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架空局破!

第二百零八章:架空局破!

……

柳白纓追問了幾次,見陸依晴只是悶悶不樂,搖頭不說,顯然不願多說,便也不再詢問。

兩個人各懷心事,都抑鬱起來。

彈指到了元宵佳節。

宮中舉宴,妃嬪聚齊。適逢佳節,劉玄看她們各個花容月貌,心中愉快。

元宵過後。

便是御前會議!

要核算去歲的收支;預算本年(永平十七年)的收支事項!

朝廷財政狀況良好。

打下蠻齊、蠻晉、蠻秦三國,不但收復了夏邦失地,把分裂了六七十年的夏邦統一,更重要的是,驅逐了蠻夷,順便收割了他們搜刮來的財貨!

這是一筆橫財!

價值高達5500多萬兩!

更重要的是,蠻夷統治之下,土地兼并,極其嚴重!

這些蠻夷被趕走了,被他們兼并的土地,自然就換了主人,成為了炎國的官田。

蠻夷侵佔神州,起初,為了鞏固統治、收買人心,都陸陸續續的搞起了均田令政策。

均田令的主要內容如下:

(一)男子年15歲以上受露田(只種穀物)40畝,婦人20畝。露田不準買賣,年老免課,身死還田。

(二)百姓原有土地為桑田,桑田是世業,不在還授之列。按制度每人可擁有20畝。初受田時,原無桑田者,依制受田;桑田不足者依制補足,多餘者將多餘部分充做倍田;再有多餘的也不充做露田來還授。隨著人口的增減,多餘的部分可以賣出,不足部分可以買進,但買賣都不能超過應得份額。在桑田上,除種穀物外,還必須依制種上一定數量的桑、榆、棗樹。非桑之鄉給麻田,男子10畝,婦人5畝,還授法和露田一樣。

(三)奴婢受田與良人相同。耕牛1頭受田30畝,限4牛。還授依奴、牛有無而定。

(四)土廣人稀之處,如果民有餘力,政府可暫借土地任民超額耕種;以後人口增加或有新戶遷來,再依制受田。土狹民稠之處,增丁應受田又無田可授,民又不願徙至寬鄉者,以其家桑田抵充新丁應受之正田;如不能授足,則舉家不給倍田;再不足,全家正田減額。願遷者,任到空荒之地,但不得逃避賦役。地足之處,不得無故遷移。

(五)官吏給公田,撫台15頃,藩台、臬台10頃,郡守8頃,縣令、郡丞6頃。離職時移交下任,不得轉賣。

均田令以法律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從而使自耕農民能比較穩定地佔有和使用土地。

均田制的本質,是土地公有制。

起初,百姓們分得田地,得了利益,都說朝廷好。的確對朝廷有利。

但是,隨著實踐,又產生了新的問題。

其一,土地有限,而人口繁衍增加,土地不夠分!百姓分不到土地,對朝廷產生不滿情緒!

其二,分到田的百姓,一輩子在這田地上勞作,耕種久了,就太過愛崗敬業,「工廠是我家」,想把耕地佔為己有,不想歸還官府。於是,產生了隱沒耕地的現象!公田減少了!

而且,耕地歸還公家,公家再去分田。公家的事情多了。

於公於私,都麻煩,都不滿!

於是乎,均田令搞了二三十年,便搞不下去。

公有制的土地政策,又轉變成了私有制。

私有制下,百姓有沒有地,是百姓自己的事,朝廷不再負責分配了,減少了朝廷的壓力。

公田私有化,百姓瓜分公田,成為私田,也覺得對自己有利!

彼此都好!

促成這個轉變的,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便是統治集團內部,也不想搞均田制了。

均田制起初對統治集團有利。

但是,隨著發展,時過境遷,均田制對統治集團不利了!

而土地私有制,則變得對統治集團有利了!

齊晉秦三國的統治集團,在[皇帝-國柱]制度下,主要就是指皇帝、國柱們這樣的軍閥貴族!

除了他們之外,還有拉攏來的為他們效力的夏族文官集團。

在土地私有制下,從皇帝到國柱,到下面大大小小的武官們,都對土地進行瘋狂的吞併!

依附的文官集團,也順便以權謀私,進行土地兼并!

私有制,符合他們的利益!

收復失地之後,進行摸底調查,發現地主階級對農田的吞併,極其的恐怖,遠在夏邦諸國之上!大約倍之!

