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節 攻守兼備
歸豹帶著養錡走到江海濤跟前:「下面造弩、箭,還有盾、殳的事,就交給養敖、歸通他們負責吧。訓練有歸重他們。你呢?打算幹什麼?」江海濤心想:我靠,你要累死我呀!「公子,我暫時想不出什麼新主意了。」「那你能造出一種比現在的劍、戈更厲害的兵器嗎?」江海濤心說,剛給你搞出一種新式遠射兵器,又讓我發明近戰格鬥兵器,你當我卡拉什尼科夫、斯通納呀?我當然能,可你有材料嗎?「公子,如果還用現在的青銅,我可沒什麼辦法。但如果有鐵,大概能行。」
(為方便閱讀,今後不再用「金」、「惡金」的稱呼,採用青銅、鐵,今後還會逐漸增加生鐵、熟鐵、鋼等叫法。春秋人早已能用隕鐵造兵器。為了區分生鐵、隕鐵,這裡將後者稱為「玄鐵」。)
「鐵也能做兵器?」「能,還能做鎧甲。不過需要在爐子里煉,很複雜,大概要試驗很長時間。」歸豹失望了:「那麼麻煩?再說我們這裡連銅都少,哪有鐵啊。還有其它辦法嗎?」江海濤搖了搖頭。這時養錡在後面說:「海濤,你當時殺死到敖,是什麼招法?」江海濤一愣,心說那完全是逃命的一滾,還招法了!
歸豹似乎得到提醒:「嗯,養錡,你教教海濤用劍吧。萬一再碰上楚軍甲士,你還是要能自保啊。這次如果沒有養敖、生,你恐怕早死了。」養錡說:「好啊!他昨天告訴我們的那些關節、神經、動脈什麼的,好像很有用。海濤公子,咱們一起切磋切磋,沒準能想出一些新的招法。」江海濤看他一臉興奮,心說你還真是好武之人啊!轉念一想,自己還真需要學一點基本的格鬥技巧,否則隨便碰上一個敵人都危險。就算自己能造把手槍,也不是萬無一失。於是他點了點頭:「哪裡哪裡,讓養錡將軍多費心了。」
養錡看他同意了,歸豹也點點頭,立刻就拉著江海濤走。他們來到一間小院,裡面還住著幾個甲士,都是養錡的手下。
--------------------------
對於武術格鬥,江海濤完全是門外漢,昨天吹噓的擒拿手、反關節,踢襠挖眼,都是嘴上功夫。不過現在跟著養錡學劍,也在邊問邊學中,開始和對方互相學習。他掌握了用劍的一些基本手法,比如怎樣握劍既靈活又省力,刺的時候如何利用腿、腰、臂的全部力量。江海濤也在養錡他們的啟發下,回憶起一些似是而非的武術知識告訴對方。比如太極的以柔克剛、借力打力,泰拳中的膝擊、肘擊,柔道中的背摔。最後惹得養錡也問個不停,讓他把記憶中的招法都倒出來,然後養錡進行觀察、點評。當然,其中也有一些記憶錯誤,讓養錡白費了一些腦筋。這些武術知識中,最受養錡讚賞的首推太極,然後就是江海濤記下的幾點特種兵格鬥知識,比如擊打敵人臉部,用手掌下緣要比握拳好,不容易損傷自己的指骨,還有掌切頸動脈。
養錡不愧是愛好技擊,也就是武術格鬥。他把江海濤講的這些,和自己的劍法、盾法融會到一起,還真創了幾招。比如過去一劍刺空后,他都是後退抽劍,同時划割對方。現在,他乾脆繼續前沖,用肘擊打對方的臉、脖子。不過胳膊上有甲,稍微影響了效果。短劍,他嘗試了江海濤說的反握法,當匕首那樣用,確實有利於貼身格鬥。最後右手長劍,左手反握短劍,還真比劍盾配合更靈活、進攻性更強。和其它甲士們演練之後,大多新方法頗受好評,當然也有一些存在缺陷,被大家否決。結果最後是,幾個甲士輪流過來指導江海濤練劍,其他人則在一旁切磋、試驗新的格鬥招法。
