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戰場倍增器
p:終於學習完畢!本想在學習和探親時接著寫,不料學員之間推杯換盞,又四處探訪親戚(老婆的),結果一直無法靜下心來。
「對,這對車轅中間只需要一匹服馬。我們這車只需要三匹馬拉。」姜海濤隨後指著前面另一輛車說:「那輛的車轅有點不同,用四匹馬拉。您可以和過去那種戰車比一比。」
於是養敖、養錡帶人分別爬上了三輛戰車,繞著操場比試。老戰車剛跑了三圈,就已經被四匹馬拉動的新戰車追上了整整一圈,三匹馬拉的新戰車也比它快小半圈。下車后,幾個人對這兩輛新戰車讚不絕口。
歸豹來到姜海濤身邊:「你的運輸車怎樣了,怎麼沒拉過來。」「公子,那車在這裡演示起來沒多大效果,而且還有幾輛配套的壓路車呢。過一會我們去工場附近的路上看一看。」
歸豹他們首先看到了兩輛非常奇怪的車:輪子很高大,卻很纖細。姜海濤告訴大家,其中一個車輪高2米,另一個高3米。走近之後歸豹等人才發現,所有車輪都是用青銅製造的,而且這兩輛車還有更奇怪的地方。首先是它們的車箱不在車軸上方,而是吊在下方,歸豹他們感覺非常彆扭。車箱的後面沒有欄杆,一名工匠在姜海濤的示意下走到3米大車輪的車后,登上車箱,從車軸下鑽過,來到車箱前。這裡向前伸出三根桿,上兩下一,桿的前端都套在一根豎軸上。豎軸的下面是根橫向的車軸,兩端有兩個小車輪,只有一米來高。這時大家注意到,這些車輪、車軸、支架桿,甚至車箱底部和側面的一些梁,也都是用青銅造的。
姜海濤告訴大家,這兩輛就是壓路車,自重達到了500公斤;車上還要裝一些貨物,總重將達到1000公斤以上,用兩頭牛或四匹馬拉動。姜海濤又指了指前後車輪,大家看到它們比新戰車的車輪還要寬,而且截面呈梯形。姜海濤說這樣便於壓出兩條足夠寬的車轍印。他又向車上的工匠示意了一下,對方立刻甩動鞭子,前面的兩頭牛在另外兩名工匠的帶領下向前走去。
隨著車輪滾滾前進,地面上留下了兩道寬寬的車轍印。大家正看著,前面倆人突然拉著牛轉彎,只見車箱前的那對小車輪也跟著轉動,然後整輛車完成了一個192度的半圓形轉彎,繼續向前走去。這時2米車輪的壓路車也啟動了,順著前面留下的車轍印跟了上去。
姜海濤帶著大家來到第三輛車,也就是正規的四輪運輸車的旁邊。它的車輪和戰車的一樣大,直徑1.6米,車軸等處仍舊為木製,只有輪轂那裡套了銅軸承。姜海濤說這輛車重200公斤,能裝1000公斤,在平地上只需要一頭牛或者兩匹馬就可以拉動。大家本以為姜海濤會立刻讓這輛車開始表演,不料他卻告訴大家,要等前面那兩輛壓路車轉兩圈后才能開始。除了歸豹,其他人都不明白原因,於是姜海濤又講解了一遍牽引力試驗、地面阻力等等。
路面被碾壓四遍后,姜海濤讓幾名參觀者登車,親自體驗一下這四輪運輸車。軫老頭也被派到車上去做講解。
養敖沒有上車,而是來到了姜海濤身邊。「海濤,聽公子說,你還一直惦記著我們的總結報告呢。」
姜海濤嘿嘿一笑:「那當然了。我忙活這些車,就是為了打仗,當然要儘快了解用戶需求啊。不然的話,就是閉門造車了。」「閉門造車?什麼意思?」
聽了姜海濤的簡單解釋后,養敖笑著說:「你怎麼經常能想出這種,怎麼說呢,這麼簡單又準確的話,讓人一聽就覺得有意思。」姜海濤心說,這可本來就是你們這幫春秋戰國人的傑作。百家爭鳴、百舸爭流、妙筆生花、妙語連珠……,我現在賣弄的這些成語,好像絕大多數都是你們創造的呢。好,這春秋戰國真是好時候!我給他說地球是圓的,他都沒蹦起來。這要換到宋元明清,保不齊會說我「目無天子」,一下咔嚓掉了。小理
