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回 蔣介石黃埔建軍 馮玉祥北京政變(下)
第五五回蔣介石黃埔建軍馮玉祥北京政變(下)
直系部隊連連失利的消息傳到北京,曹錕如坐針氈,心煩意亂。沒當總統時,一心想當總統,真當了總統,才知道總統的日子並不好過;身邊多了一批溜須拍馬的佞臣,卻失去了眾多將領的衷心擁戴。加之左右嬖倖,對於吳佩孚在京,有如芒刺在背,乘機慫恿曹錕催促吳佩孚親自上前線指揮。
在曹錕的多次催促下,吳佩孚在中南海四照堂點將、布兵,分左、中、右三路迎敵。中路由彭壽莘、董政國、王維誠率十五萬大軍出山海關,從正面迎戰奉軍主力。左路由王懷慶率五萬大軍,與渤海艦隊配合,進攻葫蘆島,從側面襲擊奉軍。右路由馮玉祥率三萬兵力出古北口,繞道雙塔山,從背後夾擊奉軍。命馮部之孫岳代理京畿警備司令,守衛北京。
戰亂年代,人心難測;政局變化,反覆無常。在長期的彼此混戰中,北洋將領大多養成了唯我獨尊的性格,認錢不認人的德行。只要能升官發財,什麼頑鈍無恥之事,都能幹得出來。他們仗著有槍有錢,肆意踐踏法律,時常背信棄義。只要有利可圖,敵人立即就會變成朋友;一旦爭奪起利益,朋友隨時會變成敵人。曹錕的特點是極為貪財,擅長剋扣軍餉;上行下效,各級將領大多嗜錢如命。唯一例外的是吳佩孚生性耿介,一文不貪。然他雖不貪財,卻改變不了其他將領貪財之惡習。
吳佩孚調兵遣將之後,馮玉祥提出要求:「大戰在即,應將拖欠的軍餉如數補發,然後才能開拔。」吳佩孚聞言大怒道:「兵臨城下,戰事危急。不思退敵,只知要錢。難道不發餉就不打仗了嗎?彭壽莘、王懷慶兩路兵馬都不要軍餉,不是照樣開赴前線了嗎?」馮玉祥不服,繼續爭持道:「我的右路軍奉命北上,要繞道敵後,路途最遠,又不通火車。還請大帥增撥三百輛軍車,以方便運輸,確保部隊按時到達敵後。」吳佩孚怒道:「就你多事。軍人都有兩條腿,難道不會走路嗎?」馮玉祥再辯道:「靠腿走,哪要走到何年何月。倘若貽誤戰機,請大帥莫怪,我已有言在先。」吳佩孚極不耐煩,揮手言道:「好吧。再撥給你四十輛軍車,立即開拔。」
馮玉祥滿腹怒氣,又不能當面發作。轉身離開帥府,回到軍部,立即向張作霖發出電報,把吳佩孚的軍事部署全盤告知。隨後,命令部隊從北京出發。他告誡手下將領張之江、李鳴鐘、鹿鍾麟,務要採取步步為營之策略,實際上是有意拖延軍機。手下將領心領神會,領兵出城后磨磨蹭蹭,自北京至古北口拉成一條塔形長線,前方只有疏疏落落的幾個兵,而愈到後方則兵力愈密。出兵十餘日,鹿鍾麟的第三旅還在北京郊區未動,馮玉祥則一屁股坐在懷柔城內,擁兵不前,大有坐觀成敗之勢。
再說張作霖收到馮玉祥的電報后,喜不自禁,急與幕僚商議,決定先下手為強,利用從日本買來的飛機,空襲秦皇島,摧毀直系的海軍艦隊。於是,一連數日,奉系空軍每天出動十餘架飛機,對秦皇島猛烈轟炸,把直系渤海艦隊的六艘戰艦,二十多艘運輸艦全部摧毀。吳佩孚的三路大軍,就只剩下了山海關外的彭壽莘一路人馬。
海軍覆沒,讓吳佩孚大為震怒。他心急火燎地率領大批隨從,登上專列,風馳電掣般趕到山海關督戰。大帥親赴前線,按理說能夠鼓舞士氣,大張軍威。實則不然,手下將領大多離心離德,沒人願意拚命廝殺。吳佩孚登上長城,用望遠鏡視察戰況,但見硝煙簇簇升起,炮聲隆隆震地。雙方數十萬大軍依託陣地,互相炮擊;方圓數十里內硝煙瀰漫,戰火連天。
