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渡海準備
?或許是歷史上曾經有個「馬德里保衛戰」的緣故,在最後的總攻中蕭軒並沒有十分輕視,而是有效的利用繳獲過來的車盾和火炮在集中築壘地帶展開接連不斷的猛烈炮擊並命令所有偵查熱氣球全部升空仔細觀察城內的動向,引導隊伍展開有效的進攻。
不同於亞洲的很多城市,即便是稍稍偏集權一些的馬德里,似乎也並不存在東方意義上那樣擁有完成城牆的城池。城池在意義上似乎更多是圍繞少數城堡展開的自由市而不是集群聚落轉化而來的殖民據點。更沒有太多如同中亞或者東歐一帶高大恢弘的建築,這讓隊伍在隨後的進攻中再也沒有遇到強有力的抵抗。
儘管此時退入馬德里失去內的西班牙軍隊還擁有數萬之多的兵力,可因為很多人在城外的交戰中拋棄了鎧甲乃至輜重,還有眾多的火炮,在徹底喪失了裝備上的優勢之後也漸漸變得弱視起來。
最終,在經過一晝夜有餘左右謹慎的攻堅之下沒有消耗太多的火藥乃至付出太多的代價,退入馬德里城內的殘軍還是終於被解決了。
包括腓力四世在內的多數西班牙上層也在這一役中大多數被俘,只有極少數將領選擇了戰死。讓蕭軒更為意想不到的是在隨後展開的「拷餉」當中,儘管雙方在語言上多少還面臨一些障礙,可過程卻進行的十分順利。
在東方或許因為缺乏有效的家族組織而往往存在這樣的現象,即便是一家之主也往往不知道整個家全部地財的埋藏地點,總有不少下人們的小金庫,而且下人們的這些地財還往往占相當比例。而在歐洲或者說華夏地區以外的地方在不同,只要能夠完整的俘獲少數上層,往往就會輕而一舉的得知財富的埋藏地點。而且很多財富並不是以地財的形式完成儲藏。或許對於這些有條件用武力來保護自己財富的人們來說,並不屑於埋藏地財的方法。
一路的征戰中,尤其是最後一次大戰,讓整個隊伍繳獲的富餘出來的馬車就多達三千二百多輛,可就是這富餘出來的三千二百多輛馬車,竟然在很大程度上無法完全承載從馬德里城內清剿出來的財富。
而且根據了解到的情況,這還是很多財富因為農業和軍火採購的原因流向了米蘭、德意志諸邦乃至法國等地的結果。巔峰時期的西班牙人掌握的財富,恐怕完全不比同時期東方的京城在歷史上1644年李自成拷餉的時候擁有的財富要多了。
當然,這還不是最為重要的,讓蕭軒更為看重的是沿著河流而下的騎兵隊伍們的一些消息。
在馬德里,大軍除了規模龐大的財富之外還繳獲到很多火藥彈藥等軍火乃至更為寶貴的軍工工匠。而對於此時的東方來說那些能夠有效造船的工匠或許更為難能可貴一些。
毫無疑問,此時規模龐大的荷蘭、西班牙、英國等地的海上力量還存在於西洋之上,似乎並不是短時間內的己方可以對抗。然而此時的蕭軒仍然有一絲期望能夠在並不算長的時間內可以聚集起一支足夠跨越英吉利海峽展開進攻的力量。
雖然歷史上希特勒的海獅行動沒有成功,可解放海南的戰役卻在海權和空權均缺乏的情況下取得了成功。毫無疑問,此時的遠征部隊主力在對後勤及裝備依賴的性質上更像1950年的中國軍隊而不是1940年的德國軍隊。就算西洋海軍在海上還擁有極其強大的力量,可如果能夠通過某些方法獲得短期內的航速優勢並且展開有效的夜間航渡,那麼登陸作戰進攻就未必不可能。這個時代的海上力量如果打算在夜間執行攔截任務,也毫無疑問比冷大剛剛開始出現的年代要困難的多了。
因此,在隨後的行動中,當遠征主力剛剛掃蕩整個西班牙不久,在蕭軒的命令下,從西班牙、法國、荷蘭等地俘獲的上萬名船廠工人乃至幾萬名其他領域的軍工場工匠們就開始被雲集到巴黎一帶展開了新一輪的戰備。跟隨大軍一同前來的上萬名隊伍內的工匠們也開始投入到了認真的試製和新一輪的軍工組織當中。
其中戰備和準備的重點,毫無疑問就是有效的鋼製的車盾防具、各種火藥及其爆破裝置,還有那最為明顯的明輪船隻。人力螺旋槳因為轉動問題和加工難度問題並不成功,因此主要的臨時造船就放在了明輪車輪舟的製造上了。
一開始的時候,還是有一些被俘獲的工匠們出於樸素的宗教覺悟消極對抗,但嚴明賞罰下的清洗讓這樣的對抗帶來的麻煩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歸根結底,在這個民族主義還沒有廣泛流行的時代雖然存在排外的意識形態,可在中下層卻依舊抵不過利益的考慮。
在擁有足夠的還算擁有一定水平的工匠們的協助之下,造船進度進行的十分順利。特別是在隊伍遠征中的最終渡海需求需要什麼樣兒船隻很早就有了相關的設計和規劃的情況下。
這個時代的歐洲,海船開始越早越大。比起那些擁有複雜龍骨的海船,全重和最大載重個不過萬與斤,大概只能容納五十人左右進行短期沿海或跨海航行的小舟在工時上就容易了很多。這讓造船至於,相關的船隻防護加固進度,船載火器方面的進度也改善了不少。
萬餘斤載重左右規格的船隻也是在遠征前就通過一系列實踐所最終確定下來的標準。如果更小,即便在近海的適航性都會存在很多問題,而且會很難安裝一些對敵大型船只能夠真正構成威脅的火炮或爆破裝置;如果更大,那麼人力明輪船的效率就會受到很大程度上的影響了。
另外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是,哪怕在多平原而少崎嶇地帶的西歐,萬斤左右的重量也是能夠有效進行陸上機動運載的一個極限。要打算有效克服對方的海權優勢,就必須在出其不意的地點展開有效的登陸作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