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零四章:盟軍的反擊(終)

第一千六百零四章:盟軍的反擊(終)

為了接應從廣西省攻向越南邊境的第22師團,11月17日,因菲律賓戰局逆轉剛將其司令部由馬尼拉后移至西貢的日本南方面軍司令官寺內壽一元帥,當即令駐於西貢的土橋勇逸中將第38軍派21師團的一個加強步兵聯隊,越過國境線至廣西會同22師團,打通大陸交通線的最後一段。

駐於河內市的第21師團,原駐於中國的徐州地區,日軍進攻東南亞之後,該師團被調到越南,駐於河內以北地區直至投降。

21師團師團長三國直福中將接到要其越過邊境向廣西進攻的命令后,即令步兵第83聯隊長一宮基大佐,率其聯隊及配屬的82聯隊第3大隊,山炮兵第51聯隊第3大隊,工兵第21聯隊的大部,獨立混成第70旅團的工兵隊,輜重兵第21聯隊的第1、第4中隊,師團通訊隊的一個小隊以及衛生隊等單位,越過國境線,策應南寧地區日軍的進攻。

一宮基率這支部隊到達邊境后,兵分兩路攻入廣西的寧明。

一路以一個大隊從諒山東南約20公里的祿平地區之峙馬進入廣西的愛店、峙浪、興利、寨安,從南面進攻寧明城。

另一路由聯隊主力從諒山以北的同登越過國境經鎮南關、憑祥攻向寧明;另派出一個大隊從憑祥攻向以北約30公里的龍州,以加強北側的警戒。

這批日軍於11月28日越過國境開始進攻,並佔領了寧明、龍州。

當時這一帶尚無鐵路,83聯隊和從南寧開過來的第22師團84聯隊的一個大隊,即沿著南寧至寧明的公路由兩頭向中間進攻。

12月5日傍晚,83聯隊到達寧明以東的思樂,12月10日在扶綏縣南面綏淥鎮(舊城)的公路上,與東面開過來的22師團84聯隊之一個大隊會合。

至此,日軍從1944年4月17日從河南省的中牟、鄭州打通的大陸交通線和佔據沿線的中、美空軍基地的作戰,經7個月又23天,終於達到了預定目的。

這樣,鐵路運輸從朝鮮南部的釜山車站經漢城、平壤、新義州、安東、瀋陽、山海關、天津、丰台、石家莊、鄭此、漯河、信陽、武漢、岳陽、長沙、衡陽、桂林直達柳州,而由柳州經南寧、寧明至中越邊境之鎮南關,則以公路相聯。

該交通線進入越南之後、又通過該國鐵路至柬埔寨、泰國、緬甸,和從泰國的西南地區鐵路進入馬來亞、新加坡。

如果渡過不很寬的馬六甲海峽,則可至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從該島南部渡過巽他海峽即至爪哇島,若再逐個渡過爪哇島以東各島之海峽,即到達澳大利亞以北地區,當時的印度尼面亞及新幾內亞北部,正被寺內壽一的南方面軍佔領著。

有了這條大陸交通線,日軍不僅可以減少向東南亞海上運輸船隻與物資因遭美軍空中和海上攻擊的損失,更重要的是構成了東北亞、東亞、東南亞陸上各地區直接相聯的有利戰略態勢,兵員、裝備、地區的物資交流,都可通過這條交通線進行運輸。

現在最得意的莫過於日軍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了,事實上,從1937年至1938年起,日本人一直在為他們在中國的最大軍事進攻做準備。

自1941年以來,這一戰役即以某種狀態受阻於繪圖板上。其主要目的是打通一條起自朝鮮直達河內的南北走廊,以提供一條替代海上航道的陸上通路,因為在海上航道上能把重要原料運往本島的日本船隻實際上已被掃清。

第二個目的是摧毀中國東南部的美國空軍基地,因為有跡象表明,美國已經同蔣介石政府達成了某種協議,美軍在中國大陸上不但有北方的十幾個空軍基地,在南方也似乎有了自己的空軍基地。

