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非,先斬斷心中亂絲

不論是非,先斬斷心中亂絲

不論是非,先斬斷心中亂絲

你證我證,心證意證;

是無有證,斯可雲證;

無可雲證,是立足境。

無立足鏡,方是乾淨。

——《紅樓夢》

池州南泉寺一日東西兩堂爭貓兒。

方丈普願禪師見之,遂提起貓兒云:「道得即不斬。」

眾無對。禪師遂斬貓兒為兩段。

兩堂的和尚了為爭一隻貓兒吵得不可開交。普願禪師便提了劍,一下子將貓砍作了兩段。

佛家講究「機」,認為凡事都在一個「機」。所以兩堂和尚為貓吵,這貓便是事之機,而不必糾纏於兩堂眾僧究竟誰是誰非。於是,普願禪師只需斬貓便可平息風波。

也許有人會說普願禪師有些「和稀泥」的嫌疑,算不得有大智慧。此言實在謬矣。人生處事,很多時候,只需掌握事機,而不必管種種的小理由,小關節。

話說古代一個家長,拿出一團亂麻,讓兩個兒子把麻理出來,大兒子一點一點地往外挑,而小兒子卻抽出一把刀,斬斷亂麻,這就是所謂的「快刀斬亂麻」。

這貓兒被斬也是作此理。對於具體的事情,你當站在高處看,不分個人的細處關節,只看事件之機。歷史就是因這些事機而成的。

歷代皇帝都說「得民心者得天下」,可明建文帝朱允炆明明大得人心,依然被叔叔燕王朱棣奪了皇位,這裡面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他在削藩事件上不能當機立斷之故。

明太祖朱元璋建國伊始,因為有患於功臣在內而皇族孱弱,故而大舉封藩。二十六子除第九子朱杞及幼子朱楠早亡,皆封為藩王,並手握兵權。他一死,藩王對繼位者建文帝威脅甚大。

基於情勢需要,朱元璋死後不到三個月,建文帝就示意親信黃子澄和齊泰等人研究削藩。

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太祖歸天,諸王奔喪,這本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留給建文君臣,可建文帝卻明詔諸王不得奔喪。燕王朱棣走到淮安又折回了北平。

實際上,建文帝本人不是沒有考慮到利用諸王來京的機會一舉削奪他們的權力,然而,建文帝的本意也就是他削藩的指導思想一直沒有一個十分明確的目的,既準備奪去諸王手中的兵權,又不想丟了皇族親情和臉面。如果採取變生左右的辦法雖然避免了後來的征伐,可也會因此「驚動」皇祖的陵寢,感覺對不住九泉之下的朱元璋和朱標父子。建文帝直到後來討伐燕王時仍下令:「勿使朕有殺叔父之名。」建文帝試圖通過仁政和說教來掩蓋政治活動中必須採取的血腥舉措,這位年輕皇帝的東宮生活顯然是在一種寬鬆良好的氛圍中度過的,自然不能和燕王的戎馬生涯相提並論。

所謂「擒賊先擒王」,按照這樣的方針,建文帝削蕃應該先找實力最強的燕王朱棣。但建文帝竟然先拿的是朱棣同母弟、周王朱橚。這種做法無疑就是打草驚蛇,給燕王敲警鐘。

其實,當時的大臣卓敬也給建文帝提出了另外一個解決方案:「燕王智慮絕倫,雄才大略,酷類高帝。北平形勝地,士馬精強,金、元年由興。今宜徙封南昌,萬一有變,亦易控制。夫將萌而未動者,幾也;量時而可為者,勢也。勢非至剛莫能斷,幾非至明莫能察。」卓敬論述削藩的核心在於不動干戈的情況下先以遷徙的辦法消禍亂於無形,應該說是相當高明的一招。而且這樣做理由光明正大,即使燕王有一百個不願意也不能公開反對,更不能拿出祖制靖難的招牌說事。可是,這麼一個「天下至計」竟然得不到建文帝的任何響應。

這樣,建文帝又一次失去了解除燕王朱棣威脅的機會。

周王之後,建文帝把矛頭對準了其他諸王,先後處置了四位藩王。而燕王卻利用這段時間韜光養晦,暗蓄勢力,終於起兵發難,搶了侄子的皇位,成了明成祖。而建文帝失位身死,終是沒有參透這一個「機」字。

又比如,夫妻兩人鬧離婚。如果他們只是拿一堆的生活細節來斷我是你非,那麼這婚定是非離不可的。但是,如果旁人能夠幫他們認識到兩人之間還有愛有情,那麼事情多半會有轉機。這便是「機」。

雪竇禪師對這則公案作頌曰:

兩堂俱是杜禪和,撥動煙塵不奈何。

賴得南泉能舉令,一刀兩斷任偏頗。

管它「偏頗」與否,做眼下最重要的事才是要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清心禪:心是蓮花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清心禪:心是蓮花開
上一章下一章

不論是非,先斬斷心中亂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