力的優勢(哪怕是局部的優勢也好)。
三靠有利的地形(地勢)。
四靠掌握有利戰機,審時度勢。
五靠勇猛迅速,頑強作戰。
孫武的『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也就是這個道理。」
正兵和奇兵,是辯證統一的,是為將者必須掌握的重要原則。
所謂「正」,就是按照通常的方法部署兵力,進行作戰。所謂「奇」,就是根據戰場上的具體情況運用計謀,靈活地使用兵力,諸如我軍所擅長的伏擊、襲擊、偷襲、奔襲等。一句話,「奇正」之運用,是隨著客觀形勢的變化而靈活變化的。在中國,兵家大凡論兵,沒有不引述《孫子》的。那些較有作為的將帥,都是懂得兵法的,並能熟練運用奇兵和正兵。例如戰國時期孫臏的圍魏救起之戰和減灶示弱、誘敵深入的馬陵之戰,東晉時期的淝水之戰等戰例,畫龍點睛地描述了正兵和奇兵在戰爭中巧妙運用和互相補充所產生的積極效果。不注意情況的變化,不研究新的戰爭特點,把兵法原則死搬硬套,是不免要失敗的。
出奇制勝有四個條件:
第一,要善於在敵人預料不到的時間、地點和方向上用兵。
第二,用兵之奇,關鍵是用在敵人的致命點上,即對敵戰略、戰役有決定作用的要點上。
第三,出奇制勝的決策行動要快,要有膽略,要周密計劃,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第四,奇正相生,講的是軍事辯證法,一定要避免絕對化,戰術上永遠也沒有一種萬能的制勝之道。
《孫子》的用兵如「率然」,「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九地篇》),「避實而擊虛」,「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虛實篇》)等表述,是虛和實的中心思想。
知兵勢,解奇正,講的是一般制勝條件。而要正確地選擇作戰目標、作戰方向和指導軍隊的作戰行動,還必須切實把握住虛和實這對環子。
用兵之道,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虛虛實實,變化無窮,為將者的計謀蓋出於此。例如「空城計」,三國時的「空城計」是虛構的,但虛構得合理。
虛實運用要得當。諸葛亮的「空城計」是逼出來的,他搞的是虛而虛之,未免過於冒險而帶有偶然性。我們要虛中有實,才能穩操勝券,立於不敗之地。
現代作戰,掌握好虛和實這對環子,有五條要記住:
一是要熟知敵方指揮官用兵的特點,多疑者使之更加狐疑,寡斷者使之更加猶豫。
二是虛得合理,虛中有實,切忌虛而虛之的冒險主義。
三是弱軍對強軍,大體先示之以弱,后發制人,看出敵人破綻之後,再籌奇兵而擊之。
四是實中有虛,行動要特別注意偽裝,巧妙而合理,使敵人難以預料,難以識破。一般先給敵人以甜頭,誘敵深入,方好關門打狗。
五是虛和實是辯證的統一,是變化的。因此,指揮官要聰明、多謀、善斷、靈活、主動,才能正確掌握,巧妙運用。
要用兵靈活,掌握戰場主動權,巧、猛、疾三個字特別重要。
所謂巧,就是巧妙而精奇。
所謂猛,就是要有猛虎撲羊般的氣勢。
所謂疾,就是調動軍隊指揮作戰要快、要敏捷。
用兵靈活要體現在巧妙地採用虛實行動。諸如聲東擊西,佯動於此,實動於彼,奇正變化,因敵制勝。要能「形之,敵必從之;予之,敵必取之」(《兵勢篇》),「攻其所必救」(《虛實篇》),出其所不意。
戰略指揮員要使全局都活起來,一個重要的不可忽略的問題,就是要善於用將。如果用將不當,這個將不能適應戰場情況的急劇變化,貫徹不了總的意圖,戰局就難以「活」起來。三國時諸葛亮用馬謖為將,令其守街亭,就是不當的一例。因為馬謖是個僅懂得一般戰術原則,而不知靈活運用的書獃子。
《孫子》兵法最可貴之處,就是能從戰爭實際出發,在了解敵情基礎上制定戰略戰術。孫武主張對敵方地域的廣狹、人口的眾寡、糧物的庫存、軍隊的狀況以及我方面攻取的城邑、要攻擊的目標,都要查個明白,以作為三軍行動的依據。他注重用「間」,推崇:「昔殷之興也,伊摯在夏;周之興也,呂牙在殷」的故事,認為「明君賢將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楚漢戰爭中,項羽之所以敗走烏江,自刎身死,除迷信武力、匹夫之勇、殘殺降年、分封諸侯、不用人才、缺乏政治遠見和謀略思想等原因外,其「多疑信讒」也是一個致命所在。
在「用間」問題上,既要巧於用間,還要警惕上當。我黨前段時間的「肅反」擴大化,有的就是聽信敵人的造謠和誣陷,自己殺自己,幹了敵人想干而幹不成的蠢事。一定要接受這些教訓,永遠記住,傳之後世,不要再犯!
