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瑣語
郝蘭皋實在是一個難得的學者。他在乾嘉時代主要的地位是經師,但是他的學問里包含著一種風趣與見識,所以自成特殊的格調,理想的學者我想就該是那麼樣的吧?近日拿出《宋瑣語》來讀,這是一冊輯錄書,早一點的有周兩塍的《南北史捃華》,再早是張石宗的《廿一史識余》,雖然都還可以看得,也只是平平罷了,但郝君的便有點兒不同。小序云:「沈休文之《宋書》華贍清妍,纖穠有體,往往讀其書如親見其人。於班范書陳壽志之外別開蹊徑,抑亦近古史書之最良者也。」他賞識《宋書》的文章,很有道理,所錄凡二十八類,標目立名,亦甚有風致,與《世說新語》所題差可比擬,餘人殆莫及也。本文後偶著評註,多可啟發人意,讀之唯恨其少。如德音第一述宋高祖將去三秦,父老詣門流涕陳訴事,注有云:「三秦父老詣門之訴,情旨悲涼,頗似漢祖入關約法時,然武帝此舉實非興復舊京也,外示威稜,內圖禪代,匆匆東歸,而佛佛遂乘其後,青泥敗竄,幾至匹馬只輪,義真獨逃草中,僅以身免,而關中百二仍化為戎場矣。父老流涕,至今如聞其聲雲。」藻鑒第二記何長瑜在會稽郡教讀,不見尊禮事,注云:「按蔡謨授書皇子,僅免博士之稱,長瑜教讀惠連,乃貽下客之食,晉宋間人待先生已自儉薄乃爾,近日館穀不豐,貽為口實,京師人遂入歌謠,良無怪已。」又談諧第二十四引《武二王傳》雲,南郡王義宣生而舌短,澀於言論。注云:「按舌短亦非生就,多是少小嬌慣所為,《顏氏家訓》謂郢州為永州,亦其類也。」凡此皆有意致,與本文相發明,涉筆成趣,又自別有意思,如舌短之注,看似尋常,卻於此中可以見到多少常識與機智,正是大不易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