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法統問題,也是面子問題

是法統問題,也是面子問題

從上列簡明大事記,我們可以了解到:(一)雙十變起,清室要對付革命黨,非起用袁氏不可。(二)袁世凱有實力可以鎮壓革命,但是他要養革命以制朝廷。(三)革命各派,包括孫中山和黃興,尤其是立憲派,也都體會到,推翻帝制,"驅除韃虜,建立民國",非有袁參加不可。(四)除滿族親貴中的少數激進分子之外,全國也人同此心。(五)袁亦有心建立民國,但是他要利用朝廷的名義來另立法統,由他主動擔綱,而不受革命黨人之支配。再者,袁所注重的還不只是個法統問題,也是個面子問題。他顯然是認為不論做皇帝也好,做總統也好,總之,在他當了元首之後,自己高高在上,而納革命派與立憲派,乃至原有的清室官僚體系於自己的新法統之內。他這項腹案,老實說,與上述孫、黃一派要把總統制改為內閣制的動機,並無不同。二者都是政治鬥爭的策略而已,只是袁弄晚了一步。在賽跑途中,第一面金牌被孫中山搶去了,他只得了個銀牌,心有不甘,所以這也是個面子問題。但是歷史學家平心而論之,袁只是個老官僚、獨人班。他所爭的重點實在只是個人的權位和榮譽,而他的對手方,孫、黃那一夥所爭的,則是千萬志士仁人前仆後繼,拋頭顱、灑熱血的民族使命(nationalmandate),兩者是不可相提並論的。可是對這項民族使命,袁本有心附義,孫、黃等革命黨原也寄厚望於他,並曾虛位以待,只是這時南方諸賢急於要組建一個統一領導的政府,而黎、黃兩派又相持不下,迨中山適時出現,便立刻變成了黑馬。參議員諸公既然不能舉孫為大元帥,就只有舉他為臨時大總統,以待袁氏"驅除韃虜"之後,再來讓賢了。袁氏後來雖不負所望,推翻了帝制,但卻做了個繼任總統,已稍嫌美中不足。再因國民黨又對他不信任而防範茲嚴,約法改制,強迫他做了個虛君,使他也要來個困獸之鬥,革"革命"之命,治史者之不偏不倚,又何由定論呢?我們的解釋,只可說,這是歷史轉型中不可避免的現象。這次歷史轉型,需時若干年,在這歷時若干年的歷史三峽中,道路總是曲曲折折的嘛,哪能老是直線呢?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袁氏當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袁氏當國
上一章下一章

是法統問題,也是面子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