地主吞併的農田,佔比在78%~95%之間,各地情況略有不同。

總體上面,地主階級佔比人口約7%,擁有的農田,卻高達80%;其中軍閥地主,大大小小,約佔人口3%,佔有的農田,卻達66%!自耕農、半自耕農佔比人口約13%,所擁有的耕田,合計只有20%!佃戶佔比人口約80%!

統治集團當然不肯自己割自己的肉!

於是,為了滿足財政需要,就把大刀砍向一般地主及自耕農、半自耕農階層,稅率高達五六成!

佃戶階層更是被壓迫剝削的厲害,租子竟然高達七八成!

總體戶均人口約3!

——這什麼概念?

正常時期,一戶人家,有老有小,一般得有五六口、六七口人!

這樣上能養老,下能育小,人口才能繁衍持續。

而戶均3口人,預示著壓迫剝削已經到了極其殘酷的地步!

家庭經濟已經不足以養五六口、六七口人了!

這背後的人倫悲劇,可以想象!

對於家庭來說,要麼棄老、要麼溺嬰、要麼媳婦生下了孩子就處理掉!

這就是蠻夷統治下的大體情況!

黃金時代,只維持了二三十年!

緊隨其後的,就是黑暗時代!

這黑暗統治,對炎國的君臣來說,卻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你丫的統治越黑暗,壓迫剝削越恨,那麼,我只要稍微寬鬆些,就能收買人心了!

至少對當代人來說是這樣!——他們還留存著被黑暗統治的記憶!——兩廂一對比,好壞立現!

按照一般的套路,平定天下之後,就該搞分田、低稅收買人心!

高潔沒有多想,就是按照這一貫套路定預算的。一切參照炎國的標準!預算得永平十七年收入總約能達到少說五千萬兩(折銀)!

他認為這樣的收入,已經極高了!

因為使用新軍,新軍戰鬥力強悍,人數卻極少!

軍費開支就會很少!

如今炎國十一路地盤,四萬新軍,足夠應付了!

需要開支不過一千五六百萬兩!

佔比歲入不過三成!

這樣的比例,已經很低很低了!

如果是舊軍,雖然動不動數量就上百萬,但是,軍費也將高達七成以上!

養軍靡費,向來是令歷朝歷代頭疼的事情!

*

曾經,科舉制之前,世族門閥時期,世族門閥壟斷官僚權力,皇帝也要忌憚!

世族門閥們利用權力,包庇非法,兼并土地,導致朝廷財收減少!

錢糧不夠,無非開源節流。

說起節流,就免不得要動吃錢大戶——軍方!

而皇帝若砍軍方,軍方當然就會不滿!——這對統治是不利的!

皇帝不砍軍方,可是,發不出錢,拖欠軍費,軍方照樣會不滿!

怎麼辦呢?

皇帝想出了個辦法:轉移矛盾!

發明出支度使、節度使、都督、總督之類的職務,把軍隊化整為零,分派到各地去,授予他們權力,讓他們自己去在自己的地盤上收錢,用于軍費開支!

這種設計,化解了朝廷的財政危機。

手握兵權的軍官,到了地方上,當然能夠收到錢糧!

世族門閥再強,也干不過手握刀劍的強人!

這樣的變化,一時之間,解決了問題。

但是,隨著發展,舊的問題是沒了,新的問題卻產生了!

這新的問題,比舊的問題,還要可怕!

地方上的軍官們,手握兵權、財權,乃至與監督權、人事權,權力越來越大,逐步向軍閥化發展!

這些軍閥還與地方上的世族門閥勾連,演變為一家人!

最終演變成了【弱干強枝】的形勢!

他們實質上控制了地方,高興就向皇帝給點錢糧,不高興的話,不但一分錢糧沒有,還倒過來向皇帝要錢糧!——理由總是容易找的,比如,發生什麼災害了。

朝廷的財政於是也急轉直下,情況更加的糟糕了!

那些地方軍閥,也難以調動。要用他們,還要倒過來給錢,數倍於正常,簡直就是敲詐!

不聽調動還算好的。

猛的野心勃勃,倒過來造反噬主呢!

於是,天下大亂!

天下大亂之後,新的朝代建立。

在科舉制以前,朝廷用人採用徵召制、舉薦制,必然會孕育出世族門閥!

而在世族門閥時代,必然會帶來極其嚴重的財政危機!

皇帝又必然會走向轉移矛盾的方向。

這一套循環,輪迴反覆,吾夏深陷這個困局中,在原地踏步、黑暗中摸索、困獸猶鬥了九百多年!

