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趙岳雖然心裡已經有了計較,可為保萬無一失,決定再仔細問一問姜太醫。
此刻天色已經暗了下來。沒有點燈,屋子裡漆黑一片。推開窗戶,借了外面月光,方才亮了些許。
在這樣的暗處里,外面的風吹草動可以聽得十分清楚。
而在屋內,則是把聲音放得很輕也能正常交流。
「陛下……果真不行了嗎?」壓低聲音,趙岳目光灼灼問道。
他還記得今兒去看望皇上時候的情形。
意氣風發的帝王已經出現了頹敗之色。
當時,他在床邊悲痛地喊了很久,想要「喚醒」床上半昏迷的人。剛開始一炷香的時間內根本都沒能成事,床上之人依然昏沉沉的睡著。他就讓姜太醫去把脈。
待到姜太醫把脈到一半時候,那人方才睜開眼睛,用毫無神採的雙眼看了過來。眸子渾濁不堪,思維完全僵住,嘴唇動了很久,才說了一句「你來了」。
那聲音彷彿破銅擦過地面時候的聲音,低沉刺耳而又帶著點點的噪音,聽不甚清。幸好他跟從那人多年,方才依稀能夠辨出來那話語。
好不容易姜太醫把完脈,他沒有開口去問,反而是董皇后問了幾句。
姜太醫說了些好生調養之類的話就沒再繼續。
他當時就心裡有了數,曉得怕是不行了。出了那個院子后詳問,姜太醫便告訴他,怕是不成了。救不好的。
趙岳暗自把這話記在了心裡。想著那遺詔,想著那瀕死之人,心裡頭慢慢地燃起了一個希望。一個期盼了已久地希望。
此時此刻,趙岳緊盯著眼前的姜太醫。
即便沒有點燈,姜太醫依然可以看到對面人興奮的神色,還有雙眼裡透出的興奮光芒。
這個問題讓姜太醫十分為難。擰著眉,手抖了很久,姜太醫方才說道;「或許,是吧。」
「我不要或許!」趙岳的聲音猛地拔高,「我要個確切答案!」
音量驟然高起,著實駭人。姜太醫的背上出了一層冷汗,被窗戶里透過的秋日夜風一吹,冷得起了一層細小疙瘩。
「是。」姜太醫的頭埋得很低,下巴近乎貼著前胸。
「還有幾日?」
「屬下覺得,八成就還三四日的功夫了。」
許久沒有聽到趙太保再次開口。
姜太醫不知這個答案是否合了趙岳的意,心裡惶恐緊張,額頭上不住地往外冒著汗。趕忙用衣袖去擦。
等了不知多少時候,終於,不帶有一絲溫度的聲音響起:「沒你的事兒了,回去吧。」
姜太醫躬身而退。
自從趙太保見過病中的皇上后,他自己也病倒了。
據趙家的子孫說,自家老太爺是因為擔憂皇上的病症而病倒在床。趙太保就算是在給病床上,依然在掛牽著皇上。每日都要問一問皇上的身體如何方才肯吃藥。倘若不能曉得皇上的病情,他就一直哀嘆著在床上哭泣。最近眼睛一直紅腫著,不見消退。
「果真、果真不能看一看皇上嗎?」帝后二人的院門口,有少年神色凄楚地看著守門御林軍,「我就過去探望一下,也不行嗎?」
「不成。」御林軍中的人斷然拒絕。
少年哀痛不止,「可是祖父他……他一直惦念著陛下。倘若無法知曉陛下的病情,祖父是不肯吃藥的啊!」
他捂著臉,在門口痛哭。
旁邊有人看不過去了,上前幾步說道:「趙二少爺,您還是回去吧。這這裡哭,算什麼?」
趙寧武不肯搭理說話的長燈,依然捂面哭泣。
長燈不耐煩地踢了踢腳,「你在這兒哭得再厲害也不成啊。你又進不去。快點走吧。別耽誤了我們做事。」
「我耽誤你們做事?」趙寧武冷哼著說道,用手重重的抹了一把臉,「你倒是說說,你們除了攔人攔人,還做什麼了!」
長燈不是個十分能忍得住脾氣的人,被趙寧武連番挑釁,當下忍不住,和他吵了起來。
兩人爭執不下,幾乎打起來。
最後還是清王妃路過這裡的時候開口說了幾句解了圍。
「趙二公子且慢。」君蘭上前擋在長燈跟前,「倘若他做錯了什麼,你與我說,我必然好好教訓他。」
她這樣子,讓趙寧武停了下來,沒有繼續揮出拳頭去。
趙寧武靜靜地看了她好半晌,而後點點頭,「看在你的份上,我不和他計較」,他這樣說著,轉身離開。
其實趙寧武之所以沒有繼續和長燈他們爭執下去,是因為他注意到了兩點。
其一,他發現清王妃說的話有些問題。
往常的時候碰到了清王妃,她什麼時候給他過好臉色看?再者,長燈是她的人,也是清王爺的人。以她那樣小氣的脾氣,哪裡會幫著他,而不是幫助長燈和清王爺。
偏偏她說了,要幫助他來教訓長燈。
其二,他發現清王妃的眼睛紅得很。
清王妃和他祖父不同。
祖父為了傷心的「徹底」一點,眼睛里稍微抹了點紅辣椒。所以哭得兩個眼睛都腫了。
可清王妃沒有旁的用意,根本不用如此。那麼清王妃為何眼睛紅紅的?