比較起來,甲士們「玩」得津津有味,江海濤的訓練則是枯燥乏味。舉盾,揮劍,刺,舉盾、揮劍、刺,舉盾揮劍刺。練上半天,直到那些甲士認為動作合格后,才讓他換新動作。不過為了保命,江海濤忍下了。就這樣累了一下午,到了約摸三四點鐘,養敖派人過來叫他們,說第一輛正式的十弓車弩完成了。
--------------------------
到工場一看,這個弩不僅增加了不少東西,而且明顯比上午那個精細。
車前已經豎了四塊木板,一人多高。中間兩塊之間留下一道10厘米左右的縫,夾著弩臂的頭部,而且頂部用一段繩索系著,可以隨著弩頭的擺動左右滑動。為了減少敵人的箭碰巧穿過豎縫傷人的危險,豎縫兩側還豎了兩塊木片,除非有人在正前方射箭,而且正好穿過縫隙,否則沒有箭能傷害到後面的弩手。在這四塊木板兩側,還支了兩塊木板,向後斜了三四十度,因此整個車弩的前面有將近四米寬的保護。這個由六塊木板組成的東西立刻讓江海濤想起了榴彈炮,忍不住說:「這個防盾不錯。兩邊的這塊木板,行軍時可以摺疊到兩旁吧?」「防盾?」一小會驚訝和解釋后,大家立刻接受了這個稱呼。防盾兩側的斜板確實可以向後摺疊,而且這些木板都是用新的框鋸加工出木條,然後用木工刨修邊,最後拼接而成。
弩臂前的橫木也有一點變化。它的兩端不再用木銷,而是把端頭直接留大,像螺絲釘上的帽子。左右兩個帽子卡在支架外側,很好地防止了左右滑動。
瞄準裝置也是新增加的。弩臂前端固定了一個門形竹架,由三根細竹棍組成。兩邊的竹棍插在弩臂上,橫的竹棍作為準星。弩機後方是一個高高的照門,由一片5、6厘米寬,半米來長的木條製成,中間鑿出一道1厘米多寬的條孔。它插在弩臂上一道2、3厘米深的橫槽內,可以左右移動,然後用木楔固定。弩臂後端被修整出兩個斜斜的握把,更加方便抓握,讓江海濤想起了重機槍。現在這兩個握把放在一根橫木上。這根橫木,還有其它幾根,都固定在兩根長長的車把中間。生解釋說,由於要從城頭往下射箭,因此瞄準手要登高,這裡就作為一個小平台。
青銅掛鉤有兩個,中間用繩索系著,搭在弩臂上。掛鉤後面系著繩索,這樣弩后每側5、6個人通過一條繩索拉弦。弩機處的豎孔塗了不少油脂,插的銅牙是新造的。它是在一根方形銅棍的頂部,左右伸出兩個三角形,後面垂直,前面有斜坡,可以讓弓弦掛住。兩個三角形的中間有1厘米左右的空隙,可以讓箭尾靠在弓弦上。
木箭也完成了30多支,放在弩臂下方、車架上的一個木盒裡。
井現在負責十弓車弩上面部分的製造,包括弩臂、橫杆、防盾。他告訴江海濤,通過製造防盾,工匠們找到了用新工具快速製造木盾的方法。歸豹知道后非常高興,已經命令歸通在附近又找了一個院落,開闢成第二工場,專門製造大櫓,也就是大木盾。冶鍊場也接到命令,優先鑄造一批鋸條、刨刀。
