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聞(11)
明末清初有位名叫唐鑄萬的學者說過一句話:老養生,釋明死,儒治世,三者各異,不可相通。這句話很有道理,推而論之,政治家、思想家、哲學家、宗教家,都應各司其職,誰想把各種名份都放在自己一個人頭上,註定是行不通的。尤其是政治家,既想當帝王,又想做教主,還要扮演思想家,天下必然大亂。就我所知道的史料,古代皇帝自己著書立說,只有自作聰明的雍正。結果怎麼樣呢?中國歷史上的思想家,再怎麼排名次,都輪不到雍正皇帝。
伊渡: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數宗教極端的國家,政教合一,政治元首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教主,而且充當思想家。偏偏是這些國家,政局混亂、官場**、民生疾苦、四面楚歌。
王躍文:你的觀察是有道理的。一旦宗教直接同政治聯姻,後果是不堪設想的。當今世界動亂不已,有個重要原因就是有的宗教政治化了。思想也是如此。思想家的職責僅僅是生產思想,他們的思想是否能轉化成政治理念,靠的是天時地利人和,或者說要看這種思想是否在現實政治中行得通。而且,並不是所有思想家的思想都是天經地義的,有的甚至是十分有害的。有的思想之所以被成功地轉化為政治理念,必定有歷史的論證和取捨過程。而自以為是的政治家們,如果把自己的思想不由分說地轉化為治國理念,就是拿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冒險。一個國家是不能交給政治家做試驗田的。希特勒把他的納粹思想轉化成國家意志,結果造成人類二十世紀最大的災難。
伊渡:希特勒利用了尼採的學說。因而可以說,尼采思想作為純學術,它也許是有意義的;而把他的思想轉化成政治,則是有害的。因為,要麼思想家們的學說很可能良莠並存,要麼政治家們吸收某種學說的時候採取的是實用主義。政治家都是典型的實用主義和機會主義者。比方希特勒最感興趣的就是尼採的超人學說。
王躍文:二十世紀以來人類政治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某些思想學說影響政治思潮,甚至直接轉化成政治實踐,包括某些宗教思潮中的原教旨主義直接被用於政治。可以這麼說,目前世界政治動蕩不安、很多國家貧窮落後、政治**,亂源就在這裡。
所以,我認為不光宗教,做學問也應同搞政治分開。孔子說的「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後人望文生義理解成學問做得好的人就去做官,做官要做得好就須不斷學習。這完全是誤解了。這句話說的「優」字,並不是優秀的意思,而是多餘、富餘的意思。孔子的本意是說,讀書讀好了,如果有多餘的能力,就去做官;做官做得好,如果有多餘的能力,可以做做學問。可是,中國自古就有從政的人,既想當官享受現世的尊榮,又要立言夢想千秋萬代。其實,真正做學問有成就的,都是專心只做學問的。清代做學問的官員不少,而真正在學術史上留下遺產的,無非就是清初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等不肯效忠清廷而潛心學問的人。清初有個萬斯同,也不肯做清廷的官,既不應試科舉,也不應試博學鴻詞。後來,因為清朝要修明史,萬斯同出於故國情懷,才答應入清廷明史館。他拒受任何官祿,以布衣之身撰修明史。他注有《明史稿》五百卷。但是,當時的明史館總裁王鴻緒卻命人將萬斯同的著作重新抄錄,署上自己的名字,上呈康熙皇帝。一個不學無術的官僚,靠偷書就成了大學問家。當時還有個學界大師級人物叫徐乾學,官也做得很大。但是,他的《讀禮通考》,通篇都是萬斯同捉刀而成的。李光地這個人物,因為電視劇《康熙王朝》中對他頗多筆墨,所以知名度挺高。他是當時有名的學問家,號稱理學名臣。但是,他的學說完全承襲宋明舊說,老調重彈,全無建樹。
伊渡:李光地這個人物,當朝就有評價,幾乎鮮廉寡恥。可是後來雍正卻稱他為一代完人。雍正並不如他的父親那樣所謂的寬厚,卻依然如此褒揚大臣,其中定有深意。
王躍文:李光地是何等人物,雍正肯定也看得明明白白,可他為什麼要睜著眼睛說瞎話呢?都是御人之道的需要。帝王需要按照自己的標準和想像塑造模範大臣形象,自然就會產生李光地這樣的一代完人。我們稍加註意就會明白一個規律:所謂完人都是死後追封的。沒有活著的完人,因為活人隨時都可能變壞,而死人是變不壞的。死去的人如果早就是壞人,只要隱惡揚善,他就是好人甚至完人了。這是另外一個話題。
我們剛才說到的是官員做學問。說實話,我看見有些官員遞上的名片,上面署有什麼博士、碩士、教授之類的頭銜,我總是不以為然的。現在不光政客們喜歡拿學術頭銜裝門面,企業老闆們也頗好此風。曾有位什麼公司老總給我遞上名片,上面竟有博士、碩士頭銜五六個,差不多抵得上胡適先生了。我想歷史上做官又做學問的人,真實動機也許並不是「代聖人立言」之類,而是裝點門面,好讓自己的官越做越大。當然,如果能讓自己的學問傳下去,自然是好事。可惜這樣的例子很少見。現在做學問的官員呢?只怕僅僅只是為臉上貼金。已經落馬的四川省原副省長李達昌,先當教授,後來從政,扶搖直上做到副省長,又掉轉頭回到大學任教。他的學問做得怎麼樣,我不知道。只知道他是個挪用公款上億元的大貪官。現在,學位、學問等等,不僅成了有些官員的晉陞資本,更成了有些貪官的保護色。老百姓對讀書人還抱有樸素的幻想,認為他們知書達理,壞也壞不到哪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