趙寧武思量著,能夠讓清王妃思緒混亂且哭得那麼厲害的,想必就是陛下的病情了。既然如此,皇上的病到了一個什麼地步,方才能夠讓她如此?
趙寧武越想心裡越是篤定,趕忙去尋了祖父,把這些事兒告訴了祖父。
趙岳不動聲色聽著,命人去暗中看了看清王妃的狀況。得知確實和趙寧武說的那般,神思恍惚且不住在哭,趙岳這才放心了許多。
接了遺詔后不久,京城陸續來了許多太醫,還有從各處請來的名醫。
自那時候起,清王爺就留在了皇上的院子里,不再出來。御林軍每日八次進院子與他稟報情況,再接到他新下的命令。
從那一刻起,趙寧武開始密切注意著清王妃的動向。因為見不到清王爺,就憑著請王妃的一舉一動,也能推舉出來事態的發展變化。
清王妃平日里負責清王爺的飲食起居,也要負責那院子里的事務。所以,她進進出出的時候,就是知道院中情形的最佳機會。
趙寧武知道清王爺的習慣。其實,自打來了別院住下后,眾人就都知道了清王爺的習慣。
每日早晨必定練武,練武后沐浴。而且每晚都要練字,睡前依然要沐浴。
也不怪大家都發現了這些習慣。
清王爺早起練武的時候,時常叫了長明他們陪練。打鬥聲兵器相擊的聲音能夠傳出很遠,幾乎所有人都聽到過習武聲。
睡前練字,則是有不少人傍晚時候求見清王爺。王爺晚膳前後不見人,家丁和「客人」們說起緣由時提及。
至於沐浴……熱水都是從廚房裡端出去。哪裡要了熱水,一目了然。
眼看著清王爺的習慣沒變,只是早晨習武的聲音輕了不少,其餘的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就連每晚上丟到紙簍而後倒在外面垃圾筐里的大字都是新寫的,趙寧武的心便放下了不少。
從那日趙寧武開始盯著清王妃開始,趙太保就徹底卧床不起,連同僚前來相見探望,他都讓人一一回絕了。只留在卧房裡休息養病,再不肯出來。
趙寧武沒有斷了和祖父的聯繫。每日都會把最新消息寫給祖父。
這一天,他依然提筆寫好了今日所知道的清王妃的一切。然後依著祖父的吩咐,特意道:今晚清王爺所練大字依然是新寫的。祖父請放心。
封好信,望了眼空蕩蕩的祖父的卧房,趙寧武胸有成竹地把信遞了出去,讓人快馬加鞭送往京城。
京城內,太子監國。有董太師在旁協助。
皇上身體抱恙的消息傳到京城后,太子即刻遣了宮內太醫趕往河州,還讓董太師四處去尋名醫,送往河州。
皇上病重的消息,他們暫時壓了下去。
可是這事情還是不脛而走。
因著元成帝的病,河州的官員們滯留在那邊無法歸來。這事兒到底是遮掩不住,董太師最終把皇上抱恙的消息告訴了京城官員。
雖然他用的字句不算嚴重,可還是不時有朝臣前來詢問,到底皇上怎麼樣了。怎地去了那麼久還沒有要歸來的消息。話語中隱隱透著擔憂。
甚至於,有人質疑太子,為什麼知道皇上病了的消息后,不接了皇上回京,反而要讓太醫和杏林高人去往河州。
太子震怒,以雷霆手段把質疑的人統統關在了監牢。