井和黑子從車旁搬出一面大木盾。江海濤一看,它由五片木板組成,每片一人來高、20多厘米寬,表面還留著鋸過的痕迹。木板之間有一點點角度,因此兩側稍微向後彎。木板上有幾個眼,眼中有的插著木釘,有的穿著細繩。江海濤繞到木盾的後面,看到三根橫木,後面是平的,前面刨成了五邊,正好支撐著前面的五塊木板。四道豎縫處,還有四根長木條夾在木板與橫木之間。他剛才在前面看到的木釘看樣子就釘在這些橫木上,細繩綁在橫木、長木條上。三根橫木后,豎著釘了兩條竹桿,是大木盾的把手。
江海濤捏了一下木板,有三四厘米厚。再推推中間,感覺很結實。井告訴他,如果沒有框鋸,他們不可能弄出這麼平整的大面積木條,只能得到一些厚薄不均勻的小木條,再拼成一面大盾。或者用鑿子慢慢修整一塊厚木板,費時費力費木料,只有造高級木盾時才用這辦法。現在用框鋸、刨子造的新木盾,總厚度仍舊是兩寸多,但要比過去結實多了,普通箭根本不可能穿透。養敖還告訴他,以前的大櫓比較怕重物的砸擊,比如斧、殳,因為拼縫很多。現在這個就不怕了。
看到自己「發明」的工具能有這麼大作用,江海濤心裡感到很高興。歸豹也不禁再誇了他幾句,然後就催促著去試一下「新式武器」。
--------------------------
試驗中的瞄準手、扳機手、拉弦手在生的帶領下,成了第一個操作小組。他們按照剛才模擬訓練的步驟,收起防盾側板,然後抬起車把,拖著十弓車弩向工場外走去。出門、轉彎,四五個人輕鬆搞定,其他人只需在一旁跟著。
到了靶場,車把被放下,變成駐鋤。瞄準手弓腿站到小平台後,雙手抓住兩個小握把,抬起弩臂。生站到弩臂右側,扳機手站到左側,都在小平台前。拉弦手們展開掛鉤後面的繩索,緊緊抓住上面按固定間隔打出的一個個繩結,等待命令。兩條繩索貼著弩臂伸到後方,從瞄準手的兩側肩頭經過。生的左手向左平伸,手掌面向弩臂后的10個拉弦手,就像交警命令停車。然後他用右手拿起掛鉤,掛到前面的弓弦上,再微微向左轉身,雙手反覆推。拉弦手們立刻像拔河一樣,向後拉弦。扳機手蹲在弩臂的對面,左手握著弩臂下的扳機桿,右手抓住一支箭。看到弦已經到位,他立刻抬起扳機桿,牙被頂上來。生也立刻把左手握拳,高高舉起;拉弦手們慢慢放鬆繩索,彈回的弓弦被牙擋住。生用右手摘下兩個掛鉤,讓它們掛在弩機后。扳機手則放上木箭,並往後推了推,讓箭栝進入牙中間的縫隙,頂到弓弦上,然後拍了拍瞄準手的大腿。瞄準手立刻用雙手抬起弩臂,開始瞄準。隨著他一聲「準備,放」,扳機手掰下扳機桿,射出一箭。
試射幾次后,瞄準手對照門進行了一點調整,並且在照門左側標出一個位置,由木匠在上面用刀刻出一道橫槽。這就是100步的標尺,在弩臂上方大概30多厘米處,都快到頂了。隨後他們減小射程,分別在70步、50步進行了試射,刻上標尺。江海濤在試射前就告訴瞄準手,70步的標尺大概在100步標尺的一半處,50步標尺大概在四分之一處。試射結果非常接近,又讓大家佩服了一把。隨後試射普通箭,標尺就很低了,100步時只有7、8厘米高。這一連串標尺被刻在照門的右側。再遠,「靶場」不夠長,於是江海濤按照理論計算,在右側分別刻上了150步、200步的標尺。