最後,「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全軍幹部一定要注意謀略訓練。用兵打仗,施謀定策,創造新的技術,是一種創造性勞動。軍事指揮員必須隨機應變,靈活用兵。「運用之妙,在乎一心」,打破思想上守舊的成見,才能使軍事學術有所前進。要重視「智囊團」的培養,重視現代化司令部的建設。司令部是施謀定策的機關,要把參謀當成「智囊」。這樣才能使指揮員博採眾長,集思廣益。」
劉伯承一口氣講了兩個多小時,參加輪訓的團級幹部,包括蔣先雲本人都深受裨益。
在劉伯承等領導人的大力倡導下,紅四方面軍極大地加強了思想政治工作。
中國**是馬列主義武裝起來的政黨,適合中國的國情,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更具有它的科學性和革命性。它一經在中國土地上誕生,就如同滾滾浪潮,不斷引領中國人民,從勝利走向勝利。現在紅四方面軍的政治工作也如此,克服了張國燾的錯誤,糾正了偏離自身發展的軌道。這支部隊靈活運用馬列主義思想,用切合實際思想政治工作,武裝了紅四方面軍的頭腦。使他們知道,為誰而戰,為誰犧牲,知道自己奮鬥的目標和遠大的理想。從而使這支部隊「上下同欲」,成為一支無堅不摧的鋼鐵戰神!
早在鄂豫皖紅軍建軍初期,就已經展開了形式比較多樣,且具有一定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然而,要說紅四方面軍思想政治工作做的最深刻、最廣泛、最持久、最有成效的時期,還是現在,即1932年6-8月這三個月的大規模整軍練兵時期。這次新式整軍,從思想上、組織上、理論上,把紅四方面軍的思想政治工作,推進到了更高的境界和更新的高度。正如徐向前說:「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於提高部隊的階級覺悟,發揚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為完成紅軍擔負的任務而鬥爭。」這段話的意思,即是要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政治教育,提高紅軍戰士的階級覺悟,使他們懂得更多的道理,知道進行革命戰爭的偉大意義,知道為誰而戰,為誰犧牲。
紅四方面軍的思想政治工作有這樣一個概括性的總結:一、動員工作深入,實事求是地提出口號;二、幹部及政工幹部火線上能夠以身作則;三、黨員模範作用強,有敢於犧牲的精神;四、指定好代理人,保證戰鬥指揮的不間斷;五、戰後恢復提高士氣,準備再戰的工作做的很快;六、火線上注意對敵軍的宣傳工作。
整軍要求:
思想上要樹立必須勝利的思想;
組織上要形成若干能打的部隊;
幹部隊伍要以能打勝仗作為幹部考核的最主要的標準,而不是其資歷與學歷;
領導要在戰爭中起模範帶頭作用。
以身作則,帶頭衝鋒這一點在早期幾位高級將領身上就有這種特點。雖然軍事領導人控制隊伍、掌握全局而非把自己當衝鋒突擊隊員用是基本原則,但王樹聲、許繼慎、徐海東、劉英等人個個都是猛虎,從來戰鬥在第一線,而這種作風則被廣大指戰員代代相傳的繼承了下來。所以劉伯承曾稱讚徐向前說:「你帶的隊伍是打不垮的!」
曾中生、段德昌、劉士奇等共同制定了《紅軍戰士必讀》、《紅軍須知》。紅軍須知講的是什麼內容呢?紅軍須知中講到:「紅軍是工農群眾自己的武裝隊伍,要推翻國民黨地主資產階級統治,消滅國際帝國主義,建立社會主義新世界。因此,紅軍在它的生活行動上,就與從來歷史的任何軍隊不同,所以,每個紅軍戰士首先都要知道下面的一些事:
一、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二、不亂拿窮人糧食;三、對窮人態度要親愛;四、愛護槍不要弄壞;五、節省子彈勿亂打;六、對群眾要選傳紅軍主張;七、火線上要對白兵宣傳;八、佔領城市要注意收集機器藥物;九、得物資要先顧傷員同志;十、到地方要研究地形道路。」
