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三

說來話長,蘇州的委屈,兩千多年前已經受了。

當時正是春秋晚期,蘇州一帶的吳國和浙江的越國打得難分難解。其實吳、越本是一家,兩國的首領都是外來的冒險家。先是越王勾踐擊敗吳王闔閭,然後又是繼任的吳王夫差擊敗越王。越王利用計謀卑怯稱臣,實際上發憤圖強,終於在十年後捲土重來,成了春秋時代最後一個霸主。

這事在中國差不多人所共知,原是一場分不清是非的混戰,可惜後人只欣賞越王的計謀和忍耐,嘲笑吳王的該死。千百年來,越國的首府一直被稱頌為「報仇雪恥之鄉」,那麼蘇州呢,當然是亡國亡君之地。

細想吳越混戰,最苦的是蘇州百姓。吳越間打的幾次大仗,有兩次是野外戰鬥,一次在嘉興南部,一次在太湖洞庭山,而第三次,則是越軍攻陷蘇州,所遭慘狀一想便知。早在越王用計期間,蘇州人也連續遭殃。越王用煮過的稻子當作種子上貢吳國,吳國用以撒種,顆粒無收,災荒由蘇州人民領受。越王慫恿吳王享樂,亭台樓閣建造無數,勞役由蘇州人民承擔。最後,亡國奴的滋味,又讓蘇州人民品嘗。

傳說越王計謀中還有重要一項,就是把越國的美女西施進獻給吳王,誘使他荒淫無度,慵理國事。計成,西施卻被家鄉來的官員投沉江中,因為她已與「亡國」二字相連,霸主最為忌諱。

蘇州人心腸軟,他們不計較這位近似於「越國間諜」的姑娘給自己帶來過多大的災害,只覺得她可憐,真真假假地留著她的大量遺迹來紀念。據說今日蘇州西郊靈岩山頂的靈岩寺,便是當初西施居住的所在,吳王曾名之「館娃宮」。靈岩山是蘇州一大勝景,游山時若能遇到幾位熱心的蘇州老者,他們還會細細告訴你,何處是西施洞,何處是西施跡,何處是玩月池,何處是吳王井,處處與西施相關。

你看,正當越國人不斷為報仇雪恥的傳統而自豪的時候,他們派出的西施姑娘卻被對方民眾照顧著,清洗著,梳理著,辯解著,甚至供奉著。

蘇州人甚至還不甘心於西施姑娘被人利用后又被沉死的悲劇。明代梁辰魚作《浣紗記》,讓西施完成任務后與原先的情人范蠡泛舟太湖而隱遁。這確實是善良的,但這麼一來,又產生了新的尷尬。這對情人既然原先已經愛深情篤,那麼西施後來在吳國的奉獻,就太與人性相悖。

前不久一位蘇州作家給我看他的一部新作,寫勾踐滅吳后,越國正等著女英雄西施凱旋,但西施已經真正愛上了自己的夫君吳王夫差,甘願陪著他一同流放邊荒。

這還比較合理。

我也算一個越人吧,家鄉曾屬會稽郡管轄。無論如何,我欽佩蘇州的見識和度量。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摩挲大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摩挲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