殊不知這樣的手段一出來,朝中官員更加氣憤。原先還有幫著太子說話的,現下也改了風向,開始疑惑太子為甚做了那樣的選擇。
更有甚者,有人懷疑太子故意阻了皇上,讓陛下留在河州,自己繼續在京城掌控朝政。
隨著太子關押的人越來越多,這樣的議論聲也越來越多。
董太師勸過太子多次都不見成效。最終拂袖而去,不再搭理政務。
就在太子激起眾怒,朝臣們反抗質疑的聲音達到了頂峰狀態時,突然,噩耗傳來。
皇上駕崩了。
元成帝的去世仿若一道驚雷,在京中轟然響起,驚得所有人都失了方向。
太子卿劍鋒知曉此事的時候,正在上朝。
他在朝臣們的跟前,跪地痛哭不止。
極致的痛苦過後,他慢慢站起身來,眼睛猩紅地等著在場諸人,而後隨意點了幾個人名,讓人把他們託了下去,罷官免職。
這些人並沒有什麼錯。
正因為他們沒有做錯事,甚至於,根本什麼事也沒有做。太子的樣子和舉動才更加讓人心寒,讓人錯愕、意外,而又憤怒。
所有人都在疑惑,這樣一個喜怒無常只會用武力鎮壓的太子,能不能當一個好皇上。
可是陛下已經駕崩。
太子即位是無可避免的。
就在眾人為這個狀況而暗自憤怒不已的時候,忽然,曙光出現。
趙太保帶著皇上遺詔初現在眾人眼前。
遺詔分明是元成帝的字跡。
陛下在遺詔說,他身體已然不行了。未免社稷動蕩,特此寫下遺詔。
撤去卿劍鋒的太子身份,改立性子溫和的七皇子卿劍立為太子。由卿劍立來繼承皇位。
此遺詔一出,滿朝嘩然。
趙岳手持遺詔,微笑著走到董太師的跟前,與太子卿劍鋒道:「對不住,真正的太子殿下已經回了京。」而後,他揚著下巴,環視滿朝文武官員,「現在,我們來迎接新皇入宮吧。」
「新皇」二字顯然觸怒了先太子殿下。
卿劍鋒雙目赤紅地等著那「遺詔」,冷著聲音說道:「這不可能。父皇不會這樣對我!你這遺詔是假的!」
「怎麼不可能?」趙岳一臉痛惜地看著他,「大殿下,您心裡的難過,微臣可以體會。只是遺詔乃是聖上親筆所書,所有見過聖上字跡的人都可以證實。你又何必如此介懷放不下呢。」
底下有人竊竊私語。
而後,私語聲越來越大。
「趙太保,清王爺何在?」
「清王乃是陛下最親信之人。若是真有遺詔,為何在趙太保的手中,而不見王爺身影?」
「再者,陛下駕崩的消息剛剛傳來。為何趙太保和七皇子就來了京中。定然是聖上還未駕崩時就已經動身從河州出發。可若是如此的話……」
種種懷疑的聲音不絕於耳。
就在那議論聲紛紛吵吵地達到了最高之時,突然,一聲唱和驟然響起。
「太子殿下駕到——」
原太子卿劍鋒還在眾人眼前。
這一聲裡面的太子,指的是誰,一目了然。
所有人都是先看了眼挺拔地立在殿中的卿劍鋒,而後猛然回頭,望向門口。
一名身材瘦弱的少年緩步進入屋內。他低著頭,眼睛不時地左右四顧,腳步虛浮,整個人看上去有些畏縮。
朝臣一怔。
莫非這就是往後的皇上?
難道這就是以後他們將要山呼萬歲的人?
他們面面相覷后,不由自主又看向了原太子殿下。
卿劍鋒的處事手段有些極端。比起這畏畏縮縮的七皇子來,又是如何?