「紅軍須知」本身,也僅僅是《紅軍戰士必讀》內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另外兩個重要內容還有:紅軍需要鐵的紀律、紅軍戰士要做宣傳工作。在紅四方面軍進行為期3個月的整軍大練兵時期,紅四方面軍總部針對新入伍的隊伍成份多,俘虜和投誠的白軍士兵多,各種消極思想多的實際,就把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大練兵的重要內容來設置,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了更好的進行各方面的教育,部隊編印了許許多多的通俗教材、讀物。這些教材和讀物,都是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部隊的無產階級性質、任務和部隊的實際情況來編寫的,把深刻的原則、方針、政策,用簡明通俗的言詞表達出來使幹部戰士易懂、易於接受。《紅軍戰士必讀》和《紅軍戰士讀本》是當時對紅四方面軍官兵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最具代表性的課程設置內容。
「紅軍需要鐵的紀律」中這樣講到:「紅軍是被壓迫階級的工農武裝,在**領導之下,為保證蘇維埃政權,消滅壓迫階級的武裝和政權而鬥爭,他要靠嚴格的紀律和戰鬥的一致。假使沒有真正的嚴格的鐵的紀律,便不能最後戰勝統治階級。這鐵的紀律之基礎,主要在於無產階級前進戰士的自覺性,及對革命之忠心毅力、犧牲精神和英勇慷慨,鐵的紀律就是被壓迫階級自覺團結,戰勝內外一切敵人的主要條件,就是保證革命勝利所必需的最有力的武器。我們服從鐵的紀律,就是服從革命戰爭的利益,我們服從鐵的紀律,就是為的戰勝階級敵人。」很顯然,紅軍需要鐵的紀律,在這裡,已經賦予了和上升到政治高度的去認識。
《紅軍戰士讀本》則進行了深刻的國情教育,即我們這個民族所面臨的深刻危機。而這些深刻的危機,該讀本也是從外部和內部進行認識和講解的。來自外部的威脅剝削和壓迫,主要是講到「日本帝國主義,從前好久把朝鮮、台灣、琉球群島奪去了。現在又強佔了東北三省的地方,現在還在向熱河、綏遠、察哈爾進攻,想於滿洲之外,再建立一個蒙古國。中國快要被它搶奪完了」。文章中,不僅講到有日本的侵略,還講了其它帝國主義的侵略和侵略的本質:「中國在英美法日意各帝國主義的侵略下,瓜分了中國的市場,佔領了中國的地方;宰割著工農群眾,中國已經快要完全殖民地化了。現在唯一的出路,只有廣大工農群眾起來在**的領導下爭取蘇維埃勝利,以蘇維埃救中國。」
團以上政治機關,還成立了「白色士兵工作委員會」,以加強對國民黨軍的宣傳和瓦解工作。內容廣泛多樣,形式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使紅四方面軍指戰員,知曉了黨的任務,明確了革命的目的,了解革命的形勢,增強了革命的信心,激發了革命的鬥志;內容廣泛多樣,形式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使紅四方面軍指戰員認清了帝國主義、國民黨反動派的反動本質,增進了紅軍戰士階級覺悟的提高,確立了推翻階級壓迫,為工農大眾求解放、鬧翻身,為無產階級當家作主而戰的革命目標,收到了「上下同欲」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對軍事訓練和思想政治工作,蔣先雲都是「紙上談兵」,他將**思想的有關內容闡述一番,倒也贏得眾人稱讚並付諸實施。不過,在一件「大事」上,蔣先雲還是與紅四方面軍領導人起了「衝突」。
蔣先雲提出整軍期間,可安排結婚的幹部戰士回家團聚一段時間,安排不了的,則動員妻子們到紅軍駐地與丈夫「過夜」。
這一提議,在紅四方面軍總部炸了鍋,眾人紛紛反對,蔣先雲則一反常態,固執地堅持。
