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跟隨張光直先生的足跡(4)

一、跟隨張光直先生的足跡(4)

我們可以看到中東如此,中國古代也如此。其實,這個解釋可能解開了我的一個疑惑,因為夏商周並不在同一個區域生活這一事實頗讓人難解。假如按照張先生的說法,他們是曾經被分離出去的宗族就比較好辦。假如我們不能說夏商周的起源是三兄弟或者有複雜的血緣聯繫的話,那麼按照中國的典籍或者傳說,加上秦嬴的祖先,確實最初是四個強人聯盟,後來實際上看來像是一種輪流坐莊的形式。但這一結局,我們是否可以推測,他們曾經有血緣上的聯繫,所以這幾家後來才可以「理直氣壯」地改朝換代,也勉強可以說服大家。這幾家後來很可能也中途加入了另外的政治勢力,包括「國內」的、「國外」的,並且通過婚姻形式來完成——古代的婚姻確實有很大的自由,但那是針對普通人的,具有最高權力者的婚姻向來都是有嚴密考慮,尤其是牽涉到王子身份確立的時候。三代時期能夠找到兄弟姐妹之間的婚姻例證,這一點與古埃及同。

三代時期的王室婚姻是一個重點研究項目,張先生在書中略有敘述。其中之一說到周文王之母疑為殷女。「帝乙歸妹」,很可能又說明了帝乙把妹妹嫁給了文王。中國另外一個國學大家王國維特別推崇《詩經》的真實性,《詩經》里有關這段往事是這樣記載的:「摯仲氏任,自彼殷商。來嫁於周,曰嬪於京。乃及王季,維德之行。大任有身,生此文王。①」「王季」乃文王之父,周文王的母親是殷人無疑,看來殷、周的和親是肯定的了。

張先生提到中國古代很可能流行著雙方交表婚制,「即一個男子可以娶父親姐妹的女兒或母親兄弟的女兒為妻。這種婚姻習俗最重要的證據是周代文獻中保存的親屬稱謂制」。

除了宗族勢力之外利用道德來強化古代的政治力量,這個說法我是非常贊同的。中國古代一直是道德社會,這個道德是一種有效的黏合劑,牢牢地把中國的社會維繫了近3000年。我覺得中國的道德意識是從周朝開始明顯納入政治體系內的,西方則是以宗教來挾持政治,這是兩個文化體系的根本不同。(見下頁張著原圖)

順便說說我對於一個甲骨文的解釋,關於「族」的解釋,張先生或者一般學者的解釋是:旗幟下面放著兵器,我的看法是:旗幟下面站著一個戴尖帽子的國王。「族」首先是人,並且是首領,兵器儘管囂張卻不能代表人的存在。古埃及國王的帽子恰是尖頂的。

書中提到有關「三皇五帝」的傳說多形成於周後期或者漢朝這一事實很重要,其中尤以「黃帝功績最大」這一事實與前者聯繫起來就會得出一些結論:黃帝很可能是周人的祖先。至於時間,既然可以把數功歸其一,當然也可以提前無數年,甚至最領先。在神話中,黃帝活動的範圍一般在距今5000-3000年間,我當然傾向於後者。但是我至今還看不到需要改變我以前的一個推論:黃帝是商朝人祖先(即黃帝很可能是《聖經》里提到的「約瑟」或者「雅各」),並且「顓頊」這個名稱我認為也接近「約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猜測中國文明的另類起源:歷史也瘋狂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猜測中國文明的另類起源:歷史也瘋狂
上一章下一章

一、跟隨張光直先生的足跡(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