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么羅兒」現象之解析(2)
丹江水庫截流的時候,姨父遇到一次意外的考驗,這是一個「老紅軍」對一個「老八路」的考驗。截流成功了,張體學好高興地發表他興修水利的重要體會,啥是截流啊?就是這邊把石頭填進來、把丹江擠到那邊去呀!副總理**要帶著水利部和中央有關部委的客人,還有丹江源頭河南省的省委書記和湖北省有關部門的負責人,來工地慰問丹江水庫的建設者,慶賀丹江截流的勝利。張體學把他的接待總管朱漢雄和丹江水庫行政處處長周發田叫到工地上,下命令說:「你們就在這裡給我搞一百桌酒席,酒席完了,就在這裡跳舞。」姨父一看,這裡是一片山坡,只有濕漉漉的收割后的稻田,沒有一間房子。他問:「省長啊,是在這裡嗎?」省長斬釘截鐵地說:「就在這裡。」這要現平土地,現修房子,而且地是軟的,踩上去忽悠悠的,設宴、跳舞怎麼行?可是他知道,對於任何一個老紅軍來說,建設也是打仗,下了命令是不能有二話的,只能「羅兒的」橫下一條心,百分之百地完成任務。他惶惶然望著荒野嘀咕說:「只有你帶過兵的省長才會下這樣的命令,只有我這個老兵冇得辦法也得執行你的命令!」
姨父說,「羅兒的」,我也毅然決然地採取軍事手段,吼了一聲,我的「嘍啰」們都刷刷地跑來了。我帶上搞接待的那班人馬就開上去了。沒有房子,周發田就讓施工機械開上來了。稻田不平,就叫推土機推;推了以後再用拖拉機軋;軋了以後,打樁的就在稻田上打窟窿,把幾根柱子砸進去、豎起來,上邊蓋上捲筒瓦,「吭咔撲出」,一座「宴會大棚」就像一個稀有動物一樣從軟塌塌的稻田底下拱出來了。桌子、凳子不夠用,就用木板釘;桌子上沒檯布,周發田就跑到百貨公司,拉來了一卡車檯布。我又吼了一聲,名廚周大山和他的「火頭軍」就帶著雞鴨魚肉衝鋒陷陣來了,服務員來了,幾十個圓桌拉來了,杯盤碗盞也帶來了。
高級廚師大顯身手,宴會如期舉行。國務院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同志在幾根木棍撐起來的「宴會大棚」里高舉酒杯,向渾身是土是泥是水是汗的丹江水庫建設者們表示誠摯的慰問和衷心的祝賀。舞也跳得別具一格,腳底下軟塌塌的,跳起來顫悠悠的,乃至於跳出了據說是英國皇家舞廳彈簧地板上的生動感覺。
我問,那個「宴會大棚」用了一次以後還有沒有別的用處,如此興師動眾在荒野上舉辦宴會、舞會,是否有鋪張浪費之嫌?姨父對我的疑問感到不快。也許,對於從戰爭的血與火中走出來的無論是將軍還是士兵來說,慶賀勝利與經濟核算是沒有關係的。姨父說,「宴會大棚」肯定不會浪費。張體學在工地住的是破茅棚,工程技術人員根本沒有地方住。我們一走,他們就可以搬到大棚里住了。宴會開得很成功啊,皮鞋、布鞋、沾著泥巴的鞋都來了。有工程技術人員,也有勞動模範,有的坐著,有的站著,有說有笑,高興得很。我從武漢帶來廚師做美味佳肴,招待辛辛苦苦的勞動者,這是我從事外事接待工作中為數不多的一次,是一個當過軍事指揮員的省長給一個當過兵的下達的一個少見的命令,效果是很好的。
開完了宴會、跳完了舞,姨父問道,首長,還有任務嗎?張體學一抬下巴頦,說,「羅兒的」,帶上你的人,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