工匠們本想在這些標尺中等分,畫出更精確的標尺,結果被江海濤叫停。他找了塊平地,用箭在地上畫出一個直角坐標系,橫軸標上射程,縱軸標上標尺高度,然後把幾個試驗出的結果按坐標畫上去。又找來一根細繩,按照這幾個點擺出一條光滑曲線。最後在不同射程上一量,就得出了每10步的標尺數。按照這個數字刻到照門上,就行成了一系列標尺,左邊是用硬木重箭的,右邊是用普通箭。
剛開始,工匠們看著他的舉動不太理解。隨著他邊畫邊解釋,大家都知道了:箭在飛行時會向地上落,但這個下落速度不是固定的,而是按固定比例越來越快;比如飛10步遠,下落1寸,那麼飛20步遠后,會下落4寸;阻力的影響,會讓這個情況有點變化,飛20步後下落的距離超過4寸;所以簡單的等分法,刻畫不出精確的標尺,必須用這種新方法才準確;細繩擺出的那條光滑曲線,可以叫做「拋物線」。
刻完標尺,這第一架正式的十弓車弩就算完成了。生帶領小組又在不同射程上演練了幾次,每次都能準確命中目標。換上一個瞄準手,也總能在第二箭射准。江海濤還試驗了一下射速,讓兩名弓手和他們一起射箭,進行對比。結果發現,弓手射出20箭時,十弓車弩只能射出5箭。但是弓手這20箭基本屬於爆發射速,然後就該歇歇了。十弓車弩的拉弦手們還可以繼續,只是瞄準手的雙臂有點累,大家感到有必要配備一個替換的瞄準手,或者想辦法讓橫木的兩端更靠後一些,讓俯仰中心更靠近弩臂的重心。
試到現在,天色已經比較暗,大家都該吃晚飯了。
--------------------------
夜宴上,「局外人」欒嘉再次詢問有什麼好事,歸豹依舊不鬆口。但是欒嘉明顯感覺到,今晚大家的興緻比昨晚還高,已經有人在討論大敗楚軍后,如何抓獲更多俘虜,以便獲得更多贖金。甚至有人提出羋午的贖金應該有多少,把欒嘉的酒都嚇灑了。
天黑以後,大家各自回去就寢,江海濤還是和軫老頭一家住一屋。軫老頭的情緒明顯好多了,因為今天一天的工作,讓他看到了給兒子報仇的希望。黑子、井也非常高興。特別是井,因為年紀和江海濤相仿,又是第一批認識他的人,對於江海濤講述的很多新知識理解很快,因此慢慢成了工匠中的小頭目。大家有不明白的地方,或者有什麼想法、要求,經常是先來問問他。工匠群中的另外幾個小頭目,就是軫老頭和其他三個老工匠。歸豹也很喜歡井,多次到他身邊詢問工作的進展情況。中午開始正式製造十弓車弩后,井成為大弩的負責人,這讓他很有成就感。黑子則對這些工匠活不太感興趣,經常藉機參加試驗,向甲士討教技擊。最後經過軫老頭、生向養錡說情,他入選能發皮甲的步卒,負責在一旁保護十弓車弩。養錡還答應,如果他能再手刃兩名楚軍甲士,就收他入衛隊,正式教他技擊。
--------------------------
第二天,江海濤的作息習慣已經改過來,能夠早睡早起了。他們四人洗漱完畢后,昨天那個啞巴僕人又送來一套新衣服。雖然感覺還是麻布的,但比江海濤原先穿在身上的好多了。井又幫他重新梳理了一下頭髮。
吃過早飯,來到工場旁的靶場,江海濤看到街上已經排了七輛十弓車弩。進入工場,裡面還有兩輛即將完工。養敖正在豫的身旁,查看一支木箭。江海濤走過去后,發現那是一支有銅箭簇的重箭。養敖說,薳申昨晚給他們提供了一些損壞的青銅樂器,連夜鑄造了200個大箭簇。他覺得這麼多足夠了,因為普通的箭、劍、戈也要補充很多,而且木箭的威力看來足夠打破大櫓。
