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演員嶄露頭角,肩負蘇州崑曲薪傳重任
當然,幕後的編導工作做得再出色,也算不上真正的成功,戲曲藝術的審美價值和社會功利價值的最終實現,還有待於前台搬演。從這一層面觀之,演員的素質和表現乃是決定因素。優秀青年演員沈豐英、俞玖林氣度清純嫻雅,天賦麗質佳嗓,白先勇慧眼簡拔,以為可造之材,起用二人擔綱主演。俞玖林系蘇州崑山縣征儀鎮人,從小生長在被魏良輔稱為崑腔源頭綽墩之下、傀儡湖畔,六百多年前,顧阿瑛曾經在此築玉山草堂,招來顧堅、楊維禎、倪瓚、高明等人,結會吟歌,「善發南音之奧」(《南詞引證》)。沈豐英系蘇州吳縣胥口鎮人,此地是吳人立祠祭祀伍子胥處,當漁洋山麓,太湖之濱,所謂「湖山石邊」也。舊時「選女樂者必自吳門」,不光由於「鄉音一轉而即合崑調者,惟姑蘇一郡」(李漁《閑情偶寄》),而且因為崑腔戲曲大多敷演才子佳人悲歡離合故事,而作為水鄉兒女,「姑蘇男子多美人,姑蘇女子如瓊英」(樊增祥《彩雲曲》),他們的氣質長相最適宜於扮演崑曲中的生旦腳色,並把劇中的愛情故事演繹得迴腸盪氣、曲折動人。沈豐英、俞玖林二人習戲已有十年,尤其經張繼青、汪世瑜兩位老藝術家悉心調教,演藝大進。筆者曾應白、汪、張諸先生之邀,多次為二人說戲拍曲,講解聲情與詞情的關係,深愛其冰雪聰明,好學精進。在劇中扮演春香的沉國芳,扮演杜母的陳玲玲,扮演胡判官的唐榮,扮演杜寶的屈斌斌,扮演楊婆的呂佳等,都是同年出科,二十五六年華,各得名師指點,所詣亦頗有可觀。誠如王驥德所見,以「老教師登場」,雖「板眼場步略無破綻,然終不能使人喝彩」;而「新出小旦」,固然「未免有誤字錯步」,卻「妖冶風流」,足以「令人魂銷腸斷」(《曲律》卷四),其原因正在起用青年演員有利於從聲音容貌、體態舉止乃至氣質神情等方面,真實「本色」地貼近並表現劇中人物,而青春版《牡丹亭》的排演經驗充分證實了這一點。同時,該劇在兩岸三地的成功展演,也象徵著新一代蘇州崑劇演員的閃亮登場和嶄露頭角,其意義更是非同尋常。目前的青春版《牡丹亭》並非盡善盡美,有些地方還亟須切磋打磨。除了青年演員文化藝術素養方面的問題之外,同行專家的批評意見多集中於舞台布景和伴奏音樂的非崑曲化處理等處,這些意見也許只是出於不同審美觀念的見仁見智,但是都已得到劇組編導人員的高度重視和深刻反思,吸收以為改進提升之資。可以預見,通過集思廣益,反覆磨礪,由白先勇一手策劃的青春版《牡丹亭》必將日臻完美,最終成長為一件真正的民族傳統藝術精品,並在中國戲曲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