大戰進行了十餘日,直系軍隊難以招架,逐漸丟失陣地,向後退卻。吳佩孚大恐,急忙致電馮玉祥,稱:「我軍不利,前線危急。望你部火速出擊,直搗敵後。大局轉危為安,賴斯一舉。」馮玉祥接電大喜,命令部隊:「前軍變后軍,后軍變前軍。反戈回師,佔領北京。」又發電報麻痹曹錕,謊稱:「我軍大捷,直搗奉天,張作霖已成瓮中之鱉。」
1924年10月23日傍晚,馮玉祥率部直撲北京。住在郊外的鹿鍾麟旅與城中的孫岳旅裡應外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未放一槍一彈,一舉佔領北京。士兵們一律佩戴藍布白字臂章,上寫「誓死救國,不擾民,真愛民」。入城部隊分兵把守各重要路口,並實施戒嚴,斷絕交通,迅速佔領各部、署衙門和電報局。曹錕還在睡夢之中,便被捉拿在床。國務院各部官員,在一夜之間,全部成了馮玉祥的階下囚。
次日晨,馮玉祥在北苑召開軍政會議,商討如何應對北方時局。出席會議的全是馮玉祥手下的各位將領;會議推舉馮玉祥為國民軍總司令兼第一軍軍長,胡景翼、黃郛為副司令兼第二、三軍軍長;孫岳、鹿鍾麟入城有功,分別升任師長。會議討論的主要議題是儘快發表通電,邀請南方的孫中山來北京主持國家大局。孫岳出謀道:「鑒於孫中山尚無確切消息,吳佩孚則必然會率軍攻擊北京。我們應把段祺瑞抬出來,讓他擔任臨時執政,以代替曹錕的職權。這樣,還可起到聯絡皖系的山東督軍鄭士琦,藉以阻止吳佩孚的軍事進攻。」馮玉祥道:「這個辦法好,能收一箭雙鵰之效。就請老段出來做臨時執政。」黃郛提議道:「還應儘快成立攝政內閣。為了表示歡迎孫中山北上之意,所選定之內閣成員最好是國民黨員。」馮玉祥大喜道:「事不宜遲,我們立即就辦,馬上確定內閣人員。」會議經過討論,確定由黃郛擔任攝政內閣總理,王正廷為外交兼財政總長,李書城為軍事總長,李烈鈞任參謀總長等。會議只用了半天時間,就確定了新一屆執政大員。到下午,攝政內閣即開始掌權理政,並邀請段祺瑞出山。此次軍事政變乾脆利落,一舉成功。
在如何處置曹錕的問題上,發生了嚴重的意見分歧;有人主張殺,有人主張釋放,有人主張監押。馮玉祥與段祺瑞、黃郛商議了數次,依然是這三種觀點,無法統一。遂確定提審曹錕,依其態度而定。曹錕被士兵押進會議室,馮玉祥怒斥道:「你賄選竊位,禍國殃民,剋扣軍餉,世人皆曰當殺。」段祺瑞道:「你若能立即下令停戰,免去吳佩孚各項職務,並自動宣布退位,則可以不殺。」曹錕惶惶道:「這三條我全部照辦。」黃郛道:「那就饒你不死。」曹錕當場簽署手令,滿足了新政權的三項要求后,被再次囚禁。隨後,馮玉祥又派遣鹿鍾麟、張璧率領一隊衛士,到故宮與溥儀談判,迫使溥儀及其嬪妃遷出故宮,退居攝政王府。
與此同時,吳佩孚在山海關外督戰,面對全線失利的局面,惟有艱難支撐。他親率僚屬赴九門口督戰,前線兵將聞知,士氣轉旺,戰局頗有轉機。忽見日籍顧問岡野匆匆趕來,呈上一份電文。吳佩孚接手一看,神色大變。電文稱:「馮玉祥等於昨日退出戰場,未經槍戰即攻入北京,發動政變。曹錕總統已失去自由,內閣官員全部被囚禁。」吳佩孚雙眼死死盯著電報,細看所列之叛變者名單,全是多年來追隨在左右的直系將領,不由得怒火上竄,兩眼發黑,差點暈倒在地。過了半晌,他逐漸穩定神色,帶領隨從趕回總司令部。
