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李世民率大軍剛剛抵達荊州,不幸的消息接踵而來:太史慈的十萬大軍在途中遭到孫軍伏擊,全軍音訊全無;於此同時,孫軍大將程普從清陽、棘陽一帶突然出兵,襲取新野等地,大軍直逼襄陽;另一支人馬由韓當率軍從新城郡出發,兵鋒也指向襄陽;孫策親自領兵抵達南陽,於周瑜大軍匯合,隨時可以揮兵南下;此外據天機處得到的情報,另外有一支人數不明的曹軍進入南陽境內。襄陽的形勢岌岌可危,李世民唯有馬不停蹄,趕至襄陽。
襄陽在短短數年內,數易其主,城中百姓的情緒可想而知,終日惶恐不安,從劉表到劉備,再至江東李世民,可謂是一個比一個厲害,眼下孫曹聯軍壓境,連失數城,十萬大軍覆沒,江東立基以來最慘的敗仗。不過李世民率大軍到來無疑給城中百姓吃了顆定心丸,儘管不利的流言蜚語依舊不斷,可這些與李世民在江東的影響力來說是微不足道的。
百姓的情緒是穩定下來了,可李世民自己的心情卻沉重了許多,從整個戰局來看,聯軍的真正實力比預計中強勁得多。太史慈的敗局雖有所準備,可萬料不到會如此慘重,可見敵人用兵之周密,當初是自己力排眾議突襲南陽,想到此心中不免暗暗自責。
「主公,孫策率大軍逼近襄陽,眾將皆在校場侯命。」李世民剛想休息片刻,侍衛隊長鬍軫輕手輕腳地進內堂報道,這些年來他一直守衛在李世民身旁,深知現在主子的心情不好。
「哦,這麼快。「李世民頗感意外,深吸口氣道:「走,去校場。」
此時的校場沒有昔日操練的吆喝聲,將士們安兵種編製分成大小方陣,整齊劃一的站在校場上,幾乎所有的大小官員神態各異的聚集在點將台附近,小聲議論著。「主公到!」校場門口守衛一聲禮叫,眾官員立即安文武品級分列二側,跪拜行禮。
李世民著一身金黃色盔甲,腰系玄天寶劍,大步走上點將台,雙手微抬,神情嚴肅道:「諸位請起,軍情如何速速報來。」
「稟主公,孫軍老將程普領兵三萬攻佔新野等縣之後,駐於城北外二十里處;韓當統兵二萬駐於城西二十里處;孫策親領大軍二十萬距襄陽不足三十里。」陳群聞言立即上前報道。當初李世民派關、張鎮守荊州,陳群、徐宣協助,荊州的官員幾乎什麼變動,眼下軍情緊急,關羽、陳群守襄陽;張飛、徐宣守南郡;霍峻、呂岱守江夏。
李世民臉無表情地朝留守襄陽的官員掃望一遍,最後目光停留在關羽身上,頓了一下問道:「關將軍,可有良策退敵?」
自太史慈慘敗之後,李世民心裡就在考慮當初起用關、張鎮守荊州是不是個重大失策,儘管如此一來自己在最短的時間安撫好荊州的民心,而且他們上任之後整頓兵馬,治理地方都不錯;可太史慈之敗、新野等縣的失守又不得不令其懷疑。
關羽一捋長須,臉帶苦澀道:「請主公恕罪,末將確無退敵良策,但請主公放心,末將絕不讓孫軍越襄陽城一步。」其實關羽心裡也非常反覆,他一直在忠義之間掙扎。
「好!有關將軍此言,我就放心了。」李世民別有深意的笑了笑,接著又道:「此雖非良策,但敵軍遠來,糧草必然不足,能拒敵軍於城外,時間一久敵軍自會敗去。」
李世民說得輕鬆,可多數官員心知肚明,敵軍有備而來豈會輕易撤軍,再說曹軍在徐州、揚州的攻勢都異常迅猛,是否可以守住還是未知數,萬一失守江東恐怕難逃一劫了。
「主公,雖不能退敵,但可先挫敵軍之銳氣,軍中關羽、典韋、馬超、黃忠等皆為當世虎將,孫軍中何人能敵,待敵軍到時可出城挑戰。」魯肅上前指著典韋、馬超等將朝李世民說道。
此言一出,眾人紛紛點頭贊同,的確,以關羽、典韋等將的武藝,孫軍中還真找不出什麼對手來。但事與願違,第二日一早探馬來報,孫策大軍在與程普匯合之後,再次向襄陽逼近,在城北十里處下寨,同時孫策親率三萬人馬朝襄陽城殺來。
「主公,看來孫策是料定我軍會趁其立足未穩前去挑戰,特意率軍前來示威,好使我軍不敢輕舉妄動。」陳群聽完探馬彙報,沉思片刻后道:「既然如此,我軍可選最精銳的兵馬列陣於城外,給其迎頭痛擊。」
「主公,末將願率一萬精兵出城迎戰。」陳群話音剛落,典韋迫不及待地上前請戰。
「末將也請命出戰。」馬超、黃忠也不甘落後,紛紛請戰。
典韋見馬超等將又來搶戰,拉長著臉不悅道:「為何每次都要來爭,是我率先請戰理當由我出戰。」
「皆是為主公效力,何分先後呢?」馬超絲毫不讓道:「主公,末將兵馬無須一萬,八千足矣!」
「孟起…你…」典韋怒氣衝天,狠狠地瞪了馬超一眼,再次上前道:「主公,撥五千人馬予末將,定殺他個人仰馬翻,如若不然,甘受軍法處制。」
李世民見他們越說越不像話,臉色一沉,怒斥道:"爾等當此乃兒戲不成,休得多言,我自有主張。」李世民一開始覺得陳群所言有理,可見典韋、馬超等爭著出戰,反而覺得事有蹊蹺,此乃二軍對陣的首戰,關係非同小可,孫策敢來必有準備,絕不能輕敵。
「奉孝、公達你們以為如何?」李世民轉身朝郭嘉等人問道。
郭嘉摸著下巴,眼珠子一轉,搖頭道:「主公,孫策周瑜皆是懂兵之人,豈會不知首戰之重要,敢來必有所恃,當慎重方可。」
「不錯,奉孝所言與我暗合。」李世民神情突變,眼神中充滿了自信與鬥志,朗聲說道:「我當親自出戰,會會他孫伯符。」