直到科舉製取代徵召制、舉薦制。

世族門閥這才退出歷史舞台!

科舉上位的官僚取代了他們的位置,走到了歷史舞台的中央!

皇權得到空前的加強!

科舉上位的官僚不值一提!

皇帝想整就能整!

只要皇權自己不發昏,財收就足夠養軍。

軍隊吃財政的比例,大體在七成左右。

*

三成養軍,還餘下七成。

官吏系統開支約1200萬兩,佔比兩成四。

減掉這兩項開支,還剩餘約2300萬兩!

這錢,可以用來增加官吏薪俸,也可以用來做些利益民生的事。哪怕庫存起來,以備不需也好啊!

對於高潔來說,他這個戶部尚書做著很輕鬆,不要為沒錢擔憂。

他這樣的地位,是鐵定要寫入史書的。

自己把戶部梳理的這麼順暢,史書中將怎麼寫?

嘿!

鐵定是一代賢臣、能臣啊!

甚至說,是千古賢臣、能臣呢!

畢竟,翻翻史書,哪朝哪代沒有財政危機的?哪朝哪代的管錢袋子的,能像他這樣,打理的井井有條,稅不高,還能有這麼充裕的歲入的?

兩個字定論?——沒有!

名留青史,萬古流芳!

這樣的成就,想想就興奮!

當然,這一切都是陛下承蒙了陛下的隆恩聖德!

他本以為這樣的預算挺好的。

劉玄聽了,也覺得不錯,心想:

·要發展水師,建造戰艦,一艘一級戰艦30萬兩,像盈國皇家海軍的話,建造個10,就要300萬兩!三級戰艦做主力,一艘21萬兩,100艘,就要2100萬兩了!

·合計需要2400萬兩!

·這還沒計算火炮、人員費用。

·火炮也是花錢大戶!其費用計算上的話,大約是造船費用X2,就是四千七八百萬兩了!

·不過,事情也不急於一時,一年2300萬兩,兩年就有4600萬……

劉玄曾召見曹琳、王熙,商議發展水師、戰艦一事。

此事並沒有要求保密。

他們私下與要好的商議。

口風外傳,高潔、周成也耳聞聽說。

他對此,是反對的!

態度正如王熙。

王熙從軍事角度出發,認為建造火炮,守御海疆就可以了,沒必要建造戰艦!

這種思想,不能說錯。

只是,太保守了!

在這大航海、海貿時代,守著神州這一畝三分地,豈不是坐井觀天、鼠目寸光了?

說到底,還是千百年的歷史思維慣性,目光只停留在神州這塊大地上,對海外趨於無視了。

除了這意識層面的不足之外,另外的原因,是利益刺激不夠!

前朝大張旗鼓的搞出海,結果倒貼錢。

倒貼錢的買賣,誰踏馬腦殘願意干?

而在世界貿易中,雖然我神州的瓷器絲綢茶葉等商品,是暢銷世界的貨,但是,在[生產、運輸、銷售]的過程中,我神州的分工,只處在生產端,等於就是一個加工廠。

運輸端、銷售端都被別人霸佔了!——主要是西洋神羅大陸五大夷國!

他們依仗強大的海軍艦隊,霸佔海貿!

海貿有暴利,神州10兩的貨,運到西洋去,能賣出三四十兩!

暴利的確存在!

但是,這暴利不屬於神州!

這份暴利,都被那些海軍強國給瓜分了!

神州作為加工廠,只賺到了些辛苦錢!

在這樣的分工下,對於炎國朝廷來說,市舶收入只有三四十萬兩,實在沒有充足的利益動機,去重視什麼出海。

炎國財政預算,收入5000萬兩。

市舶只有三四十萬,1%都不到啊!

99%以上是出於神州本土!

這是多了鮮明的、直截了當的對比?

這樣的經濟基礎上,自然而然,不會有什麼出海慾望!

這與西洋不同。

據羅濟世所說,盈國的已經故去一百五十來年的伊莎一世女王,一手推動國家走向海洋!

她之所以有這樣的魄力,一則是看到了普國、硒國大發海貿之財;二則是她也賭了一場,拿私房錢,給一個叫[弗斯-德克]的冒險家、海盜做投資,結果賺了16萬神鎊!

而這,已經相當於當時盈國政府一年的支出了!

走向海洋,對她來說,有著致命的誘惑!

……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從今天開始親政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從今天開始親政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零八章:架空局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