吳佩孚,字子玉,山東蓬萊人。生的長臉隆額,白面紅髭;兩眉入鬢,高鼻懸膽;秀才出身,智略過人。青年時加入淮軍,旋即改投袁世凱新軍,在曹錕麾下歷任連長、營長、團長等職。護法戰爭期間,隨曹錕迎戰蔡鍔;於槍林彈雨中救了曹錕一命,遂得到曹錕的大力提攜而步步高升。在北洋系統內部,曹錕之憨厚與吳佩孚之精明,可謂天生絕配;曹錕之粗魯與吳佩孚之文雅又相得益彰。在多年的征戰歲月中,凡吳佩孚之謀略,曹錕無不言聽計從。二人之差別在於,曹錕極為貪財,吳佩孚卻非常清廉。二人唯一的政見分歧是:曹錕賄選總統,吳佩孚極力反對;未能達成一致,終於出現裂痕;但卻絲毫不影響曹錕對吳佩孚之信賴,亦不影響吳佩孚對曹錕之忠誠。吳佩孚此次挂帥出征,督戰關外,原想一鼓蕩平奉軍,誰料戰況不利,大有難以招架之勢。忽接北京來電,得知馮玉祥反叛,老巢被端,後路被斷。吳佩孚五內如焚,匆忙趕回總司令部。何以見得,有詩為證。詩曰:
一紙電報重如山,千軍統帥方寸亂。兵家奇謀抄後路,人生最怕中暗箭。
吳佩孚回到總部,立即召開緊急軍事會議,各高級將領全部出席。吳佩孚以極為沉痛地語氣宣布了北京政變的消息,與會將領無不大驚失色。接著,吳佩孚宣布總退卻計劃,將殘餘兵力分為三大防禦體系:秦皇島一線由張福來負責防守,昌黎一線由彭壽莘負責防守,灤州一線由靳雲鵬負責防守。安排完防禦計劃,吳佩孚頓感身心極度疲憊,連夜帶領一團衛隊,登上專列,星夜疾馳,返回天津。
主帥逃跑,直系軍心大亂。相反,奉系部隊則士氣空前高漲,全面發起猛烈進攻。此時,奉系悍將張宗昌成了戰場上的驕兒。張宗昌所領的部隊是一支典型的雜牌軍,其中收留有大量的日本、朝鮮、法國、白俄軍人,雖然漫無軍紀,但卻兇殘善戰。張作霖把張宗昌擺在最前線,本意是讓他當炮灰,想不到卻成全了他。張宗昌率領這支近兩萬人的雜牌軍實施中路突破,一陣猛打猛衝,擊潰了直軍董國政的昌黎防線,一舉攻佔了冷口,兵鋒直逼建昌大營。防守建昌的直軍胡景翼部臨陣倒戈反叛,與張宗昌合兵一處,揮兵打下灤州,把直軍截成兩段。與此同時,奉軍吳光新部佔領海陽,列炮猛轟秦皇島;張學良又率部從長城口殺出,加上張宗昌部由灤州揮師南下,直軍便處在奉軍的三面包圍之中。
俗話說:兵敗如山倒。處在包圍中的直軍徹底喪失鬥志,紛紛丟棄陣地,狼奔兔竄,倉皇逃命。槍支、大炮、彈藥扔得漫山遍野,糧食、被服、帳篷充斥道路兩旁。奉軍乘勝追擊趕殺,槍擊刀劈,沿途斃傷無數;人喊馬叫,勢如狂濤洶湧。大戰數日,直軍的三道防線全部土崩瓦解。
10月30日,奉軍三路並進,攻佔秦皇島。除少部分直軍乘輪船從海上逃跑外,其餘二萬多人被繳械投降。次日,山海關外的直軍全部逃離陣地,麇集在車站。不料,入關的鐵路已被炸斷,火車不能開動。敗兵又逃向秦皇島,被迎面而來的奉軍重重包圍,近三萬人馬全部當了俘虜。
奉軍連連獲勝,張作霖大喜,命令各部:「火速入關,捉拿吳佩孚。」此時,山海關內至唐山一帶的直軍已全部放棄抵抗。奉軍則以吳光新的騎兵師為先鋒,一路勢如破竹,呼嘯而進。各路奉軍緊隨其後,大隊人馬,長驅入關。攻古冶、占蘆台、陷塘沽,一路窮追猛打,戰無不勝;只用了五天的時間,便兵臨天津城下。直軍完全陷入奉軍和馮玉祥軍的大包圍之中。
困守天津的吳佩孚眼見大勢已去,率殘部兩千餘人乘艦逃往武漢。次日,奉軍吳光新、張宗昌兩部殺入天津;隨後,奉軍大隊紛紛抵達;在天津的直軍殘餘部隊全被繳械。
第二次直奉戰爭到此結束。此次大戰,直軍敗得太慘,前後不到兩個月,二十萬大軍煙消雲散,吳佩孚做夢也想不到會是這般結局。這才是:直奉大戰天地暗,勝敗全在彈指間。皆因馮部鬧政變,老巢被抄全局亂。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