所有人的心裡都堵著一口氣,上不去,下不來。
就在七皇子將要走到趙太保跟前時,有人出列,高聲說道:「清王爺未至,皇後娘娘未歸。陛下屍身未歸。陳太傅未回。一切皆存有未知之數,一切皆存有一點。臣懇請太子殿下,此事稍後再議。萬萬不可急躁。」
他對著的「太子殿下」,卻非七皇子,而是卿劍鋒。
又有不少人走出隊列,高聲請求太子殿下繼續主持朝中一切事務。萬事等到皇後娘娘歸來再做打算。
卿劍鋒正要表態,趙岳卻是忽地拿出一物來,猛地擲到地上。
砰的一聲脆響。瓷器四分五裂,飛濺在四周。
突然之間,變故陡生,一切截然不同。
無數名手持兵刃的士兵從外闖入。
朝中重臣被扣押在了當場,無法挪動分毫。
董太師怒斥趙岳:「趙太保!你這是何意!事情還沒有定論,你這……竟是要反了么!」
「是又怎樣。不是,又怎樣。」趙岳看著氣得面紅耳赤的董太師,忍不住哈哈大笑,「現在京城內都是我的人馬。宮內全是我的人馬。我倒是要看看,你準備怎麼辦。」
董太師怒吼道:「趙岳!你這亂臣賊子!」
「什麼亂臣賊子。莫要說的那麼難聽。我忠於社稷忠於先帝,現下不過是清君側罷了。」趙岳輕輕搖著頭,「如今七皇子是東宮太子。我要輔佐太子殿下,助他順利登基。何來的『亂』字之說?要我說,亂臣賊子是你!還有你!」
趙岳的聲音陡然拔高。
他指著卿劍鋒,指著董太師,指著之前開口反駁他的那些老臣,揚聲叱責:「你們不肯聽從皇上命令!亂臣賊子,分明是你們!來人,把他們給我拿下!」
趙家兵士齊齊地把兵器持起。
在趙岳的命令下,他們手持兵刃快步走上前來,把屋內眾人團團圍住。
趙岳心滿意足,一手把遺詔高高揚起,一手指了董太師和卿劍鋒,高聲道:「快!把他們統統拿下!」
圍著他們的趙家軍兵刃揚起。
有人用劍尖指向了那二人。
有的,卻是兵刃在半途中一偏,把劍尖指向了身邊的人。
幾乎是在一瞬之間,衣物相同的趙家軍分成了兩派。
一些堅持著趙岳的命令,一味地向前,要拿住董太師和先太子,要拿住那些重臣,甚至於不惜開始殺戮。
另一些,則是開始刺向身邊那些和自己衣物兵器相同的趙家軍。
刀光劍影中,趙岳只愣了一瞬就反應過來,趕忙拉著七皇子連連後退。
有士兵拿著長劍過來尋他。
一劍刺出,趙岳把七皇子往前推去,擋住對方的來襲。而後邁開步子,狂奔著朝旁而去。
他知道這屋子裡有個暗道。
那暗道本是武寧帝時所築。為的就是皇上遇到此刻或者其他困難的時候,可以有個道路能夠順利躲避危險,甚至於快速離開宮殿。
這個地方,只有歷代皇上和他的親信才能知曉。巧的是,趙岳正是武寧帝身邊的親信。
趙岳飛奔到龍椅后一丈的位置。趁著旁邊亂成一團,他抬手朝著一塊磚石猛敲三下。而後抬手,又朝另一處的磚石猛敲兩下。再回到第一塊磚的位置,敲擊四下。
就在他收手的瞬間,旁邊牆壁發生輕微挪移。地上忽然現出一個裂口。裂口下有台階,通往地下深處。
趙岳飛奔而下。
在他邁步到地下的時候,還不忘往旁邊的機括處拍過去,閉合了這短暫出現的密道入口。
趙岳跌跌撞撞地跑到了地下最底層。
到底是年紀大了,做完這一系列的事情后,他已經感到上氣不接下氣。可是路還很長。倘若想要跑出去的話,需得抓緊時間。
從懷裡掏出火摺子,趙岳邊不住邁著步子,邊把火摺子吹亮。
借著這幽幽的一點點光,他湊到了牆壁邊上,尋到了一個火把。
趙岳大喜,忙取下那個火把,抬起手中火摺子打算湊過去點亮它。
誰知他的火摺子剛剛抬到一半,還沒來得及過去點燃,那火把卻突然自己亮了起來。
這火光來的太過突然,特別是在黑暗之中,驟然亮起的火光仿若是催命的幽靈之火一般,駭人莫名。
趙岳被驚了一跳,嚇得差點把那簇火光給丟到地上。
可他到底是經歷過沙場的將士。突然的心驚之後,他已經努力地穩住了思緒。
拿著火把四顧看看,周圍並未有甚異常。
趙岳深吸口氣,放心下來,思量著可能是這火把靈敏至極,火摺子湊近了就能點著。
他握緊了手中之物,再不敢大意,兩眼不住地往周圍看著,一步一步繼續前行。
雖然當年已經走過這密道,可是,如今的心情下,這條路好似比當年要長了許多,彷彿無窮無盡似的。
不知走了多久的路,不知行了多長的道。
終於,勝利就在眼前。
另一個長長的階梯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趙岳舒了口氣,抬手用袖子擦了把汗。正打算去推那階梯旁邊的機括,忽地,靜寂的周圍響起了一聲輕笑。
那輕笑聲來得太過突然。饒是趙岳久經沙場,也嚇得跌坐在地,渾身顫抖不已。
「你、你、你……」借著地上火把的些微光亮,趙岳坐在地上,用手撐著地面,不住地往後挪,「你、你怎麼在這兒!」
「我怎麼不能在這兒。」卿則淡淡笑著,一步步上前,「這皇宮,本就是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