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許多人的幫助與愛護
整整一年多來排演青春版《牡丹亭》,身邊有好多人幫助我,為我打氣,給我鼓舞。我的師母馬佩珍老師教會了我好多為人處世的態度與寬容的心;古兆申先生替我理順人物脈絡,講解明史、古人與現代人思想的區別;周秦老師替我拍曲、講韻律,以清工方式要求我的唱念……。有太多人的愛護,我的進步離不開他們。為我高興的人還有白先勇先生,他經常給我與女主角打電話,詢問一些問題,給我講解劇中人物性格,對劇本如何理解,還有唱詞的剖析。如〈拾畫〉中「則見風月暗消磨」一句,白先生就講了好多好多。那是湯顯祖對時光消逝的感慨,對世事變遷的遺憾;原先繁盛,現在卻荒蕪;原先青春,而現在卻已滄桑;什麼都可以留住,而時間卻不能。我想這種心情,二十歲的柳夢梅還不能懂,但作者會安排給他,這也是作品的高超所在吧!白先生給我強調了好多,這《牡丹亭》也應是他的青春夢吧!我要謝謝他在我演出前送我的一句話:「有信心,不掉以輕心!」這已成為我演柳夢梅與我的人生的信條了。這次青春版《牡丹亭》,在引起廣泛好評的同時,對於第三本的存在是否必要,卻見仁見智、意見分歧。杜麗娘還魂后的戲,究竟值不值得演?值不值得看?有沒有第三本有沒有差別?我忝為編劇小組的成員,想談談個人的一點看法。「還魂之後有精華」,這是多年前在江西臨川湯顯祖家鄉召開的學術研討會上,一位學者文章的標題。該文為《牡丹亭》的下半本翻案,指出湯顯祖作為戲劇家的獨創性,以及男女主角為情堅決抗爭的精神,如果沒有還魂之後的情節,便無法完全凸顯。這樣的論點乃基於以下的事實:《牡丹亭》的故事梗概基本上因襲前人話本小說〈杜麗娘慕色還魂〉,唯有麗娘回生后劇情的發展細節與原小說大相徑庭,系湯氏自造;同時在〈回生〉之後,湯顯祖又以全劇五十五齣中佔二十齣的篇幅,亟力鋪寫柳杜二人為「情的社會承認」全力以赴的堅持,至此,始顯發出湯氏在小說家的浪漫奇想之外,難能可貴的現實主義精神。由於這次青春版製作目的之一就是要「完整」體現湯氏原著對「情」上下求索的旨趨,所以第三本不僅十分重要、而且是必要的,沒有了它,不能稱之為「全本」《牡丹亭》。我的老師,也是第一位將《牡丹亭》全本英譯出版的白之(CyrilBirch)教授說得很對:《牡丹亭》表現的是湯顯祖對情的一種深長之思(aprotractedmeditationonlove),這裡的「情」在愛慕繾綣之外,還包含了承諾、責任、犧牲、受苦與無怨無悔。因此,第三本由〈婚走〉柳杜二人成婚開始,〈如杭〉、〈淮泊〉、〈硬拷〉、〈圓駕〉等出所刻畫的,無非就是「情的堅持」—以致於柳為杜「吃盡桃條而不悔」(〈硬拷〉);杜為柳「自媒自婚」,不惜為國人所賤,而需面聖自我辯解(〈圓駕〉)。生旦愛情考驗的主線之外,其餘作為穿插的〈移鎮〉、〈折寇〉、〈遇母〉和〈索元〉數出則不僅帶動劇情發展,而且具體展現出「情」所賴以紮根成長茁壯之非夢幻而真實、充滿悲歡變數之外在世界,以及聚散無常之人生圖景;身處其間,情的價值益發凸顯。《牡丹亭》第三本就因為書寫現實社會,接近真實人生,因而遠不及第一本書寫內在情感的刻骨銘心(如〈驚夢〉、〈尋夢〉),或第二本書寫兩情相悅之浪漫旖旎(如〈拾畫〉、〈幽媾〉),但它所體現的現實主義精神依舊是湯顯祖原著中不可抹殺的重要成分。個人以為,三本互補互輔、相互輝映,共同構建出《牡丹亭》中複雜深邃的「情與自我」、還有「情與社會」的關係。我原本不算是崑曲迷,但也曾看過華文漪主演的《牡丹亭》,以及陳士爭導演的全本《牡丹亭》等不同版本,對於《牡丹亭》有著起碼的認識、了解。但此次參與青春版《牡丹亭》的設計工作,才讓我真正體認到崑曲之美。引領我進入崑曲絕美情境的原因無他,就是演員!這也讓我領悟到某位崑曲界前輩所言:「只要演員對了,戲也就成功了一半。」兩位風華正茂,與《牡丹亭》劇中男女主角的年齡相去不遠的年輕演員,以「就是青春、就是美」之姿,一出場就成功地攫取台下所有觀眾的注意力,引發全場難以言喻的感動。以我自己來說,我由此次青春版的《牡丹亭》,不僅重新覓得崑曲之美,也更能專註、品味到崑曲身段的細膩柔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