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傳統中國的財政與稅收(7)
所以我一看到時人寫歷史,談到明代嘉靖、萬曆年間,膏腴萬頃,土地集中,各王子也建莊園,是謂封建時代。後來松江華亭上海紡織業發達,又是資本主義的萌芽,就希望這些人能夠花一天半天的時間,稍為瀏覽明朝的財政史。再說一遍:資本主義要金融經濟、商品經濟趨於成熟,信用廣泛地展開,支持現代經濟的技術因素如信用狀(letterofcredi)、匯票(billofexchang)、提貨單(billofladin)、複式簿記都已通行,而且保障這些因素的法制都已在位,才夠談得上。明朝與清朝,不僅貨幣還沒有組織得上頭緒,而且法律上還沒有徹底支持個人私人財產權利這一觀念,一般人也還認為"集體責任"是好辦法,不僅銀行業和保險業還沒有開頭,連最基本的交通通信條件尚不具備。在這情形下如何能談得上資本主義,尤其我們以為資本主義是一種組織和一種運動的話?我們無意在這種主義與那種主義上咬文嚼字。可是以上的誤解蒙蔽事實。明清時代有少數的人在特殊環境里成為巨富。長江下游所產棉布稱為"南京貨"(nankeen)尚在工業革命之前輸入歐美,保持夕陽前的質量優勢,但是這些條件不是具備中國現代化的條件。財富缺乏法制上的保障,又無品位相同的公司做生意,將批發與零售結構為一體,勢難持久。在這背景上我們尚可看到剩餘的資本無法適當地投資,只能將金銀製成器皿,或者埋藏於地下,再不然即開當鋪,而也不是用於生產。16世紀中國有當鋪2萬家,即19世紀仍有7000家,即是信用不發達的證明。於是經濟無力多元化,傳統農業生產方式也一直維持到本世紀,80%的人口,也還是以此為生。農地分割破碎,技術落後,農民借債只及於遠親近鄰,他們唯一出頭的辦法即是進學中舉,要不然就是增加戶內的人力,於是引起人口數目直線式的上升。總而言之,中國近世紀的種種困難,在明清之際都已存在。只因尚未開墾的土地仍在,這經濟體系仍能在數量上擴充,而且因科舉考試及其他原因而產生的社會流動性(socialmobility),使這種體制仍能繼續。第五點,雖然有了以上的指摘,我們不能以為我們一生的不幸,應由這種財政體制負責。中國人重褒貶,寫歷史時動輒把筆下之人講解成為至善與極惡。這樣容易把寫歷史當作一種抒情的工具,於是最近幾十年尤其在大陸,產生一種罵歷史、罵祖先甚至罵地理的讀物。我知道這種弱點很難避免,即我自己亦然。可是這樣情緒激動之後,把當初尋覓因果關係的初衷整個忘記。凡是一件事情的發生,必有它的前因後果。我們只能說歷史為何如是之展開,無法堅持歷史應該如是展開才合情理。尤其今日我們提倡放寬歷史的視界,我們務必採取中國法家所說"天地不為堯舜而存,也不因桀紂而亡"的客觀態度。歸結起來,我說明研究中國近代史從財政稅收可以打開出路,但是這是起點,不是終點。我不能因為自己寫了一本財政稅收的書,因此也鼓勵大家都寫書講述明代的財政稅收,那樣就辜負了自己寫書的目的,也就辜負了東海大學要我來和各位討論的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