況且被日本軍部以及天皇寄予厚望的日本海空軍,這時候已經在太平洋地區遭到美軍猛烈的打擊,擴張與反擊已經是不可能了。

由中國各基地起飛的盟國轟炸機甚至已經攻擊到了日本本土,而華南地區不時出現的盟軍飛機更對日本絕對國防圈之運輸通路造成重創。

特別是陳納德指揮以華南為基地的美軍第十四航空隊,與中國空軍密切合作,非常有效的攻擊日本由南洋經台灣海峽到其本土之航線的戰略運輸船隊,造成日本運輸船隊每年高達一百萬噸以上的損失。

在這種狀況之下,日本的軍備與工業生產,由於缺乏原料與能源的供應而面臨全面停工之危機。

這是威脅日本絕對國防圈安全運作,最為嚴重的問題。

日本的整個作戰武器軍火的生產,以及民生必需品,供應上都開始發生嚴重的困難,因此日本必須想辦法解決這一威脅。

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典型的島國,同英國一樣,日本人極其看重本土的安全,所以整個日本上到天皇下到平民百姓都竭力支持國家發展海軍。

而且日本還在整個環太平洋地區設置了以日本為中心的絕對國防圈,之前日軍高歌猛進,一路向西向南打的中美兩國毫無還手之力,所以這個絕對國防圈也沒有受到太大的威脅,就算是美國的軍艦也就很少觸及這一區域。

但是現在這個絕對國防圈受到了巨大的威脅,尤其在偽滿洲國被李國耀的大軍牽制住之後,更顯得這個絕對國防圈的重要。

現在不單單美軍有能力空襲日本本土,國軍的機群也時不時出現在日本領空,這段時間對於日本天皇以及普通民眾而言絕對是最黑暗的一段時間。

時不時拉響的防空警報讓所有的人工作時都緊張兮兮的,都擔心從天而降的炸彈掉到自己的腦袋上。

尤其是當日本媒體報道了兩枚炸彈在皇宮爆炸之後,這種恐慌的情緒更是蔓延開來。

因此大本營決定在中國戰場上執行打通大陸交通線戰役,此戰的主戰場在中國以及緬甸戰區,日本打算在這兩個戰場同步進行孤注一擲的大反撲作戰,作戰核心的目標,就是消滅中國戰區內的戰略空軍基地及補給線,以確保日本絕對國防圈的安全。

在緬甸戰區的攻勢,是要切斷駝峰運輸的通路;而在中國戰區的攻勢,則是徹底破壞中國華南地區的盟國空軍基地。

不過幾家歡喜幾家愁,就在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在為打通大陸交通線而興奮不已的時候,生處東南亞戰場菲律賓戰區的第14集團軍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

10月底起,日軍第1、第26師和第68旅等部增援萊特,至12月初島上兵力達7.5萬餘人,並有艦艇79艘和飛機幾百架配合作戰。

而此時,美軍已登陸的2個軍共17.4萬餘人,並有約700艘艦艇和4700架飛機負責輸送和掩護。

日軍雖然在縱深頑強抵抗,並使用特攻飛機和特攻艇攻擊美軍艦船,戰局一度出現膠著狀態。

但隨著美軍第7師從西海岸奧爾莫克灣登陸,在海空軍配合下東西夾擊,終於還是突破了日軍防線。

1944年12月25日,守島日軍大部被殲,結束有組織的抵抗。

美軍佔領萊特島后,山下奉文將駐呂宋島日軍28.7萬人編成3個集團,分別駐守北部和中南部山區,企圖以持久防禦牽制和消耗美軍。

美軍為取得進攻呂宋島的前進基地,於12月15日佔領民都洛島,隨後,美第6集團軍約20萬人在海空軍支援下從呂宋島西岸的林加延灣登陸,爾後一路向北呂宋進攻,另一路向馬尼拉方向推進。

為加快進攻速度,美軍在向林加延灣增兵的同時,以第8集團軍部分兵力分別在蘇比克灣西北的聖安東尼奧和馬尼拉灣以南的納蘇格布登陸,各部隊同時向馬尼拉進逼,菲律賓戰役進入了倒計時。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抗日之鐵血使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抗日之鐵血使命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千六百零四章:盟軍的反擊(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