蔣先雲當然知道,在當時人們的觀念中,自己這個建議是如何驚世駭俗。
女人,猶如青春的火焰,是嫵媚而神聖的。而女人,對武裝部隊來講,對這些年輕力壯鐵塔似的戰士來講,卻是十分忌諱的,彷彿水火難容。
女人,在將軍看來,容易使戰士走火入魔,影響士氣,削弱、腐蝕戰鬥力,所以除了劇團與醫務所以外,盡量不用女兵。在戰士看來,眼不見為凈,萬一不慎看一眼,就神魂出竅,徹夜難熬。
蔣先雲解釋說:「馬克思說過,男女之間的關係是人與人之間的直接的必然的關係,根據這個關係可以判斷出整個文明程度。這是一百年前馬克思在《經濟學——哲學筆記手稿》中說的。文明這個概念,西方和東方是不盡相同的。男女關係,說到底就是性關係。中國古代並不迴避這事。食色性也。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許多諸侯國王接見貴賓學者,當面自我坦白:寡人好色。其言論與行動是統一的。齊桓公早為西門慶開了先河。孔子見南子,證明孔聖人對於美女也難兔動心,儘管子路不悅,也擋不住老夫子那種勇冠三軍的精神。雖然老夫子家裡還有妻子兒女。」
「男女問題,性意識,性行為,是人類生活中的重大內容,中國古書上並不迴避,私生子也不例外。孔聖人就是個私生子。秦始皇也是私生子。私生子格外聰明。春秋戰國時代,男女平等,女人同樣參軍。《墨子》這部書上記載女兵跟男兵一樣擔任作戰和後勤工作。所以那時男女之間不存在神秘氣氛。」
「戰爭與**這問題,是否有階級性的區別?資產階級好象採取的是縱慾主義,例如日本帝國主義搞『隨營妓』、『慰勞隊』、『慰安婦』,國民黨軍中提倡士兵唱《二十五更調》。而我們無產階級領導的部隊好像採取禁欲主義,幹部、戰士一律談性色變。但無產階級不應該搞禁欲主義,資產階級也不一定搞縱慾主義。兩個階級的區別在於戰爭的性質。日寇侵華戰爭、蔣介石進攻蘇區都是非正義的,他們對其部隊官兵不敢承認這種本質,只能用不健康的腐蝕劑來麻醉士兵。我們部隊則是用強大的政治思想工作鞏固和提高士氣。我們進行的戰爭是正義的,有理想的。民歌里有句歌詞『革命成功戀愛你』,革命成功,是我軍的理想。我們的原則是革命第一,戀愛第二,戀愛是以革命為前提的。」
蔣先雲一番宏論,使紅四方面軍總部的眾人目瞪口呆。蔣先雲心中暗笑:這次他搬出了馬克思的《經濟學——哲學筆記手稿》,儘管在座的有不少留學蘇聯的高材生,熟讀馬列原著,但馬克思的這本《經濟學——哲學筆記手稿》是其晚年的重要著作,對比之前馬克思的早期理論有許多創新之處,蘇聯諱疾忌醫,沒有組織翻譯,蔣先雲據此高談闊論一番,倒把在座的人「唬住」了。一番爭執后,蔣先雲第一次行使了「特派員」的權威,促使總部終於同意了蔣先雲的這個「荒誕」建議。
根據實際情況,隨軍家屬的「團聚」地點,紅十軍團在皖西金家寨,紅八軍團在豫東南的潢川,紅三軍團和方面軍總部在鄂東北的紅安。
原來的紅軍集結之地,清一色的男性森林中,突然出現了眾多的花枝招展的年輕女人。
運輸隊向各駐軍村落運送大批糧草,後勤人員四齣採購,買豬、趕羊,上街選辦黃花、木耳、海帶、粉絲、蘑菇、魚類,向殷實人家借用粗細瓷器。幹部家屬一批批一群群從後方送來。緊接著,蘇區的紅軍指戰員們的媳婦也成群結隊地陸續送來。這些日子,彷彿迎接喜慶佳節,整個部隊洋溢著歡樂氣氛。
首長們一聲令下,各單位的司務長帶領人馬通宵忙碌,為幸福的鴛鴦們安置一個個溫馨的蜜室。戰士們稱這些香甜的蜜室為「第二戰場」。於是,鴛鴦們等不及黑夜就各歸各巢,關門閉戶,急如星火地進入**盪魄的「第二戰場」。入夜,全村全寨一片漆黑,世界進入深不可測的洞穴之中。整個天空整個大地開始搖晃起來,瘋狂地投入你死我活「肉搏戰」的境界,幾小時幾小時地連續酣戰,不管它水漫金山,不管它日上三竿,真正是欲罷不能,纏綿難捨……豆漿油條都涼了,司務長派人滿村叫門開飯,卻遲遲不見動靜。司務長不禁搖搖頭:「唉,第二戰場真邪乎!」為了方便訪問,請牢記bxwx小說網,bxwx.net,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