江海濤問硬木重箭造了多少,豫說已經有200多支,養敖聽了有點驚訝。豫解釋說,現在用框鋸加工出五尺長、三寸見方的硬木條,要比用斧頭、楔子快,成品率高。然後用刨把它修圓,也比用鑿子省力、準確。幾個工匠還專門造了兩把圓弧底的木工刨,專門用來刨制箭桿,特別方便。箭桿調整重量、中心時,也可以用木工刨仔細加工。豫最後說,今天肯定還能造300多支木箭,甚至400支。每輛弩有10支青銅箭、30多支硬木箭,養敖和江海濤覺得足夠對付楚軍的300多個大櫓。只要幹掉它們,城頭弓手就不再居於勢弱,可以和楚軍弓手對抗,守軍也就不再受壓制了。何況這十弓車弩射普通箭,也很厲害。
這時歸豹也來了,聽完彙報后,詢問訓練情況如何。養敖說人都召集好了,一會就帶到靶場,分到各輛車上訓練。弓弦暫時不會真地拉,只是練習配合、指揮與動作。但是養敖也告訴歸豹,隨著後面幾輛弩造出來,這個訓練場會不夠用。歸豹說把大部分人轉移到城腳下訓練,靶場騰出來,中午還得給欒嘉「表演」呢。提起欒嘉,江海濤忍不住哼了一聲。歸豹笑了笑,問身後的養錡:「昨天你教海濤技擊,怎麼樣啊?」「還行。現在碰上楚軍,他能活一泡尿的功夫。」大家一聽,全都撲哧笑了。
江海濤氣得靈機一動,左腳跨上一小步,右拳向養錡的肚子打過去。養錡立刻探出左手,抓住他的手腕。江海濤右腳上跨一大步,左手抓住自己的右拳,往回一掰,還用右側身體頂住右肘作為支點。要論養錡的力氣,自然比江海濤大得多。但是現在他是左手下探,虎口在江海濤手腕的上方。而江海濤兩手使勁的方向,正是他拇指和其他四指合攏的地方,再加上沒有提防,一下被掙脫了。養錡正一愣,江海濤順勢曲起右肘,左掌頂住右拳,左腿發力一蹬,一肘頂到他胸前。
知道對方穿著皮甲,而且身體強壯,於是江海濤毫不吝嗇氣力,還瞄準了他的胸口。一肘上去,江海濤感覺很疼,再一看手腕,紅紅的一圈。他強忍住疼痛,站直身子。大家鴉雀無聲,看到他們倆都漲紅了臉。等了一會,養錡長吐一口氣:「你不用這麼拚命吧!」江海濤也垂下右臂,跳了幾下:「我靠,你這皮甲還真硬!」周圍一下熱鬧起來,一個卒長說:「哈哈,養錡,想不到你一招就敗了!」養錡本想反駁,但他現在正揉著自己的胸口,看起來就是挨打了。胸口這裡也是神經中樞,皮甲也不是一整片龜殼。
歸豹哈哈大笑起來,然後說:「不錯,海濤,是該教訓他一下。你還讓我想起一件事。歸重,幫他弄一身甲胄吧。萬一哪支箭掉到他身上,可就虧了。」江海濤立刻回答說:「就是啊。咱們的隊伍現在攻守兼備了,我也應該攻守兼備。」「什麼?攻守兼備?」歸豹問。江海濤心說自己一高興,怎麼又冒出一成語了,於是解釋說:十弓車弩是一種新的進攻武器,厚木板的大櫓是一種新的防守武器,攻的、守的都準備了,就叫「攻守兼備」。歸豹聽了哈哈一笑:「你這傢伙,總有一些新鮮的說法,不過倒很準確。」於是歸重帶著江海濤去了一個房間,又找了一套皮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