養敖沒注意到姜海濤正胡思亂想,看著前面的四輪運輸車在牛的牽引下開始前進,上面站滿了人。從車箱的上下起伏看,下面的竹片減震器得到了加強,在這麼大的重量下還表現不錯。「嗯,這車也不快,坐上面應該比在新戰車上還舒服。」養敖自言自語了一句,然後對姜海濤說:「其實這次我們總結出的結果是……」突然發現姜海濤有點走神,於是用手碰了對方一下。「哦,將軍。你們總結的結果是什麼?」
「我們覺得有一種東西要比砲弩、踏張弩,甚至比你的蒸汽更好,更重要。」「哦?」姜海濤有點驚訝,隨後馬上想到了結果,嘴巴從圓月變成了彎月。養敖眉頭一皺:「嗯,你知道結果?」
「我也是剛剛想到的。是不是數字旗?」「你怎麼想到的。」
姜海濤心說這有什麼難的。什麼「信息戰」、「網路戰」、「情報指揮」、「c3i」,現在好像又出了個什麼「c4ir」之類的,不都是強調指揮對軍隊的重要性嗎?一個良好的信息傳遞、指揮控制網路,據說是戰場的「倍增器」。我這數字旗,放到現在這春秋古戰場,那自然也是一種「倍爭氣」!哎,少不了再給這老將軍上一課了。
於是姜海濤給他東扯西拉地說了一堆戰場指揮的重要性、作用,並用剛剛結束的胡城保衛戰作為例子。雖然他說得沒有章法,但是在這麼一個戰例的幫助下,養敖很容易就能理解他的意思。何況在養敖他們總結時,大家已經設想過在沒有數字旗的情況下,他們能打成什麼樣。
最後姜海濤總結說:「這指揮,就是戰場上的倍增器。指揮得好,一千人的士卒能變成五六千人;指揮不好,就變成了一兩百人。」
「嗯,確實如此。我們都覺得這數字旗最重要,所以大家對它出現的問題都很看重。」「哦?什麼問題?」
「你可能還不知道,守城時我們這邊看你們那發出的信號,曾經出過錯誤。不知道是你們掛錯了,還是我們那的人記錯了,收到一句話是,『楚軍兩萬奔三號通道』。我當時一看就覺得不對,怎麼可能有那麼多敵人,大概是『兩百』。後來等他們衝到防線前一看,果然是兩百來人。這還好,要是把『敵人向東』錯成了『敵人向西』,那可就麻煩了。」
「這樣啊,確實是個問題。」
養敖還沒完,接著說:「而且有些人覺得這數字旗用起來還是慢點。他們都問,掛布條的速度能不能再快點。」
「您是想讓讓這數字旗更方便、更準確些?那就得……」姜海濤的大腦費力地運轉起來,因為他實在不知道這發信號的速度快慢、錯誤多少和方法之間有什麼樣的物理數學規律。這玩意好像屬於「信息工程學」,一個他曾經聽人說起過的大學專業。我靠,俺就一初中生,能從電梯想到現在的數字旗已經很不錯了。姜海濤心說你們這幫傢伙還挺難伺候,我這麼超前的發明都嫌不夠,是不是還想讓我發明無線電呀!不過人家既然有了這種要求,自己好歹也得研究研究。
「這個問題,我回去好好想一想,好像不容易啊。」「我也知道不容易,所以只是給你提一下。實在不行,現在這辦法也已經挺好了。另外我想問問,這數字旗最大能做到多大?」
「做多大?」姜海濤愣了一下:「您要幹什麼?」「我想知道它最遠能看多遠。你現在造的那些旗幟有三米寬高,我們試了一下,普通人在1公裡外能夠看清數字,視力好的人能看2公里。要是把旗幟變大一倍,是不是距離能增加一倍?」
「應該是這個道理。不過六米寬的旗幟,好像太大了吧。」「你也覺得大?」養敖似乎有點失望。姜海濤忍不住問:「您到底想做什麼?」
「如果你這數字旗能傳更遠的話,我們也許可以在胡城和蓼城之間修一些烽火台,這樣就能更快地傳信了。」
姜海濤心裡咯噔一下:烽火台?現在就有了嗎?自己怎麼把這東西給忘了?
....為了方便訪問,請牢記bxwx小說網,bxwx.net,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